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333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用电器中,通常包括多个电路板。如在电脑的机箱内部具有传输音视频信号的音视频线;该音视频线的结构外部为PVC绝缘材料,内部为无氧铜导体。在具有多路音视频线时,通常将多路音视频线按照所属行业规范规定排线规则、线序、线色、线号等制作成排线,用于音视频数据的传输。由于机箱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电路板,而不同的电路板与电路板之前采用这种排线方式,导致走线复杂,占用空间大,而且安装不方便。进而当前的电器中,信号线路复杂而且线路安装不方便。另外机箱内部大量的排线交叉布置,各个排线之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特别是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高的音视频线,如果排布不规则,对音视频线产生电磁干扰,会影响音视频信号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利用该电器的连接系统可以简化电器线路的安装过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管脚,所述管脚的内端与板体的电路电连接;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插接相连。优选地,所述电路包括模拟信号传输电路;所述模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24路模拟视频传输电路、24路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和3路VGA视频传输电路;相邻的两路所述模拟视频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相邻的两路所述音频信号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每一路VGA视频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优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包括30对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每一对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优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为电路板传输电力的电源电路。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的管脚包括多个电源管脚, 多个所述电源管脚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优选地,与电源电路的一端连接的多个管脚设置有覆铜。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为CPCI连接器。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110个信号管脚和44个屏蔽管脚。[0018]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的所有管脚的外层设置有地线。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为多层电路板;在每一层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孔,所述管脚均贯穿各层电路板的过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管脚且管脚的内端与板体的电路电连接,而且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外端相连,实现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的硬连接,避免由于走线复杂而占用空间,而且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直接使用连接器连接,简化电器线路的安装过程。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模拟信号传输电路、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和电源电路;相邻的两路所述模拟信号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相邻的两路所述音频信号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每一路VGA视频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设置的地线能屏蔽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场,从而减少外部电路产生的电磁场对电路产生干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器的连接电路板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视频信号部署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音频信号部署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VGA信号部署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差分信号部署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103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101,所述连接器101具有多个管脚102,所述管脚102的内端与板体103的电路电连接;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101的管脚102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插接相连。所述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103和固定在板体103上的连接器101,所述连接器101具有多个管脚102且管脚102的内端与板体103的电路电连接,而且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101的管脚102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外端相连,实现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的硬连接,避免由于走线复杂而占用空间,而且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直接使用连接器连接,简化电器线路的安装过程。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为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103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101,所述连接器101具有多个管脚102,所述管脚102的内端与板体103的电路电连接;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101的管脚102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插接相连。[0033]所述电路包括模拟信号传输电路;所述模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24路模拟视频传输电路、24路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和3路VGA视频传输电路。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之间产生电磁干扰,相邻的两路所述模拟视频传输电路201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202 ;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路所述音频信号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如图4所示,每一路VGA视频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是指信号在两根电路上传输,而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信号接收端比较这两根电路的电压差值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是逻辑O还是逻辑I。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包括30对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每一对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由于很多电路板在工作的时候需要额外的为其提供电源,因此,所述电路还包括为电路板传输电力的电源电路。由于为电路板供电时,流过连接器管脚的电流会超过每根管脚的峰值电流,高电流会使管脚产生大量的热能,可能烧坏连机器,因此,所述连接器的管脚包括多个电源管脚,多个所述电源管脚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即一根电源电路与多个电源管脚相连。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每根电源管脚的峰值电流小于500mA,根据电路板耗电量的大小,将大电流分散到多个管脚上传输。如音视频处理板3. 3V电压的峰值电流为2A,在设计时,采用10个电源管脚同时传输3. 3V电压,这样每个电源管脚传输的最大电流为200mA。如果电路板的电压为5V,峰值电流为700mA,则可以使用7个电源管脚与电源电路连接,这样,每个电源管脚的电流为100mA。同时,为了使每个电源管脚的阻抗是相同的,可以使用一层覆铜连接与每条电源电路相连的电源管脚。这样能保证每个管脚的阻抗一致,每个管脚分配的电流一致,避免电流分配不均,导致过大的电流流过单个电源管脚,烧坏连接器。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述连接器为CPCI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110个信号管脚和44个屏蔽管脚。另外,为了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干扰,所述连接器的所有管脚的外层设置有地线,这样能避免外部电路产生的电磁场对所述信号传输电路产生干扰。所述电路板可以为多层电路板;在每一层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孔,所述管脚均贯穿各层电路板的过孔。采用多层电路板设计,可以更加节省空间,对电路板的设计和规划更加合理。[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包括多个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管脚,所述管脚的内端与板体的电路电连接;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插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模拟信号传输电路;所述模拟信号传输电路包括24路模拟视频传输电路、24路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和3路 VGA视频传输电路;相邻的两路所述模拟视频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相邻的两路所述音频信号传输电路之间设置有模拟地线;每一路VGA视频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包括30对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每一对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的周围设置有数字地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为电路板传输电力的电源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管脚包括多个电源管脚,多个所述电源管脚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电源电路的一端连接的多个管脚设置有覆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CPCI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110个信号管脚和44个屏蔽管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所有管脚的外层设置有地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多层电路板;在每一层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孔,所述管脚均贯穿各层电路板的过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的连接系统。其包括多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管脚,所述管脚的内端与板体的电路电连接;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与另一个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管脚的外端插接相连。利用该电器的连接系统可以简化电器线路的安装过程。
文档编号H01R12/52GK202888433SQ2012204950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杨志, 徐艳霞, 李岩, 杨晓光, 雷洋 申请人:北京维盛网域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