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454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一个电池芯组及两个固定模块。电池芯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池芯。各固定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含夹持部,且所述夹持部凸伸于容置槽内。其中,各固定模块的容置槽分别套设在电池芯的两端,而各弹性臂的夹持部分别夹持于电池芯的侧壁,以使电池芯稳固地设置在固定模块内。通过固定模块的容置槽内的弹性臂本身的弹性,可消弥电池芯的制造公差,且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回复力,以夹持电池芯,进而使电池芯更稳固地设置在固定模块中。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多个弹性臂,而可稳固地夹 持电池芯的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几年,在各方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对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它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保障其安全、稳定的工作,将是动力电池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如何 确保动力电池在电动车行走过程中稳定而不摇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现今的动 力电池包含有一个上固定盖及一个下固定盖,其分别对应动力电池所具有的电池芯数量, 而分别具有数个容置槽,借以可以分别套设置在各电池芯的两端,并且再通过其他固定方 式将上下固定盖组合固定,借以达到使电池芯在电动车行走间稳定而不剧烈摇晃的问题。
[0003]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在电池芯的制造过程中,以及容置槽的制造过程中,常有制 造公差的问题,例如是圆筒形的电池芯其周圆大小大于容置槽,组装人员虽然可以将电池 芯强行塞入容置槽中,但当电动车上路行进时,可能因为动力电池摇晃,而使得相对周圆较 大的电池芯,挤压容置槽,进而造成上下固定盖破裂的问题,而使得电池模块毁坏。因此,创 作者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 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其具有数个弹性臂,可弹性地夹 持电池芯,借以可有效地解决公知电池模块的上下固定盖,无法克服电池芯及容置槽的制 造公差,进而无法有效在电动车行进间固定电池芯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包括一个电池芯组及两个固 定模块。电池芯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池芯。各固定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容置槽,其包含至少一 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含一个夹持部,且夹持部凸伸于容置槽内。各固定模块的容置槽分 别套设在电池芯的两端,而各弹性臂的夹持部分别持夹于电池芯的侧壁,以使电池芯稳固 地设置在固定模块内。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外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包括一个电池芯组及两 个固定模块。电池芯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池芯。各固定模块包含一个容置槽,其底部设置有 至少两个相对面设置的弹性臂,且各弹性臂包含一个夹持部。其中,各固定模块分别套设在 电池芯的两端,而各弹性臂的夹持部分别夹持于电池芯的侧壁。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固定模块的容置槽内的弹性臂本身 的弹性,据以可消弥电池芯的制造公差,且更可以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回复力,以夹持电池 芯,进而使电池芯更稳固地设置在固定模块中。
[0008]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容置槽及弹性臂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芯组装在容置槽的第一 首1J视图。
[00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芯组装在容置槽的第二 剖视图。
[001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装剖视图。
[001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容置槽及弹性臂的另一种态 样的示意图。
[0015]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池芯的一端组装在固定模 块的弹性夹持件中的示意图。
[0017]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1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固定模块的剖视图。
[0019]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 1、2、3 电池模块 10 电池芯组 11 电池芯 20、 30、40 固定模块 201、301、401 容置槽 2011、402 凹槽 21、 311、41 弹性臂 211 弹性本体 212、3111、411 夹持部 2121、 3111a 导引面 2122、 3111b 抵顶面 22、 32 卡合元件 31 弹性夹持件 50 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第一种实施方式
