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610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和绕包于绝缘芯杆外侧的金属导体,金属导体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绝缘芯杆与金属导体之间设置有芳纶丝,金属导体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和次挤出绝缘层;芳纶丝在绝缘芯杆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轴向方向相一致;绝缘芯杆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芳纶丝在绝缘芯杆与金属导体之间形成芳纶柱,绝缘芯杆与金属导体部分接触;绝缘芯杆外周整体包裹设置有芳纶丝,芳纶丝在绝缘芯杆与金属导体之间形成将绝缘芯杆与金属导体完全隔离的圆形芳纶圈。本实用新型提升了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拉伸性和耐候性,相邻螺旋之间节距精确且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线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

【背景技术】
[0002]泄漏感应电缆主要适用于银行、金库、高级住宅、监狱、仓库、博物馆、电站(包括核电站)、军事机关及设施、基地、油田、文物保护和其它需要室外周边防护的报警场所,也可作为室内各种防护报警使用。使用过程中,泄漏感应电缆与电缆地表浅埋式入侵探测器配合使用,探测器发射单元产生高频能量馈入发送用的泄漏电缆中,并在电缆中传输,当能量沿电缆传送时,部分能量通过泄漏电缆的泄缝漏入空间,在被警戒空间范围内建立电磁场,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安装在附近的接收用的泄漏电缆接收,形成收发能量直接耦合。当入侵者进入两根电缆形成的感应区内时,这部分电磁能量受到扰动,引起接收信号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被检测出来,并推动报警指示灯点亮,发出报警信号。
[0003]基于泄漏感应电缆应用的特殊性,要求泄漏感应电缆具有较高的拉伸性和耐候性,同时泄漏感应电缆相邻螺旋之间的节距较为一致且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现有的泄漏感应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断裂或产生裂纹,相邻螺旋之间的节距频繁变动,产生的磁场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到埋地式报警器的感应灵敏度,除此之外,由于泄漏感应电缆多半埋于地下或墙体内部,安装后不易修复或更换。
[0004]基于上述分析,开发一种拉伸性和耐候性良好、螺旋节距精确稳定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泄漏感应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断裂或产生裂纹,相邻螺旋之间的节距频繁变动,产生的磁场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到埋地式报警器的感应灵敏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拉伸性和耐候性良好、螺旋节距精确稳定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I)和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金属导体(2),所述金属导体(2)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所述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所述金属导体(2)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
[0008]进一步,所述芳纶丝(3 )在绝缘芯杆(I)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I)轴向方向相一致。
[0009]进一步,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3 ),芳纶丝(3 )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部分接触。
[0010]进一步,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整体包裹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将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完全隔离的圆形芳纶圈。
[0011]进一步,所述绝缘芯杆(I)聚氯乙烯挤出杆。
[0012]进一步,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5?2_的铜杆、铝杆或稀土铝合金杆中的任意一种。
[0013]进一步,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8mm的铜杆。
[0014]进一步,所述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0015]进一步,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6?1.2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任意一种。
[0016]进一步,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001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实用新型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或圆形芳纶圈,芳纶丝(3)可有效提升该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拉伸性,同时由于芳纶丝(3)对设置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有缓冲作用,芳纶丝(3)的缓冲作用避免了金属导体(2)与绝缘芯杆(I)直接接触而引起的螺旋式金属导体(2)在绝缘芯杆(I)滑动,使得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之间的节距保持相对稳定,保持螺旋节距之间预设的精确值,避免泄漏感应电缆之间产生的磁场发生频发波动,保证埋地式报警器的感应灵敏度。
[0019]2.本实用新型在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式中空结构中设置有聚氯乙烯挤杆构成的绝缘芯杆(I ),绝缘芯杆(I)在保证绝缘的同时,可有效对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进行支撑和定位,使得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电缆保持孔径较为一致,降低产生的磁场的波动度,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质量。
[0020]3.本实用新型在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的外侧依次挤出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此种设计结构在保证绝缘效果和线缆整体光滑度的同时,保证了该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耐候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附图1及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I)和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金属导体(2),所述金属导体(2)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所述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所述金属导体(2)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
[0025]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
(I)轴向方向相一致。
[0026]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部分接触。
[0027]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整体包裹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将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完全隔离的圆形芳纶圈。
[0028]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聚氯乙烯挤出杆。
[0029]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5?2mm的铜杆、铝杆或稀土铝合金杆中的任意一种。
