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338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阵列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阵列天线,包括一接地板、一第一辐射群组、一第二辐射群组及至少一第一馈入网路。第一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群组则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第一馈入网路位于第一辐射群组与第二辐射群组之间,并包括至少一第一馈入点、至少两个连接点及复数个导电线路,其中连接点与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减去连接点与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的一半,以此以缩小阵列天线的体积,并使得第一辐射群组与第二辐射群组的极化方向一致,以提高阵列天线的增益。
【专利说明】阵列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阵列天线,有利于缩小阵列天线的体积,并使得第一辐射群组与第二辐射群组的极化方向一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无线通讯产品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而天线元件则是无线通讯产品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天线元件通常会占用无线通讯产品蛮大的空间,如何缩小天线产品的尺寸来缩减电子装置的体积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0003]相较于一般的天线,微带天线具有平面结构、可大量生产及方便整合在主动元件或电路板等优点,因而被大量的应用在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或无线射频辨识(RFID)。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带天线的增益,以增加无线讯号的传输距离,往往会进一步使得微带天线包括复数个以矩阵方式排列的辐射单元,并形成一阵列天线。
[0004]请参阅图1,为惯用阵列天线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惯用的阵列天线10包括一接地板11、复数个辐射单元13及至少一馈入网路15,其中辐射单元13设置在接地板11上方,与接地板11维持一间距,且不与接地板11电性连接,而接地板11则与无线通讯产品的射频电路的接地连接。
[0005]馈入网路15设置一馈入点151,阵列天线10可通过馈入点151连接射频模组的讯号线,使得无线通讯产品可通过阵列天线10进行无线讯号的接收或发射。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阵列天线10包括两个第一辐射单元131、两个第二辐射单元133、两个第三辐射单元135及两个第四辐射单元137,其中第一转接点152通过导电线路155连接馈入点151、第一辐射单元131及第三辐射单元135,而第二转接点153则通过导电线路155连接馈入点151、第二辐射单元133及第四辐射单元137。
[0006]阵列天线10主要用以接收或发射波长为\的无线讯号,而阵列天线10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131及第三辐射单元135的中心线的间距等于波长X,且阵列天线10相邻的第二辐射单元133及第四辐射单元137的中心线的间距亦等于波长入。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主要于第一辐射群组及第二辐射群组之间设置一第一馈入网路,其中第一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一馈入点、至少两个连接点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连接点通过第一导电线路连接第一馈入点、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连接点与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连接点与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的一半。通过上述阵列天线的使用,将可缩小第一辐射群组及第二辐射群组之间的距离,并使得第一辐射群组与第二辐射群组的极化方向一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阵列天线的增益。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主要于第一辐射群组及第二辐射群组的外侧设置一第一馈入网路,其中第一辐射群组包括至少一第一辐射单元及至少一第三辐射单元,且第三辐射单元位于第一辐射单元的外侧,而第二辐射群组则包括至少一第二辐射单元及至少一第四辐射单元,且第四辐射单元位于第二辐射单元的外侧。第一馈入网路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点连接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三辐射单元,而第一馈入网路的另一端则通过第二转接点连接第二辐射单元及第四辐射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接点与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小于第一转接点与第三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而第二转接点与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则小于第二转接点与第四辐射单元之间的导电线路长度,以此将可在缩小阵列天线的辐射单元的距离时,仍可维持阵列天线的增益。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天线,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及接地连接后,可用以接收与发射射频无线讯号,包括:一与射频电路的接地连接的接地板;一辐射群体,位于该接地板的上方,且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存在一间距,其中该辐射群体包括:一第一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一第二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至少一第一馈入网路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与该第二辐射群组之间,且该第一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连接的第一馈入点、至少两个连接点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其中该连接点通过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连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该连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的一半,而该第一馈入点与该至少两连接点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则近似或相等。
[001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阵列天线,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及接地连接后,可用以接收与发射射频无线讯号,包括:一与射频电路的接地连接的接地板;一辐射群体,位于接地板的上方,且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存在一间距,其中该辐射群体包括:至少一第一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及复数个第三辐射单元,该第一辐射单元的中心线与相邻的该第三辐射单元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间距;至少一第二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及复数个第四辐射单元,该第二辐射单元的中心线与相邻的该第四辐射单元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三辐射单元与该第二辐射群组分别位于该第一辐射单元的两侧,而该第四辐射单元与该第一辐射群组则分别位于该第二辐射单元的两侧;一第一馈入网路,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并包括;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至少一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连接的第一馈入点