[0022]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 爆炸图及组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模块1包含一个电池芯组10及两个固定模块20。 电池芯组10包含数个电池芯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数个电池芯11为例,但不局限于此,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仅为单一个电池芯11)。各固定模块20分别对应电池芯11的数量而具 有数个容置槽201,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规则排列。各容置槽201中具有数个弹性臂21,弹 性臂21的数量可以依据容置槽201的外型加以选择,例如是附图中的圆形容置槽201 (亦 即电池芯11是圆形态样),其可以具有三个弹性臂21,且分别设置在均等的圆周位置上;又 或者,在方形或是椭圆形的容置槽态样中(亦即电池芯11是方形或是椭圆形态样),容置槽 可以是具有四个弹性臂,而其分别设置在方形及椭圆形的四边角处,借以可达到较佳地稳 固效果。
[0023] 各弹性臂21包含一个弹性本体211及一个夹持部212,弹性本体211与容置槽201 相连接,而夹持部212设置在弹性本体211与容置槽201相连接的另一端,且夹持部212是 由弹性本体211向容置槽201的内部中心凸伸而成。其中,弹性本体211的内侧表面可以 是与容置槽201的内侧表面同平面,而夹持部212则可以是凸伸于弹性本体211的内侧表 面。值得一提的是,各固定模块20可以具有数个卡合元件22,其可使两个固定模块20相互 卡和,优选地更可以通过锁固件(例如螺丝)加以锁和两个固定模块20。
[0024] 如图2所示,容置槽201对应弹性臂21的数量可以包含有数个凹槽2011,其由容 置槽201的侧壁向外延伸而成,弹性臂21设置在凹槽2011中,且弹性本体211与凹槽2011 的侧壁具有一段预定距离,而使夹持部212受推抵时,弹性本体211可向凹槽2011内移动。 各夹持部212可以包含有一个导引面2121及一个抵顶面2122。导引面2121对应于电池芯 (图未示)置入的方向,可以是一个斜面或是弧面;举例来说,如图所示,固定在电池芯(图 未示)的下方的固定模块20,各导引面2121可以是由上向下且向容置槽201内部倾斜的斜 面。
[0025] 如图3及图4所示,其显示电池芯11设置在容置槽201的过程示意图。当电池芯 11的一端置入容置槽201中时,电池芯11抵顶各弹性臂21的夹持部212的导引面2121, 而使弹性本体211向凹槽2011方向移动;这时,弹性本体211因受电池芯11的推抵而据 以产生一个弹性回复力,以使夹持部212持续地抵靠于电池芯11的侧壁。当电池芯11完 全设置在容置槽201中时,弹性本体211受压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使夹持部212的抵顶面 2122持续地抵顶于电池芯11的侧壁,据以达到稳固电池芯11的功效。
[0026] 其中,弹性本体211与凹槽2011的距离可以是大于或等于电池芯11的制造公差, 借以当电池芯11具有制造公差时,可以通过弹性本体211与凹槽2011的间距而消弥所述 制造公差,且更可以利用弹性回复力稳定地夹持电池芯11。另外,两个弹性臂21的夹持部 212的距离,优选地可以是小于电池芯11的外径,借以当电池芯11设置在容置槽201中时, 各弹性臂21的夹持部212会受压,而据以产生弹性回复力,而有效地夹持电池芯11的侧 壁,以达到稳固电池芯11的功效。
[0027] 如图5所示,两固定模块20分别设置在电池芯组10的两端,而各电池芯11分别 套设在容置槽201中,且容置槽201中的各弹性臂21分别抵顶于电池芯11的侧壁,而两固 定模块20的卡合元件22对应相互卡和,借以可使各电池芯11稳固地被限制在两固定模块 20内。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各弹性臂21的夹持部212有别于上述具有导引 面2121及抵顶面2122的态样,也可以是具有弧面的外观;相同地,当电池芯11设置在容置 槽201中时,各弹性臂21的夹持部212的弧面抵顶于电池芯11的侧面。
[0028] 第二种实施方式
[0029] 如图7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如图所 示,电池模块2包含:一个电池芯组10及两个固定模块30。电池芯组10包含数个电池芯 11。各固定模块30包含一个容置槽301、多组弹性夹持件31及多个卡合元件32。各组弹 性夹持件31规则地设置在容置槽301底部,且各组弹性夹持件31包含数个弹性臂311 (附 图中是以三个为例,但实际应用数量不局限于此),且各弹性臂311具有一个夹持部3111。 各固定模块30的各卡合元件32可以相互卡和设置,例如可以是相应的卡榫结构,或是可以 是再通过锁固件(例如螺丝)加以锁固。
[0030] 如图8所示,三个弹性臂311分别由容置槽301的底部向上延伸而成,且三个弹性 臂311分别环绕电池芯11的组装轴心线(图未示)间隔设置,而形成有一个容置空间(图 未标号),电池芯11则对应设置在多个弹性臂311所环绕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其中,各弹性 臂311具有一个夹持部3111,其包含一个导引面3111a及一个抵顶面3111b ;与上述实施方 式相同地,当电池芯11的一端进入三个弹性臂31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图未标号)中时, 电池芯11分别抵顶于各弹性臂311的导引面3111a,而据以使各弹性臂311受推抵,而向外 撑开,且同时通过各弹性臂311本身的弹性回复力,据以使弹性臂311的抵顶面3111b紧密 地贴合于电池芯11的侧壁。在实际应用中,夹持部3111也可是如同图6所绘示可以是弧 面。
[0031] 特别强调地是,在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圆形的电池芯与相应的圆 形容置槽为例,但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依据所需加以设计为不同外型的电池 芯及容置槽;例如,可以是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0032] 第三种实施方式
