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174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盖组件,包括主机壳体、其第一端与主机壳体铰接的弹片、与弹片可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以及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状态下防止电池盖壳体向第一端方向滑动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凸部。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作用部抵住限位部,防止电池盖壳体向第一端方向移动。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限位槽,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延伸到限位槽内。从而有效保护了为保持电池盖壳体与主机壳体完全闭合稳定状态的卡扣不被破坏。
【专利说明】—种电池盖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组件,特别是一种具有旋转式电池盖壳体的电池盖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电子设备上常采用具有推拉旋转式电池盖壳体的电池盖组件。在装取电池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电池盖壳体与主机壳体分离,而只需要以旋转形式将电池盖壳体“旋开”即可。这种具有“旋开”结构的电池盖壳体既可简化装取电池的操作,又能防止电池盖壳体丢失。 [0003]图1显示了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池盖组件。如图1所示,电池盖组件10包括主机壳体1、与主机壳体I铰接的钣金弹片3,与所述钣金弹片3可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4,以及位于电池盖壳体4上的第一卡扣9和与之卡接配合的位于主机壳体I上的第二卡扣
8。实际使用时,当第二卡扣8和第一^^扣9卡接配合,并且将电池盖壳体4稳定地盖合在主机壳体I上,电池盖壳体4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当需要开启电池盖壳体4时,首先朝向背离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的端推动或拉动电池盖壳体4,并使得电池盖壳体4相对于钣金弹片3滑动使第二卡扣8和第 ^扣9脱离,此时电池盖壳体4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然后,将电池盖壳体4与钣金弹片3 —起旋转打开,此时电池盖壳体4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电池盖壳体4在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4沿钣金弹片3发生回落现象,通常会在钣金弹片上设置限位凸起7,并在电池盖壳体4上设置与限位凸起7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其中第一凹槽5沿电池盖壳体4移动方向位于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和第二凹槽6之间。在电池盖壳体4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限位凸起7位于第二凹槽6内。在电池盖壳体4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以及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通过电池盖壳体4与钣金弹片3的相对运动,使得限位凸起7移动至第一凹槽5内。利用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7和第一凹槽5限制电池盖壳体4朝向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移动(即防止电池盖壳体4发生回落)。
[0005]但采用这种结构,当电池盖壳体4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如有外力触碰到电池盖壳体4,易使得限位凸起7从第一凹槽5内滑出,使得电池盖壳体4相对于钣金弹片3朝向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移动(即电池盖壳体4发生回落)。此时,若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4,主机壳体I的第二卡扣8会与电池盖壳体4的第一卡扣9相互干涉,易造成第二卡扣8和/或第一^^扣9损坏,从而使得电池盖壳体4无法与主机壳体I扣合,进而导致电池盖组件10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盖组件。其有效地防止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池盖壳体相对于弹片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了电池盖组件的可靠性。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盖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主机壳体、其第一端与主机壳体铰接的弹片、用于盖合主机壳体并与弹片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以及用于限制电池盖壳体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的限位单元。
[0008]在本申请中,用语“第一端方向”是指朝向主机壳体的靠近弹片铰接端的那个端部的方向,而用语“第二端方向”是指朝向主机壳体的远离弹片铰接端的那个端部的方向。
[0009]通过上述设置,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限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主机壳体上设置的卡扣也不会与电池盖壳体上设置的卡扣产生干涉。由此,有效地避免了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会发生的卡扣干涉以致损坏的问题。
[0010]在一个替代性或叠加性的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凸部,其中,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时,凸部抵靠作用部,作用部位于通过部内,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限位部相对移动式穿过凸部,作用部与通过部分离,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作用部与凸部分离,作用部远离弹片铰接处的一端与限位部抵靠,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个,限位部包括能使凸部延伸穿过的底部开口,底部开口构造为当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使作用部抵接在限位部的端壁上,且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使凸部从中滑动式穿过。当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作用部抵接在限位部的端壁上,用于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当电池盖打开或推入时,作用部容纳于通过部中,使得电池盖壳体能朝向第一端方向或第二端方向移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凸部滑动式穿过底部开口,即凸部和底部开口之间不产生运动干涉。
[0012]优选地,限位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构件,L形构件各自的长边固定在电池盖壳体上且设置成彼此平行,从而在其间形成通过部,L形构件各自的短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从而形成底部开口。