,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并通过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其中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一馈入点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与连接该第二辐射群组及该第一馈入点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一第一转接点,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的侧边,且该第一转接点分别以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三辐射单元,其中连接该第一转接点与该第三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连接该第一转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为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减去该第一间距的差的0.7到1.3倍;一第二转接点,位于该第二辐射群组的侧边,且该第二转接点分别以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四辐射单元,其中连接该第二转接点与该第四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连接该第二转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约为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减去该第二间距的差的0.7到1.3倍。
[0011]在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网路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该第二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连接的第二馈入点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二馈入点通过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且该第二馈入点分别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0012]在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中,该阵列天线包括复数个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维持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的间距。
[0013]在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支撑单元为导电材质,且该支撑单元与该辐射单元的接触点位于以辐射单元的中心点为圆心,以1/16共振波长为半径的圆型区域内。
[0014]在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中,该阵列天线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网路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与该第二辐射群组之间,该第二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及至少两连接点,该连接点分别通过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二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连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该连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该阵列天线共振波长的一半,且该第二馈入点与该至少两连接点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6]既可缩小阵列天线的辐射单元的距离,又可维持阵列天线的增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惯用阵列天线的构造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及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7]虽然已通过举例方式在附图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本文中对其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允许有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内容可为不等比例,附图及其详细的描述仅为特定型式的揭露,并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的,依据专利范围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修改、均等构件及其置换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天线20的共振波长为λ,可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及接地连接,并用以接收与发射射频无线讯号,阵列天线20主要包括一与射频电路的接地连接的接地板21、一辐射群体23及一第一馈入网路25,其中辐射群体23包括一第一辐射群组231及一第二辐射群组233,而该第一馈入网路25则包括一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连接的第一馈入点251、至少两连接点253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255。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群组231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2311,而第二辐射群组233则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2331,其中第一辐射单元2311及第二辐射单元2331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在接地板21上,例如两个第一辐射单元2311位于左侧,而两个第二辐射单元2331则位于右侧。
[0030]辐射群体23位于接地板21上方,且辐射群体23与接地板21之间存在一间距2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辐射群体23及/或第一馈入网路25,可通过至少一支撑单元24设置在接地板21上,其中支撑单元24由绝缘的材质所制成,如图3所示。
[0031 ] 在不同实施例中,支撑单元24可由导电材质所制成,其中支撑单元24与辐射单元2311/2331的接触点位于,以辐射单元2311/2331的中心点为圆心,以1/16共振波长入为半径的圆型区域内。在不同实施例中,阵列天线200可包括一绝缘板240,其中绝缘板240的一表面设置接地板21,而绝缘板240的另一表面设置辐射群体23及/或第一馈入网路25,如图4所示。绝缘板240可为印刷电路板的基板,其中接地板21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一表面的印刷电路,而辐射群体23及第一馈入网路25则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另一表面的印刷电路。
[0032]第一辐射群组231的第一辐射单元2311的数量与第二辐射群组233的第二辐射单元233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辐射群组231与第二辐射群组233以对称的方式排列。第一馈入网路25位于第一辐射群组231及第二辐射群组233之间,并电性连接第一辐射群组231及第二辐射群组233。
[0033]第一馈入网路25位于第一辐射群组231与第二辐射群组233之间,且第一馈入网路25包括至少一第一馈入点251、至少两个连接点253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255,其中连接点253通过第一导电线路255连接第一馈入点251、第一辐射单元2311与第二辐射单元233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单元2311及第二辐射单元2331的数量为两个或二的倍数个,而连接点253的数量也可为两个,其中两个连接点253分别通过第一导电线路255连接第一馈入点251、不同的第一辐射单元2311与不同的第二辐射单元2331。第一馈入点251与两个连接点253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255的长度近似或相等。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阵列天线20的共振波长为X,主要适用于接收或发射波长为\的无线讯号或中心波长为\的频带的无线讯号,其中一连接点253与相近的第二辐射单元2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255的长度减去该连接点253与相近的第一福射单兀231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255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阵列天线20的共振波长\的一半。
