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53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其中一个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阻容元件外部的上引出线与下引出线,多个阻容芯组之间存在一定间距,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外部包覆设置有压敏胶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通过多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的设置,可有效使得阻容元件的电容值得以增加;同时,阻容元件内部通过结构改进,使得阻容元件的工作稳定性得以增强,并通过线路内置避免阻容元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导致的表面出现缺陷,进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是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

【背景技术】
[0002]阻容元件是确保电路运行稳定、产品性能优良的关键因素。传统方案中,其在使用阻容元件的过程中往往直接在电路中连接单个基本电子元器件,如电容器等等;但单个阻容元件往往难以确保其对电路的稳定效果达到要求,进而导致电路未能实现平稳运行;而采用多个阻容元件进行连接使用时,由于传统技术中对其连接结构未能进行改进,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彼此影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在提供较高的阻容效果的前提下,可使得阻容元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其中一个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阻容元件外部的上引出线与下引出线,多个阻容芯组之间存在一定间距,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外部包覆设置有压敏胶带。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多个阻容芯组彼此平行安置,即其各个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采用上述设计,其通过多个阻容芯组的平行安置使得阻容芯组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得以增加,从而可避免阻容元件因结构故障导致工作失灵,进而使得阻容元件的工作状态更为稳定。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的距离至少为8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在相邻阻容芯组之间留有足够空隙进行布线与连接,从而避免线路拥挤导致其彼此影响,或线路外置导致影响压敏胶带的包覆。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设置有一个电阻,其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且其连接线路在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的空隙内进行延伸。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电阻有效吸收阻容芯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电流,电阻的连接线路设置在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则可有效避免电阻的引线设置在阻容元件外部对压敏胶带的包覆设置造成影响,并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阻容元件的包封。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阻的安置位置位于,上端面与电阻相连接的阻容芯组的正上方,电阻与该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电阻的架空设置避免电阻紧靠阻容芯组而致使电阻发热对阻容芯组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上引出线与下引出线均由阻容元件的上端面延伸而出,其中,下引出线由其所连接的阻容芯组的下端面,经由该阻容芯组和与其相邻的阻容芯组之间的间隙延伸至阻容元件的上端面。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避免下引出线设置在阻容元件外部对压敏胶带的包覆设置造成影响,并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阻容元件的包封。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通过多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的设置,可有效使得阻容元件的电容值得以增加;同时,阻容元件内部通过结构改进,使得阻容元件的工作稳定性得以增强,并通过线路内置避免阻容元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导致的表面出现缺陷,进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列表:
[0013]I一阻容兀件、2—阻容芯组、3—电阻、4一上引出线、5—下引出线、6—压敏I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1,其包括有两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2,其中一个阻容芯组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阻容元件I外部的上引出线4与下引出线5 ;两个阻容芯组2之间存在一定间距,两个阻容芯组2之间设置有一个电阻3 ;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I外部包覆设置有压敏胶带6。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I中,两个阻容芯组2在竖直平面内彼此平行安置,即其各个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采用上述设计,其通过多个阻容芯组的平行安置使得阻容芯组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得以增加,从而可避免阻容元件因结构故障导致工作失灵,进而使得阻容元件的工作状态更为稳定。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I中,两个阻容芯组2之间的距离至少为8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在相邻阻容芯组之间留有足够空隙进行布线与连接,从而避免线路拥挤导致其彼此影响,或线路外置导致影响压敏胶带的包覆。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I中,两个阻容芯组2之间设置有的电阻3,其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阻容芯组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且其连接线路在相邻两个阻容芯组2之间的空隙内进行延伸。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电阻有效吸收阻容芯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电流,电阻的连接线路设置在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则可有效避免电阻的引线设置在阻容元件外部对压敏胶带的包覆设置造成影响,并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阻容元件的包封。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阻3的安置位置位于,上端面与电阻相连接的阻容芯组2的正上方,电阻3与该阻容芯组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电阻的架空设置避免电阻紧靠阻容芯组而致使电阻发热对阻容芯组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I中,上引出线4与下引出线5均由阻容元件I的上端面延伸而出,其中,下引出线5由其所连接的阻容芯组2的下端面,经由该阻容芯组2和另一个阻容芯组2之间的间隙延伸至阻容元件I的上端面。
[0021]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避免下引出线设置在阻容元件外部对压敏胶带的包覆设置造成影响,并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阻容元件的包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通过多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的设置,可有效使得阻容元件的电容值得以增加;同时,阻容元件内部通过结构改进,使得阻容元件的工作稳定性得以增强,并通过线路内置避免阻容元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导致的表面出现缺陷,进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包括有至少两个彼此并联的阻容芯组,其中一个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阻容元件外部的上引出线与下引出线,多个阻容芯组之间存在一定间距,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外部包覆设置有压敏胶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多个阻容芯组彼此平行安置,即其各个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的距离至少为8毫米。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设置有一个电阻,其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且其连接线路在相邻两个阻容芯组之间的空隙内进行延伸。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安置位置位于,上端面与电阻相连接的阻容芯组的正上方,电阻与该阻容芯组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毫米。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扁平裹带式阻容元件中,上引出线与下引出线均由阻容元件的上端面延伸而出,其中,下引出线由其所连接的阻容芯组的下端面,经由该阻容芯组和与其相邻的阻容芯组之间的间隙延伸至阻容元件的上端面。
【文档编号】H01G4/224GK204189627SQ20142043173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王超, 石宝宏, 曹琴 申请人:南京天正容光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