[0013]优选地,底部开口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这种设置使得在电池盖壳体推入或拉开过程中,凸部能滑动式穿过底部开口。
[0014]优选地,作用部构造成从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这样设置方便制造,有利于节约成本。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限位槽,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延伸到限位槽内,在电池盖壳体推入或拉开时,移出限位槽。这样,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过程中,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仅在限位槽内运动,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其朝向第一端方向的滑动。因此,电池盖壳体得到了有效的限位,避免了在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时可能产生的卡扣干涉和损坏。
[0016]优选地,限位槽设置为圆弧状,并处于弹片的铰接端的朝向第一端方向的一侧。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此设置使得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始终临近式沿限位槽的壁随电池盖壳体运动,从而能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移动,满足了限位要求。且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0017]进一步优选地,限位槽设置为四分之一圆形的槽。这种设置在满足限位要求的同时,更加简化了结构,方便了生产。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弹片上设置翘起部,翘起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时与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第一凸出部相配合,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与第一端方向相反的第二端方向运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时,翘起部能抵住第一凸出部。从而阻止电池盖壳体继续朝向第二端方向运动。
[0019]优选地,翘起部构造成从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这种结构方便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壳体上设置用于容纳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安放槽,第一安放槽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状态时用于容纳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部。这种设置保证了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盖合在主机壳体上的稳定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弹片上设置作用部,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其可与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相匹配,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在主机壳体上设置限位槽,使得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限位槽能够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的移动。通过如上设置的限位单元,避免了电池盖壳体在旋转闭合临界过程中电池盖壳体的卡扣和主机壳体的卡扣的运动干涉,保护了电池盖壳体的卡扣和主机壳体的卡扣,提高了电池盖组件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和翘起部均可由弹片一体式裁剪出来,这种结构方便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部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第一安放槽内,从而保证了电池盖壳体在主机壳体上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23]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在电池盖壳体的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的电池盖组件的截面图;
[0024]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的电池盖组件的截面图;
[0025]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的电池盖壳体与弹片配合的立体图;
[0026]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电池盖壳体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下的电池盖组件的截面图;
[0027]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电池盖壳体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的电池盖组件的截面图;
[0028]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壳体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的电池盖壳体与弹片配合的立体图;和
[0029]图7显示了弹片的立体图,
[003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0031]在下文中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32]图2详细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电池盖壳体9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的电池盖组件100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电池盖组件100包括用于容纳电池40的主机壳体60、一端通过轴70与主机壳体60相铰接的弹片80,以及与弹片80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90。在电池盖壳体90的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90上的第二卡扣92与主机壳体60上的第 ^扣63相互配合,使电池盖壳体90稳定地扣合于主机壳体60上。
[0033]在电池盖壳体90的两横向端上分别设置纵向的滑道96,弹片80的两横向端嵌入滑道96内,如图6所示。因此,电池盖壳体90能相对于弹片80纵向移动,实现电池盖壳体90的拉开或推入。电池盖壳体90和弹片80也能围绕轴70 —起旋转,实现电池盖壳体90的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
[0034]在本申请中,所述的电池盖壳体9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是指如图2所示的电池盖壳体90完全扣合在主机壳体60上的状态。所述的电池盖壳体90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是指如图4所示的电池盖壳体90相对于弹片80纵向由第一端方向朝第二端方向移动,或者纵向由第二端方向朝第一端方向移动的状态。所述的电池盖壳体90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是指如图5所示的电池盖壳体90和弹片80 —起向远离主机壳体60的方向旋转打开,或者一起向靠近主机壳体60的方向旋转闭合的状态。
