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0847阅读:1382来源:国知局
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涉及电力设施安装【技术领域】。该辅助工具包括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套筒,套筒底端封口、上端开口,在套筒内插有外轮廓与套筒的内腔腔体形状一致的方柱,方柱的顶端连接有圆饼形的锤击板,套筒的底端连接有呈尖状的入地端,套筒的外壁还连接有接线板,在接线板上设有两个并排分布的通孔。利用该工具与接地针相连接,从而代替接地针被装设到地下,在锤击的时候可以直接锤击此工具,不会对接地针造成损坏,此工具结构牢固,抗击打力强,带有尖状的入地端,并且本身带有开孔,在拔出该工具的时候可以以开孔做为撬点。
【专利说明】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设施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线路施工装设接地线时,砸接地针时土地太硬,尤其时冬天施工时,很费力,同时导致接地针顶端被锤子击打变形,甚至接地针砸断,拔起接地针时也很费时费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接地针寿命,急需一种能使工作人员在不损坏接地针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快速地完成线路接地的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利用该工具与接地针相连接,从而代替接地针被装设到地下,在锤击的时候可以直接锤击此工具,不会对接地针造成损坏,此工具结构牢固,抗击打力强,带有尖状的入地端,并且本身带有开孔,在拔出该工具的时候可以以开孔做为撬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封口、上端开口,在套筒内插有外轮廓与套筒的内腔腔体形状一致的方柱,所述方柱的顶端连接有圆饼形的锤击板,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有呈尖状的入地端,所述套筒的外壁还连接有接线板,在接线板上设有两个并排分布的通孔。
[0005]优选的,在长方形的套筒外表面的一个侧壁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均匀开有长方形的第一开孔,在与第一开孔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相对于每个第一开孔均开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竖直直角边与第一开孔的竖直边重合。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孔的水平直角边位于竖直直角边的上侧。
[0007]优选的,所述接线板的断面形状呈倒置的“7”字形,所述通孔设在接线板的竖直板上,所述通孔轴心线的水平高度高于锤击板的上表面高度。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装设接地针的时候可以将此工具与接地针相连接,从而代替接地针打入地下,防止了接地针直接被打入地下而损坏接地针,特别是在冬季施工,由于天气严寒地面冰冻较硬的情况下,此工具底端采用尖状的入地端,更易打入地下,在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两个开孔相连通,并且上下均匀的布置,在拔出该工具的时候可以借助于撬棍并以此两个开孔为撬点,向上撬动套筒,使其脱离地下,在套筒内部设有方柱,当方柱插到套筒内的时候方柱本身可以将上下开孔的内部空间填满,不至于使向下锤击的时候开孔与土壤接触造成阻碍,同时方柱顶端为圆饼状的锤击板,可充分承受击打力向下运动,在套筒外壁上还连接有接线板,接线板上的通孔与接地针连接,且通孔的高度高于圆饼状的锤击板,使通孔的位置始终位于地面之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图1的侧视图;
[0012]图3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方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套筒,2、方柱,3、锤击板,4、入地端,5、接线板,6、通孔,7、第一开孔,8、第
二开孔,9、竖直直角边,10、水平直角边,11、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所示:一种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套筒I,所述套筒I底端封口、上端开口,在套筒I内插有外轮廓与套筒I的内腔腔体形状一致的方柱2,所述方柱2的顶端连接有圆饼形的锤击板3,所述套筒I的底端连接有呈尖状的入地端4,所述套筒I的外壁还连接有接线板5,在接线板5上设有两个并排分布的通孔6。
[0016]在长方形的套筒I外表面的一个侧壁上沿套筒I的长度方向均匀开有长方形的第一开孔7,在与第一开孔7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相对于每个第一开孔7均开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二开孔8,所述第二开孔8的竖直直角边9与第一开孔7的竖直边重合。
