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331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用于电极组件的容纳件。容纳件包括:壳体,其中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壳体的边,壳体被构造为通过开口容纳电极组件;以及盖板,在开口处密封壳体。盖板包括对应于壳体边的盖板边,壳体边分别在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面对并接触盖板边,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彼此不对称。
【专利说明】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盖板被紧固至壳体。

【背景技术】
[0002]与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是重复地执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具有小的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可以用于便携的小型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摄像机)中。具有大的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可以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的马达的电源。
[0003]例如,可再充电电池包括执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溶液的壳体、紧固至壳体的开口的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中以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然而,在将盖板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到壳体中的方面存在问题。
[0004]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括未形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5]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电极组件和用于电极组件的容纳件的可再充电电池。容纳件包括:壳体,其中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壳体的边,壳体被构造为通过开口容纳电极组件;以及盖板,在开口处密封壳体。盖板包括对应于壳体边的盖板边,壳体边分别在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面对并接触盖板边,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彼此不对称。
[0006]壳体可以为长方体,盖板可为四边形,其中,第一相对壳体边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以及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是短侧边。
[0007]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
[0008]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中的对应第一特征和对应第二特征,在第一相对壳体边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中的对应第一特征和对应第二特征与在第一和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和第二特征匹配。
[0009]第一接触区域的紧固边缘可以大于第二接触区域的紧固边缘。
[0010]第一接触区域可以包括第一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第二倾斜单元。
[0011]第一倾斜单元可以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第二倾斜单元可以在第二相对壳体边中。
[0012]第一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对应倾斜单元,并且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二对应倾斜单元。
[0013]相对于盖板的内部平面,第一倾斜单元的第一倾斜角可以小于第二倾斜单元的第二倾斜角。
[0014]壳体可以包括从第一倾斜单元远离盖板延伸的第一平面单元以及从第二倾斜单元远离盖板延伸的第二平面单元,当盖板与壳体被紧固时,第一平面单元和第二平面单元与盖板的外平面基本共面。
[0015]第一平面单元的第一宽度可以小于第二平面单元的第二宽度。
[0016]第一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阶梯单元。
[0017]倾斜单元可以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阶梯单元在第二相对壳体边中。
[0018]第一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中的对应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竖直单元,对应倾斜单元和竖直单元与倾斜单元和阶梯单元匹配。
[0019]第一接触区域包括第一凸起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第二凸起单元。
[0020]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可以在壳体和盖板中的一个中。
[0021]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槽单元和第二槽单元,第一槽单元和第二槽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0022]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倾斜单元和第二倾斜单元,第一倾斜单元和第二倾斜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0023]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对应凸起单元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第一对应凸起单元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0024]第一凸起单元可以比第二凸起单元突出得多。
[0025]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关于穿过壳体和盖板的z方向上的中心轴可以不对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0027]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
[0028]图2示出了沿图1的线I1-1I截取的剖视图。
[0029]图3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
[0030]图4示出了沿图3的线IV-1V截取的剖视图。
[0031]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0032]图6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
[0033]图7示出了沿图6的线VI1-VII截取的剖视图。
[0034]图8示出了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
[0035]图9示出了沿图8的线IX-1X截取的剖视图。
[0036]图10示出了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
[0037]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线X1-XI截取的剖视图。
[0038]图12示出了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
[0039]图13示出了沿图12的线XII1-XIII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把示例性实施方式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0041]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沿图1的线I1-1I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I包括充入和释放电流的电极组件10、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溶液的壳体15、紧固至壳体15的开口的盖板20以及设置在盖板20上的电极端子21和22。
