一种板型插座及使用该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968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板型插座及使用该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板型插座及使用该版型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组件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电连接器组件大都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使用时,一般是将插座固定在对应的安装面板上,通过把持插头与之插合或分离,进而实现电路的通断。然而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和插座之间均是一对一的,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当需要实现功率的分配或汇总时,目前的电连接器则无法实现;此种情况下,若采用家用的多插口的插座,则往往无法满足功率要求,具体地说,即家用的多插口插座的接触件均为簧片式接触件且不同插口的接触件之间大都是采用导线连接,因此其可承受的功率较小,无法承担分配电流的功能,另外,家用插座的密封·性能也无法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因此,目前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功率的分配或汇总时,往往需要设置多组电连接器组件并将各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电性连接器起来,工作时,通过将不同的插头与对应的插座之间的插接来实现功率的分配和汇总。此种分配和汇总功率的方法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型插座,以解决目前采用电连接器分流和汇总功率的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板型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板型插座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型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具有供两个以上的适配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位,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上的弹爪挂接的挂接结构。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上一下平行设置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所述挂接结构为设于壳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前侧面上设有凸部引导面,凸部引导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所述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设有遮蔽导电板的前端的内翻沿。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上设有弹爪,所述插座壳体的前端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具有供两个以上的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位,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插座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插头上的弹爪挂接的挂接结构。插头接触件为导电片,导电片上设有导电带,导电带的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设有与导电片对应的插舌,所述导电带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与导电板接触时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限位块背离对应的导电板的一侧与导电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导电板之间的距离。插头具有两个以上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的所述导电片,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上一下平行设置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插头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设有遮蔽导电板的前端的内翻沿。所述弹爪通过设在其两端之间的弹性立壁固设在插头壳体上,弹爪的前端向前悬 伸且具有用于与插座的爪部,所述爪部由设在弹爪靠近插头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弹爪的后端具有供按压以使所述爪部张开的按压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板型插座在其壳体的前端设有供两个以上的适配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通道,并且所述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而导电板的可承受的功率显然大于家用插座的簧片式接触件和导线,因此可满足大功率的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所述的插接通道中的插头的接触件均与所述导电板电性接触,从而进通过一个插座即可实现对功率的分配及汇总,解决了目前采用电连接器分流和汇总功率的效率低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设置上、下导电板可更好地与插头的接触件接触;通过所述内翻沿遮蔽导电板的前端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插座的安全性能;挂接机构可实现与插头之间的锁紧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防松。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在其插座的插座壳体的前端设有供两个以上的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通道,并且所述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而导电板的可承受的功率显然大于家用插座的簧片式接触件和导线,因此可满足大功率的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所述的插接通道中的插头的接触件均与所述导电板电性接触,从而进通过一个插座即可实现对功率的分配及汇总,解决了目前采用电连接器分流和汇总功率的效率低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插头接触件采用导电片,导电片设在壳体前端的插舌上,插舌上设有所述的限位块,限位块背离对应的插舌的一侧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可通过所述限位块限定导电带的压缩量,从而可在其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可靠接触的前提下预设导电带的压缩量,防止导电带疲劳变形的问题的发生,解决了导电带在工作过程中易疲劳变形的问题;另外,对导电带的压缩量的限制也可以将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分离时的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解决其电连接器的拔力大的问题;多个导电片和满足对不同传输功率的需求,将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可使该电连接器的受力均匀,插拔柔和;通过所述内翻沿遮蔽导电板的前端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插座的安全性能;弹爪可实现该电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之间的直插直拔,快捷方便,使该电连接器适用于需频繁插拔的场合。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型插座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图I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图6是图3的右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头的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板型插座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包括绝缘的插座壳体11,插座壳体中设有插接通道,插接通道的进口位于前端且具有多个(具体个数可根据需要设定)供插头插入的插接位,使用时,其可供两个以上的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插接通道中设有导电板,导电板作为插座的接触件分为上导电板12和下导电板13,上、下导电板一上一下平行间隔设置,导电板采用铜板,从而可传输大电流,具体可达150A ;另外,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还设有内翻沿,该内翻沿遮蔽导电板的前端面,从而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插座壳体11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弹爪卡配的挂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挂接结构为设在插座壳体下侧面上的凸部11-1,该凸部11-1凸部靠近插座壳体11的前端的一侧上设有在插座壳体11的前后方向上从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凸部引导面11-2,凸部引导面可实现对对应的弹爪额定引导,以使其顺利的卡住凸部;插座壳体的外表面上于前端还设有刻线14,刻线14用于指示单个插头的插入位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3-9所示,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和插座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插头的结构如图3-7所示,包括绝缘的插头壳体,插头壳体由盖板31和底座32扣合而成,盖板31和底座32在扣合时首先通过设于二者之间的锁扣扣紧,锁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予赘述,盖板和底座经锁扣初步锁紧后再通过螺钉33进一步固定,盖板31和底座32上各自于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插舌34,盖板31和底座32上的插舌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导电片35,两个导电片一左一右设置,导电片35的前端处,即位于对应的插舌上的部分上设有导电带35-1,导电带35-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于前后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接触部,接触部用于在该电连接器与插座插接时和插座的接触件接触,从而完成电能的输送;其中位于盖板31前端的插舌上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隆起,位于底座的插舌上的导电带向下隆起,插舌34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36,限位块36背离其所在的插舌的一侧与插舌之间的距离小于对应的导电片的接触部的顶部与插舌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一方面为导电带的弹性形变提供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导电带的形变量过大而无法复位,设计时,使得位于两插舌上的限位块背离其各自所在的插舌的一侧之间的距离L等于插座的插接通道在相应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使得限位块36起到完全支撑的作用,不必再靠导电带来定位以防止该电连接器与插座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使导电带作为专职的导电部件,除与插座的接触件之间的接触预紧力之外,不承担其它的任何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减缓了导电带的损坏;导电片35的后端向后延伸并进入插头壳体的盖板31和底座32之间,导电片35正是通过插头壳体的盖板与底座之间的挤压而被固定的,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导电片15在插头壳体中发生窜动,插舌上还分别设有定位块37,本实施例中,各插舌上的定位块37均有两个,每个插舌上的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该插舌上的导电片的左右两侧并和设在导电片上的槽卡配,另外,导电片35的后端分别设有压线套38,压线套38用于压接线缆,在使用场合,可首先松动螺钉33将盖板和底座分离,然后通过所述的压线套38压紧对应的导线即可完成接线,适于现场接线且操作方便快捷。插头壳体的下侧面,即底座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弹性立壁39并通过该弹性立壁39设有弹爪40,弹性立壁39设在弹爪40的前后两端之间的位置处,其前端向插头壳体的前端悬伸并具有一爪部40-1,弹爪的爪部由其靠近插头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该凸块(即爪部)的后侧面与弹爪的上侧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具有90°的夹角,即爪部未形成倒刺结构,这使得弹爪与插座卡接时不至于无法分离,爪部40-1的前侧面与上设有引导面40-2,该引导面为从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引导面40-2用于将插座上的对应结构引导至弹爪的爪部以被弹爪捕捉;插头壳体上还设有用于限定弹爪的前端向插头壳体靠拢时的压缩量的插头壳体限位柱41,插头壳体限位柱41可以限定弹爪的向插头壳体靠拢时与插头壳体之间的最近距离,由于操作者在把持电连接器与插座插接时一般习惯性的会把持插头壳体,插头壳体限位柱可在操作人员捏住弹爪的前端时防止弹爪压缩过量而导致不能·“挂住”插座,防止锁紧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弹爪40的后端具有按压部并于按压部靠近插头壳体的一侧上设有弹爪限位柱42,弹爪限位柱42用于限定弹爪的后端在向插头壳体靠拢时与插头壳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以防止弹性立壁过量变形而被掰断。在与插座插接时,可把持插头壳体的后端,弹爪在插座上的对应结构的顶压下自动张开,当插接到位后,则通过其爪部搭接在插座上将二者锁定,与插座分离时,可捏住弹爪的后端,从而使得弹性立壁发生弹性弯折,迫使弹爪张开,从而完成解锁,此时仅需向后拽动插头壳体则可实现与插座的分离。插座的结构与上述大板型插座的实施例I的结构相同,如图8-9所示,包括绝缘的插座壳体51,插座壳体中设有插接通道,插接通道的进口位于前端,使用时,其可供两个以上的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插接通道中设有导电板,导电板作为插座的接触件分为上导电板52和下导电板53,上、下导电板一上一下平行间隔设置,导电板采用铜板,从而可传输大电流,具体可达150A;另外,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还设有内翻沿,该内翻沿遮蔽导电板的前端面,从而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插座壳体51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弹爪卡配的挂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挂接结构为设在插座壳体下侧面上的凸部51-1,该凸部51-1凸部靠近插座壳体51的前端的一侧上设有在插座壳体51的前后方向上从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凸部引导面51-2,凸部引导面可实现对对应的弹爪额定引导,以使其顺利的卡住凸部;插座壳体的外表面上于前端还设有刻线54,刻线54用于指示单个插头的插入位置。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大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I中的插头的导电片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皆可,当导电片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可使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这样可使该电连接器的受力均匀,插拔柔和。
权利要求1.一种板型插座,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具有供两个以上的适配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位,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上的弹爪挂接的挂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上一下平行设置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结构为设于壳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前侧面上设有凸部引导面,凸部引导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设有遮蔽导电板的前端的内翻沿。
5.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插头壳体上设有弹爪,所述插座壳体的前端设有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具有供两个以上的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位,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插座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插头上的弹爪挂接的挂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接触件为导电片,导电片上设有导电带,导电带的两端之间具有弯曲隆起的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设有与导电片对应的插舌,所述导电带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设在对应的插舌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舌上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导电带与导电板接触时的弹性形变量的限位块,限位块背离对应的导电板的一侧与导电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部的顶部与导电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具有两个以上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的所述导电片,相邻的两导电片中的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上凸起,另一个的导电带的接触部向下凸起;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上一下平行设置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壳体上于插接通道的前端处设有遮蔽导电板的前端的内翻沿。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爪通过设在其两端之间的弹性立壁固设在插头壳体上,弹爪的前端向前悬伸且具有用于与插座的爪部,所述爪部由设在弹爪靠近插头壳体的一侧上的凸块构成,弹爪的后端具有供按压以使所述爪部张开的按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型插座及使用该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板型插座包括壳体,壳体有插接通道,插接通道具有供两个以上的适配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位,插接通道中设有导电板,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挂接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板型插座在其壳体的前端设有供两个以上的适配插头左右并排的插入的插接通道,并且所述插接通道中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头的接触件电性接触的导电板,而导电板的可承受的功率显然大于家用插座的簧片式接触件和导线,因此可满足大功率的要求,插入所述的插接通道中的插头的接触件均与所述导电板电性接触,从而进通过一个插座即可实现对功率的分配及汇总,解决了目前采用电连接器分流和汇总功率的效率低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13/447GK202712527SQ20122024942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星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