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装置及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509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装置及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该继电器装置与该连接组件结合,具有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基座和线圈骨架,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支撑线圈,其中,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一方具有突起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沟槽,所述突起部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牢固,并简化连接装置的结构,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继电器装置及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装置以及与该继电器装置结合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时,需要其它部件对其线圈输入电能。
[0003]现有的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端多为焊针,与其它部件在连接固定时,多采用焊锡工艺。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继电器线圈电压输入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继电器200具有焊针201,信号线202通过焊锡203与焊针201固定。
[0004]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继电器线圈电压输入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继电器100的外围对应连接组件的部位具有第一卡扣3,在电压输入信号线11的前端具有连接组件13,在连接组件1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扣131,其中,第二卡扣131与第一卡扣3互相卡合,从而在连接组件13与继电器100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同时继电器线圈的金属插针2也与电压输入信号线11电连接。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施现有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继电器线圈电压输入连接结构都存在各自的弊端:对于锡焊连接方式而言,容易烫伤信号线,并且锡珠吸附在继电器上,容易产生短路隐患,另外,焊锡方式容易产生虚焊,导致继电器不工作;对于卡扣-卡扣连接方式而言,安装不太牢固,容易脱落,并且在继电器外壳和连接组件上都设置卡扣,会提高加工难度,增加成本。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继电器与连接组件的安装更牢固,并简化连接装置的结构,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装置,与外部的连接组件结合,具有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基座和线圈骨架,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支撑线圈,其中,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一方具有突起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沟槽,所述突起部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结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的前端具有倒钩部。[00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的外部具有所述突起部,并且所述线圈骨架的端部具有所述沟槽。
[00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外部具有所述突起部,所述连接组件具有所述沟槽。
[00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骨架的端部具有伸出到所述基座外部的所述突起部,所述基座具有供所述突起部穿过的通孔,并且所述连接组件具有所述沟槽。
[00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具有脱卸槽,所述沟槽的末端通过所述脱卸槽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外部连通。
[00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的数量为2个。
[00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具有电连接端子,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时,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001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装置和连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还具有盖板,其用于覆盖所述基座。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继电器的本体部和连接组件的一方设置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沟槽,从而通过突起部与沟槽的卡合来连接本体部与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牢固,简化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0019]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0020]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21]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继电器线圈电压输入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继电器线圈电压输入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有盖板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本体部的俯视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本体部的立体图;
[0028]图7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继电器装置相结合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002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本体部的立体图;[0030]图9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相结合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00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0033]实施例1
[003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301可以与外部的连接组件302结合,其中,该本体部301具有:
[0035]基座3011,其具有容纳空间3012 ;
[0036]线圈骨架3013,其位于容纳空间内,用于支撑线圈;
[0037]其中,本体部301和连接组件302中的一方具有突起部303,本体部301和连接组件302中的另一方具有沟槽304,突起部303的前端能够插入沟槽304并与沟槽的末端卡

口 ο
[0038]在本实施例中,基座301可以是由塑料制成的框体结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基座301可以是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围合而成的矩形的框体结构。在基座301中,具有容纳空间3012,该容纳空间3012可以用来容纳线圈骨架3013和其它部件。
[0039]在具体实施时,该本体部301还可以具有盖板3014,该盖板3014用于覆盖基座3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有盖板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盖板3014的卡扣3016可以与基座3011侧面的突起3015相互卡合,从而将盖板2014与基座3011连接。
[004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线圈骨架3013位于基座301的容纳空间3012中。线圈骨架3013用于支撑线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线圈可以缠绕在线圈骨架3013上。线圈骨架3013的材料可以是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或陶瓷等。
[0041]此外,线圈骨架3013上还可以具有电连接部(图3未示出),该电连接部的一端可以与线圈相连,当本体部301与连接组件302相连接时,该电连接部的另一端可以与连接组件302的电连接端子(图3未示出)相连接,从而使得连接组件302的电连接端子与线圈电连接。
[004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2的主要材料可以是塑料。连接组件302可以具有电连接端子,该电连接端子可以连接外部的电压输入信号线,并且当本体部301与连接组件302相连接时,该电连接端子可以与本体部301的电连接部进行电连接。关于电连接端子的描述详见后文。
[0043]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301和连接组件302之间可以采用突起部-沟槽卡合的进行相互连接。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本体部301设置突起部303,并在连接组件302设置沟槽(图3未示出),也可以在本体部301设置沟槽,并在连接组件302设置突起部303,并且,突起部303的前端能够插入沟槽,并与沟槽的末端卡合。[004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本体部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本体部的立体图。如图5、6所示,本体部301 (其中的线圈骨架3013未示出)具有2个突起部303,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本体部也可以只具有一个突起部303,或者具有多于2个的突起部303。在本实施例中,以2个突起部为例进行说明。
[0045]在图5、6所示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03位于基座3011的一个侧面的外部。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03的前端可以具有倒钩部3031,由此,在插入到沟槽之后,该倒钩部3031可以钩住沟槽的末端,从而使突起部与沟槽卡合。在具体实施时,该倒钩部3031是任意方向的,例如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此外,2个突起部的倒钩部可以具有相同的方向,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方向。
[0046]当然,为了使突起部303与沟槽的末端相卡合,可以在突起部303的前端设置其它的结构来代替倒钩部,例如,可以在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横向设置半圆形凸点、圆柱形凸台或矩形凸台等,由此,能够增加前端3031的横向尺寸,从而便于突起部303与沟槽的末端卡合。