[0042]电极组件10可以通过在隔板(其为绝缘体)13的两侧上设置电极(例如,阴极11和阳极12),并以果酱卷(jelly roll)的状态来卷绕阴极11、隔板13和阳极12来形成。
[0043]阴极11和阳极12包括其中活性物质涂覆在金属板的集流体上的涂覆单元Ila和12a,以及由未涂覆有活性物质的(即,被暴露的)集流体形成的非涂覆区域Ilb和12b。
[0044]阴极11的非涂覆区域Ilb沿着卷绕的阴极11形成在阴极11的端部。阳极12的非涂覆区域12b沿着卷绕的阳极12形成在阳极12的端部。另外,非涂覆区域Ilb和12b设置在电极组件10的两端。
[0045]壳体15可具有接近长方体的形状,以形成在其中容纳电极组件10的空间。壳体15的开口形成在长方体的一侧,以允许电极组件10从外部插入到内部空间中。
[0046]盖板20设置在壳体15的开口中,以密封壳体15。例如,壳体15和盖板20可以由铝形成并且彼此焊接。即,在将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15中之后,盖板20可以被焊接到壳体15的开口。
[0047]盖板20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例如,端子孔Hl和H2以及通气孔24。电极端子21和22可以分别设置在盖板20的端子孔Hl和H2中,以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
[0048]S卩,电极端子21和22分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阴极11和阳极12。因此,电极组件10可以通过电极端子21和22而被引出至壳体15的外部。
[0049]电极端子21和22包括设置在盖板20的外侧上以对应于端子孔Hl和H2的板状端子21c和22c,以及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并且穿过端子孔Hl和H2被紧固到板状端子21c和22c的铆钉端子21a和22a。
[0050]板状端子21c和22c具有通孔H3和H4。铆钉端子21a和22a在其上端插入到通孔H3和H4中,同时穿过端子孔Hl和H2。电极端子21和22还包括在盖板20内侧变宽地与铆钉端子21a和22a —体化的法兰21b和22b。
[0051]在连接到阴极11的第一电极端子21中,设置在板状端子21c和盖板20之间的外部绝缘构件31使板状端子21c与盖板20电绝缘。S卩,保持盖板20与电极组件10和阴极11绝缘的状态。
[0052]绝缘构件31和板状端子21c与铆钉端子21a的上端结合,并且该上端被铆接或焊接,以将绝缘构件31和板状端子21c紧固至铆钉端子21a的上端。板状端子21c设置在盖板20的外侧上,同时绝缘构件31设置在板状端子21c与盖板20之间。
[0053]在第二电极端子22连接到阳极12的一侧,设置在板状端子22c和盖板20之间的导电的顶板46使板状端子22c与盖板20电连接。S卩,保持盖板20与电极组件10和阳极12电连接的状态。
[0054]顶板46和板状端子22c与铆钉端子22a的上端结合,并且该上端被铆接或焊接,以将顶板46和板状端子22c紧固至铆钉端子22a的上端。板状端子22c设置在盖板20的外侧上,同时顶板46设置在板状端子22c和盖板20之间。
[0055]垫36和37设置在电极端子21和22的铆钉端子21a和22a与盖板20的端子孔Hl和H2的内表面之间,以密封铆钉端子21a和22a与盖板20之间的空间,并且使铆钉端子21a和22a与盖板20电绝缘。
[0056]垫36和37还可以在法兰21b和22b与盖板20的内表面之间延伸,以进一步密封法兰21b和22b与盖板20之间的空间,并且使法兰21b和22b与盖板20电绝缘。S卩,当电极端子21和22设置在盖板20中时,垫36和37可以防止电解质溶液通过端子孔Hl和H2泄漏。
[0057]引线接线片51和52将电极端子21和22分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阴极11和阳极12。即,引线接线片51和52与铆钉端子21a和22a的下端结合,并且该下端可以被固定(例如,嵌塞),以将引线接线片51和52连接到铆钉端子21a和22a的下端,同时引线接线片51和52被法兰21b和22b支撑。
[0058]绝缘构件61和62设置在引线接线片51和52与盖板20之间,以使引线接线片51和52与盖板20电绝缘。另外,绝缘构件61和62可以在其一侧与盖板20结合,并且在其另一侧围绕引线接线片51和52、铆钉端子21a和22a以及法兰21b和22b,因此使它们的连接结构稳定。
[0059]通气孔24由通气板25密封,从而通过它排出可再充电电池I的内部压力和产生的气体。当可再充电电池I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通气板25被切开以使通气孔24敞开。通气板25可以具有用于引导切开的刻痕25a。
[0060]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I包括在壳体15的开口的壳体边与盖板的与壳体边对应的盖板边之间的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壳体边分别在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与盖板边面对并接触。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彼此不对称(例如,关于穿过壳体和盖板的z方向上的中心轴不对称),以引导盖板20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壳体15的开口中,并在盖板20被紧固到壳体15的开口时防止盖板20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61]例如,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开口的内表面上,以对应于盖板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在盖板20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壳体15的开口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此外,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开口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和/或盖板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以彼此对应。
[0062]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可以设置在X轴方向上的(例如,沿着盖板20的长度的)两侦牝并且在相对侧彼此不对称。例如,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开口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和/或在盖板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以具有至少倾斜的表面或凸起的形状。在下面提供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的不同的实施例的细节。
[0063]图3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图4示出了沿图3的线IV-1V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壳体15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其具有开口的长侧边151和152以及短侧边153和154。盖板20具有四边形的形状,其具有与开口对应的长边201和202以及短边203和204。
[0064]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台阶单元70包括形成在开口的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短侧边153上的第一倾斜单元71以及形成在开口的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短侧边154上的第二倾斜单元72,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形成在壳体15的开口中。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引导盖板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放置。
[0065]当盖板20设置在壳体15的具有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的开口中时,盖板20的短边203和204被修正并且被受迫地紧固至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在这种情况下,在盖板20中形成对应于台阶单元70的对应的倾斜单元。
