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705173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一种组装具有基体和弹性构件的电气端子的方法。所述基体设置有多个基体梁。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多个弹性梁。所述弹性构件界定轴线,使得所述多个弹性梁从所述轴线径向地间隔开。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外挠曲。所述基体被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以将所述基体梁放置为邻近所述弹性梁。所述弹性梁被释放,使得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内收缩抵靠所述基体梁。
【专利说明】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837,835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13年8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864,155的美国临时申请的利益,通过引用,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被合并在本文中。
[0003]发明背景
[0004]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电气端子,如用于大功率交通工具电气接插件的电气端子。电气接插件通常包括具有非导体壳体的主体,该非导体壳体包覆导电的阴电气端子组。该阴端子组中的每个被连接至电线接插件或熔断元件的相应端部用于完成电路,该电线接插件或熔断元件保持在壳体中。该阴端子被插在一组片式阳端子上。例如,片式阳端子可以被包覆在另一个接插件壳体中,诸如例如配电箱。阴端子典型地被设计为具有弹簧类特征,以保持与阳端子片的外部表面的牢固的电气接触。
[0005]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并且成为端子的优选的材料,即使铜是相对昂贵的。但是,随着铜材料的温度增加,铜易于松弛(relaxat1n) (S卩,失去弹力)。由于端子的温度随着电路中的电流消耗的增加而增加,铜端子维持对阳端子片的牢固夹紧力的能力降低。阴端子的松弛可能降低与阳片的总接触区域,从而导致导电性降低、电阻增加并进一步使温度增加。
[0006]需要的是,保持配电箱或其他接插件的总尺寸尽可能小而同时仍然提供必要的载流量。在一些情况下,弹力不能通过简单地加厚或加宽端子而被进一步增加。当使用铜时,尺寸的局限可能使需要的弹力难以达到。
[0007]在制造后的对阴接插件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阴端子的铜的弹簧触点易于被折弯和损坏。因此,需要提供耐用且同时还具有需要的弹力特性的阴电气端子。
[0008]发明概述
[0009]本发明涉及电气端子,并且具体来说涉及组装具有基体和弹性构件的两件式电气端子的方法。所述基体设置有多个基体梁。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多个弹性梁。所述弹性构件界定轴线,使得所述多个弹性梁从所述轴线径向地间隔开。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外挠曲。所述基体被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以将所述基体梁放置为邻近所述弹性梁。所述弹性梁被释放,使得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内收缩抵靠所述基体梁。
[0010]通过参考附图而阅读下文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多种方面将清楚地呈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前。
[0011]附图简述
[0012]图1为电气端子组件在完全组装位置的透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电气端子组件的基体的透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的电气端子组件的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的电气端子组件在部分组装位置的俯视图。
[0016]图5为图1中的电气端子组件在完全组装位置的俯视图。
[0017]图6为沿图5中的线6-6的横截面图,示出电气端子组件在完全组装位置。
[0018]图7为具有杆件的弹性构件的透视图,被示出的该杆件位于用于在组装操作之前插入弹性构件的预备位置。
[0019]图8为示出杆件插入弹性构件的透视图,并且其中被示出的基体位于相对于弹性构件的预备位置。
[0020]图9为局部横截面的透视图,示出基体被几乎完全插入弹性构件中而杆件位于图8中示出的相同的插入位置。
[0021]图10为沿图9中的线10-10的放大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在完全锁止位置之前的电气端子组件的固定特征。
[0022]图11为电气端子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横截面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在完全锁止位置之前的第二固定特征。
