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67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该天线为矩形波浪结构,由两端的端点、中部的馈点以及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作为该天线与RFID芯片的过桥连接端的波峰组成;平均厚度为0.5~1.0μm。本实用新型能高速且有效保证天线的质量以及提高天线的成品率达99.9%,从而降低了蚀刻天线的成本。
【专利说明】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以数字方式标记记录载体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
【背景技术】
[0002]射频识别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0003]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的广泛使用对信息的大量、快速交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光纤终端接头是光纤信息链路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光纤建设日益扩大,光纤接头数量几何式的增长,对于光纤终端的故障点很难查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能高速且有效保证天线的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线为蚀刻天线,该天线为矩形波浪结构,由两端的端点、中部的馈点以及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作为该天线与RFID芯片的过桥连接端的波峰组成。
[0006]所述的天线与RFID芯片的连接方式为:天线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以及接地端NC相连,另一端与两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或者天线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相连、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
[0007]所述的天线为柔印天线,同样的天线厚度下,烧结型油墨可以有较高的导电特性。同样的导电特性下,烧结型油墨可制作较细薄的天线,平均厚度为0.5?1.0 μ m。有效减少印刷油墨之消耗与成本的降低,并产生平整与滑顺的表面印刷质量。而且更加环保。
[0008]本实用新型能高速且有效保证天线的质量以及提高天线的成品率达99.9%,从而降低了蚀刻天线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a-图2c为天线与RFID芯片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1]图中:图2a为连接方式I ;图2b为连接方式2 ;图2c为连接方式3。[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天线I为蚀刻天线1,该天线为矩形波浪结构,由两端的端点a、中部的馈点b以及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作为该天线与RFID芯片的过桥连接端的波峰c组成。
[0016]如图2a-图2c所示,所述的天线I与RFID芯片3的连接方式为:天线I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以及接地端NC相连,另一端与两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或者天线I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相连、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
[0017]这3种连接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当RFID芯片3靠近活动状态的阅读器时便会被激活。当RFID芯片3进入阅读器的RF场时,功率管理模块会将感生磁场转换为直流电压为RFID芯片3供电。RFID芯片3可通过PIE编码解调阅读器的所有三种调制格式,包括DSB-ASK, SSB-ASK和PR-ASK。RFID芯片3能够在反射和吸收之间切换其天线I对的反射系数,然后通过入射RF波形的反向散射与阅读器通信。反向散射的数据会被编码为FMO或Miller副载波调制(通过阅读器来控制编码选择和数据速率)。天线I在其端子上提供合适的阻抗后。RFID芯片3电源管理电路的非线性特性使得最佳源阻抗的确定,使得天线I的发射信号的效率得以稳定有效的工作。
[0018]所述的天线I为柔印天线1,同样的天线厚度下,烧结型油墨可以有较高的导电特性。同样的导电特性下,烧结型油墨可制作较细薄的天线,平均厚度为0.5?Ι.Ομπι。有效减少印刷油墨之消耗与成本的降低,并产生平整与滑顺的表面印刷质量。而且更加环保。
[0019]所述的天线I采用纳米制程,普通油墨状态分子,经过高温加热后,促使粒子结构分解,去除粒子的有机外层,只保留银粒子,在烧结完成后,粒子之间更加紧密。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I设置于光纤终端2上,与光纤终端2上的RFID芯片3相连,与外围读取器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检测:光纤终端2表面内嵌RFID芯片3,外置天线I印刷在终端侧面。当光纤终端2掉落或者损坏情况下,在外置读取装置发出的磁场作用下,分离的外置天线I促使IC产生感应工作电流,IC接收外部信息,并对外发射信息。外部读取器获取相关信息后,获取光纤终端2状态与物理坐标,再通过显示装置或外部服务器输出,从而准备定位光纤终端2的故障类型与位置,以便及时维修更换或做出其他动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光纤终端检测的RFID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为蚀刻天线,该天线为矩形波浪结构;所述的天线由两端的端点、中部的馈点以及矩形波浪结构中的作为该天线与RFID芯片的过桥连接端的波峰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线与RFID芯片的连接方式为--天线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以及接地端NC相连,另一端与两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或者天线的一端与射频正极触点RF+相连、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射频负极触点RF-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线的平均厚度为0.5~1.0 μ m。
【文档编号】H01Q1/22GK203434264SQ20132018933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冯力 申请人:矩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