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27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 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包括双层的金属腔体、若干个谐振柱和分隔板,上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三频段腔,下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四频段腔;位于金属腔体同一层的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第三频段腔和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第四频段腔均采用窗口耦合,上层腔与下层腔之间通过耦合通孔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高频段谐振柱与ANT连接器之间采用电容耦合,通过ANT连接器合路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合路器整体结构紧凑,其装配简单、一致性好,指标相互影响小,排腔灵活,产品小型化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对具有高选择性以及综合性的合路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和基站中,用来综合不同射频信道(来自发射机或者天线)中的信号。在微波频段中,具有传输零点的同轴腔体或梳状线滤波器组成的合路器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同轴腔体合路器都是用单层N进I出N+1端口结构,这种腔体结构具有高Q值,功率大,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好等优点。但单层结构在用于信道比较相近的通信系统中,且在合路端口有公共腔时,合路器的腔体拓扑结构排列会显得比较复杂,而且相对于双层结构,比较浪费成本。
[0003]随着3G通信技术在人们生活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技术领域】中的3双层公用端口合路器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公共端通常采用的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公共端复杂,抽头线较多,公共端通过多种抽头线将不同的频率连接在一起,焊接复杂,对焊接质量高求高,生产效率低;正反两面排腔与ANT端口采用抽头线耦合,产品体积大且不利于排腔;而且公共腔各通道之间相互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包括双层的金属腔体,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上层腔、下层腔均设有若干个谐振柱和分隔板,所述上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三频段腔,所述下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四频段腔;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前侧壁设置有一个输出端口,在输出端口处安装有ANT连接器,所述输出端口的内侧设有连通上层腔和下层腔的耦合通孔,所述耦合通孔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信号总合路的高频段谐振柱;位于金属腔体同一层的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第三频段腔和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第四频段腔均采用窗口耦合,上层腔与下层腔之间通过耦合通孔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高频段谐振柱与ANT连接器之间采用电容耦合,通过ANT连接器合路输出。
[0007]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三频段腔分别对应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GSM谐振腔,所述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四频段腔分别对应为1800MHz上行频率腔、1800MHz下行频率腔和WCDMA&LTE2.1G 谐振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后侧壁设置四个输入端口,所述四个输入端口分别为是GSM信号输入端口、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LTE1.8G信号输入端口和DCS信号输入端口 ;所述GSM信号输入端口为GSM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为WCDMA&LTE2.1G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LTE1.8G信号输入端口为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1800MHz下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口,DCS信号输入端口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和1800MHz上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1700MHz上行频率腔与17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700MHz公共谐振柱,所述GSM谐振腔靠近耦合通孔设置有GSM谐振柱,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的信号耦合到GSM谐振柱上,所述1800MHz上行频率腔与18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800MHz公共谐振柱,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的信号和1800MHz公共谐振柱的信号均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所述高频段谐振柱的信号和GSM谐振柱的信号共同耦合至ANT连接器。
[0010]其中,所述金属腔体内设置有一根连接杆和一根抽头线,所述ANT连接器的连接内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高频段谐振电容耦合,所述抽头线的一端与连接杆焊接,抽头线的另一端穿过耦合通孔与GSM谐振柱耦合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公用端口结构,位于金属腔体同一层的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第三频段腔和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第四频段腔均采用窗口耦合,上层腔与下层腔之间通过耦合通孔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高频段谐振柱与ANT连接器之间采用电容耦合,通过ANT连接器合路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合路器整体结构紧凑,其装配简单、一致性好,指标相互影响小,排腔灵活,产品小型化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的上层腔的内腔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的下层腔的内腔图。
[0015]在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16]I一上层腔11一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
[0017]12—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 13—第三频段腔
[0018]2—下层腔21—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
[0019]22—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 23—第四频段腔
[0020]3—谐振柱4一分隔板
[0021]5—ANT连接器6—稱合通孔
[0022]71—GSM信号输入端口72—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
[0023]73—LTE1.8G信号输入端口 74 — DCS信号输入端口
[0024]81— 1700MHz公共谐振柱 82— 1800MHz公共谐振柱
[0025]91 一GSM谐振柱92—高频段谐振柱
