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384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PIN针、电缆及用于连接导通PIN针和电缆的PCB板,该PCB板设有与PIN针焊接的第一焊接区和与电缆焊接的第二焊接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上设置可分别与PIN针、电缆精确定位的第一焊接区、第二焊接区,避免了连接线与PIN针一根一根对应直接焊接时出现的错焊、假焊现象,减少不良品,降低生产成本,且可通过过炉焊接一次性全部焊接出来,简化了连接线与PIN针之间焊接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用以传输信号的连接线品种繁多,根据所传输信号的不同,连接线也不同。随着信息产品的发展,数据传输的速度越来越高,对连接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常见连接线的线材一般是多芯软电缆。然而多芯软电缆一方面体积比较大,其收容性差;另一方面,多芯软电缆与连接头内的PIN针之间的焊接通常是采用人工焊接工艺将线芯与PIN针一根一根的对应焊接起来,由于线芯很多,很容易出现错焊、假焊现象,且一旦出现错焊、假焊现象,难以维修,即其生产工艺复杂,标准化程度低。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连接装置,旨在简化连接线与PIN针之间焊接的生产工艺,提高连接器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包括PIN针、电缆及用于连接导通所述PIN针和所述电缆的PCB板,所述PCB板设有第一焊接区和第二焊接区,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PIN针焊接,所述第二焊接区与所述电缆焊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焊接区开设有与所述PIN针一一对应的焊接孔,所述PIN针插入所述焊接孔焊接。
[0007]优选地,所述PIN针的一端折弯90°后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
[0008]优选地,所述电缆为柔性扁平电缆,所述第二焊接区设置有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相适配的焊盘,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平铺在所述焊盘上焊接。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塑胶块,所述塑胶块上开设有至少一排用于固定所述PIN针的卡槽,所述卡槽为通孔,所述PIN针插入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塑胶块上。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地框及用于连接导通所述接地框和所述电缆的屏蔽层的导电件,所述接地框紧套在所述塑胶块的表面上,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接地框连接,该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层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接地框固定连接的连接口及用于所述电缆伸出的出线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出线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上设置用于与PIN针焊接的第一焊接区及用于与电缆焊接的第二焊接区,第一焊接区、第二焊接区分别可与PIN针、电缆精确定位,避免了连接线与PIN针一根一根对应直接焊接时出现的错焊、假焊现象,减少不良品,降低生产成本,且可通过过炉焊接一次性全部焊接出来,简化了连接线与PIN针之间焊接的生产工艺,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另外,电缆为柔性扁平电缆,柔性扁平电缆本身具有扁平且柔性可卷的特性,大大增强了连接线的可收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
[0019]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装置包括PIN针10、电缆20及用于连接导通PIN针10和电缆20的PCB板30,PCB板30设有第一焊接区31和第二焊接区32,其中,第一焊接区31与PIN针10焊接,第二焊接区32与电缆20焊接。
[0021]具体的,第一焊接区31开设有与PIN针10——对应的焊接孔311,PIN针10插入焊接孔311焊接;电缆20为柔性扁平电缆,第二焊接区32设置有与柔性扁平电缆相适配的焊盘321,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平铺在焊盘321上焊接。本实施例中,焊接孔311与PIN针10 一一对应,使第一焊接区31与PIN针10之间可以实现精确定位;PIN针10插入焊接孔311进行焊接,可避免PIN针与焊接孔311之间出现虚焊、假焊现象;焊盘321与柔性扁平电缆相适配,则可使第二焊接区32与柔性扁平电缆之间实现精确定位;另外,使用柔性扁平电缆作为连接线,利用其扁平且柔性可卷的特性,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增强了连接线的收容性,柔性扁平电缆卷起来后可以大大缩小产品的包装尺寸,降低生产成本。
[0022]优选地,第一焊接区31上的焊接孔311与第二焊接区32上的焊盘321之间一一对应导通。这样,只要将PIN针10与第一焊接区31及柔性扁平电缆与第二焊接区32焊接起来,就可以精确导通PIN针10与柔性扁平电缆。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焊接孔311与一个焊盘321对应导通或者将一个焊接孔311与多个焊盘321对应导通。
[0023]进一步的,PIN针10的一端折弯90°后与第一焊接区31焊接。这样,在PIN针10插入焊接孔311之后PCB板仍可平铺放置,就可以同时将柔性扁平电缆的焊接端平铺在第二焊接区32上,再一并过炉焊接,实现PIN针10、PCB板30和柔性扁平电缆之间的一次性全部焊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0024]进一步的,该连接装置还包括塑胶块40,该塑胶块40上开设至少一排用于固定PIN针10的卡槽41,该卡槽41为通孔,PIN针10插入卡槽41固定在塑胶块40上。本实施例中,卡槽41的排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PIN针10插入卡槽41固定在塑胶块40上,PIN针与PIN针之间被塑胶间隔开来,使得PIN针之间相互绝缘,从而PIN针传输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0025]装配时,先将PIN针10与塑胶块40装配起来,此过程将PIN针10折弯90°的一端统一朝向一个方向;接着,在PCB板30的焊接孔311和焊盘321上点上锡膏,然后将PIN针10插入PCB板30上对应的焊接孔311后平铺放置,再将柔性扁平电缆的焊接端平铺在适配的焊盘321上;最后,将整个装置过炉焊接。
