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酸冷却结构的富液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140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体蓄电池内化成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带酸冷却结构的富液壶。



背景技术:

在胶体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个内化成的过程,即将生极板直接组装成电池,然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正、负极板上由氧化铅、游离铅、硫酸铅、三碱式硫酸铅、四碱式硫酸铅等物质组成的铅膏转化成为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活性物质,从而使电池转变为荷电状态。电池在内化成过程中极板产生放热反应,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因此在化成过程需要对电池进行降温处理,否则会使化成效率降低,活性物质易脱落,造成电池初容量低及缩短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现有工艺中多采用在电池外加冷却水的方式进行降温,即电池内的热量经过电池外壳散发到冷却水中进行降温,由于电池外壳通常采用较厚的工程塑料制成,导热性差,因此化成过程中降温效果差,特别是为了缩短化成时间而采用增大化成电流的方法时,降温效率更是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公开号为CN201689956U的实用新型于2010年12月29日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及其配套冷却系统,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入酸管和出酸管,其配套冷却系统将蓄电池酸冷却器的出酸管连接泵体,泵体连接冷却池,冷却池通过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酸冷却器的入酸管。使用该蓄电池酸冷却器及其配套冷却系统,能够便于在充电过程中将蓄电池内的液体吸出冷却后再重新注入,使蓄电池散热均匀,延长使用寿命。但该实用新型工作时需将酸液抽出另行冷却后注入电池,这不仅加长了工作流程,使冷却工艺复杂繁琐,还容易在抽酸加酸过程中引起加入电池内的酸量不准确,以及引入更多杂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胶体蓄电池冷却装置冷却效率低,或者冷却流程过长,易影响化成效率及产品质量,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工艺简单,冷却效率高,提高内化成效率和质量的带酸冷却结构的富液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酸冷却结构的富液壶,包括酸液容器和循环冷却水道,循环冷却水道包绕在酸液容器外围,循环冷却水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富液壶底部设有安装卡口,安装卡口与酸液容器连通。富液壶的酸液容器盛装着内化成过程的的工作介质——电解液,循环冷却水道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形成循环水路,内通冷却水,在酸液容器外进行持续冷却,使酸液容器及其内部的电解液保持低温或快速冷却,进行内化成过程时,将安装卡口与电池内腔的接口对接,使酸液容器内电解液与电池内原有电解液进行能量交换。电解液的密度对应于温度存在有反向变化关系,温度越低电解液密度越高,因此通过循环冷却水道的降温使酸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密度高于电池内的电解液密度,从而使电池内部产生电解液的密度差。电池上方酸液容器内的高密度的电解液向电池内部的低密度电解液进行沉降、置换,电池内部的高温度电解液向电池顶部上升,上升后的电解液由于循环冷却水的作用重新降温沉降,从而形成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跨过电池外壳的屏蔽,电解液直接在电池内部进行内循环冷却,使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温度处于不断降温的状态,与目前常用的通过电池外壳传导散热的方式相比,冷却效率大大提高;而与将电解液抽出电池进行冷却的方式相比,也可以保证更精确的单格加酸量,而且避免酸液抽出后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循环冷却水道,循环冷却水道呈螺旋状。螺旋状的循环冷却水道可以加长冷却水道,使冷却水与酸液容器充分进行热交换。

作为优选,酸液容器的底部呈锥形。锥形的底部有利于酸液容器内的电解液汇流,充分与电池内电解液进行能量交换。

作为优选,安装卡口上设有螺纹。安装卡口与电池接口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对接,操作方便,连接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电池内化成效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进入电池内部进行内循环冷却,循环路径短,过程简单,极大提高冷却效率,获得更显著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电池内化成效率。

确保电池内化成质量。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冷却流程短,电解液只在电池和本富液壶之间进行封闭内循环,不会引入外部杂质,因此可以确保电池内化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卡口,2-酸液容器,3-进水口,4-出水口,5-循环冷却水道,6-外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酸冷却结构的富液壶,由一外夹套6和一酸液容器2构成。酸液容器2位于富液壶的中心,酸液容器2的底部呈锥形。外夹套6围在酸液容器2之外,外夹套6为腔体结构,外夹套6的腔体与酸液容器2内部隔绝,外夹套6内部设有一道螺旋状的隔板,将外夹套6内部腔体分割成一条连续盘曲的螺旋状循环冷却水道5,包绕在酸液容器2外围,循环冷却水道5首末两端设有一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富液壶底部设有安装卡口1,安装卡口1与酸液容器2连通,安装卡口1上设有螺纹。

进行内化成过程时,将安装卡口1与电池内腔的接口螺旋对接,进水口3连接供水源,冷却水在循环冷却水道5中流动,通过循环冷却水道5的降温使酸液容器2内的电解液密度高于电池内的电解液密度,从而使电池内部产生电解液的密度差。电池上方酸液容器2内的高密度的电解液向电池内部的低密度电解液进行沉降、置换,电池内部的高温度电解液向电池顶部上升,上升后的电解液由于循环冷却水的作用重新降温沉降,从而形成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循环。酸液容器2内电解液内化成结束后,保持酸液容器2内电解液体积占整个酸液容器2体积的4/5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