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05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属于一种处理二极管引线校直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二极管生产大国,全国有数百家生产二极管的企业,每年的二极管生产数量约1200亿只二极管,而未电镀红毛管经过电镀后造成引线弯曲,必须经过校直后才能打印测试包装。目前的二极管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校直,由于劳动密集,生产效率低下,人员流动频繁等原因造成二极管的校直成为了各个厂家的生产瓶颈。国内好多同行看到这个瓶颈,有厂家尝试用机器校直的方式取代人工搓直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些方法采用震动料盘排向,利用传动皮带的间隙形成校直通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校直,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人工的校直,但是由于机械校直的特性,造成二极管排向过程中相互摩擦,镀锡层被破坏发黑,并且双向强制搓直,造成二极管引线的断脚和卡阻现象发生,同时,机构复杂,噪声大,不能自动分离大弯曲的二极管,后续还要人工挑选,对二极管生产厂家引起了新的困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它可以经过两次筛选,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的二极管扭绞、断脚和报废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二极管漏校直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它包括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成品收集斗、控制系统、机架以及使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排列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依次衔接,所述的初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前端形成层级落料口,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机架上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并且大弯料落料通道设置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的尾端安装有第一分料机构,并且该第一分料机构位于传动输送装置的上方,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包括第一校直辊、第二校直辊、均料机构、使二极管引出线排向一致的换向装置、驱动第一校直辊旋转并给均料机构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校直辊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换向装置包括若干换向料斗和使换向料斗来回移动的震荡机构,换向料斗上具有换向槽道,并且换向料斗上开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位于换向槽道的末端,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为相对差速运动,并且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之间留有间隙可调并可落入经过均料机构处理过的二极管的精校直通道,换向料斗的第一出料口、均料机构和精校直通道依次衔接,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二分流机构,该第二分流机构位于换向料斗的前侧,第二分流机构和传动输送装置之间设置有大弯料筛选通道,控制系统和成品收集斗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成品收集斗位于精校直通道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的供料装置包括投料机构、筛料机构和震荡梳料机构,投料机构包括传送带组件、驱动传送带组件运动的第三减速电机和挡料板,挡料板位于传送带组件的两侦牝筛料机构包括第四减速电机、调心轮、连杆、筛盘支撑组件和并列设置有若干筛料条的筛盘,第四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调心轮套装在第四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杆的一端与调心轮偏心式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筛盘支撑组件铰接,筛盘支撑组件通过导轨副可滑动地与连接在机架上,筛盘固定连接在筛盘支撑组件上,震荡梳料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支架、第一吸铁板、并列设置有若干梳料条的震荡梳料盘和可通电源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的第一电磁铁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吸铁板固定在震荡梳料盘的下方,第一吸铁板还与第一电磁铁配合并位于第一电磁铁的一侧,震荡梳料盘通过第一弹性支架安装在机架上。进一步,所述的大弯料落料通道由大弯料承接板、大弯料下料挡板和弯料间隙调整板围成,大弯料承接板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的前端形成料口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大弯料承接板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大弯料承接板、大弯料下料挡板和弯料间隙调整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分料机构包括若干安装在搓料底板上的分料条,分料条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槽。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张紧轮组件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第一驱动链轮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第一张紧轮组件和多个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分流机构包括可调节分流滑板和若干分流板,分流板固定在分流滑板上,并且分流板分别位于相邻的换向槽道之间的前侧。