[0026]10一连接杆101—抽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见图1至图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包括双层的金属腔体,金属腔体通过一层隔板分成上层腔I和下层腔2,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上层腔1、下层腔2均设有若干个谐振柱3和分隔板4。如图1所示,所述上层腔I通过分隔板4隔成有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11、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12和第三频段腔13 ;如图2所示,所述下层腔2通过分隔板4隔成有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21、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22和第四频段腔23 ;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前侧壁设置有一个输出端口,在输出端口处安装有ANT连接器5,所述输出端口的内侧设有连通上层腔I和下层腔2的耦合通孔6,所述耦合通孔6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信号总合路的高频段谐振柱92 ;位于金属腔体同一层的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11、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12、第三频段腔13和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21、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22、第四频段腔23均采用窗口耦合,上层腔I与下层腔2之间通过耦合通孔6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92上,高频段谐振柱92与ANT连接器5之间采用电容耦合,通过ANT连接器5合路输出。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11、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12和第三频段腔13分别对应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GSM谐振腔,所述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21、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22和第四频段腔23分别对应为1800MHz上行频率腔、1800MHz下行频率腔和WCDMA&LTE2.1G谐振腔。
[003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后侧壁设置四个输入端口,所述四个输入端口分别为是GSM信号输入端口 71、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 72、LTE1.8G信号输入端口 73和DCS信号输入端口 74 ;其中所述GSM信号输入端口 71为GSM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 72为WCDMA&LTE2.1G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LTE1.8G信号输入端口 73为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1800MHz下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口,DCS信号输入端口 74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和1800MHz上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
[0031]进一步的,所述1700MHz上行频率腔与17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700MHz公共谐振柱81,所述GSM谐振腔靠近耦合通孔6设置有GSM谐振柱91,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81的信号耦合到GSM谐振柱91上;所述1800MHz上行频率腔与18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800MHz公共谐振柱82,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81的信号和1800MHz公共谐振柱82的信号均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92上,所述高频段谐振柱92的信号和GSM谐振柱91的信号共同耦合至ANT连接器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频段谐振柱92实际上为WCDMA&LTE2.1G公共谐振柱。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腔体内设置有一根连接杆10和一根抽头线101,所述ANT连接器5的连接内芯与连接杆10的一端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高频段谐振柱92电容耦合,所述抽头线101的一端与连接杆10焊接,抽头线101的另一端穿过耦合通孔6与GSM谐振柱91耦合连接。
[0033]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从GSM信号输入端口 71输入的GSM信号进入GSM谐振腔,GSM信号通过抽头线耦合至GSM谐振柱91 ;W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 72的WCDMA&LTE2.1G信号进入WCDMA&LTE2.1G谐振腔,WCDMA&LTE2.1G信号通过窗口耦合至高频段谐振柱92(即WCDMA&LTE2.1G公共谐振柱);从LTE1.8G信号输入端口 73输入的1700MHz频段信号进入1700MHz上行频率腔,从DCS信号输入端口 74输入的1700MHz频段信号进入1700MHz下行频率腔,两路1700MHz频段信号分别通过窗口耦合至1700MHz公共谐振柱81,然后1700MHz公共谐振柱81通过耦合通孔6与高频段谐振柱92耦合连接;同理的,从LTE1.8G信号输入端口 73输入的1800MHz频段信号进入1800MHz上行频率腔,从DCS信号输入端口 74输入的1800MHz频段信号进入1800MHz下行频率腔,两路1800MHz频段信号分别通过窗口耦合至1800MHz公共谐振柱82,然后1800MHz公共谐振柱直接耦合至高频段谐振柱92 ;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81和1800MHz公共谐振柱82均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92之后,最后由高频段谐振柱92和GSM谐振柱91共同耦合到ANT连接器5。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六个频段信号耦合至一个输出端口合路输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紧凑,其装配简单一致性好,指标相互影响小,排腔灵活,产品小型化等优点。焊线点少,能有效提升互调一次性通过率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一致性,节省了人力成本。
[0034]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包括双层的金属腔体,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上层腔、下层腔均设有若干个谐振柱和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三频段腔,所述下层腔通过分隔板隔成有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四频段腔;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前侧壁设置有一个输出端口,在输出端口处安装有ANT连接器,所述输出端口的内侧设有连通上层腔和下层腔的耦合通孔,所述耦合通孔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信号总合路的高频段谐振柱;位于金属腔体同一层的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第三频段腔和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第四频段腔均采用窗口耦合,上层腔与下层腔之间通过耦合通孔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高频段谐振柱与ANT连接器之间采用电容耦合,通SANT连接器合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一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三频段腔分别对应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GSM谐振腔,所述第二频段上行频率腔、第二频段下行频率腔和第四频段腔分别对应为1800MHz上行频率腔、1800MHz下行频率腔和WCDMA&LTE2.1G谐振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后侧壁设置四个输入端口,所述四个输入端口分别为是GSM信号输入端口、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LTE1.8G信号输入端口和DCS信号输入端口 ;所述GSM信号输入端口为GSM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WCDMA&LTE2.1G信号输入端口为WCDMA&LTE2.1G谐振腔的信号输入端口,LTE1.8G信号输入端口为1700MHz下行频率腔和1800MHz下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口,DCS信号输入端口为1700MHz上行频率腔和1800MHz上行频率腔的信号输入公共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1700MHz上行频率腔与17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700MHz公共谐振柱,所述GSM谐振腔靠近耦合通孔设置有GSM谐振柱,所述1800MHz上行频率腔与1800MHz下行频率腔汇合处设置有1800MHz公共谐振柱,所述1700MHz公共谐振柱的信号和1800MHz公共谐振柱的信号均耦合到高频段谐振柱上,所述高频段谐振柱的信号和GSM谐振柱的信号共同耦合至ANT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公用端口腔体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体内设置有一根连接杆和一根抽头线,所述ANT连接器的连接内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高频段谐振电容耦合,所述抽头线的一端与连接杆焊接,抽头线的另一端穿过耦合通孔与GSM谐振柱耦合连接。
【文档编号】H01P1/213GK204130675SQ20142061237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彭贤志 申请人:东莞洲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