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516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接头装置,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装置或耳机或耳麦等扩音
>J-U装直。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用耳机收听音乐或接听电话,常用的耳机包括耳塞、音频插头,连接耳塞和音频插头的导线,三者相连成不可分离的结构。所以,在使用这类耳机收容音乐或接听电视时,经常会出现不小心拉扯耳机线的情况,比如小孩突然拉拽、坐着时突然起身、睡着了翻身缠绕,打游戏兴奋拉拽等等。如果拉扯耳机线力度太大往往会损坏耳机,或者连着摔坏与耳机相连的手机、笔记本或其他播放电子设备。为保护耳机以及播放电子设备,市面上出现一种分体式耳机插头,将连接播放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头部分、与连接导线以及耳塞的插座部分设置为分体结构,音频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通过磁力相连而电性导通,如出现外力大拉扯则分离。该种分体式耳机插头,音频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两者中的磁性部件与音频插头竖向设置,导致这类分体式耳机插头的在竖向方向上的长度很长,和磁性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磁力弱,从而在正常使用时音频插头部分与插座部分容易脱离;而且,在其内部利用导线繁琐的布线来电性相连,使其体积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厚度薄、不易脱离但大力拉拽又可以及时分离的音频接头。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音频接头,包括分体的插头装置和接口装置,所述插头装置包括第一收容壳和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头末端收容于第一收入壳内,在音频插头的末端设有与音频插头直接电性相连且伸出第一收容壳之外的电接触端子,在所述第一收容壳内还设有位于音频插头一侧、不处于音频插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第一磁体,所述接口装置包括第二收容壳,在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设有与所述电接触端子直接接触的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位于电连接器一侧、不处于电连接器所在的直线方向上、与第一磁体相互吸引且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磁体。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音频插头、电接触端子和电连接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接触的表面垂直该直线。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磁体的侧端设有台阶状,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设有与第二磁体形状匹配以固定及限位所述第二磁体的收容孔。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与电连接器电性相连的柔性电路板,和收容外部的耳机插头的收容筒,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内与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的方向与所述音频插头插入应用外部电子设备的方向垂直。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与电连接器电性相连的柔性电路板,和与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的导线。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容壳设有一凸台,所述电接触端子固定于凸台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收容壳上设有与该凸台匹配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弹性式金属针,所述弹性式金属针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接触端子直接点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位于音频插头和电连接装置的一侧,即为横向设置,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尺寸短;而且横向设置还可增大磁性接触面积,磁力强,因而,插头装置和接口装置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脱离,但大力拉拽又可以及时分离;音频插头、电接触端子、和电连接器都直接接触而电性导通,不需要内部焊接常规导电线缆,因而,压缩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空间,缩小了体积。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音频接头的相连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音频接头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音频接头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插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插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接口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首频接头不意图;图8是图7中的音频接头分离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使实用新型音频接头的一种实施例。该音频接头I包括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如图2所示,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为分体结构。插头装置10用于连接音频播放电子设备,音频播放电子设备包括笔记本、手机、MP3等等。接口装置20用于连接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不可分离式结构的耳机。如图3和6所示,所述插头装置10包括第一收容壳11和音频插头12。第一收容壳11由第一收容腔体110和下盖111组合构成。音频插头12的末端穿过下盖111而收容于第一收容壳11内。在音频插头12的末端设有与音频插头直接电性相连的电接触端子13。所述收容腔体110设有一凸台112,所述电接触端子13伸出第一收容壳11之外固定于凸台112的外表面上。在所述第一收容壳11内还设有第一磁体14,第一磁体14位于音频插头12的一侦1K不处于音频插头12所在的直线方向上,即第一磁体14相对于音频插头12为横向设置。如图3-5所示,所述接口装置20包括第二收容壳21,第二收容壳21由第二收容腔体210和上盖211组合构成。在第二收容壳21内设有电连接器22和第二磁体23。