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组件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212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Usb组件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组件及设备。一种USB组件包括插接头、PCB板、支撑件、功能模块和底座,插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PCB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支撑件的顶面与插接头的内部抵接,支撑件上设置有卡位结构,卡位结构与卡扣结构卡扣连接;且支撑件的底部的第一凸起部卡入第一通孔内,功能模块位于底座的安装位处,底座的第二凸起部卡入第二通孔。将功能模块置于插接头内部,即USB接口内,使得该功能模块原先在PCB板中占据的空间得到释放,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体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固定连接更多的功能单元,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通过设置支撑件和底座,使插接头、PCB板和功能模块稳固的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专利说明】USB组件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组件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 USB 设备,如 U 盘,通常包括 USB 接口、PCB 板(Printed Cri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以及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的各种元器件,如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开关按钮等,而所述PCB板的一端位于所述USB接口内,所述各种元器件位于所述PCB板上、所述USB接口外,这样当所述各种元器件都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时,会占据PCB板的大部分空间,再进行增加其他功能模块固定连接到PCB板上时,可能会难以在原有的有限的PCB板空间进行实施,只能通过扩大PCB板的体积来固定连接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这就会直接导致所述U盘结构体积变大。有些U盘的存储模块设置在USB接口内,使得U盘本身的体积变小,但是若延长这种U盘的PCB板用于连接其他元器件,则其内部结构连接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且内部元件连接稳固的USB组件及USB设备。
[0004]一种USB组件,包括插接头、PCB板、支撑件、功能模块和底座;
[0005]所述插接头的内部具有通腔,所述插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
[0006]所述PCB板包括插接部和与所述插接部相连的本体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通腔内,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接部或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0007]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插接部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插接头的内部抵接,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卡扣结构卡扣连接;且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卡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0008]所述功能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腔内,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一侧,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插接部电连接;
[0009]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置所述功能模块的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安装位处;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入所述第二通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挡壁,且所述挡壁靠近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功能模块。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包括顶壁和两个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顶面抵接,两个所述侧壁均与所述顶壁连接;
[0012]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扣结构位于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位于所述侧壁上;
[0013]所述卡位结构包括第—N立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所述第—N立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卡扣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所述顶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所述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为存储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包括多个第一金属触片;
[0018]所述功能模块为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组,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金属触片;
[0019]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电性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本体部上;
[0021]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个定位条,两个所述定位条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安装位为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定位条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条上。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的规格为标准USB接口的规格,所述USB组件形成的接口为标准USB接口。
[0023]一种USB设备,包括所述的USB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上的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与所述本体部电连接;
[0024]所述功能单元为开关单元、闪存芯片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5]上述USB组件及设备,通过将功能模块置于插接头内部,即USB接口内,使得该功能模块原先在PCB板中占据的空间得到释放,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体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固定连接更多的功能单元,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通过设置支撑件和底座,使插接头、PCB板和功能模块稳固的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实施例中USB组件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USB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USB组件中的整体部件的示意图;
[0029]图4为一实施例中USB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所示USB设备中的整体部件及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USB组件及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 USB组件及设备的首选实施例。但是,USB组件及设备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USB组件及设备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USB组件及设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USB组件100包括插接头110、PCB板120、支撑件130、功能模块140和底座150。插接头110的内部具有通腔112,PCB板120包括一体连接的插接部122和本体部124,插接部122位于通腔112内,本体部124位于通腔112外。在一实施例中,插接部122、PCB板120、支撑件130、功能模块140和底座150形成整体部件,插接头110的通腔112用于容纳该整体部件。较佳地,插接头110的规格为标准USB接口的规格,USB组件100形成的接口为标准USB接口。
[0034]插接头11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114,用于与支撑件13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14是通过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结构。
[0035]本体部124用于安装开关单元、闪存芯片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等功能单元的一种或多种。插接部12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6,插接部122或本体部12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8。
[0036]支撑件130位于插接部122的一侧,支撑件130的顶面与插接头110的内部抵接,支撑件130上设置有卡位结构132,卡位结构132与卡扣结构114卡扣连接。且支撑件13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4,第一凸起部134卡入第一通孔126内。
[0037]功能模块140至少部分位于通腔112内,功能模块140位于插接部122与支撑件130相对的一侧,功能模块140与插接部122电连接。功能模块140可以是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或具备其他功能的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40为存储模块,USB组件100可以成为具有存储功能的U盘,使得外设可以与存储模块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交流,从而实现U盘的功能。插接部1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123组,第一金属触片123组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金属触片123,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触片123为四个。存储模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142组,第二金属触片142组包括多个第二金属触片142,图2的实施例中第二金属触片142为四个。第一金属触片123组和第二金属触片142组--对应的电性连接。