[0023]图12为图3中的弹性构件的仰视图,其示出了燕尾形互锁。
[0024]图13为沿图12中的线13-13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没有重叠。
[0025]图14为弹性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26]图15为图14中的弹性构件的侧视图。
[0027]图16为图14中的弹性构件的端视图。
[0028]图17为用于形成图14中的弹性构件的互锁特征的坯料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的平面视图。
[0029]图18为用于形成图14中的弹性构件的互锁特征的坯料的第二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的平面视图。
[0030]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
[0031]现在参考附图,图1中示出了电气端子组件,一般地由附图标记10所指示。电气端子组件10包括基体和弹性构件,该基体一般地由附图标记12所指示,该弹性构件一般地由附图标记14所指示。在电气端子组件10的组装好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基体12被插入弹性构件14中。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如将在下文被描述的,电气端子组件10具有矩形或盒形形状,这样使得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均具有四个侧面。每个侧面的宽度可以为相等的也可以为不相等的。应当理解的是,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可以被成形为图中所示的四个侧面的盒形以外的形状。例如,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可以具有三个侧面、六个侧面或任意适合的数量的侧面。替代性地,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在形状上可以为圆柱形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 一般地关于轴线46对称。如将在下文被描述的,在电气端子组件10的组装过程中,基体12沿轴线46被插入弹性构件14中。
[0032]电气端子组件10用于进行与电气接插件(如图1中示出的插脚16)的电气连接。虽然示出的插脚16具有圆柱形形状,但是电气端子组件10还可以与具有非圆柱形形状的插脚接合。例如,该插脚可具有对应于四个侧面的电气端子组件10的大体上矩形的横截面。电气端子组件10可以被插入、模制到或以其他方式被固定至接插件的塑料主体(未示出)。该接插件可包括安装于其中的多个电气端子组件10。电气端子组件10非常适合用于在自动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大配电箱。
[0033]基体12可以由单个金属坯料形成,该金属坯料被冲压并形成图2中示出的配置。类似地,弹性构件14也可以由单个金属坯料形成,该金属坯料被冲压并形成图3中示出的配置。基体12优选地由导电材料形成,如铜合金或铝合金。由于铝比铜轻且较为便宜,因此在汽车应用上铝具有优于铜的优势。如将在下文解释的,弹性构件14 一般地被提供以帮助迫使或推动基体12的电气接触接合表面压紧插脚16。因此,弹性构件14优选地由具有相对高的屈服强度或类似弹性的质量(spring-like quality)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优选地,弹性构件14的材料可以在相对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类似弹簧的质量,这可以在高功率应用中的电气端子组件10上起作用,如在电动或混合动力交通工具中。
[0034]如图2所示,基体12 —般包括盒形形状的中央或主体部分20,中央或主体部分20具有前端22和后端24。板状件26由后端24向外延伸。板状件26用于与导线的端部(未示出)连接。导线的端部可以被焊接、钎焊或以其他方式连接至板状件26的平的表面27,以提供导线和基体12之间的电气连通。板状件26可以具有适合于连接至电线端部的任何形状或配置。如图2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板状件26由坯料的被互相紧贴地折弯的一对相对薄的带状部分28形成。板状件26可以由主体部分20向外延伸,这样使得板状件26与主体部分20的侧面之一共面(如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示),或者板状件26可以被以其他适合的安排而配置。
[0035]盒形形状的主体部分20包括上壁30、底壁32、第一侧壁34和第二侧壁36。壁30、32、34和36 —般相对于相邻的壁以90度角定向。上壁30包括从上壁30的外部表面39稍向上延伸的突起或舌片38。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舌片38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在冲压或形成操作中,在上壁30中创造横向的切口,并邻近该切口向上推动稍微变形的部分。如将在下文所解释的,舌片38为用于将弹性构件14固定至基体12的固定特征的一部分。
