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器筒和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642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断器筒和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熔断器筒和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熔断器筒被广泛应用于保险装置领域中,固体绝缘柜中也设置有熔断器筒。现有技术中的熔断器筒包括筒体、进线套管和第一导电排,进线套管内设置有导电杆,第一导电排的第一接线端与筒体连接,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导电杆电连接,且第一导电排设置在筒体的侧壁内。熔断器安装在熔断器筒的筒体内,熔断器的静触座与导电杆的位置相对应。由于第一导电排设置在筒体的侧壁内,因而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熔断器的静触座之间的距离小,从而导致因电场集中而发生击穿事故,进而影响熔断器的正常工作,使保险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熔断器筒的外表面不具有绝缘涂层,因而工作人员误触熔断器筒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熔断器筒和保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熔断器的静触座之间的距离小而导致电场集中、易发生击穿事故、保险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筒,包括:筒体;进线套管,进线套管与筒体的第一位置连接,进线套管内设置有导电杆;第一导电排,第一导电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导电连接段和第二接线端,第一接线端与筒体的第二位置连接且暴露在筒体的内表面,第二接线端与导电杆电连接,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导电排的外部。进一步地,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筒体的第一位置处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29mm0进一步地,熔断器筒还包括用于屏蔽熔断器的静触座周围的电场的屏蔽单元,屏蔽单元设置在筒体内部且与第一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屏蔽单元包括底板和环体,环体的一端与底板连接。进一步地,底板包括本体和凸块,凸块沿筒体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本体上。进一步地,熔断器筒还包括第二导电排和出线套管,环体通过第二导电排与出线套管电连接。进一步地,熔断器筒包括隔离孔,绝缘层、筒体和进线套管之间围成隔离孔。进一步地,筒体的外表面、和/或进线套管的外表面、和/或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喷锌涂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装置,包括熔断器筒和安装在熔断器筒内的熔断器,熔断器筒是上述的熔断器筒。[0014]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电排的第一接线端与筒体的第二位置连接,设置在筒体上的进线套管中的导电杆与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电连接,且第一导电排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之间的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由于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因而增加了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筒体内设置的熔断器的静触座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了因电场集中而发生的击穿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熔断器和保险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断器筒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断器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筒。如图1所示,熔断器筒包括:筒体10 ;进线套管20,进线套管20与筒体10的第一位置连接,进线套管20内设置有导电杆21 ;第一导电排30,第一导电排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端31、导电连接段32和第二接线端33,第一接线端31与筒体10的第二位置连接且暴露在筒体10的内表面,第二接线端33与导电杆21电连接,导电连接段32相对于筒体10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绝缘层80,绝缘层80设置在第一导电排30的外部。由于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10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因而增加了第一导电排30的第二接线端33与筒体10内设置的熔断器的静触座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了因电场集中而发生的击穿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熔断器和保险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断器筒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优选地,第一导电排30的第二接线端33与筒体10的第一位置处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29mm。由于第一导电排30的第二接线端33与筒体10的第一位置处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29_,因而有效地防止电场集中,避免发生击穿事故,提高了熔断器筒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导电杆21与进线套管20同轴设置。导电杆21的上端与导电连接刀片连接。优选地,进线套管20的一侧突出设置有凸台,凸台用于使熔断器筒外接绝缘筒。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断器筒包括隔离孔70,绝缘层80、筒体10和进线套管20之间围成隔离孔70 (请参考图1)。由于设置有隔离孔70,因而增加了筒体10与绝缘层80之间的空气隔层,从而防止电场集中,提高了熔断器筒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第一接线端31、导电连接段32和第二接线端33之间平滑过渡(请参考图1)、没有折角点,从而避免应力集中及尖端效应、发生局部放电的现象。进一步地,第一导电排30为导电铜排。熔断器筒还包括用于屏蔽熔断器的静触座周围的电场的屏蔽单元40,屏蔽单元40设置在筒体10内部且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由于设置有屏蔽单元40,因而将静触座周围的电场屏蔽,延长了熔断器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如图1所示,屏蔽单元40包括底板41和环体42,环体42的一端与底板41连接。