[0034]通过使得连接点253与第一辐射单元2311及第二辐射单元2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255的长度差近似或相等为二分之一共振波长\,将可缩小第一福射群组231与第二辐射群组233之间的距离,并使得由第一馈入点251传送至第一辐射单元2311的讯号,及由第一馈入点251经由不同长度的第一导电线路255传送至第二辐射单元2331的讯号具有相近的极化方向及相位,并有利于提高阵列天线20在进行无线讯号接收或发射的增益。
[0035]在实际应用时连接点253与第二辐射单元2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255可为任意几何形状的曲折线路,例如方形曲线、角形曲线、半圆形曲线、弧形曲线或其他几何形状的曲线。
[0036]上述图2、图3及图4所述的阵列天线仅设置单一个馈入网路(第一馈入网路25),并为单极化阵列天线。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阵列天线201可同时包括一第一馈入网路25及一第二馈入网路27,如图5所示。
[0037]第一馈入网路25位于第一辐射群组231及第二辐射群组233之间,而第二馈入网路27则位于辐射群体23 (如第一辐射群组231及第二辐射群组233)的外侧。第二馈入网路27包括至少一与射频电路的讯号线连接的第二馈入点271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275,其中第二馈入点271通过第二导电线路275连接第一辐射群体231及第二辐射群体233,且第二馈入点271分别连接第一辐射群组231及第二辐射群组233的第二导电线路275的长度近似或相等。此外经由第一馈入网路25所产生的无线射频讯号的极化方向是以X方向为主,而经由第二馈入网路27所产生的无线射频讯号的极化方向是以Y方向为主,两种讯号彼此正交,使得阵列天线201成为具有双极化特性的阵列天线201。
[0038]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天线30主要包括一接地板31、一辐射群体33、一第一馈入网路35及一第二馈入网路37,其中辐射群体33包括一第一辐射群组331及一第二辐射群组333,第一馈入网路35则包括一第一馈入点351、至少两连接点353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355,而第二馈入网路37则包括一第二馈入点371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375。
[003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群组331包括四个第一辐射单元3311,而第二辐射群组333则包括四个第二辐射单元3331,且第一辐射群组331及第二辐射群组333以对称的方式排列,使得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3311及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3331排列成矩阵。
[0040]第一馈入网路35位于第一辐射群组331及第二辐射群组333之间,其中第一馈入网路35的连接点353通过第一导电线路355连接第一馈入点351、第一辐射单元3311与第二辐射单元3331,其中连接点353与第二辐射单元3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355的长度减去连接点353与第一辐射单元331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355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阵列天线30的共振波长λ的一半,而第一馈入点351与至少两连接点353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355长度则近似或相等。
[0041]第二馈入网路37位于辐射群体33 (如第一辐射群组331及第二辐射群组333)的外侧(如侧边),其中第二馈入点371通过第二导电线路375连接第一辐射群体331及第二辐射群体333,且第二馈入点371分别连接第一辐射群组331及第二辐射群组333的第二导电线路375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0042]通过使得连接点353与第一辐射单元3311及第二辐射单元3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355的长度差近似或相等为二分之一共振波长λ ,将可缩小第一福射群组331与第二辐射群组333之间的距离,并使得由第一馈入点351传送至第一辐射单元3311的讯号,及由第一馈入点351经由不同长度的第一导电线路355传送至第二辐射单元3331的讯号具有相近的极化方向及相位,并有利于提高阵列天线30在进行无线讯号接收或发射的增益。
[0043]此外经由第一馈入网路35所产生的射频无线讯号的极化方向以X方向为主,而经由第二馈入网路37所产生的射频无线讯号的极化方向以Y方向为主,两种讯号彼此正交,使得阵列天线30成为具有双极化特性的阵列天线30。
[0044]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主要以2X2的阵列天线20/200/201及2X4的阵列天线30作为说明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阵列天线也可为2X6、4X4...或2nX2m(n、m为正整数)的阵列天线。
[00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辐射单元3311及第二辐射单元3331可为方形、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此外位于连接点353与第二辐射单元3331之间的第一导电线路355则可为方形曲线、角形曲线、半圆形曲线、弧形曲线或其他几何形状的曲线,如图6及图7所示。
[0046]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天线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天线40主要包括一接地板41、一辐射群体43及一第一馈入网路45,其中辐射群体43包括一第一辐射群组431及一第二辐射群组433。
[0047]第一辐射群组431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复数个第三辐射单元4313,第二辐射群组433则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复数个第四辐射单元4333,其中第一辐射单元4311、第三辐射单元4313、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以矩阵的方式排列。
[0048]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中心线与相邻的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间距LI,而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中心线与相邻的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中心线的距离为
一第二间距L2。
[004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辐射单元4313与第二辐射群组433分别位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两侧,而第四辐射单元4333与第一辐射群组431则分别位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两侧。
