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732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用电插脚存在着多种标准有中国标准、美国标准、欧洲标准、英国标准和南非标准等。中国标准的插脚除中国外还有澳大利亚使用,特征是三个或两个扁头;美国标准的插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使用,特征是一圆两扁;欧洲标准的插脚在德国、丹麦、芬兰、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荷兰、波兰、葡萄牙和韩国等国家使用,特征是两个圆头;英国标准的插脚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使用,特征是三个方头,另外英国也有二脚插座,一般用于电动剃须刀,伏度比较小不适合中国的电器电压。而转换插的作用就是将各国不同电源插脚或某国电源插脚转换成另一个国家或多国电源插脚,将多国或某一国家电源插脚能插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插座,解决了全球不同国家的电器能到另外的国家使用。现有的转换插座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插脚的下盖,该圆头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插脚本体与下盖铰接,外壳内部设有两组扁头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其中圆头插脚采用导线的方式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致三组插脚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容易断裂,导致接触不良,却使用寿命过短。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头插脚与导电组件接触良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转换插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圆头插脚的下盖,该圆头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插脚本体与下盖铰接,外壳内部设有两组扁头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所述的内架与下盖之间设置有与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片,且插脚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触点,该触点随插脚本体转动,且导电片位于触点的运动轨迹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圆头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触点与插脚位于插脚本体的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该导电片水平设于圆头插脚的下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壳体内部个零部件的固定,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电片包括衔接部及作用部,该作用部位于触点的运动轨迹上,且该作用部为半圆凹槽。[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点跟随插脚本体转动时,该触点的最低点做圆弧运动,将作用部设置为半圆凹槽,有利于触点与导电片的接触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一图3所不,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夕卜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I和设有圆头插脚3的下盖2,该圆头插脚3包括插脚本体31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32,该插脚本体31与下盖2铰接,外壳内部设有两组扁头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6,该内架6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5,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架6与下盖I之间设置有与导电组件5电连接的导电片4,且导电片4设置为两组,分别对应导电组件4设置,插脚本体31上还设置有与插脚32电连接的两组触点311,该触点311随插脚本体31转动,且导电片4位于触点311的运动轨迹上;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圆头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有利于壳体内部个零部件的固定,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述的触点311与插脚32位于插脚本体31的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该导电片4水平设于圆头插脚3的下部,所述的导电片4包括衔接部41及作用部42,该作用部42位于触点311的运动轨迹上,且该作用部42为半圆凹槽,当触点跟随插脚本体转动时,该触点的最低点做圆弧运动,将作用部设置为半圆凹槽,有利于触点与导电片的接触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圆头插脚的下盖,该圆头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插脚本体与下盖铰接,外壳内部设有两组扁头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架与下盖之间设置有与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片,且插脚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触点,该触点随插脚本体转动,且导电片位于触点的运动轨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与插脚位于插脚本体的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该导电片水平设于圆头插脚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包括衔接部及作用部,该作用部位于触点的运动轨迹上,且该作用部为半圆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圆头插脚的下盖,该圆头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插脚本体与下盖铰接,外壳内部设有两组扁头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所述的内架与下盖之间设置有与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片,且插脚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触点,该触点随插脚本体转动,且导电片位于触点的运动轨迹上;本实用新型在于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圆头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2840175SQ2012203850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4日
发明者王建祥 申请人:温州市博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