[0036]如上文所述,基体12可以由被折弯成图2中示出的配置的单个冲压的材料板或坯料形成。如图2所示,主体部分20可以通过由坯料形成四个壁30、32、34和36并连接坯料的相对的边缘43和45而形成。边缘43和45可以包括整体地形成的锁止特征,以将边缘43和45以不重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基体12可以包括从坯料的第一边缘43延伸的燕尾形舌片39,其与形成在坯料的第二边缘45上的对应形状的燕尾形凹槽41互锁。当然,坯料的边缘43和45还可以被焊接、粘接或以其他方式互相连接,以形成基体12。但是,燕尾形配置的使用提供了机械互锁,这样使得第一边缘43可以不被从第二边缘45拉开。燕尾形舌片39具有喇叭形的扩大部分39a,扩大部分39a通过减小的颈缩部分39b连接至第一边缘43。
[0037]多个长形的基体梁40从主体部分20的前端22延伸,基体梁40接合插脚1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以完成基体12和插脚16之间的电气连接。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基体梁4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狭缝47,以界定一对相邻的基体梁40。一对基体梁40从每个壁30、32,34和36延伸,从而提供四对基体梁40。每个基体梁40包括相对于轴线46径向地向内延伸的倾斜部分44。注意,如图1所示,插脚16沿轴线46被插入基体12中。每个基体梁40还包括尖端部分48,尖端部分48为从分别的倾斜部分44的端部稍微径向地向外弯曲或折弯的。每个倾斜部分44和尖端部分48之间的连接界定用于接触插脚16的外部表面的接触接合表面49。注意,与具有单个接触接合表面的单个基体梁相比,多对基体梁40的使用提供与插脚1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接触的大量的接触点。
[0038]现在参考图3,弹性构件14具有盒状形状并包括上壁50、底壁52、第一侧壁54和第二侧壁56。壁50、52、54和56 —般相对于相邻的壁以90度定向。上壁5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开口 58。如在图6中最好地示出的,有弹性的指状物60邻近于开口 58的前部边缘59,有弹性的指状物60以一定角度径向地向内并朝向轴线62延伸,轴线62由弹性构件14所界定。如将在下文所描述的,指状物60还被示出在图11中的横截面中。注意,当基体12和弹性构件14被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气端子组件10时,如图1所示,盒形形状的弹性构件14所界定的轴线62与基体12的轴线46共轴。如将在下文解释的,弹性构件14的开口 58和指状物60,以及基体12的舌片38合作以提供用于将弹性构件14相对于基体12固定的固定特征。
[0039]类似于基体12,弹性构件14可以通过将坯料冲压和折弯成弹性构件14的配置而形成。如图12所示(弹性构件14的仰视图),弹性构件14可以通过由坯料形成四个壁50、52,54和56并连接坯料的相对的边缘53和55而形成。边缘53和55可以包括整体地形成的锁止特征,以将边缘53和55以不重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弹性构件14可以包括从坯料的边缘53延伸的燕尾形舌片61,其与形成在坯料的边缘55上的对应形状的燕尾形凹槽63互锁。当然,坯料的边缘53和55还可以被焊接、粘接或以其他方式互相连接,以形成基体12。但是,燕尾形配置的使用提供了机械互锁,这样使得边缘53可以不被从边缘55拉开。燕尾形舌片61具有喇叭形的扩大部分61a,扩大部分61a通过减小的颈缩部分61b连接至边缘53。图13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了:燕尾61和凹槽63提供了不具有任何重叠部分的固定特征,这样使得底壁52相对平整。与某些具有其固定特征的升高的重叠区的常规地制造的电气端子相比,对于将电气端子组件10滑动至接插件壳体的孔(未示出)中,平的壁的存在是理想的。
[0040]弹性构件14的壁50、52、54和56界定盒形形状的主体部分64,主体部分64具有前端65和后端66。延伸部或框架从主体部分64的前端65延伸,该延伸部或框架一般地由附图标记67所指示,且提供对基体12的基体梁40的保护。框架67由四个腿状部68所界定,腿状部68从主体部分64的前端65延伸。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四个腿状部68从盒形形状的主体部分64的转角延伸。向前延伸的腿状部68被整体地连接至具有四个侧面的带状部69,带状部69 —般地被围绕轴线62布置。框架67的存在为弹性构件14提供了结构刚性,同时为基体12的基体梁40提供笼状保护。在运输和处理组装好的电气端子组件10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基体梁40弯曲而离开适当的位置。相对强度高的不锈钢框架67帮助提供这样的保护。在插脚16插入的过程中,如果插脚没有与基体梁40对齐,则带状部69还起到导向的作用。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构件14可以被配置为不包括框架67,从而减少弹性构件14的重量。