由于底板41与环体42之间形成包围形结构,因而该包围形结构可以将静触座容纳在该包围形结构所形成的容纳腔中,从而使屏蔽单元40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优选地,底板41和环体42均由铜或铝材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41包括本体43和凸块44,凸块44沿筒体10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本体43上(请参考图1)。凸块44上设置有螺丝孔,螺丝穿过螺丝孔将静触座安装在凸块44上。由于凸块44的厚度大于本体43的厚度,因而不易发生击穿事故,从而提高了熔断器筒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熔断器筒还包括第二导电排50和出线套管60,环体42通过第二导电排50与出线套管60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导电排50与环体42的连接位置,环体42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处环体42的厚度。由于连接位置处的环体42的厚度大,因而可以保证第二导电排50与环体42连接稳固,且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优选地,出线套管60的电缆容纳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嵌件。进一步地,第一嵌件为圆柱形铜棒,且第一嵌件与出线套管60同心设置。由于设置有第一嵌件,因而出线电缆可以通过第一嵌件安装在出线套管60内。本实用新型中的出线套管60还包括第一出线套管段62和第二出线套管段63,第一出线套管段62垂直于筒体10设置,第二出线套管段63与第一出线套管段62连接,第二出线套管段63的设置方向与筒体10的轴线平行,沿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一嵌件设置在第二出线套管段63内,由于出线套管60是前出线方式,因而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缆及电缆附件。优选地,第一出线套管段62包括第二嵌件64,第二嵌件64安装在第一出线套管段62的管壁上,且远离屏蔽单元40的一侧。第二嵌件64用于与外接显示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出线套管段62还包括感应圈61,感应圈61嵌设在第一出线套管段62的管壁中。显示器通过第二嵌件64与感应圈61连接。优选地,出线套管60的尺寸规格与断路器、负荷开关柜统一,并且满足安装T接避雷器的需求。优选地,第二导电排50与环体42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紧固件为螺丝。本实用新型中的筒体10的外表面、和/或进线套管20的外表面、和/或绝缘层80的外表面设置有喷锌涂层。由于设置有喷锌涂层,因而避免工作人员接触熔断器筒表面而发生触电事故,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熔断器筒的使用可靠性。由于熔断器筒的外表面可触摸,因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熔断器或保险装置进行检修。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断器筒的尺寸小,与现有技术中的熔断器筒相比,尺寸减小约为 200m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装置,包括熔断器筒和安装在熔断器筒内的熔断器,熔断器筒是上述的熔断器筒。本实用新型中的保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 进线套管(20),所述进线套管(20)与所述筒体(10)的第一位置连接,所述进线套管(20)内设置有导电杆(21); 第一导电排(30),所述第一导电排(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端(31)、导电连接段(32)和第二接线端(33),所述第一接线端(31)与所述筒体(10)的第二位置连接且暴露在所述筒体(10)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接线端(33)与所述导电杆(21)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段(32)相对于所述筒体(10)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 绝缘层(80 ),所述绝缘层(80 )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排(30 )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排(30)的所述第二接线端(33)与所述筒体(10)的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2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筒还包括用于屏蔽熔断器的静触座周围的电场的屏蔽单元(40),所述屏蔽单元(4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部且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单元(40)包括底板(41)和环体(42 ),所述环体(42 )的一端与所述底板(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包括本体(43)和凸块(44 ),所述凸块(44 )沿所述筒体(IO )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所述本体(43 )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筒还包括第二导电排(50 )和出线套管(60 ),所述环体(42 )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排(50 )与所述出线套管(60 )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筒包括隔离孔(70),所述绝缘层(80)、所述筒体(10)和所述进线套管(20)之间围成所述隔离孔(7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外表面、和/或所述进线套管(20)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绝缘层(80)的外表面设置有喷锌涂层。
9.一种保险装置,包括熔断器筒和安装在所述熔断器筒内的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筒是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筒和保险装置。熔断器筒包括筒体;进线套管,进线套管与筒体的第一位置连接,进线套管内设置有导电杆;第一导电排,第一导电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导电连接段和第二接线端,第一接线端与筒体的第二位置连接且暴露在筒体的内表面,第二接线端与导电杆电连接,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导电排的外部。由于导电连接段相对于筒体的内表面倾斜地设置,因而增加了第一导电排的第二接线端与筒体内设置的熔断器的静触座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了因电场集中而发生的击穿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熔断器和保险装置的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H01H85/02GK203071026SQ2012207488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唐晓鹏, 王文焦, 韩雪莲, 李宗旺, 周彦昭, 孙龙 申请人: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