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324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为了解决现有的插件弹片结构在偏移配插时,允许偏移范围较窄,偏向力却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包括接触部件、机构部件、夹持部件和转轴部件,接触部件与配插件接触,可根据配插件偏移的位置自由调整,机构部件为弹性结构,固定在机构部件上,并对称地设置在接触部件的2侧,为接触部件提供的接触力,且2边接触力始终相等,夹持部件与接触部件和机构部件根部相连接,用于保持接触部件和机构部件位置,并与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外界电路连接,转轴部件贯穿夹持部件的2侧,并固定在接触部件的2侧,用于限定接触件的转动,并连接接触部件与夹持部件,形成导通。有益效果:拓宽插件允许的偏移范围,减小偏向力,减少对连接器的损害。
【专利说明】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插装置,特别是一种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关于连接器的技术方案中,插件弹片结构在偏移配插时,允许偏移范围较窄,偏向力却较大,长期使用易造成弹片一侧弯曲变形而另一边却接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特别是通过在插件上设置接触部件、机构部件、夹持部件和转轴部件,从而拓宽插件允许的偏移范围,减小偏向力,减少对连接器的损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包括接触部件、机构部件、夹持部件和转轴部件,接触部件与配插件接触,可根据配插件偏移的位置自由调整,机构部件为弹性结构,固定在机构部件上,并对称地设置在接触部件的2侧,为接触部件提供的接触力,且2边接触力始终相等,夹持部件与接触部件和机构部件根部相连接,用于保持接触部件和机构部件位置,并与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外界电路连接,转轴部件贯穿夹持部件的2侧,并固定在接触部件的2侧,用于限定接触件的转动,并连接接触部件与夹持部件,形成导通。
[0005]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可偏移式配插装置还包括壳体部件,包括壳体部件将接触部件、机构部件、夹持部件和转轴部件包裹在内。
[000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开发出的可偏移式配插装置,主要通过在插件上设置接触部件、机构部件、夹持部件和转轴部件,从而拓宽插件允许的偏移范围,减小偏向力,减少对连接器的损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可偏移式配插装置部分部件
[0009]图2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外壳部件
[0010]附图标志:1.接触部件;2.机构部件;3.夹持部件;4.转轴部件;5.外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2]实施例一
[0013]如附图所示,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包括接触部件1、机构部件2、夹持部件3和转轴部件4,接触部件I与配插件接触,可根据配插件偏移的位置自由调整,机构部件2为弹性结构,固定在机构部件3上,并对称地设置在接触部件I的2侧,为接触部件I提供的接触力,且2边接触力始终相等,夹持部件3与接触部件I和机构部件2根部相连接,用于保持接触部件I和机构部件2位置,并与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外界电路连接,转轴部件4贯穿夹持部件3的2侧,并固定在接触部件I的2侧,用于限定接触件I的转动,并连接接触部件I与夹持部件3,形成导通。
[0014]实施例二
[0015]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可偏移式配插装置还包括壳体部件5,包括壳体部件5将接触部件1、机构部件2、夹持部件3和转轴部件4包裹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包括接触部件(I)、机构部件(2)、夹持部件(3)和转轴部件(4),所述接触部件(I)与配插件接触,可根据配插件偏移的位置自由调整,所述机构部件(2)为弹性结构,固定在所述机构部件(3)上,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件(I)的2侧,为接触部件(I)提供的接触力,且2边接触力始终相等,所述夹持部件(3)与接触部件(I)和机构部件(2)根部相连接,用于保持接触部件(I)和机构部件(2)位置,并与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外界电路连接,所述转轴部件(4)贯穿夹持部件(3)的2侧,并固定在接触部件(I)的2侧,用于限定接触件(I)的转动,并连接接触部件(I)与夹持部件(3),形成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偏移式配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部件(5),所述包括壳体部件(5)将接触部件(I)、机构部件(2)、夹持部件(3)和转轴部件(4)包裹在内。
【文档编号】H01R13/24GK203967312SQ20142038503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姚坤磷 申请人: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