[0041]每个壁50、52、54和56包括长形的弹性梁70,弹性梁70从主体部分64的前端65向前延伸。弹性梁70接合基体梁40,以帮助迫使接触接合表面49压紧插脚1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单个弹性梁70从每个壁延伸,从而提供四个弹性梁70。每个弹性梁70包括朝向轴线62径向地向内延伸的倾斜部分72。每个弹性梁70还包括尖端部分74,尖端部分74横向地扩大,这样使得尖端部分74的宽度足以接合一对相应的基体梁40。
[0042]弹性构件14可以包括极化键特征(polarizing key feature),这样使得电气端子组件10仅能够被以一个需要的定向插入接插件壳体(未示出)中。这帮助引导电线(未示出)从接插件壳体以需要的定向延伸。例如,底壁52或任意其他壁50、54和56可以包括径向地向外延伸的耳部80。耳部80可以提供一种干涉,这样使得电气端子组件10仅能够被以需要的定向插入接插件壳体中。例如,接插件壳体可以包括具有四个侧面的洞或孔,该洞或孔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电气端子组件10。该接插件壳体可以包括形成在该四个侧面之一上的狭缝,该狭缝用于接收耳部80,这样使得电气端子组件10仅能够以四个位置之一被插入。耳部80还可以被作为止停构件而使用,用于将电气端子组件10插入壳体的孔中有限的距离。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耳部80由邻近坯料的边缘86和88的折弯部分82和84形成。位于边缘86和88处的极化耳部80的位置为形成极化键特征提供了适合的结构。
[0043]图4和5示出了将弹性构件14组装至基体12以形成电气端子组件10的第一方法。在该第一组装方法中,无需使用任何工具来预先屈曲基体梁40或弹性梁70。如图4所示,为了组装,基体12被插入弹性构件14中,这样使得弹性构件14的后端66滑套在基体12的前端22(图4中被遮挡)上方。图4示出了位于部分地组装的位置的电气端子组件10,在该位置弹性梁70已经与基体梁40接合,并开始了基体梁40径向地向内朝向轴线46的挠曲。在弹性梁70与基体梁40之间初步接触时,弹性梁70的尖端部分74将与分别的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接合。如图4所示,弹性构件14相对于基体12的连续移动将导致弹性梁70使基体梁40径向地向内挠曲。注意,弹性梁70还可以同样稍微径向地向外挠曲,但一般来说不那么多,这是由于与基体12的材料相比,弹性构件14的材料的屈服强度较高。如图5和6所示,弹性构件14在基体12上的进一步的连续移动将导致基体梁40径向地向外移回,这是由于弹性梁70的移动经过了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的尖端部分74的倾斜定向。图5和6示出了位于其完全组装的位置的电气端子组件。
[0044]如图5和6所示,当电气端子组件10位于其完全组装的位置时,电气端子组件10的可选的固定特征也防止基体12相对于弹性构件14的轴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如图6中最好地示出的,基体12的上壁30的舌片38被布置在弹性构件14的上壁50的开口 58中。如在图6中观察到的,舌片38的边缘与开口 58的边缘57接合,以防止弹性构件相对于基体12向右侧方向移动。注意,在基体12插入弹性构件14的过程中,基体12和/或弹性构件14可以屈曲以适应舌片38沿基体12的上壁30的下表面滑动。当舌片38被放置于其中时,舌片38将随后向上弹起进入开口 58中。为防止向另一方向的移动,弹性构件14的指状物60与狭缝47的边缘75接合,狭缝47形成在基体12的上壁30上的该对基体梁40之间。
[0045]如图6所示,基体梁40的相对的尖端部分48的接触接合表面49之间的距离X优选地小于插脚16的直径的宽度。当插脚16在其使用过程中被插入电气端子组件10时,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与弹性梁的尖端部分74将径向地向外挠曲,以适应插脚16的插入。这种挠曲使基体梁的接触接合表面49偏置而压紧插脚16的外部表面。
[0046]图7至9示出了将弹性构件14组装至基体12上的第二方法。在该第二组装方法中,一种工具,如长形的杆件90,被用于在将弹性构件14插在基体12上之前首先径向地向外屈曲弹性梁70。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杆件90具有大体十字形状的横截面。杆件90包括长形的中间体91,中间体91具有大体上的矩形截面。如图7所示,杆件90还包括从中间体91径向地向外延伸的上肋条92、下肋条94和一对侧肋条96和98。肋条92、94、96和98的端部部分可以包括有斜坡的表面100,在插入杆件90的过程中,有斜坡的表面100初始地与弹性梁70的尖端部分74接合。
[0047]在第二组装方法中,杆件90首先从非接合位置(如图7所示)移动至接合位置(如图8所示),这样使得杆件90被插入弹性构件14中。在初始插入过程中,弹性梁70的尖端部分74沿分别的肋条92、94、96和98的四个有斜坡的表面100滑动,这样使得尖端部分74被径向地向外挠曲,直到尖端部分74被置于肋条92、94、96和98的长形的轴向表面上而达到如图8所示的尖端部分74的完全挠曲的位置。如图9所示,基体12随后被插入弹性构件14的后端66。在插入过程中,如图9所示,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可以沿杆件90的中间体91的部分滑动。中间体91的宽度W可以等于或小于相对的尖端部分48的接触接合表面49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基体梁40在基体12插入弹性构件14中的过程中并不挠曲。当然,杆件90的尺寸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基体梁40可以发生轻微的挠曲。
