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174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属于机房负载端的断电装置。包括ARM开发板、电磁感应模块、触头模块、触点、机房负载端;在ARM开发板内还设置有芯片和存储芯片;电磁感应模块由静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组成,且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设置在ARM开发板中的芯片的引脚连接;所述触头模块由动铁芯、绝缘杆、导电杆、卡口、外部转轴和内部转轴组成;绝缘杆一端与动铁芯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导电杆的一端头固定,导电杆的另一端与内部转轴活动连接,内部转轴外表面还设置外部转轴,且内部转轴通过外部转轴与机房负载端通过导线相连接;卡口设置在外部转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节能环保避免了电能资源的损耗,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房负载端的断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机房的开关都是手动推拉式,教师在使用机房时需手动开关电闸。但实际中由于教师或机房管理人员的遗忘、一些偶发事件如上课途中突然停电后机房被关闭等使得机房电闸并没有真正被关闭,既造成了电能不必要的浪费,又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能通过存储芯片中预先设定的断电时间,自动完成断电操作,避免资源浪费的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ARM开发板(I)、电磁感应模块(2)、触头模块(3)、触点(4)、机房负载端
[5];在所述的ARM开发板⑴内还设置有芯片11和存储芯片12;所述ARM开发板⑴通过289针引脚接口与S3C2440 (11)连接,通过19针引脚接口与K9F2G08U0A (12)连接,通过电源数据线得到5V电源。
[0005]所述的电磁感应模块(2)由静铁芯(21)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22)组成,且所述的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设置在ARM开发板(I)中的芯片的引脚连接;
[0006]所述触头模块(3)由动铁芯(31)、绝缘杆(32)、导电杆(33)、卡口(34)、外部转轴
(35)和内部转轴(36)组成;所述的绝缘杆(32) —端与动铁芯(3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导电杆(33)的一端头固定,导电杆33的另一端与内部转轴(36)活动连接,在所述内部转轴36外表面还设置外部转轴35,且所述的内部转轴通过外部转轴与机房负载端5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卡口 34设置在外部转轴的一侧。
[0007]本实用新型根据ARM板上存储芯片中预先设定的断电时间值引起电压变化,导线产生变化磁场吸引动铁芯使得导电杆与触点断开实现机房负载自动断电的要求。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断电时间来控制触头系统与触点的闭合,避免了机房负载端对电能资源的损耗,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包括ARM开发板1、电磁感应模块2、触头模块3、触点4、机房负载端5 ;在所述的ARM开发板I内还设置有芯片11和存储芯片12 ;所述的电磁感应模块2由静铁芯21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22组成,且所述的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设置在ARM开发板I中的芯片的引脚连接;所述触头模块3由动铁芯31、绝缘杆32、导电杆33、卡口 34、外部转轴35和内部转轴36组成;所述的绝缘杆32 —端与动铁芯3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导电杆33的一端头固定,内部转轴36由导电材料制成,负载端通过导线与内部转轴、内部转轴与导电杆组成导体;外部转轴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在一侧设置卡口 34,确保导电杆只能转动一次;所述触点4连接在火线上,并采用防火花材料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原理:ARM开发板接通电源后,存储芯片K9F2G08U0A中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值存入TCNTBO寄存器中,当寄存器中的时间段值自减到与比较寄存器TCMPBO值相等时,S3C2440芯片引脚TouTO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导线中产生变化的电流使得静铁芯周围产生电磁场,触头模块中的动铁芯被吸引,导电杆与触点分离,实现了自动断电的要求。
[0011]TCNTBO寄存器中的值再自减后,TouTO引脚的电平转变为低电平,变化的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电磁场吸引力吸引转轴转动时,由于转轴被卡口固定,保证了断电的要求。当TCNTBO的值自减为O后,自动装载原来预先设定的值,一直重复,直至ARM开发板断电。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机房智能断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ARM开发板(I)、电磁感应模块(2)、触头模块(3)、触点(4)、机房负载端(5);在所述的ARM开发板⑴内还设置有芯片(11)和存储芯片(12); 所述的电磁感应模块(2)由静铁芯(21)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22)组成,且所述的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设置在ARM开发板(I)中的芯片的引脚连接; 所述触头模块(3)由动铁芯(31)、绝缘杆(32)、导电杆(33)、卡口(34)、外部转轴(35)和内部转轴(36)组成;所述的绝缘杆(32) —端与动铁芯(3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导电杆(33)的一端头固定,导电杆(33)的另一端与内部转轴(36)活动连接,在所述内部转轴(36)外表面还设置外部转轴(35),且所述的内部转轴通过外部转轴与机房负载端(5)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卡口(34)设置在外部转轴的一侧。
【文档编号】H01H3/28GK203787301SQ20142013246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王溢琴, 秦振吉, 芦彩林 申请人:晋中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