进一步,所述的初校直辊的两侧和机架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的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一校直辊的两`侧和机架之间也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精校直通道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或第一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以及与可调轴承座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和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安装在机架上,可调轴承座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该端的紧固螺钉穿过调节槽拧紧在机架上,并且可调轴承座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上。进一步,所述的换向料斗由转向挡板、滑板、底板和两侧的间隔板组成,所述的第一出料口设置在转向挡板和底板之间。进一步,所述的震荡机构包括震荡支架、第二电磁铁、第二弹性支架和第二吸铁板,第二电磁铁安装在震荡支架上,第二吸铁板固定在换向料斗的下方,所述的换向料斗通过第二弹性支架安装在震荡支架上,第二吸铁板与第二电磁铁配合并位于第二电磁铁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的均料装置包括若干排向轮组件、挡条安装板、脱料板和排向轮支承
轴,排向轮组件与换向槽道--对应,排向轮组件包括排向轮、扭簧和两个挡圈以及与排向
轮的外圆相配合卡固二极管胶体的挡条,脱料板位于挡条的末端并与挡条形成第二出料口,挡条铰接在挡条安装板上,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挡条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挡条安装板上,排向轮上开有若干可卡住二极管胶体的受料槽,两个挡圈分别安装在排向轮的两侧,两个挡圈的外圆可抵接受料槽内二极管的引出线,排向轮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上,排向轮支承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的机架上,挡条安装板和脱料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链轮、第二减速电机、第二链条、与第一校直辊同轴的大链轮、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上的第二小链轮以及可调节的第二张紧轮组件,第二驱动链轮套装在第二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驱动链轮、大链轮、第二小链轮和第二张紧轮组件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链轮、第五减速电机、第三链条以及与第二校直辊同轴的第一小链轮,第三驱动链轮套装在第五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三驱动链轮和第一小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采用机械自动校直的方法替代了手工搓直的落后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二极管引出线在整个引直过程中不采用振动盘排向,二极管之间不存在相互摩擦,从而避免了二极管引出线表面镀锡层因摩擦而发黑现象。3、大弯料的二极管经过两道筛选口予以剔除,保证最终成品的引直质量。4、整个引直过程采用校直辊对每个二极管进行粗校直和精校直,不存在强制搓直的机械损伤,不会导致二极管引出线死弯、扭绞麻花、断脚和报废现象。5、可以根据二极管胶体尺寸调整初校直通道和精校直通道的间隙大小,适用于各种二极管规格,扩大了本发明的使用范围。7、采用排向料斗,将排向不一致的二极管转换为横向,每一只经过排向轮排向的二极管均能逐一的经过精校直通道,不存在二极管漏引直现象。8、通过更换排向料斗的尺寸和排向槽道的尺寸,使该设备适用于大多数规格的二极管,通用性极强。9、每台二极管引直机每小时可以校直8_12kg 二极管,可以实现单人看管多台机,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适用于大批量二极管的引直。


图1为本发明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的机构示意 图2为图1的俯视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之一;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之二 ;
图5为图3的后视 图6为本发明的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7为本发明的筛盘的结构示意 图8为图6的右视 图9为本发明的震荡梳料机构的结构意 图10为图9的D-D剖视 图11为本发明的初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12为图11的俯视 图13为图11的后视 图14为图12的E-E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16为图15的后视放大 图17为图15的俯视放大 图18为图17的G-G剖视 图19为本发明的换向料斗的结构示意 图20为图19的J-J剖视 图21为本发明的排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22为图21的L-L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f 22所示,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它包括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60、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成品收集斗1、控制系统2、机架3以及使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排列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60、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依次衔接,初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4、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落料挡板4和搓料底板5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落料挡板4的下端和搓料底板5的前端形成层级落料口 