[0050]第一馈入网路45位于辐射群体43 (如第一辐射群组431及第二辐射群组433)的外边,并包括至少一第一馈入点451、一第一转接点452、一第二转接点453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455。第一馈入网路45的第一馈入点451位于辐射群体43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辐射群组431及第二辐射群组433,其中连接第一辐射群组431及第一馈入点45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与连接第二辐射群组433及第一馈入点45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005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点452位于第一辐射群组431的侧边,且第一转接点452分别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其中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小于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0052]此外第二转接点453位于第二辐射群组433的侧边,且第二转接点453分别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其中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小于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0053]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惯用的阵列天线10主要用以接收或发射波长为\的无线讯号,例如阵列天线10的共振波长为X,而阵列天线10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131及第三辐射单元135的中心线的间距等于波长X,且阵列天线10相邻的第二辐射单元133及第四辐射单元137的中心线的间距也等于波长\。此外惯用的阵列天线10中,连接第一转接点152与第一辐射单元131的导电线路155的长度会等于连接第一转接点152与第三辐射单元135的导电线路155的长度,而连接第二转接点153与第二辐射单元133的导电线路155的长度会等于连接第二转接点153与第四辐射单元137的导电线路155的长度。
[0054]相较于惯用的阵列天线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天线40同样用以发射或接收波长为λ的无线讯号,例如阵列天线40的共振波长为λ,但进一步缩小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间距,及缩小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间距,例如相较于惯用的阵列天线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阵列天线40的第三辐射单元4313朝第一辐射单元4311位移了距离SI而第四辐射单元4333也朝第二辐射单元4331位移了距离S2,以此将有利于缩小阵列天线40的体积。
[0055]由于第三辐射单元4313朝第一辐射单元4311位移了距离SI,使得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中心线的距离第一间距LI小于共振波长λ。此外第四辐射单元4333也朝第二辐射单元4331位移了距离S2,使得相邻的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中心线的距离第二间距L2小于共振波长入。
[005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点452位于第一辐射群组431的侧边,且第一转接点452分别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其中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大于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0057]此外第二转接点453位于第二辐射群组433的侧边,且第二转接点453分别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其中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大于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005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调整分别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转接点452的连接位置,并调整以第一导电线路455连接第一馈入点451、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二转接点453的连接位置,使得在缩小阵列天线40的体积的同时,仍旧可使得阵列天线40保持高增
Mo
[0059]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会大于第三辐射单元4313位移的距离SI的0.7倍,并小于第三辐射单元4313位移的距离SI的1.3倍,即0.7S1 < (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1.3S1。
[0060]此外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会大于第四辐射单元4333位移的距离S2的0.7倍,并小于第四辐射单元4333位移的距离S2的1.3倍,即
0.7S2 < (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1.3S2。
[006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中心线的距离为第一间距LI,而惯用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131及第三辐射单元135的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共振波长\,使得第三辐射单元4313位移的距离SI等于共振波长\减去第一间距LI,即SI = (A -LI)。换句话说,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的差为阵列天线40的共振波长\减去第一间距LI的0.7到1.3倍,即(\ -LI) X0.7< (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三辐射单元431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一转接点452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入-Ll) X 1.3。
[0062]此外第三辐射单元451及第四辐射单元453的中心线的距离为第二间距L2,而惯用相邻的第三辐射单元135及第四辐射单元137的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共振波长X,使得第三辐射单元451位移的距离S2等于共振波长入减去第二间距L2,即S2 =(入-L2)。换句话说,连接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的差约为阵列天线40的共振波长入减去第二间距L2的0.7到1.3倍,即(入-L2) X0.7 < (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四辐射单元4333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减去连接第二转接点45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的第一导电线路455的长度)< (A-L2) X 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间距LI通常会与第二间距L2相等。
[00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天线40为单极化阵列天线,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示,阵列天线400可同时设置第一馈入网路45及第二馈入网路47,其中第一馈入网路45设置在辐射群体43(如第一辐射群组431及第二辐射群组433)的外侧,而第二馈入网路47位于第一辐射群组431与第二辐射群组433之间,其中第二馈入网路47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471、复数个导电线475及至少二连接点473。两个连接点473分别通过第二导电线路475连接第二馈入点471、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二辐射单元4331,其中连接点473与第二辐射单元4331之间的第二导电线路475长度减去连接点473与第一辐射单元4311之间的第二导电线路475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阵列天线400共振波长入的一半,且第二馈入点471与两个连接点473之间的第二导电线路475的长度近似或相等,使得阵列天线400成为具有双极化特性的阵列天线400。
[0064]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示的阵列天线401,第二馈入网路47可位于辐射群体43的外侧,第二馈入网路47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471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475,第二馈入点471通过第二导电线路475连接第三辐射单元4313或第四辐射单元4333。