[0047]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6只是一个示意,本实用新型突起部303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03还可以设置在线圈骨架3013上。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线圈骨架3013的端部设置向外突出的突起部303,并且,在基座的侧壁上与突起部30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该突起部303穿过的通孔,由此,突起部能够从线圈骨架3013的端部突出到基座侧壁的外部,并与连接组件302的沟槽卡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线圈骨架3013能够直接与连接组件302相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0048]图7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继电器装置相结合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2的沟槽开口于连接组件302的前端面,在将连接组件302与本体部301相连接时,组件302的前端面与本体部301的距离最近。
[0049]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沟槽304的横截面尺寸可以至少等于突起部303前端的横截面尺寸,由此,可以保证突起部303的前端能够插入沟槽304中。此外,沟槽304的横截面尺寸也不能过大,如果过大,突起部303在与沟槽304卡合的状态下容易产生横向的晃动,影响连接效果。
[0050]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连接效果来设定沟槽304的长度,例如,沟槽304的长度可以是至少保证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能够探出沟槽304的末端,由此,可以使得突起部的前端3031与沟槽304的末端卡合;此外,如果沟槽304的长度过短,在连接组件302与本体部301连接时,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进入到比沟槽304的末端更深的位置,由此,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并不能与沟槽304的末端紧密卡合,容易沿突起部303的径向产生松动,也会影响连接效果。
[0051]此外,连接组件还可以具有电连接端子3021,电连接端子3021可以在远离本体部301的一端与外部的电压输入信号线进行电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端子3021在远离本体部301的一端可以具有卡槽,该卡槽可以和外部电压输入信号线前端的卡扣相卡合,从而使电连接端子3021与外部电压输入信号线电连接。
[0052]在突起部303的前端插入沟槽304并与沟槽304的末端卡合时,电连接端子3021在靠近本体部301的一端可以与线圈骨架3013上的电连接部相接触,从而与线圈实现电连接,由此,可以从外部的电压输入信号线向线圈输送电能。[0053]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2还可以具有脱卸槽3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脱卸槽3022可以与沟槽304的末端相连通,并且,该脱卸槽3022还可以与连接组件302的外部相连通,由此,沟槽304的末端可以通过脱卸槽3022与连接组件302的外部相连通。
[0054]如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脱卸槽3022开口于连接组件302的下端面,这样,在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与沟槽304的末端出于卡合的状态下,可以从脱卸槽3022位于连接组件302下端面的开口处观察到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进而,可以将镊子等工具从该开口伸入,以拨动突起部303的前端3031,从而便于连接组件302与本体部301分离。
[0055]需要说明的是,图7只是一个示意,本实用新型的脱卸槽的开口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脱卸槽3022开口于连接组件302的后端面、上端面或两个相对的侧面,其中,在将开口设置于上端面时,可以设置2个开口,并使每个开口对应的脱卸槽3022避开电连接端子3021的位置。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脱卸槽3022,在需要将本体部301和连接组件302分离时,也可以直接将连接组件302拔下。
[0056]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和连接组件的一方设置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沟槽,从而通过突起部与沟槽的卡合来连接本体部与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牢固,简化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0057]实施例2
[0058]在实施例2中,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301具有沟槽304,而连接组件302具有突起部303。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请参考实施例1。
[005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沟槽304可以位于线圈骨架3013的一个端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使沟槽304的深度等于线圈骨架3013该端部的厚度,即,沟槽304穿透线圈骨架3013 ;也可以使沟槽304的深度小于线圈骨架3013该端部的厚度。另外,还可以将沟槽304设置在线圈骨架该端部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位置,同时,基座3011可以具有与沟槽的位置对应的通孔,以使得突起部303穿过该通孔而插入沟槽304。对于本体部301以及沟槽304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实施例1。
[0060]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圈骨架3013的该端部也可以具有脱卸槽,并且,在盖板3014对应于脱卸槽的位置处可以设置与脱卸槽对应的通孔;另外,也可以不在盖板上设置通孔,而是将盖板拆下,通过拨动与沟槽304末端相扣合的突出部的前端,将本体部和连接组件分离;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直接拔取将本体部和连接组件分离。
[0061]图9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相结合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突起部303可以位于连接组件302的外部。对于连接组件302以及突起部303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实施例1。
[006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与连接组件结合时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在连接状态下,连接组件302的突出部的前端与本体部301的沟槽的尾端相扣合(如图10的虚线圈部分所示),从而将连接组件与本体部稳固地连接。
[0063]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和连接组件的一方设置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沟槽,从而通过突起部与沟槽的卡合来连接本体部与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牢固,简化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0064]实施例3
[006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继电器装置结合。由于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已经对该连接组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在此不再赘述。
[0066]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连接组件和继电器装置的本体部的一方设置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沟槽,从而通过突起部与沟槽的卡合来连接本体部与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牢固,简化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0067]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装置,与外部的连接组件结合,具有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基座和线圈骨架,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支撑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一方具有突起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沟槽,所述突起部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前端具有倒钩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外部具有所述突起部,并且所述线圈骨架的端部具有所述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部具有所述突起部,所述连接组件具有所述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的端部具有伸出到所述基座外部的所述突起部,所述基座具有供所述突起部穿过的通孔,并且所述连接组件具有所述沟槽。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具有脱卸槽,所述沟槽的末端通过所述脱卸槽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外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数量为2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具有电连接端子,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时,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还具有盖板,其用于覆盖所述基座。
10.一种连接组件,与继电器装置结合,所述继电器装置具有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基座和线圈骨架,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支撑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一方具有突起部,并且,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沟槽,所述突起部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沟槽并与所述沟槽的末端卡合。
【文档编号】H01H50/14GK203562371SQ20132059473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冯嘉乐, 黄竹筠, 瞿霄雷, 陆琰琰 申请人:上海贝斯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