[0033] 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图9及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的第三种实施方 式。如图所不,电池模块3可以包含有一个电池芯组10、一个固定模块40及一个上盖50。 固定模块40及上盖50分别设置在电池芯组10的两端。固定模块40包含有一个容置槽 401,其侧壁包含有数个弹性臂41,以附图中的方形容置槽401来说,弹性臂41可以是分别 设置在容置槽401的各个侧壁上,且相对较长的侧壁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弹性臂41。其中,各 弹性臂41分别具有一个夹持部411,其可以是一个平面或是弧面,或是可依据需求加以设 计,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绘示。
[0034] 如图10所示,其显示固定模块40的剖面视图。固定模块40的各个侧壁对应于弹 性臂41的设置数量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02,弹性臂41则由凹槽402的其中一侧延伸而成, 且与凹槽402的侧边具有一段预定距离,而使弹性臂41可在凹槽402中弹性活动。弹性臂 41可以是由与凹槽402相连接处,渐进向容置槽401内部延伸倾斜所形成倾斜结构,亦即弹 性臂41外露于容置槽401内的表面,呈现为一个斜面,且弹性臂41相对于与容置槽401相 连的一端,可以是具有平行于电池芯11侧壁的表面,据以当电池芯11设置在容置槽401中 时,各弹性臂41的夹持部411可以贴合于电池芯11的侧面。换句话说,当电池芯11的一 端进入容置槽401中时,电池芯11的该端会抵靠于各弹性臂41位于容置槽401内的倾斜 表面,而电池芯11顺势将各弹性臂41向外推抵,而当电池芯11完全设置在容置槽401中 时,各弹性臂411受电池芯11挤压,据以产生弹性回复力,以使各夹持部411分别贴合于电 池芯11的侧壁,而达到稳固电池芯11的目的。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芯组,所述电池芯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池模块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对应所述电池芯的数量,包含有至少一个容置槽,所 述容置槽包含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含夹持部,且所述夹持部凸伸于所述容置槽 内; 其中,各所述固定模块的所述容置槽分别套设在所述电池芯的两端,而各所述弹性臂 的所述夹持部分别持夹于所述电池芯的侧壁,以使所述电池芯稳固地设置在各所述固定模 块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包含有至少一 个凹槽,所述弹性臂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距 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芯的制造公差。
4. 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臂的所述 夹持部包含导引面及抵顶面,所述电池芯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抵顶面抵顶于所述 电池芯的侧壁。
5. 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夹持部包含弧 面,所述电池芯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弧面抵顶于所述电池芯的侧壁。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容置槽包含至少一个凹槽,所 述弹性臂可活动地与所述凹槽的一侧相连接,与所述凹槽的两侧边具有预定距离。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臂是由与所述凹槽相连 接处,渐进向容置槽内部倾斜延伸所形成的倾斜结构。
8. -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芯组,所述电池芯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池模块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含容置槽,其底部对应所述电池芯的数量设置有 至少一组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包含数个弹性臂,且各所述弹性臂包含夹持部; 其中,所述固定模块套设在所述电池芯的至少一端,而各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夹持部分 别夹持于所述电池芯的侧壁。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夹持部包含 导引面及抵顶面,所述电池芯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抵顶面抵顶于所述电池芯的侧 面。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夹持部包含弧面,所述电 池芯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弧面抵顶于所述电池芯的侧面。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弹性臂由所述容置槽的底 部向外延伸而成。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弹性臂环绕所述电池芯的 组装轴心设置,而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电池芯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850354SQ20142019742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吴文, 李证智 申请人: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