[0038]具体的,第一金属触片123组和第二金属触片142组——对应的电性连接方式为焊接,即插接部122上与第一金属触片123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点,第一金属触片123组与该多个焊点在PCB板120上通过电路布线——对应电性连接,最终,通过该多个焊点与第二金属触片142组对应焊接,建立第一金属触片123组和第二金属触片142组的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焊点的数量设置与第一金属触片123组和第二金属触片142组的数量设置一致。
[0039]在功能模块140为存储模块的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40还包括存储本体144,以及位于存储本体144内部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存储电路(图1、图2中未标示)。具体的,第二金属触片142对内与逻辑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对外与第一金属触片123对应的电性连接。这样,外设通过与第一金属触片123组电性连接,可以间接的与存储模块中的逻辑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外设与存储模块的数据存储和交流功能。
[0040]底座150设置有容置功能模块140的安装位152,功能模块140位于安装位152处,底座150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54,第二凸起部154卡入第二通孔128。在功能模块140为存储模块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8位于本体部124上,底座150包括底板156和两个定位条158,两个定位条158位于底板156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底板156的两端,安装位152为底板156和两个定位条158形成的空间。第二凸起部154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条158上。
[0041]内壁包括顶壁和两个侧壁,顶壁与顶面抵接,两个侧壁均与顶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14包括第一^^扣结构114a和第二卡扣结构114b,第一^^扣结构114a位于顶壁上,第二卡扣结构114b位于侧壁上。卡位结构132包括第一^N立结构132a和第二卡位结构132b,第—N立结构132a与第—扣结构114a卡扣连接,第二卡位结构132b与第二卡扣结构114b卡扣连接。卡扣结构114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可以提高抗冲击的能力,使连接更加稳固。
[0042]进一步的,第二卡扣结构114b为两个,两个第二卡扣结构114b分别位于两个侧壁上,卡扣结构114从三个面分别与支撑件130连接,进一步提高组件的稳固性。第一卡扣结构114a可以是通过顶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结构,第二卡扣结构114b可以是通过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结构,加工简单,提高了生成效率。为了加强连接的稳定性,第一^^扣结构114a、第二卡扣结构114b、第一凸起部134和第二凸起部154均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均设置两个。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头110在远离本体部124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挡壁116,且挡壁116靠近插接部122和功能模块140。当PCB板120的插接部122、支撑件130、功能模块140与底座150组成的整体部件置于通腔112时,用于对整体部件进行限位作用,避免整体部件在组装的过程中因力度把握不到位穿出通腔112。
[0044]上述USB组件100组装时,首先,将功能模块140放置于底座150的安装位152中,再将底座150上的第二凸起部154对应的装配到PCB板120上的第二通孔128中,接着将支撑件130的第一凸起部134对应的装配到PCB板120上的第一通孔126中。此时,如图3所示(整体部件图),PCB板120、支撑件130、功能以及底座150通过上述叠加的方式装配连接,形成一整体部件。最后将该整体部件共同置入插接头110的通腔112中,直到支撑件130的的顶面与通腔112的顶壁抵接并且第一^^扣结构114a、第二卡扣结构114b恰好与第一卡位结构132a、第二卡位结构132b对应的装配连接,底座150前端的挡板抵接挡壁116。
[0045]上述USB组件100,通过将功能模块140置于插接头110内部,S卩USB接口内,使得该功能模块140原先在PCB板120中占据的空间得到释放,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体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固定连接更多的功能单元,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支撑件130支撑起PCB板120和插接头110的顶壁之间的空隙,支撑件130与PCB板120和插接头110连接,使结构稳定。底座150通过设置支撑件130和底座150,使插接头110、PCB板120和功能模块140稳固的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0046]如图4、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的USB设备10包括图1至图3所示的USB组件100,以及位于本体部124上的功能单元,功能单元与本体部124电连接。功能单元可以灵活的扩展USB设备的功能,功能单元为开关单元200、闪存芯片单元300、无线通信单元400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47]上述USB设备10,通过将功能模块140置于插接头110内部,即USB接口内,使得该功能模块140原先在PCB板120中占据的空间得到释放,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体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固定连接更多的功能单元,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支撑件130支撑起PCB板120和插接头110的顶壁之间的空隙,支撑件130与PCB板120和插接头110连接,使结构稳定。底座150通过设置支撑件130和底座150,使插接头110、PCB板120和功能模块140稳固的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00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USB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头、PCB板、支撑件、功能模块和底座; 所述插接头的内部具有通腔,所述插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 所述PCB板包括插接部和与所述插接部相连的本体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通腔内,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通腔外;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接部或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插接部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插接头的内部抵接,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卡扣结构卡扣连接;且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卡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功能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腔内,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一侧,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插接部电连接; 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置所述功能模块的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安装位处;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入所述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挡壁,且所述挡壁靠近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功能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包括顶壁和两个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顶面抵接,两个所述侧壁均与所述顶壁连接;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扣结构位于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位于所述侧壁上; 所述卡位结构包括第一卡位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所述顶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所述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存储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包括多个第一金属触片; 所述功能模块为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组,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包括多个第二金属触片; 所述第一金属触片和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本体部上;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个定位条,两个所述定位条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安装位为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定位条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USB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的规格为标准USB接口的规格,所述USB组件形成的接口为标准USB接口。
10.一种USB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USB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上的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与所述本体部电连接;所述功能单元为开关单元、闪存芯片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4045843SQ20142036057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庞卫文, 王平 申请人: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