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834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包括内芯以及包覆于内芯外侧的外护层,所述内芯包括填充骨架以及四组对绞线,所述填充骨架为一截面成十字形的骨架,并且将外护层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设有一组对绞线,所述每组对绞线的节距都互不相同,所述填充骨架的十字形的四个末端均设有与该末端分别垂直的边缘,并且该边缘以对应的末端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外护层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锯齿。该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能有效地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增大了布线时的灵活性,并且不仅具有线径小的优点,而且还降低电缆成本,能够支持千兆、万兆以太网、令牌环网等网络,适用于室内、外架空和管道布线。
【专利说明】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通信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频繁,信息交换容量也越来越大。数据电缆是网络信息重要的传输介质,面临着新的技术变革与创新,以方便提高传输速率,满足大容量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另一方面要提高传输稳定性,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
[0003]以太网问世30多年来,网络传输速率已提高近千倍,经历了全双工以太网、百兆以太网、802.4u快速以太网,到现在的万兆以太网,未来还将向10万兆以太网发展。从目前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看,万兆以太网将是几年网络建设的方向和趋势,在未来五年内适合万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电缆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0004]现有的六类非屏蔽对绞电缆中,主要采用十字骨架分隔填充,在设计这一类产品时,过去人们主要考虑的是防止电缆内部的电磁干扰影响,通过将不同节距的线对绞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降低平行敷设的电缆内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内部线对间的电磁干扰,但是对电缆与电缆或外界之间的电磁干扰包括外来干扰效果不佳,传输性能也仅在250MHZ以内。
[0005]TIA/EIA568C.2-2009标准颁布后,加入了超六类数据对绞电缆,并规定该类电缆的传输带宽为500MHZ,同时加入了 PSANEXT即综合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的性能参数,也就是行业内人士称的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在电缆内部一个线对上测量的、从相邻电缆每个线对上感应的电磁干扰,在水平布线时,通常是数根超六类线缆同时进行铺设时,无法控制相邻两根或多根线缆之间同一绞距的线对之间的距离,因而增加了线对间的电磁干扰。此种干扰对主串回路及被串回路的信号传输具有严重影响,通常会造成信号失真、误码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输性能好、线径小、并且能够防止电缆外界对电缆的电磁干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包括内芯以及包覆于内芯外侧的外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包括填充骨架以及四组对绞线,所述填充骨架为一截面成十字形的骨架,并且将外护层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设有一组所述对绞线,所述每组对绞线的节距都互不相同,所述填充骨架的十字形的四个末端均设有与该末端分别垂直的边缘,并且该边缘以对应的末端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外护层的内侧面均勻分布有多个锯齿。
[0008]优选地,所述填充骨架的十字形的两条主骨的长度为6.6mm-6.8mm,厚度为0.5mm-0.7mm,所述边缘的宽度为1.lmm-1.3_。
[0009]优选地,所述每组对绞线包括两根导线扭绞而成,每根导线包括位于中间的导体和包覆于导体外侧的绝缘层。
[0010]优选地,所述外护层的内侧面的锯齿高度为0.5mm-0.7mm,齿底距离外护层的外侧的厚度为0.4mm-0.6mm,所述外护层的平均线径为8.5mm_9.1mm,所述锯齿为12个。
[0011 ] 优选地,所述外护层内设有一撕裂绳。
[0012]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23mm-0.27mm。
[0013]优选地,所述每组对绞线的节距范围为7mm-10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由十字骨架和内表面为锯齿状的外护层来改变相邻线缆间的距离,通过增加相邻线缆的距离来有效地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增大了布线时的灵活性,并且改善了以往采用双套来增加电缆外径的目的,从而降低电缆成本。本电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及阻燃防火性能均能满足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标准及阻燃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敷设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通信电缆可满足智慧建筑综合布线时所需的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对绞电缆的要求,使用频率最高可达600MHZ,超出TIA/EIA568C.2标准对该类电缆的性能要求100MHZ。产品外观呈圆形,能够支持千兆、万兆以太网、令牌环网等网络,适用于室内、外架空和管道布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该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包括内芯以及包覆于内芯外侧的外护层1,该内芯包括填充骨架2以及四组对绞线3。该填充骨架2为一截面成十字形的骨架,并且将外护层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设有一组对绞线3。所述外护层I为聚氯乙稀(PVC)、氟塑脂(FEP)或无卤材料(LSZH)制成。