[0048]在基体12插在杆件90上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肋条92、94、96和98延伸至基体12的对应的一对基体梁40之间的狭缝47中。因此,狭缝47的存在允许杆件90的肋条92、94,96和98与弹性梁70接合并使弹性梁70径向地向外延伸,而不与基体梁40接合,也不使基体梁40向外延伸。
[0049]图9示出了电气端子组件10处于还未完全组装的位置,这样使得固定特征还未互相接合。如图10所示,弹性构件14的上壁50可以被从基体12的上壁30间隔开距离或间隙G。一旦电气端子组件10处于其完全被固定的位置且舌片38延伸入开口 58中,间隙G可以被显著地减小。注意,舌片38可以包括有斜坡的表面101,以在基体12插入弹性构件14的过程中避免干涉。图11示出在完全组装之前的被布置在狭缝47中的指状物60,狭缝47形成在基体12的上壁30上的一对基体梁40之间。
[0050]当基体12完全地插入弹性构件14中并且固定特征被接合时,如上文所述,杆件90可以被移除,从而引起弹性梁70径向地向内挠曲而压紧基体梁40。虽然电气端子10的第一组装方法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如杆件90,并且可能不那么复杂,但是第二组装方法具有这样的优势:无需对基体梁40赋予过大的弯曲力(造成过度应力的力),该弯曲力是由于抵抗弹性梁70的向内挠曲产生的。此外,如图8所示,基体梁40的宽度Z可以被制造为宽于被使用在以第一组装方法组装的电气端子组件10中的基体梁40。对于第一组装方法,基体梁40的宽度Z被配置为这样的尺寸,其使得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在径向向内挠曲的过程中能够被径向地推向彼此,该径向向内挠曲由弹性梁70滑套在基体梁40上而引起。注意,虽然基体梁40的尖端部分48的径向地向外弯曲的配置要求基体梁40在插入弹性梁70时挠曲,但是去除弯曲的尖端部分48可能并不是想要的。与笔直地形成的基体梁(未示出)相比,在尖端部分48的接触接合表面49处的弯曲的区域提供相对好的与插脚16的外部表面的接触接合,在笔直地形成的基体梁的情况下,接触接合表面为长形的直梁的最边缘。
[0051]图14至16示出了弹性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一般地由附图标记214指示。弹性构件200可以被用于代替在前文描述的电气端子组件10中使用的弹性构件14。弹性构件214和弹性构件14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为:与图12和13中示出的不重叠的燕尾61配置相比,弹性构件214包括不同的锁止特征,一般地由附图标记215指示。锁止特征215可以由用于形成弹性构件214的坯料整体地形成,并且被定位在弹性构件215的壁217之一上。例如,在图17和18中示出坯料216的被用于形成弹性构件214的部分。图17示出被邻近坯料216的第一边缘220形成的特征。图18示出被邻近坯料216的第二边缘222形成的特征。对应的边缘220和222的配合可以在图14至16的组装视图中看出。如在下文将解释的,锁止特征215帮助防止第一和第二边缘220和222在所有三个维度的坐标方向上互相移动分开,三个维度的坐标方向在图14中标示为X、Y和Z(Zi和Z2)。
[0052]参考图17,舌片230由第一边缘220向外延伸。舌片230的端部包括头部232,头部232具有大于颈部234的宽度。头部232界定一对延伸部236,延伸部236从颈部234向外延伸。舌片230还包括从颈部234延伸的一对翼片238。翼片238与第一边缘220间隔开,以界定一对凹槽239。如图17中所指示的,凹槽239互相间隔开距离Xl并具有宽度Υι。
[0053]参考图18,阶梯型的狭缝或凹槽260被形成在坯料220中邻近第二边缘222处。凹槽260具有邻近边缘222的宽度χ2,并随后收窄至较小的宽度,该宽度优选地具有与舌片230的颈部234大约相同的宽度尺寸。一对翻边262被设置在邻近凹槽260处。L形切口264可以被形成在坯料216上,以界定翻边262的外侧。切口 264还界定一对舌片部265,舌片部265互相间隔开距离χ2。
[0054]如图14所示,为组装锁止特征215,翻边262被从坯料216的表面在Ζ2方向向外折弯,并且被置于舌片230的翼片238(视图中被遮挡)上方。注意,在弹性构件214的最终组装中,翼片238与坯料216的周围部分齐平,而翻边262被从坯料216在Ζ2方向上向外地放置。此外,舌片部265被置于分别的凹槽239中。尺寸Xl和x2优选地彼此近似相等。尺寸y:和y2优选地彼此近似相等。这种配置将舌片部262卡在分别的凹槽239中,这样使得坯料216的边缘220和222被防止在X和Y方向上移动离开彼此。在最终的组装过程中,如图16所示,舌片230的颈部234被以U形方式折弯,这样使得头部232的延伸部236被布置在翻边262的部分上方,如图14中最好地示出的。因此,翻边262被捕获并布置在翼片238与延伸部236之间。这种捕获的布置防止第一边缘220在Z方向与第二边缘222分离。更具体地说,与翻边262接合的延伸部236防止边缘220在τχ方向上相对于边缘222移动。与翼片238接合的翻边262防止边缘220在&方向上相对于边缘222移动。此外,由于颈部234被布置在凹槽260中,边缘220和222被防止沿X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锁止特征215提供机械的锁止,以通过物理的阻挡来防止舌片230在所有的三个维度上相对于凹槽260移动。注意,燕尾锁止特征在两个维度上提供机械的锁止,同时使用摩擦干涉接合来防止在第三维度上的移动。
