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79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及超高压输变电开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组合开关在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系统中断路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日益受到成本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势必要求GIS设备朝着低成本、小型化、模块化发展。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旋转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所述旋转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包括罐体1、绝缘子3、固定侧导电棒4、接地导电棒5、内部旋转轴6、可动侧导电体8和绝缘拉杆9,所述罐体I中装有六氟化硫气体2,所述绝缘子3通过螺栓与罐体I相连接,在所述绝缘子3上设置有支座7,所述支座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侧导电棒4和接地导电棒5,所述支座7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可动侧导电体8,所述内部旋转轴6与外部旋转轴(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所述绝缘拉杆9 一端与内部旋转轴6相连接,另一端与可动侧导电棒8相连接。现有技术旋转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由外部的电动机构带动外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内部旋转轴6旋转,内部旋转轴6通过绝缘拉杆9带动可动侧导电体8的刀闸做旋转运动,当可动侧导电体8的刀闸旋转到接地导电棒5位置时即是接地状态,当可动侧导电体8旋转到固定侧导电棒4时即是合闸状态,图中所述可动侧导电体8的位置为隔离状态。现有技术旋转运动型隔 离接地开关所含零部件较多,设计结构复杂,闸刀片的紧箍采用弹簧形式,容易导致偏向及接触面多造成摩擦力大,这必然导致电动结构的输出功较大,装配时要求对中精度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旋转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电动机构输出功、装配容易,且小型化的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包括罐体、装在罐体内部的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子一、绝缘子二、绝缘子三、固定侧导电棒一、固定侧导电棒二、接地导电棒、设置于固定侧导电棒一端部的导电杆以及内部旋转轴,所述绝缘子一、绝缘子二和绝缘子三分别与罐体相连接,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一与绝缘子一相连接,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二与绝缘子二相连接,所述接地导电棒与所述绝缘子三相连接,所述内部旋转轴一侧通过绝缘拉杆与外部旋转轴连接,另一侧通过齿轮与所述导电杆相啮合,并带动所述导电杆做直线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杆分别与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相接触从而实现合闸、隔离和接地的功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部旋转轴上设置有齿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旋转轴相啮合的齿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杆、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处于同一中心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内部导电杆动作时接触面少从而减少电动机构的输出功,可节约能源,装配中导电杆直线运动对中装配容易,容易模块化,小型化,这样便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可减少零件加工周期及降低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旋转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外部旋转轴和绝缘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所述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包括罐体1、绝缘子一 3、绝缘子二 4、绝缘子三5、固定侧导电棒一 6、固定侧导电棒二 7、接地导电棒8、设置于固定侧导电棒一 6端部的导电杆10以及内部旋转轴9。绝缘子一 3、绝缘子二 4和绝缘子三5分别与罐体I相连接,固定侧导电棒一 6与绝缘子一 3相连接,固定侧导电棒二 7与绝缘子二 4相连接,接地导电棒8与所述绝缘子三5相连接。其中,所述导电杆、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处于同一中心线,且导电杆与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之间的距离相同。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中所述内部旋转轴9带有齿条,所述导电杆10带有与内部旋转轴9相啮合的齿条,当内部旋转轴9旋转时,内部旋转轴9通过齿轮与导电杆10相啮合并带动导电杆10做直线运动,使得导电杆10分别与固定侧导电棒二 7、接地导电棒8相接触。请参阅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的外部旋转轴和绝缘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外部旋转轴12通过绝缘拉杆11与内部旋转轴连接,并带动内部旋转轴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中外部旋转轴12由外部电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带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导电杆的需求冲程来确定外部电动机构的旋转角度。工作时,外部的电动机构带动件外部旋转轴12旋转,从而带动内部旋转轴9旋转,随之带动导电杆10做直线运动,当导电杆10运动到与固定侧导电棒二 7接触时即是合闸状态,当导电杆10运动到与接地导电棒8接触时即是接地状态。图中导电杆10的位置为隔离状态。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内部导电杆动作时接触面少从而减少电动机构的输出功,可节约能源,装配中导电杆直线运动对中装配容易,容易模块化,小型化,这样便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可减少零件加工周期及降低成本。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 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装在罐体内部的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子一、绝缘子二、绝缘子三、固定侧导电棒一、固定侧导电棒二、接地导电棒、设置于固定侧导电棒一端部的导电杆以及内部旋转轴,所述绝缘子一、绝缘子二和绝缘子三分别与罐体相连接,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一与绝缘子一相连接,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二与绝缘子二相连接,所述接地导电棒与所述绝缘子三相连接,所述内部旋转轴一侧通过绝缘拉杆与外部旋转轴连接,另一侧通过齿轮与所述导电杆相啮合,并带动所述导电杆做直线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杆分别与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相接触从而实现合闸、隔离和接地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旋转轴上设置有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旋转轴相啮合的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处于同一中心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之间的距离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其包括罐体、绝缘子、固定侧导电棒一、固定侧导电棒二、接地导电棒、导电杆以及内部旋转轴,所述绝缘子与罐体相连接,所述内部旋转轴一侧与外部旋转轴连接,另一侧通过齿轮与所述导电杆相啮合,并带动所述导电杆做直线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杆分别与固定侧导电棒二和接地导电棒相接触从而实现合闸、隔离和接地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直线运动型隔离接地开关,内部导电杆动作时接触面少从而减少电动机构的输出功,可节约能源,装配中导电杆直线运动对中装配容易,容易模块化,小型化,这样便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可减少零件加工周期及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1H33/42GK202905569SQ20122058653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万方华, 张小武, 陈建国, 王通德, 姜启湘, 赵晔 申请人:无锡恒驰中兴开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