[0026]本实施例通过在PCB板30上设置用于与PIN针10焊接的第一焊接区31及用于与电缆20焊接的第二焊接区32,第一焊接区31、第二焊接区32分别可与PIN针10、电缆20精确定位,避免了连接线与PIN针10 —根一根对应直接焊接时出现的错焊、假焊现象,减少不良品,降低生产成本,且可通过过炉焊接一次性全部焊接出来,简化了连接线与PIN针10之间焊接的生产工艺,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另外,电缆20为柔性扁平电缆,柔性扁平电缆本身具有扁平且柔性可卷的特性,大大增强了连接线的可收容性。
[0027]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在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地框50及用于连接导通接地框50和电缆20的屏蔽层21的导电件,其中,接地框50紧套在塑胶块40的表面上,导电件的一端与接地框50连接,导电件的另一端与屏蔽层21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地框50用导电金属制成。接地框50紧套在塑胶块40的表面上,当连接装置连接到设备上时,可在设备外壳的连接口处开设与接地框50相适配的凹槽,这样,可以利用接地框50与凹槽的匹配关系方便的将连接装置的PIN针插入设备的连接口中。
[0029]电缆20的结构从里到外为线芯、线芯绝缘层、屏蔽层21和外侧绝缘层。装配时,将电缆20的靠近与焊盘321焊接的一端的外侧绝缘层剥开,露出屏蔽层21,导电件的一端缠紧屏蔽层21,导电件的另一端缠紧接地框50,这样导电件就将屏蔽层21与接地框50连接了起来,当接地框50连接到设备的外壳上时,屏蔽层21就可以通过设备外壳接地(设备外壳通常接地),屏蔽层21的电磁屏蔽作用得以起效,进而使信号传输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增强。本实施例中,导电件可以是导电布或者细而平的导线。
[0030]进一步的,该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壳60,该外壳60开设有用于与接地框50固定连接的连接口 61及用于电缆20伸出的出线口 62,其中,连接口 61与出线口 62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外壳60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壳60及与外壳60固定连接的接地框50包裹了 PIN针10、PCB板30、塑胶件40、电缆20的与焊盘321焊接的焊接端,可以有效的保护上述被包裹的部件不受外力损坏;同时,绝缘的外壳60可以使用户避免触电。
[0031]用户将连接线进行大角度的扭曲形变会导致折断连接线或者连接线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断开的现象,本实施例中,连接口 61与出线口 62不在同一直线上,在使用该连接装置时,可使电缆20由于重力或人为而产生扭曲形变的方向与出线口 62的方向有相近的朝向,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缆20与出线口 62之间扭曲形变的角度需求,从而达到延长连接装置使用寿命的作用。
[0032]通过导电件连接导通接地框50和柔性扁平电缆20的屏蔽层21,可增强该连接装置在信号传输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通过连接口 61与出线口 6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设置,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缆20与出线口 62之间扭曲形变的角度需求,能延长该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IN针、电缆及用于连接导通所述PIN针和所述电缆的PCB板,所述PCB板设有第一焊接区和第二焊接区,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PIN针焊接,所述第二焊接区与所述电缆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开设有与所述PIN针一一对应的焊接孔,所述PIN针插入所述焊接孔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的一端折弯90°后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为柔性扁平电缆,所述第二焊接区设置有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相适配的焊盘,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平铺在所述焊盘上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胶块,所述塑胶块上开设有至少一排用于固定所述PIN针的卡槽,所述卡槽为通孔,所述PIN针插入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塑胶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框及用于连接导通所述接地框和所述电缆的屏蔽层的导电件,所述接地框紧套在所述塑胶块的表面上,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接地框连接,该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层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接地框固定连接的连接口及用于所述电缆伸出的出线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出线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3859354SQ20142017725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韩六二, 张俊, 李健林 申请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