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069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连接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二、背景技术:背景技术中,射频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网络中,起到传输线电气连接、分离作用。各种面板、电路板的同轴连接器是公开的,一般都有上下两个连接器组成,中间通过转接器相连。问题是这些连接器一般都有复杂的结构而且容差补偿的能力不足。传统的板到板互连方案,左端连接器和右端连接器分别安装在两边基板上,通过中间的转接器进行连接。由于左端连接器和右端连接器有安装偏差的存在,造成转接器在连接两端接头时是偏斜工作状态,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及接触的可靠性。同样外导体与的干涉点也会因为安装偏差的增大而产生更大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整机系统的可靠性。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其可以为整机系统提供更大的安装偏差,可实现快速拆装,具有较大的功率容量和较高的偏差兼容能力,结构可靠,对插柔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包括转接器,转接器内设置有转接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转接器内导体的端部设置有凸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I)内导体凸缘整圈接触,比普通的杠杆式顶点和杠杆式支点接触传输面积大,提
高了功率容量。2)杠杆式顶点无干涉,比普通结构的杠杆式接触疲劳应力极限要小很多。3)专利结构偏插工作时转接器内导体的外径基本无变化,普通结构劈槽外圆会因为杠杆式顶点和杠杆式支点而产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电气性能上提供了更可靠的阻抗一致性。4)在插合过程中,普通结构因为干涉点的存在,径向和轴向的阻力都非常大,而且因为硬接触力量的突变也会非常大,造成手感差。而本实用新型因为没有干涉,所以力量柔和对插手感好。5)本实用新型因为没有杠杆式顶点和杠杆式支点的杠杆式不稳定接触,其动态交调性能优于普通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理想对中工作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偏差工作状态图。图中,1-转接器内导体,2-凸缘,3-左端连接器,4-左端连接器内导体,5-左端连接器外导体,6-转接器,7-转接器外导体,8-右端连接器,9-右端连接器内导体,10-右端连接器外导体,11-杠杆式顶点,12-杠杆式支点。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转接器6,转接器6内设置有转接器内导体1,转接器内导体I的端部设置有凸缘2。此种结构使内导体内腔比普通内导体多出很大的空间A d3,这样在内导体偏转时A d3会极大的延后点2.4的干涉,使转接器内导体I和右端连接器内导体9的受力显著降低。这样会极大的提高因为大偏差而带来的大偏转角度。降低应力疲劳的同时即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及可靠性。内导体通过分体实现,内导体从两边分别深孔加工出凸缘2.2.1.1,从而在小孔径领域实现:具备大尺寸A d3的端部小,内腔大插孔结构。参见图2,图2所示是左端连接器3和右端连接器8中心线对中的工作状态,通过转接器6相连。转接器外导体7通过弹性接触将左端连接器外导体5和右端连接器外导体10电气连续。参见图3,图3是图2的偏差工作状态,因为左端连接器3和转接器6有安装偏差A d2的存在 ,造成转接器6连接两端连接器时是偏斜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包括转接器(6),转接器(6)内设置有转接器内导体(1),其特征在于: 转接器内导体(I)的端部设置有凸缘(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差、大功率的射频连接机构,其可以为整机系统提供更大的安装偏差,可实现快速拆装,具有较大的功率容量和较高的偏差兼容能力,结构可靠,对插柔和。本实用新型包括转接器,转接器内设置有转接器内导体,转接器内导体的端部设置有凸缘。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3119140SQ2012206436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武向文, 鲍宜云 申请人: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