[0066]S卩,台阶单元70还包括形成在盖板20的短边203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第一倾斜单元71的第一对应倾斜单元73以及形成在盖板20的短边204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第二倾斜单元72的第二对应倾斜单元74。通过利用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修正盖板20的短边203和204来形成第一对应倾斜单元73和第二对应倾斜单元74。
[0067]基于盖板20的内部平面,第一倾斜单元71的第一倾斜角Θ I被设置为小于第二倾斜单元72的第二倾斜角Θ 2。即,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彼此不对称的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二倾斜单元72防止盖板20的过度插入,以允许盖板20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壳体15上。
[0068]壳体15还包括形成在彼此对应的第一倾斜单元71和第一对应倾斜单元73的外侧以对应于盖板20的外表面的第一平面单元75,以及形成在彼此对应的第二倾斜单元72和第二对应倾斜单元74的外侧以对应于盖板20的外表面的第二平面单元76。当盖板20与壳体15被紧固时,第一平面单元75和第二平面单元76与盖板20的外平面基本共面。
[0069]在壳体15中,短侧边153和154的厚度t彼此相同。因此,在一侧的短侧边153中的第一倾斜单元71的第i^一厚度til被设置为大于在另一侧的短侧边154中的第二倾斜单元72的第二i^一厚度t21。第一平面单元75的第十二厚度tl2被设置为小于第二平面单元76的第二十二厚度t22。
[0070]例如,阴极11可由铜形成,阳极12可由铝形成。因此,连接到具有大的比重的阴极11的非涂覆区域Ilb的第一电极端子21比连接到阳极12的非涂覆区域12b的第二电极端子22重。
[0071 ] 因此,当电极组件10被插入到壳体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15中。因此,盖板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72]为了防止过度插入,第一倾斜单元71被形成为比第二倾斜单元72缓,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073]因此,盖板20的短边203未被过度插入到壳体15中,而是可以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至少第一倾斜单元71上。在这种情况下,盖板20的短边204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第二倾斜单元72上。S卩,盖板20未被过度插入到壳体15中。
[0074]在下文中,将描述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将不再重复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并且将描述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区别。
[0075]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参照图5,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2中,台阶单元270形成在壳体215的开口中。台阶单元270包括形成在开口的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短侧边253上的倾斜单元271以及形成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短侧边254上的阶梯单元272。倾斜单元271和阶梯单元272引导盖板2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的放置。
[0076]当盖板220设置在壳体215的具有倾斜单元271和阶梯单元272的开口中时,盖板220的短边223和224被修正并且被受迫地紧固至倾斜单元271和阶梯单元272。在这种情况下,在盖板220中形成对应于台阶单元270的对应的倾斜单元。
[0077]S卩,台阶单元270还包括形成在盖板220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倾斜单元271的对应倾斜单元273以及形成在盖板220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阶梯单元272的对应竖直单元(即,端部)274。通过利用倾斜单元271和阶梯单元272修正盖板220的短边223和224来形成对应倾斜单元273和对应端部274。
[0078]当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2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2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2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215中。因此,盖板2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79]为了防止过度插入,倾斜单元271被形成为比阶梯单元272缓,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2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080]因此,盖板220的短边223未被过度插入到壳体215中,而是可以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至少倾斜单元271上。在这种情况下,盖板220的短边224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对应端部274上。S卩,盖板220未被过度插入到壳体215中。
[0081]图6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沿图6的线VI1-VII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6和图7,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3中,在壳体315中形成台阶单元370。台阶单元370包括形成在开口的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短侧边353上的第一凸起单元371以及形成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短侧边354上的第二凸起单元372。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引导盖板3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放置。
[0082]当盖板320设置在壳体315的具有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的开口中时,盖板320的短边323和324被修正并且被受迫地紧固至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在这种情况下,在盖板320中形成对应于台阶单元370的对应槽单元。
[0083]S卩,台阶单元37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盖板320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第一凸起单元371的第一对应槽单元373以及形成在盖板320的外表面上以对应于第二凸起单元372的第二对应槽单元374。通过利用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修正盖板320的短边323和324来形成第一对应槽单元373和第二对应槽单元374。
[0084]当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3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3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3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315中。因此,盖板3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85]为了防止过度插入,第一凸起单元371的第一凸起尺寸Pl被设置为比第二凸起单元372的第二凸起尺寸P2大。即,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彼此不对称的第一凸起单元371和第二凸起单元372防止将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的盖板320的过度插入。