[0018]该填充骨架2的十字形的两条主骨的长度为6.6mm-6.8mm,该填充骨架2的厚度为0.5mm-0.7mm。并且该填充骨架2的十字形的四个末端分别设有与该十字形的末端垂直的边缘21。该边缘21的宽度为1.lmm-1.3mm,该边缘21以对应的十字形的末端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延伸。这种新型填充骨架2有效地保持每组对绞线3的分隔,而且彼此位置相互固定,使该线缆有较稳定的输入阻抗和回波损耗性能,此外这种新型填充骨架2避免了介电常数大的外护层与对绞线3的充分接触,增加了对绞线的空隙面积,最大化地降低了每个空间内的介电常数,有效的改善每组对绞线的衰减,填充骨架2使对绞组有效隔开,从而改善电磁干扰。同时由于这种新型填充骨架的边缘21的形状,边缘21厚度为0.6mm和边缘21宽度为1.2_的巧妙设计,不仅能解决线缆内部的线组之间的组内电磁干扰,还能有效地间隔了来自相邻线缆间的一部分电磁干扰。所述填充骨架2的材料为聚乙烯(PE)、氟塑脂(FEP)或无卤材料(LSZH)制成。
[0019]每组对绞线3由两条导线扭绞在一起组成,每根导线包括位于中间的导体31和包覆于导体31外侧的绝缘层32,导体31由直径为2.6mm的低氧或无氧铜杆经拉丝、退火而制成,线规为23AWG ;绝缘层32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氟塑脂(FEP)材料制成,绝缘层32厚度为 0.23mm-0.27mm。
[0020]对绞线3的两根导线呈扭绞形状,且四对绞线均采用25%?50%的退扭技术,该对绞线3的节距比常规六类线的节距较小,节距范围为7mm-10mm,并且四组对绞线3的节距均不相同,采用小节距及退扭技术,使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通信电缆在整个频段内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较稳定的输入阻抗和回波损耗性能。
[0021]外护层I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锯齿即该内侧面的截面为齿形,并且优选地,为12个锯齿。该锯齿的高度为0.5mm-0.7mm,齿底距离外护层I的外侧的厚度为0.4mm-0.6mm,该外护层的平均线径为8.5mm-9.1mm。锯齿过多和过高都会带来电缆成本的增加,本实用新型从结合线缆的性能与成本出发,择优选取上述尺寸。外护套包覆内芯后形成带有12个锯齿空隙的截面为圆形的线缆,锯齿空隙不仅节约电缆成本,而且还增加了空隙面积,最大化地降低了介电常数,有效地改善电缆衰减,0.5mm-0.7mm的锯齿高度增加了由以往采用双护套才能增加电缆外径的办法,这种内表面为锯齿状的电缆在与相邻电缆组合在一起时能增加相邻线缆中线对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十字形填充骨架和锯齿状外护层这种双重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改善超六类线缆的组间串扰问题,不仅具有线径小的优点,尤其是具有随着频率的增加组间串扰越来越小的特点.并且加工容易,材料省。并且在外护层内可设有一撕裂绳4。
[0022]本实用新型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由十字骨架和内表面为锯齿状的外护层来改变相邻线缆间的距离,通过增加相邻线缆的距离来有效地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增大了布线时的灵活性,并且改善了以往采用双套来增加电缆外径的目的,从而降低电缆成本。本电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及阻燃防火性能均能满足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标准及阻燃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敷设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通信电缆可满足智慧建筑综合布线时所需的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对绞电缆的要求,使用频率最高可达600MHZ,超出TIA/EIA568C.2标准对该类电缆的性能要求100MHZ。产品外观呈圆形,能够支持千兆、万兆以太网、令牌环网等网络,适用于室内、外架空和管道布线。
[0023]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包括内芯以及包覆于内芯外侧的外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包括填充骨架(2)以及四组对绞线(3),所述填充骨架(2)为一截面成十字形的骨架,并且将外护层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设有一组所述对绞线(3),所述每组对绞线(3)的节距都互不相同,所述填充骨架(2)的十字形的四个末端均设有与该末端分别垂直的边缘(21),并且该边缘(21)以对应的末端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外护层(I)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锯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骨架(2)的十字形的两条主骨的长度为6.6mm-6.8mm,厚度为0.5mm-0.7mm,所述边缘(21)的宽度为1.lmm-1.3mm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对绞线(3)包括两根导线扭绞而成,每根导线包括位于中间的导体(31)和包覆于导体(31)外侧的绝缘层(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I)的内侧面的锯齿高度为0.5mm-0.7mm,齿底距离外护层(I)的外侧的厚度为0.4mm-0.6mm,所述外护层的平均线径为8.5mm-9.1mm,所述锯齿为12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I)内设有一撕裂绳(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2)的厚度为 0.23mm-0.27m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六类非屏蔽数据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对绞线(3)的节距范围为7mm-10mm。
【文档编号】H01B11/08GK203386534SQ20132039504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沈国杰, 王磊, 岑绍能, 杨正远 申请人:宁波能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