在本实施例中,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的外形形状:一端圆弧,一端为倒圆角的直线段,起到防呆作用,很自然的防止反接两部分的误操作。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22为弹簧式针头式连接器,其包括有弹性式金属针220。为了与第一收容壳11的凸台112配合,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210上设有与该凸台112匹配对应的凹槽212。所述凹槽212的底部设有通孔213。所述弹性式金属针220穿过所述通孔213与所述电接触端子13直接点接触。故,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通过弹性式金属针220和电接触端子13电性导通。音频插头12、电接触端子13和电连接器22三者直接接触而电性导通,不用繁琐布线,从而可压缩产品的空间。第二磁体23位于电连接器22的一侧、不处于电连接器所在的直线方向上,即第二磁体23相对于电连接器22为横向设置。所述音频插头12、电接触端子13和电连接器2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磁体14和第二磁体23相对此直线为横向设置,两者相接触的表面垂直该直线。横向设置的第一磁体14和第二磁体23即不会增加音频插头所在的竖直方向的长度,因而,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整体尺寸短;而且横向设置还可增大磁性接触面积,磁力强,在正常情况下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不易脱离。如图5所示,为了稳固第二磁体23,所述第二磁体23相对的两个侧端设为台阶状,所述第二收容腔体210上设有与第二磁体23形状匹配的收容孔214。第二磁体23固定及限位与收容孔214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接口装置20用于连接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不可分离式结构的耳机。在第二收容壳21内还设有与电连接器22电性相连的柔性电路板24,和收容外部的耳机插头的收容筒25,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25,通常,在收容筒25内部设有电接触片,电接触片与柔性电路板相连,当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25内部时与电接触片相接触,从而通过电接触片电性导通柔性电路板24和外部的耳机插头。所述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25的方向与所述音频插头12插入应用外部电子设备(即音频播放电子设备)的方向垂直。这样,即可为音频插头12的竖直方向避让空间。使用本实施例首频接头广品时,将插头装直10插入首频播放电子设备的首频输出口入,常用的耳机的插头插入接口装置20的收容筒25内,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通过第一磁体14和第二磁体23的磁性而相连接,同时凸台112和凹槽212相咬合。这样,就通过常用的耳机收听音乐或电话。如果出现比较大外力的拉扯情况时,插头装置10和接口装置20脱离,从而保护耳机和音频播放电子设备。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收容壳31内还设有与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的导线,此导线为耳机所用的导线,导线另一端即可直接连接耳机塞。与上一个实施例相比,相当于节省了外部的耳机插头,让耳机线直接与柔性电路板相连。即节约成本,又节省了空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音频接头,包括分体的插头装置和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装置包括第一收容壳和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头末端收容于第一收入壳内,在音频插头的末端设有与音频插头直接电性相连且伸出第一收容壳之外的电接触端子,在所述第一收容壳内还设有位于音频插头一侧、不处于音频插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第一磁体,所述接口装置包括第二收容壳,在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设有与所述电接触端子直接接触的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位于电连接器一侧、不处于电连接器所在的直线方向上、与第一磁体相互吸引且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插头、电接触端子和电连接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接触的表面垂直该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侧端设有台阶状,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设有与第二磁体形状匹配以固定及限位所述第二磁体的收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与电连接器电性相连的柔性电路板,和收容外部的耳机插头的收容筒,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内与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的耳机插头插入收容筒的方向与所述音频插头插入应用外部电子设备的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还设有与电连接器电性相连的柔性电路板,和与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的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壳设有一凸台,所述电接触端子固定于凸台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收容壳上设有与该凸台匹配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弹性式金属针,所述弹性式金属针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接触端子直接点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频接头,包括分体的插头装置和接口装置,所述插头装置包括第一收容壳和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头末端收容于第一收入壳内,在音频插头的末端设有与音频插头直接电性相连且的电接触端子,在所述第一收容壳内还设有位于音频插头一侧的第一磁体,所述接口装置包括第二收容壳,在所述第二收容壳内设有与所述电接触端子直接接触的电连接器,以及位于电连接器一侧、与第一磁体相互吸引的第二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横向设置不会增加音频插头所在的竖直方向的长度,还可增大磁性接触面积,磁力强,而且产品内部不需要焊接常规导电线缆,因而,压缩了产品的空间,缩小了体积。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3014057SQ2012207239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心亮 申请人:张心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