[0086]S卩,第一凸起尺寸Pl大于第二凸起尺寸P2,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3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087]图8示出了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图9示出了沿图8的线IX-1X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8和图9,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4中,在盖板420中形成台阶单元470。台阶单元470包括形成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短边423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凸起单元471以及形成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短边424的外表面上的第二凸起单元472。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引导盖板4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的放置。
[0088]当具有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盖板420设置在壳体415的开口中时,壳体415的短侧边453和454被修正并且被受迫地紧固至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在这种情况下,在壳体415中形成对应于台阶单元470的对应槽单元。
[0089]S卩,台阶单元470还包括形成在壳体415的短侧边453上以对应于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对应槽单元473以及形成在壳体415的短侧边454上以对应于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对应槽单元474。通过利用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修正壳体415的短侧边453和454来形成第一对应槽单元473和第二对应槽单元474。
[0090]当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4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4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4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415中。因此,盖板4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91]为了防止过度插入,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凸起尺寸P21被设置为比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凸起尺寸P22大。即,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彼此不对称的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防止将被插入并安全地(可靠地)放置的盖板420的过度插入。
[0092]S卩,第一凸起尺寸P21大于第二凸起尺寸P22,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4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093]图10示出了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线X1-XI截取的剖视图。
[0094]参照图10和图11,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5中,台阶单元570包括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形成在壳体515的短侧边553上以对应于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对应倾斜单元573以及形成在壳体515的短侧边554上以对应于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对应倾斜单元574。
[0095]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以及第一对应倾斜单元573和第二对应倾斜单元574引导盖板4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放置。
[0096]当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5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4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4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515中。因此,盖板4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097]为了防止过度插入,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凸起尺寸P21被设置为比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凸起尺寸P22大。基于盖板420的内部平面,第一对应倾斜单元573的第一倾斜角Θ 51被设置为小于第二对应倾斜单元574的第二倾斜角Θ52。
[0098]S卩,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第一对应倾斜单元573和第二对应倾斜单元574对应于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并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彼此不对称的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以及第一对应倾斜单元573和第二对应倾斜单元574防止将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的盖板420的过度插入。
[0099]S卩,第一凸起尺寸P21大于第二凸起尺寸P22,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4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100]图12示出了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壳体和盖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线XII1-XIII截取的剖视图。
[0101]参照图12和图13,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6中,台阶单元670包括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在盖板420上的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形成在壳体615的短侧边653上以对应于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对应凸起单元671以及形成在壳体615的短侧边654上以对应于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对应凸起单元672。
[0102]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以及第一对应凸起单元671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672引导盖板420在开口中的安全(可靠)放置。
[0103]当电极组件10插入到壳体615的开口中同时电极组件10被连接到盖板420时,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相比,盖板420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倾斜并受力,以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615中。因此,盖板420的一侧会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104]为了防止过度插入,第一凸起单元471的第一凸起尺寸P21被设置为比第二凸起单元472的第二凸起尺寸P22大。第一对应凸起单元671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672具有相同的凸起尺寸。