[0035]在本申请中,用语“横向”为垂直于如图2所示的截面的方向,用语“纵向”为垂直于横向并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或从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
[0036]如图2所 示,电池盖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池盖壳体90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的限位单元50 ο在图示实施例中,限位单元50包括设置在主机壳体60上的限位槽64。该限位槽64构造成使得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过程中,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能延伸到限位槽64内。限位槽64设置成相对于弹片铰接端处于主机壳体60的第一端的一端,并向主机壳体60的内侧凹陷。优选地,限位槽64设置为圆弧状。因此,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始终位于限位槽64的内部空间内,并且第一端部95的端面始终贴近限位槽64的壁。由此,限位槽64起到了防止电池盖壳体90朝向第一端方向滑动的作用。进一步优选地,限位槽64可构造为四分之一圆形的槽。这种设置使主机壳体60的结构比较简单,方便制造。可以理解的是,圆弧状的限位槽64的弧度不限于四分之一圆形,而是包含了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时使装取电池40能方便地进行的所有弧度。例如限位槽64还可以构造为六分之一圆形、三分之一圆形或二分之一圆形等。
[0037]如图2所示,限位单元50还可包括设置在弹片80上的作用部82、设置在电池盖壳体90上的与作用部82位置对应的限位部94、能容纳作用部82的通过部942和设置在主机壳体60上与作用部82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凸部65。
[0038]作用部82和限位部94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作用部82与限位部94相配合,能防止电池盖壳体90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如若单独设置第一端部95与限位槽64的配合或作用部82与限位部94的配合,也能满足限位需要。因此第一端部95与限位槽64的配合和作用部82与限位部94的配合可单独设置,亦可一同设置。
[0039]优选地,为了方便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作用部82构造为由弹片80—体式剪裁并折弯而成的舌状,如图7的弹片80的立体图所示。
[0040]限位部94可固定设置在电池盖壳体90上并与作用部82相对应的位置处。如图3所示,限位部94构造为位于两纵向滑道96之间并向弹片80方向突出的两个相对的“L”状构件,包括用于容纳作用部82的通过部942和底部开口 941。具体地说,两个L形构件相对地设置,其各自的长边固定在电池盖壳体90上且设置成彼此平行,从而在其间形成通过部942,而其各自的短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从而形成底部开口 941。
[0041]如图2和3所示,在电池盖壳体90的完全闭合状态下,作用部82位于通过部942内。如图4所示,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或推入时,通过部942跟随电池盖壳体90 —起运动,使得作用部82在通过部942相对于电池盖壳体90移动。在电池盖壳体90的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过程中,如图5和6所示,作用部82沿纵向移出通过部942,并在自身弹力下朝向远离电池盖壳体90的方向运动,从而抵接在限位部94的端壁上。因此,作用部82与限位部94的配合实现了防止电池盖壳体90朝向第一端方向的滑动。[0042]如图2所不,凸部65设置在主机壳体60上与作用部82相对应的位置处。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闭合的临界状态,即电池盖壳体90向接近主机壳体60的方向旋转时,凸部65可顶住作用部82。随着电池盖壳体90继续旋转,凸部65的高度能满足使作用部82向靠近电池盖壳体90方向变形,从而由底部开口 941处的限位部94的端壁处移动到通过部942位置处,解除了作用部82对限位部94的端壁的抵接,如图4所示。此时,如推入电池盖壳体90,作用部82进入通过部942内,作用部82不再限制电池盖壳体90朝向第一端滑动。底部开口 941的宽度大于凸部65的宽度。由此,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或推入状态下,凸部65滑动式穿过底部开口 941,并不与限位部94产生运动干涉。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过程中,即电池盖壳体90向远离主机壳体60的方向旋转时,作用部82逐渐远离凸部65,使得凸部65对作用部82不起作用。此时,作用部82在自身弹力下向远离电池盖壳体90的方向运动,并抵住限位部94的端壁,防止电池盖壳体90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起到限位作用,如图6所示。
[0043]电池盖壳体90在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作用部82抵住限位部94的端壁,用于为电池盖壳体90提供限位。同时,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受限位槽64的制约,使得电池盖壳体90不能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此两种配合关系的限位单元50同时作用,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盖壳体90在电池盖壳体90在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朝向第一端方向滑动,从而保护了第一^^扣63和第二卡扣92在旋转闭合时不被破坏。
[0044]如图2所示,电池盖壳体90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分98和第二部分99的弯折结构,用于盖合在主机壳体60上。主机壳体60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一安放槽61,在电池盖壳体9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能跨过轴70延伸到第一安放槽61内。由此,保证了在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的电池盖壳体90盖合在主机壳体60上的稳定性。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的外形与第一安放槽61的外形相匹配,保证了电池盖组件100的外侧面的平面度。在主机壳体60与第一端方向相反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安放槽62,第二安放槽62在电池盖壳体9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用于容纳设置在电池盖壳体90的第二部分99上的第二凸出部91。还有,在电池盖壳体90的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第二卡扣92与第一卡扣63相互卡接在一起。通过上述设置,电池盖壳体90严密地盖合在了主机壳体60上,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电池盖壳体90在主机壳体60上的稳定性。[0045]图4显示了电池盖壳体90的拉开或推入状态。弹片80上设置背离自身主体并向电池盖壳体90方向延伸的翘起部81。相应地,在电池盖壳体90上设置向弹片80方向突出的第一凸出部93。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过程中,即相对弹片80朝向第二端方向滑动过程中,翘起部81和第一凸出部93配合,阻碍了电池盖壳体90继续朝向第二端方向移动。因此,防止了电池盖壳体90从弹片80上拉出脱落。优选地,翘起部81实施为由弹片80 —体式剪裁出来并折弯而成的舌状,如图7的弹片80的立体图所示。此种设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第一凸出部93的高度不突出于弹片80的主体,也就是说,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或推入时,第一凸出部93能容纳于弹片80和电池盖壳体90形成的空间内,并不与弹片80运动干涉。
