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955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包括作为工作台面的上面板,上面板上设置有连接铆接模具的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周围水平设置有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均匀布置在模具底座周围,液压缸活塞朝向所述模具底座。压气缸的三个工位在铆接时是有六个和十二个两种铆接位置,所以在确定一次铆接的次数时应该选择的是六和十二的公约数。三个液压缸的设置符合压气缸的需求。支座的设计提高了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的强度,满足液压缸的工作需求。
【专利说明】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压断路器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
【背景技术】
[0002]压气缸是当今应用于电力行业的高压断路器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在国内和国际高压电网全面发展的今天,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高压断路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高低。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又称压气缸铆接机)是压气缸装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精准程度高低对压气缸的装配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提高压气缸的生产效率,德国、法国、印度、中国等国家一直在对压气缸的装配方法和治具进行改进和优化。
[0003]最先研究开发压气缸铆接机的是德国。德国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都很发达的国家,因此在设计研发出的压气缸铆接机其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加工定位非常准确。但其设备安装复杂,维修保养较为困难,对生产环境要求过高,特别是设备相当昂贵。就工作过程来讲,德国生产的压气缸铆接机技术较先进,利用一个压气缸模具可以实现对压气缸三处的一次性铆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操作更加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功能较完善,同时,其分度转盘采用目前世界上高尖端技术制成,精度较高,性能较好。法国生产的压气缸铆接机技术稍逊于德国,在产品性能和精度各方面也次于德国。在亚洲,印度对压气缸铆接机也有研发,其研发的铆接机结构比较简陋,造价低廉,虽然基本操作都能完成但其定位不准确,导致次品报废品非常多。印度生产的压气缸铆接机在各个层面都远远落后于德、法两国。
[0004]以德国研发的压气缸铆接机为例,其铆接精度较高,产品性能较好,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单个模具可实现对压气缸的多处铆接,操控性好,德国的铆接机所使用的分度转盘内部采用的是压力传感器,这是其铆接精度较高的根本原因之一,但随之带来的弊端就是成本太高,不被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相比之下,法国在性能技术等各方面略逊于德国,成本大概为德国的一半左右;印度生产的压气缸铆接机价格便宜,但技术和精度都不高,性能方也与德、法不可相比。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吸取德、法两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发生产出了性价比高、精度准确、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能够满足需求的压气缸铆接机机架。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包括作为工作台面的上面板,上面板上设置有连
接铆接模具的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周围水平设置有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均匀布置在模具底座周围,液压缸活塞朝向所述模具底座。[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面板下方设置有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通过支柱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液压缸通过油缸座连接在所述上面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座下方设置有H形截面的支座,所述支座位于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下面板下方连接有一底座。
[0011]优选的,所述的液压缸设置有三个。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吸取了德、法两国的先进经验,加上对国际市场性价比需求等的综合考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发生产出了性价比高、精度准确、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能够满足需求的压气缸铆接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多国家的青睐,具有较好的前景。
[0013]2、压气缸的三个工位在铆接时是有六个和十二个两种铆接位置,所以在确定一次铆接的次数时应该选择的是六和十二的公约数。三个液压缸的设置符合压气缸的需求。
[0014]3、支座的设计提高了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的强度,满足液压缸的工作需求。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意图。
[0017]图中标号说明:1、上面板,2、底座,3、模具底座,4、液压缸,5、下面板,6、支柱,7、油缸座,8、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9]参照图1所示,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包括作为工作台面的上面板I,上面板I上设置有连接铆接模具的模具底座3,所述模具底座3周围水平设置有三个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均匀布置在模具底座3周围,液压缸4活塞朝向所述模具底座3。
[0020]所述上面板I下方设置有下面板5,上面板I和下面板5之间通过支柱6相连。所述下面板I下方连接有一底座2。
[0021]所述的液压缸4通过油缸座7连接在所述上面板I上。所述的油缸座7下方设置有H形截面的支座8,所述支座8位于所述上面板I和下面板5之间。
[0022]压气缸的三个工位在铆接时是有六个和十二个铆接位置,所以在确定一次铆接的次数时应该选择的是六和十二的公约数。一次只铆接一个位置这种方案是绝对不会去选择的,缺陷太多。如果一次铆接两个位置,这种方案时间会加长,而且两个位置在铆接时工件容易变形,原来是圆形的在铆接后就有可能变形成为椭圆的形状。所以最终选用一次铆接三个位置的方案,所以根据要求选用分度为十二等分的分度盘。
[0023]压气缸铆接机机架I的上面板I和下面板5采用45钢材料制成,考虑到上下面板特别是上面板I所支撑的零件较多,力直接作用于整个上面板I上,所以对上面板I材料机械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选用45钢较为合适,其机械性能好,便于加工。同样的,支柱6也采用45钢材料制做。
[0024]压气缸铆接机机架的支座8采用Q235材料加工而成,由于其直接对上面板I及上面板I上所有的零件的支撑,对支座8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因此,设计出支座上下为厚度20mm的撑板,中间为薄竖板和肋板构成的H形截面,这样设计可以起到很高的物理支撑的作用,比较可靠。
[0025]压气缸铆接机机架I上的油缸座7和液压缸支撑块都是用45钢材料制成,由于二者作用是为了支承和固定液压缸4的,在压气缸铆接机工作时,液压缸4会顶出活塞杆对冲压单元施加几吨的力,为了使液压缸4稳定工作、精准施压,对油缸座7及液压缸支撑块的机械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选用综合机械性能高、加工性能好的45钢作为材料。
[0026]液压缸4采用美国恩派克公司研制生产的液压油缸,油缸流量可达700kg/cm2,最大压力值为lot,液压冲头直径为4寸。其优点是导向性好,可靠性较强,能充分满足压气缸铆接机的工作要求。
[0027]考虑到焊接会使整个机架成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在焊接过后面板的平行度不高而又不便调整。决定采用单独加工,后进行装配,用螺栓连接,便于调整,也方便拆装运输等。在液压缸4数量选择和选择如何分布的问题上有过调整。德国研发的压气缸铆接机只用了一个液压缸,这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若采取普通技术很容易使被铆接的液压缸缸体变形,对铆接精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若采用安装两个液压缸,也会使液压缸变形。经方案筛选,最终决定采用三个液压缸,两两之间夹角1200围绕铆接模具分布,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从三个方向往中间同时铆接压气缸缸体受力均匀不易变形,而且三个同时铆接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工作台面的上面板(1),上面板(I)上设置有连接铆接模具的模具底座(3 ),所述模具底座(3 )周围水平设置有多个液压缸(4 ),所述液压缸(4 )均匀布置在模具底座(3 )周围,液压缸(4 )活塞朝向所述模具底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I)下方设置有下面板(5 ),上面板(I)和下面板(5 )之间通过支柱(6 )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4 )通过油缸座(7 )连接在所述上面板(I)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座(7 )下方设置有H形截面的支座(8 ),所述支座(8 )位于所述上面板(I)和下面板(5 )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I)下方连接有一底座(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断路器压气缸铆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4)设置有三个。
【文档编号】H01H11/00GK103985579SQ20141023019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石皋莲, 吴少华, 郑伟, 董正勇 申请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