[0065]在实际应用时阵列天线400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线路481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路483,其中第一连接线路481及第二连接线路483为任意形状的曲折线路。第一连接线路481连接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而第二连接线路483则连接相邻的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通过第一连接线路481及第二连接线路483的特定几何形状的设置,可使得讯号在相邻的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长度,及在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长度依旧维持在共振波长入。
[0066]此外位于第一辐射单元4311及第三辐射单元4313之间的第一连接网路481及位于第二辐射单元4331及第四辐射单元4333之间的第二连接网路483可为任意形状的曲折线路,例如方形曲线、角形曲线、半圆形曲线、弧形曲线或其他几何形状的曲线,如图9及图10所示。[006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指的是一个或多个物体或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是间接连接,例如可在一个或多个物体或构件之间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连接物。
[0068]说明书的系统中所描述的也许、必须及变化等字眼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明书所使用的专业术语主要用以进行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在说明书的内容有明确的说明,说明书所使用的单数量词(如一个及该个)可为复数个。例如说明书所提及的一个装置可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置的结合,而说明书所提的一物质则可包括有多种物质的混合。
[0069]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板; 一辐射群体,位于该接地板的上方,且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存在一间距,其中该福射群体包括: 一第一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 一第二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 至少一第一馈入网路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与该第二辐射群组之间,且该第一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一馈入点、至少两个连接点及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其中该连接点通过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连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该连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的一半,而该第一馈入点与该至少两连接点之间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则近似或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网路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该第二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二馈入点通过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且该第二馈入点分别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天线包括复数个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维持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为导电材质,且该支撑单元与该辐射单元的接触点位于以辐射单元的中心点为圆心,以1/16共振波长为半径的圆型区域内。
5.一种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板; 一辐射群体,位于接地板的上方,且该辐射群体与该接地板之间存在一间距,其中该辐射群体包括: 至少一第一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及复数个第三辐射单元,该第一辐射单元的中心线与相邻的该第三辐射单元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间距; 至少一第二辐射群组,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及复数个第四辐射单元,该第二辐射单元的中心线与相邻的该第四辐射单元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三辐射单元与该第二辐射群组分别位于该第一辐射单元的两侧,而该第四辐射单元与该第一辐射群组则分别位于该第二辐射单元的两侧; 一第一馈入网路,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并包括; 复数个第一导电线路; 至少一第一馈入点,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并通过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二辐射群组,其中连接该第一辐射群组及该第一馈入点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与连接该第二辐射群组及该第一馈入点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一第一转接点,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的侧边,且该第一转接点分别以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三辐射单元,其中连接该第一转接点与该第三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连接该第一转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为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减去该第一间距的差的0.7到1.3倍; 一第二转接点,位于该第二辐射群组的侧边,且该第二转接点分别以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馈入点、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四辐射单元,其中连接该第二转接点与该第四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连接该第二转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约为该阵列天线的共振波长减去该第二间距的差的0.7到1.3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天线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网路位于该辐射群体的外侧,该第二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二馈入点通过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三辐射单元或该第四辐射单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天线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网路位于该第一辐射群组与该第二辐射群组之间,该第二馈入网路包括至少一第二馈入点、复数个第二导电线路及至少两连接点,该连接点分别通过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二馈入点、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连接点与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减去该连接点与该第一辐射单元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的差近似或相等于该阵列天线共振波长的一半,且该第二馈入点与该至少两连接点之间的该第二导电线路的长度近似或相等。
【文档编号】H01Q21/06GK203415691SQ20132055434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周志伸, 叶宗寿 申请人: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