[0030]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8mm的铜杆。
[0031]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0032]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6?1.2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任意一种。
[0033]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
(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或圆形芳纶圈,芳纶丝(3)可有效提升该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拉伸性,同时由于芳纶丝(3)对设置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有缓冲作用,芳纶丝(3)的缓冲作用避免了金属导体
(2)与绝缘芯杆(I)直接接触而引起的螺旋式金属导体(2)在绝缘芯杆(I)滑动,使得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之间的节距保持相对稳定,保持螺旋节距之间预设的精确值,避免泄漏感应电缆之间产生的磁场发生频发波动,保证埋地式报警器的感应灵敏度。
[0035]本实用新型在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式中空结构中设置有聚氯乙烯挤杆构成的绝缘芯杆(I ),绝缘芯杆(I)在保证绝缘的同时,可有效对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进行支撑和定位,使得金属导体(2)组成的螺旋电缆保持孔径较为一致,降低产生的磁场的波动度,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质量。
[0036]本实用新型在具有螺旋式结构的金属导体(2)的外侧依次挤出有主挤出绝缘层
(4)和次挤出绝缘层(5),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此种设计结构在保证绝缘效果和线缆整体光滑度的同时,保证了该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的耐候性。
[0037]实施例1:
[0038]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I)和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金属导体(2),所述金属导体(2)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所述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所述金属导体(2)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
[0039]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I)轴向方向相一致。
[0040]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整体包裹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将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完全隔离的圆形芳纶圈。
[0041]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聚氯乙烯挤出杆。
[0042]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5mm的铜杆、铝杆或稀土铝合金杆中的任意一种。
[0043]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8mm的铜杆。
[0044]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0045]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6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0046]实施例2:
[0047]如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I)和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金属导体(2),所述金属导体(2)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所述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所述金属导体(2)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
[0048]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
(I)轴向方向相一致。
[0049]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部分接触。
[0050]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绝缘芯杆(I)聚氯乙烯挤出杆。
[0051]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2mm的铜杆、铝杆或稀土铝合金杆中的任意一种。
[0052]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8mm的铜杆。
[0053]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0054]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1.2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005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2根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埋于低下或墙体当中,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通过馈线与感应入侵探测器相连接,感应入侵探测器与报警主机连接,接通电源后,就会在2两条螺旋泄漏感应电缆之间产生较为稳定的磁场,当入侵者进入两根电缆形成的感应区内时,这部分电磁能量受到扰动,引起接收信号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被检测出来,并推动报警指示灯点亮,发出报警信号。
[0056]按照以上说明,即可完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绝缘芯杆(I)和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的金属导体(2),所述金属导体(2)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I)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导体,所述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设置有芳纶丝(3),所述金属导体(2)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挤出绝缘层(4)和次挤出绝缘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I)轴向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芳纶柱,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杆(I)外周整体包裹设置有芳纶丝(3),芳纶丝(3)在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之间形成将绝缘芯杆(I)与金属导体(2)完全隔离的圆形芳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杆(1)聚氯乙烯挤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5?2_的铜杆、铝杆或稀土铝合金杆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2)为直径为0.8mm的铜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挤出绝缘层(4)为厚度为0.3?0.8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6?1.2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挤出绝缘层(5)为厚度为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文档编号】H01B7/02GK204066804SQ20142044953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任云 申请人:绵阳市长信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