45,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56,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6旋转,机架3上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3-1,并且大弯料落料通道3-1设置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的尾端安装有第一分料机构,并且该第一分料机构位于传动输送装置60的上方,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包括第一校直辊7、第二校直辊8、均料机构、使二极管引出线排向一致的换向装置、驱动第一校直辊7旋转并给均料机构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校直辊8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换向装置包括若干换向料斗和使换向料斗震动的震荡机构,换向料斗上具有换向槽道9-1,并且换向料斗上开有第一出料口 9-2,第一出料口 9-2位于换向槽道9-1的末端,第一校直辊7和第二校直辊8为相对差速运动,并且第一校直辊7和第二校直辊8之间留有间隙可调并可落入经过均料机构处理过的二极管的精校直通道78,换向料斗的第一出料口 9-2、均料机构和精校直通道78依次衔接,机架3上还安装有第二分流机构,该第二分流机构位于换向料斗的前侧,第二分流机构和传动输送装置60之间设置有大弯料筛选通道3-2,控制系统2和成品收集斗I均安装在机架3上,并且成品收集斗I位于精校直通道78的下方。如图3 10所示,供料装置包括投料机构、筛料机构和震荡梳料机构,投料机构包括传送带组件10、驱动传送带组件10运动的第三减速电机11和挡料板12,挡料板12位于传送带组件10的两侧,筛料机构包括第四减速电机13、调心轮14、连杆15、筛盘支撑组件16和并列设置有若干筛料条17-1的筛盘17,第四减速电机13安装在机架3上,调心轮14套装在第四减速电机13的电机轴上,连杆15的一端与调心轮14偏心式铰接,连杆15的另一端与筛盘支撑组件16铰接,筛盘支撑组件16通过导轨副18可滑动地与连接在机架3上,筛盘17固定连接在筛盘支撑组件16上,震荡梳料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支架19、第一吸铁板20、并列设置有若干梳料条21-1的震荡梳料盘21和可通电源的第一电磁铁22,第一电磁铁22安装在机架3上,第一吸铁板20固定在震荡梳料盘21的下方,第一吸铁板20还与第一电磁铁22配合并位于第一电磁铁22的一侧,震荡梳料盘21通过第一弹性支架19安装在机架3上。如图11、14所示,大弯料落料通道3-1由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围成,大弯料承接板23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的前端形成料口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 23-25,大弯料承接板23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24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 23-24,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如图12、14,第一分料机构包括若干安装在搓料底板5上的分料条26,分料条26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26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槽26-1。如图13所示,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链条28、第一减速电机29、第一张紧轮组件30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31,第一驱动链轮27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29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张紧轮组件30和多个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8传动连接。如图17所示,第二分流机构包括可调节分流滑板32和若干分流板33,分流板33固定在分流滑板32上,并且分流板33分别位于相邻的换向槽道9-1之间的前侧。如图11、13、15、16所示,初校直辊6的两侧和机架3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56的间隙的调节机构,第一校直辊7的两侧和机架3之间也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精校直通道78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6或第一校直辊7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34以及与可调轴承座34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35和一个调节螺钉36,调节螺钉36安装在机架3上,可调轴承座34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35安装在机架3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34-1,该端的紧固螺钉35穿过调节槽34-1拧紧在机架3上,并且可调轴承座34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36上。如图17 20所示,换向料斗由转向挡板37、滑板38、底板39和两侧的间隔板40组成,第一出料口 9-2设置在转向挡板37和底板39之间。如图18所示,所述的震荡机构包括震荡支架63、第二电磁铁41、第二弹性支架42和第二吸铁板43,第二电磁铁41安装在震荡支架63上,第二吸铁板43固定在换向料斗的下方,换向料斗通过第二弹性支架42安装在震荡支架63上,第二吸铁板43与第二电磁铁41配合并位于第二电磁铁41的一侧。如图18、21、22所示,均料装置包括若干排向轮组件、挡条安装板44、脱料板46和
排向轮支承轴47,排向轮组件与换向槽道9-1--对应,排向轮组件包括排向轮48、扭簧49