[0055]本发明的运作原理和方式已经在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被解释和说明。但是,必须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不同于特别地解释和说明的方式的其他方式被实施,而不偏离其精神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包括: a.提供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多个基体梁; b.提供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多个弹性梁,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界定轴线,使得所述多个弹性梁从所述轴线径向地间隔开; c.使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外挠曲; d.将所述基体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以将所述基体梁放置成邻近所述弹性梁;并且 e.释放所述弹性梁,使得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内收缩抵靠所述基体梁,从而组装电气端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杆件沿所述轴线被插入,以使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外挠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所述杆件被移除,以允许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内收缩抵靠所述基体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基体梁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狭缝,以界定一对相邻的弹性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杆件包括多个肋条,使得当在步骤(d)中所述基体被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时,肋条延伸至所述一对相邻的基体梁之间的所述狭缝中的每个狭缝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肋条抵靠所述多个弹性梁起作用,以在步骤(C)中使所述弹性梁径向地向外挠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肋条包括有斜坡的表面,所述有斜坡的表面与所述弹性梁的尖端部分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尖端部分为弯曲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体和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整体地形成的固定特征,以防止所述基体相对于所述弹性构件的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体设置有径向地向外延伸的舌片,当在步骤(d)中所述基体被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时,所述径向地向外延伸的舌片与形成在所述弹性构件中的开口的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弹性构件沿第一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径向地向内延伸的指状物,当在步骤(d)所述基体被插入所述弹性构件中时,所述指状物与形成在所述基体中的狭缝的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弹性构件沿第二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由具有高于制造所述基体的材料的屈服强度的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由钢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体由高导电性合金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体和所述弹性构件具有盒形形状,且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四个弹性构件,当所述电气端子组件被组装好时,所述四个弹性构件以径向地向内的方向偏置四个基体构件。
【文档编号】H01R43/20GK104253368SQ20141028341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发明者】迈克尔·格利克, 斯洛博丹·帕夫诺维奇, 图拉西·萨德拉斯-拉温德拉 申请人:李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