[0046]如图2所示,在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部分98的第二端的外侧面上可设置防滑纹97,使得能方便地拉开或推入电池盖壳体90。如图7所示,弹片8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电池40的正负极相接触的接触部83。
[0047]在电池40的装取过程中,首先在防滑纹97处施加力拉开电池盖壳体90。这样,通过部942容纳作用部82并随电池盖壳体90 —起向第二端方向移动,限位部94的底部开口941滑动式越过凸部65。翘起部81和第一凸出部93相抵接配合时,电池盖壳体90拉开到极限位置。此时,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移出第一安放槽61、第二凸出部91移出第二安放槽62,第一^^扣63与第二卡扣92也脱开,而且作用部82恰好纵向移出通过部942,如图4所示。接着,旋转打开电池盖壳体90,弹片80随之一起旋转。此时,第一端部95在限位槽64的内部空间内随电池盖壳体90旋转,作用部82在自身弹力下向远离电池盖壳体90的方向运动,并抵住限位部94的端壁。使得电池盖壳体90不能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如图5、6所示。电池盖壳体90打开到位时,装取电池40。再次,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90,弹片80随之一起旋转,凸部65使作用部82变形从底部开口 941处的限位部94的端壁处移动到通过部942位置处。此时,弹片80上的接触部83正好接触电池40的正负极。而且,第一^^扣63和第二卡扣92不产生运动干涉。最后,推入电池盖壳体90,通过部942容纳作用部82并随电池盖壳体90 —起向第一端移动,限位部94的底部开口 941滑动式穿过凸部65。直到电池盖壳体90的第一端部95移入第一安放槽61、第二凸出部91移入第二安放槽62,第 ^扣63与第二卡扣92也配合卡接。电池盖壳体90稳定地盖合在主机壳体60上,如图2、3所示。
[0048]需要说明的是,可将滑槽96构造为限位部,而不必增加额外设置。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作用部82抵接在滑槽96的第一端壁上。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闭合时,凸部65抵住作用部82使其进入滑槽96内。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或推入时,作用部82在滑槽96内相对运动。其大体结构和作用与上述所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类似。
[0049]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还可以设置为单个“L”状构件,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作用部82抵接在“L”状限位部的底壁上。在电池盖壳体90旋转闭合时,凸部65抵住作用部82使其进入“L”状结构的内空间内。在电池盖壳体90拉开或推入时,作用部82在“L”状结构的内空间内相对运动。可以理解地,作用部和限位部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但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电池盖壳体90不能从弹片80上拉出脱落,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在电池盖壳体90上和弹片80上分别设置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等,在此不再赘述,但都应落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纳电池的主机壳体, 弹片,其一端与所述主机壳体铰接, 用于盖合所述主机壳体的电池盖壳体,其与所述弹片滑动式连接,以及 限位单元,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所述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上的凸部, 其中,在所述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时,所述凸部抵靠所述作用部,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通过部内; 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所述限位部相对移动式穿过所述凸部,所述作用部与所述通过部分离; 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凸部分离,所述作用部远离所述弹片铰接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靠,从而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能使所述凸部延伸穿过的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构造为当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使所述作用部抵接在所述限位部的端壁上,且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使所述凸部从中滑动式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构件,所述L形构件各自的长边固定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且设置成彼此平行,从而在其间形成所述通过部,所述L形构件各自的短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从而形成所述底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凸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构造成从所述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上的限位槽,所述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延伸到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推入或拉开时,移出所述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圆弧状,处于所述弹片的铰接端的朝向第一端方向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四分之一圆形的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片上设置翘起部,所述翘起部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拉开时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的第一凸出部相配合,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朝向与所述第一端方向相反的第二端方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部构造成从所述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第一安放槽,所述第一安放槽在所述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状态时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盖壳体的第 一端部。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774382SQ201420132051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詹谊锋, 庄志 申请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