[0105]即,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被形成为彼此不对称。彼此不对称的第一凸起单元471和第二凸起单元472防止将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的盖板420的过度插入。
[0106]S卩,第一凸起尺寸P21大于第二凸起尺寸P22,并且在第一电极端子21那一侧的边缘被确保为大于在第二电极端子22那一侧的边缘,从而盖板420被容易地安全(可靠)放置。
[0107]通过总结和回顾的方式,当盖板与壳体组装时,出于壳体和盖板的对准操作的目的,可以在壳体的开口将被安置的位置处通过压制工艺形成台阶。另外,壳体通过深拉伸而被成形。然而,当通过压制工艺形成台阶时,由于深拉伸的技术限制,开口中的台阶的形状可能是不均匀的。因此,盖板不能被安全地(可靠地)放置在开口和壳体的台阶中,并且可能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
[0108]相反,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壳体的开口和/或盖板中的台阶单元或接触区域(例如,包括平面单元、倾斜单元、凸起单元和/或槽单元等)被形成为在相对侧彼此不对称。因此,当盖板被紧固至壳体时,引导盖板在壳体的开口中的安全(可靠)放置,并且防止盖板被过度插入到开口中。例如,不对称的接触区域或台阶单元可以防止盖板的与第一电极端子相邻的一侧相对于盖板的与第二电极端子相邻的一侧被进一步插入到壳体中。
[0109]已经在此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应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以一般性和说明性的意义来使用并且将仅以一般性和说明性的意义来解释,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的,自提交本申请之时起,结合特定的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结合地使用,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以及用于电极组件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包括: 壳体,其中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壳体的边,壳体被构造为通过开口容纳电极组件;以及 盖板,在开口处密封壳体,盖板包括对应于第一相对壳体边和第二相对壳体边的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第一相对壳体边和第二相对壳体边分别在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面对并接触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彼此不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壳体为长方体,盖板为四边形,其中,第一相对壳体边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以及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是短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和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包括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中的对应第一特征和对应第二特征,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和第二相对壳体边中的对应第一特征和对应第二特征与在第一和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和第二特征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的紧固边缘大于第二接触区域的紧固边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包括第一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第二倾斜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倾斜单兀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第二倾斜单元在第二相对壳体边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还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一对应倾斜单元,并且第二接触区域还包括在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第二对应倾斜单J Li 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相对于盖板的内部平面,第一倾斜单元的第一倾斜角小于第二倾斜单元的第二倾斜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壳体包括从第一倾斜单元远离盖板延伸的第一平面单元以及从第二倾斜单元远离盖板延伸的第二平面单元,当盖板与壳体被紧固时,第一平面单元和第二平面单元与盖板的外平面基本共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平面单元的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平面单元的第二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包括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阶梯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倾斜单元在第一相对壳体边中,阶梯单元在第二相对壳体边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包括在第一相对盖板边中的对应倾斜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在第二相对盖板边中的竖直单元,对应倾斜单元和竖直单元与倾斜单元和阶梯单元匹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包括第一凸起单元,第二接触区域包括第二凸起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在壳体和盖板中的一个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还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槽单元和第二槽单元,第一槽单元和第二槽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在壳体和盖板中的一个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还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倾斜单元和第二倾斜单元,第一倾斜单元和第二倾斜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在壳体和盖板中的一个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还包括在壳体和盖板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一对应凸起单元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第一对应凸起单元和第二对应凸起单元与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匹配。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凸起单元比第二凸起单元突出得多。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关于穿过壳体和盖板的z方向上的中心轴不对称。
【文档编号】H01M2/02GK104282851SQ20141032775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郭润泰, 皇甫晔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