和两个挡圈50以及与排向轮48的外圆相配合卡固二极管胶体的挡条51,脱料板46位于挡条51的末端并与挡条51形成第二出料口 46-51,挡条51铰接在挡条安装板44上,扭簧49的一端连接在挡条51上,扭簧49的另一端连接在挡条安装板44上,排向轮48上开有若干可卡住二极管胶体的受料槽48-1,两个挡圈50分别安装在排向轮48的两侧,两个挡圈50的外圆可抵接受料槽48-1内二极管的引出线,排向轮48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47上,排向轮支承轴47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3上,挡条安装板44和脱料板46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 如图16所示,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链轮52、第二减速电机53、第二链条54、与第一校直辊7同轴的大链轮55、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47上的第二小链轮58以及可调节的第二张紧轮组件59,第二驱动链轮52套装在第二减速电机53的电机轴上,第二驱动链轮52、大链轮55、第二小链轮58和第二张紧轮组件59通过第二链条54传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链轮62、第五减速电机61、第三链条64以及与第二校直辊8同轴的第一小链轮57,第三驱动链轮62套装在第五减速电机61的电机轴上,第三驱动链轮62和第一小链轮57通过第三链条64传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同时也可以给传动输送装置60提供动力。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杂乱无章的二极管放到传送带组件10上,然后输送到筛料机构,再进入震荡梳料机构使二极管之间的相互间距被拉开,达到二极管不相互摩擦以及竖向排列的状态,引出线弯折比较大的二极管滚入大弯料落料通道3-1,被剔除,经过上述处理后的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的从层级落料口 45横向滚入,然后进入初校直通道56对二极管的引出线进行初步校直,经过处理后落入下一级初校直机构的层级落料口 45,再进入下一级的初校直通道56对二极管的引出线进行二次初步校直,依次滚入,直至最后一个初校直机构,再经过第一分流机构分流开,通过传动输送装置60输送至精校直装置,途中,引出线仍然有较大弯折的二极管落入大弯料筛选通道3-2,第二分流机构使得二极管能够分流的进入各个换向料斗,再通过换向料斗和震荡机构的配合作用使原来排向不一致的二极管都转变为横向,使其排向一致,经过换向料斗的第一出料口 9-2滚入排向轮48的受料槽48-1,为了保证二极管能够在排向轮48上不掉落下来,设置了挡条51,在脱料板46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出料口46-51后滚入精校直通道78对二极管进行精校直,校直后,掉入成品收集斗1,整个校直工序完成。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60)、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成品收集斗(I)、控制系统(2)、机架(3)以及使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排列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60)、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依次衔接,所述的初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4)、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落料挡板(4)和搓料底板(5)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落料挡板(4)的下端和搓料底板(5)的前端形成层级落料口(45),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56),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6)旋转;机架(3)上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3-1 ),并且大弯料落料通道(3-1)设置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的尾端安装有第一分料机构,并且该第一分料机构位于传动输送装置(60)的上方;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包括第一校直辊(7)、第二校直辊(8)、均料机构、使二极管弓丨出线排向一致的换向装置、驱动第一校直辊(7)旋转并给均料机构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校直辊(8)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换向装置包括若干换向料斗和使换向料斗震动的震荡机构,换向料斗上具有换向槽道(9-1),并且换向料斗上开有第一出料口(9-2),第一出料口(9-2)位于换向槽道(9-1)的末端,第一校直辊(7 )和第二校直辊(8 )为相对差速运动,并且第一校直辊(7 )和第二校直辊(8 )之间留有间隙可调并可落入经过均料机构处理过的二极管的精校直通道(78),换向料斗的第一出料口(9-2)、均料机构和精校直通道(78)依次衔接;机架(3)上还安装有第二分流机构,该第二分流机构位于换向料斗的前侧,第二分流机构和传动输送装置(60)之间设置有大弯料筛选通道(3-2);控制系统(2)和成品收集斗(I)均安装在机架(3)上,并且成品收集斗(I)位于精校直通道(78)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装置包括投料机构、筛料机构和震荡梳料机构,投料机构包括传送带组件(10 )、驱动传送带组件(10 )运动的第三减速电机(11)和挡料板(12),挡料板(12)位于传送带组件(10)的两侧,筛料机构包括第四减速电机(13)、调心轮(14)、连杆(15)、筛盘支撑组件(16)和并列设置有若干筛料条(17-1)的筛盘(17),第四减速电机(13)安装在机架(3)上,调心轮(14)套装在第四减速电机(13)的电机轴上,连杆(15)的一端与调心轮(14)偏心式铰接,连杆(15)的另一端与筛盘支撑组件(16)铰接,筛盘支撑组件(16)通过导轨副(18)可滑动地与连接在机架(3)上,筛盘(17)固定连接在筛盘支撑组件(16)上,震荡梳料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支架(19)、第一吸铁板(20)、并列设置有若干梳料条(21-1)的震荡梳料盘(21)和可通电源的第一电磁铁(22 ),所述的第一电磁铁(22 )安装在机架(3 )上,第一吸铁板(20 )固定在震荡梳料盘(21)的下方,第一吸铁板(20)还与第一电磁铁(22)配合并位于第一电磁铁(22)的一侧,震荡梳料盘(21)通过第一弹性支架(19)安装在机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弯料落料通道(3-1)由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围成,大弯料承接板(23)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的前端形成料口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 2 3-2 5 ),大弯料承接板(2 3 )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2 4 )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23-24 ),大弯料承接板(23 )、大弯料下料挡板(24 )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 )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料机构包括若干安装在搓料底板(5)上的分料条(26),分料条(26)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26)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槽(26-1);所述的第二分流机构包括可调节分流滑板(32)和若干分流板(33),分流板(33)固定在分流滑板(32)上,并且分流板(33)分别位于相邻的换向槽道(9-1)之间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链条(28)、第一减速电机(29)、第一张紧轮组件(30)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31),第一驱动链轮(27)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29)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张紧轮组件(30)和多个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28)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校直辊(6)的两侧和机架(3)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56)的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一校直辊(7)的两侧和机架(3)之间也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精校直通道(78)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6)或第一校直辊(7)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34)以及与可调轴承座(34)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35)和一个调节螺钉(36),调节螺钉(36)安装在机架(3)上,可调轴承座(34)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35)安装在机架(3)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34-1),该端的紧固螺钉(35)穿过调节槽(34-1)拧紧在机架(3)上,并且可调轴承座(34)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3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料斗由转向挡板(37)、滑板(38)、底板(39)和两侧的间隔板(40)组成,所述的第一出料口(9_2)设置在转向挡板(37 )和底板(39 )之间。
8.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荡机构包括震荡支架(63 )、第二电磁铁(41)、第二弹性支架(42 )和第二吸铁板(43 ),第二电磁铁(41)安装在震荡支架(63)上,第二吸铁板(43)固定在换向料斗的下方,所述的换向料斗通过第二弹性支架(42)安装在震荡支架(63)上,第二吸铁板(43)与第二电磁铁(41)配合并位于第二电磁铁(4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料装置包括若干排向轮组件、挡条安装板(44)、脱料板(46 )和排向轮支承轴(47 ),排向轮组件与换向槽道(9-1)——对应,排向轮组件包括排向轮(48)、扭簧(49)和两个挡圈(50)以及与排向轮(48)的外圆相配合卡固二极管胶体的挡条(51),脱料板(46)位于挡条(51)的末端并与挡条(51)形成第二出料口( 46-51),挡条(51)铰接在挡条安装板(44)上,扭簧(49 )的一端连接在挡条(51)上,扭簧(49)的另一端连接在挡条安装板(44)上,排向轮(48)上开有若干可卡住二极管胶体的受料槽(48-1),两个挡圈(50)分别安装在排向轮(48)的两侧,两个挡圈(50)的外圆可抵接受料槽(48-1)内二极管的引出线,排向轮(48)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47 )上,排向轮支承轴(47 )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的机架(3 )上,挡条安装板(44 )和脱料板(46 )均固定连接在机架(3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链轮(52)、第二减速电机(53)、第二链条(54)、与第一校直棍(7)同轴的大链轮(55)、套装在排向轮支承轴(47)上的第二小链轮(58)以及可调节的第二张紧轮组件(59),第二驱动链轮(52)套装在第二减速电机(53)的电机轴上,第二驱动链轮(52)、大链轮(55)、第二小链轮(58)和第二张紧轮组件(59)通过第二链条(54)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链轮(62)、第五减速电机(61)、第三链条(64)以及与第二校直辊(8)同轴的第一小链轮(57),第三驱动链轮(62)套装在第五减速电机(61)的电机轴上,第三驱动链轮(62)和第一小 链轮(57)通过第三链条(64)传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引出线校直机,它包括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成品收集斗、控制系统、机架以及使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排列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初校直装置、传动输送装置、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依次衔接,震荡排向精校直装置包括第一校直辊、第二校直辊、均料机构、使二极管引出线排向一致的换向装置、驱动第一校直辊旋转并给均料机构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校直辊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为相对差速运动,并且第一校直辊和第二校直辊之间留有间隙可调并可落入经过均料机构处理过的二极管的精校直通道。本发明可以经过两次筛选,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的二极管扭绞、断脚和报废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二极管漏校直现象。
文档编号H01L21/67GK103071738SQ2013100040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张成骏 申请人:张成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