[0017]所述第二开孔8的水平直角边10位于竖直直角边9的上侧。
[0018]所述接线板5的断面形状呈倒置的“7”字形,所述通孔6设在接线板5的竖直板11上,所述通孔6轴心线的水平高度高于锤击板3的上表面高度。
[0019]冬季施工地面冰冻较严重,接地针在装设过程中由于地面较硬而不能打入地面,往往将接地针损坏,所以现在就是不直接将接地针打入地下,而是将接地针与辅助工具连接,将辅助工具代替接地针打入地下,该辅助工具包括套筒1,套筒I的外表面呈长方体的柱状结构,其上顶开口,下底封口,在最底端为尖状的入地端4,在套筒I的外壁上连接有倒“7”字形的接线板5,在接线板5的竖直板11上设有用于接线的两个通孔6。
[0020]在将套筒I砸入地下的时候不直接锤击套筒I,而是锤击插入到套筒I内的方柱2,方柱2与套筒I的内腔形状一致,可插入到套筒I的最底端,在方柱2的最上端为圆饼状的锤击板3,当方柱2插入到套筒I内部的时候,锤击圆饼状的锤击板3即可将套筒I打入地下。
[0021 ] 在套筒I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孔7和第二开孔8,第一开孔7位于套筒I外壁的一个侧壁上,第二开孔8位于与第一开孔7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并且第二开孔8均与第一开孔7相连通,形成一个大的开孔,并且沿着套筒I外壁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此开孔设置的目的就是在拔出套筒I的时候可以将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7和第二开孔8做为撬棍的撬点,使其能够一层一层的向上递进拔出,第一开孔7呈长方形,其长边等于所在侧壁的宽度,其两侧短边分别在套筒I的两个棱边上,第二开孔8分别位于第一开孔7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并且呈直角三角形,其竖直直角边9与第一开孔7的短边重合,从而使得第一开孔7和第二开孔8实现了连通,其水平直角边10位于竖直直角边9的上侧,从而为撬棍提供撬点。由于方柱2的形状与套筒I内腔的形状一致,所以当将方柱2插入到套筒I内部的时候,方柱2本身的体积可以将第一开孔7和第二开孔8填满,不至于使其向下锤击的过程中,两个开孔与土壤相互推顶,造成套筒I向下运动的阻碍。[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装设接地针的时候可以将此工具与接地针相连接,从而代替接地针打入地下,防止了接地针直接被打入地下而损坏接地针,特别是在冬季施工,由于天气严寒地面冰冻较硬的情况下,此工具底端采用尖状的入地端,更易打入地下,在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两个开孔相连通,并且上下均匀的布置,在拔出该工具的时候可以借助于撬棍并以此两个开孔为撬点,向上撬动套筒,使其脱离地下,在套筒内部设有方柱,当方柱插到套筒内的时候方柱本身可以将上下开孔的内部空间填满,不至于使向下锤击的时候开孔与土壤接触造成阻碍,同时方柱顶端为圆饼状的锤击板,可充分承受击打力向下运动,在套筒外壁上还连接有接线板,接线板上的通孔与接地针连接,且通孔的高度高于圆饼状的锤击板,使通孔的位置始终位于地面之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套筒(I),所述套筒(1)底端封口、上端开口,在套筒(I)内插有外轮廓与套筒(I)的内腔腔体形状一致的方柱(2),所述方柱(2)的顶端连接有圆饼形的锤击板(3),所述套筒(I)的底端连接有呈尖状的入地端(4),所述套筒(I)的外壁还连接有接线板(5),在接线板(5)上设有两个并排分布的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在长方形的套筒(I)外表面的一个侧壁上沿套筒(I)的长度方向均匀开有长方形的第一开孔(7),在与第一开孔(7)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相对于每个第一开孔(7)均开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二开孔(8),所述第二开孔(8)的竖直直角边(9)与第一开孔(7)的竖直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开孔(8)的水平直角边(10)位于竖直直角边(9)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针装设辅助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板(5)的断面形状呈倒置的“7”字形,所述通孔(6)设在接线板(5)的竖直板(11)上,所述通孔(6)轴心线的水平高度高于锤击板(3)的上表面高度。
【文档编号】H01R43/26GK203747222SQ20142011276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赵金柱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