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温度管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20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用于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温度管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要求2014年3月26日提交的名称为“Temperature Management for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970,627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针对电磁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温度控制,具体地讲,涉及用于从电力消耗电子设备的接口表面耗散热量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可穿戴设备、运动设备、健康设备、医疗设备和导航设备的电子设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内部电池供电,可以通过经由物理电缆或无线充电装置将电池连接到外部电源来为内部电池充电。充电操作可以产生热,这可能是不希望出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可以涉及,包括充电装置(例如,坞站)或采取充电装置的形式,充电装置至少包括限定接口表面的外壳、外壳之内的电源、耦接到电源并定位于接口表面下方的电力传输线圈,以及外壳之内并与接口表面间隔开的热块。这些实施方案还可以包括适于从接口表面向热块传导热量的热路径。这样,可以经由热路径从接口表面向热块传输热量,之后可以通过受控方式耗散热块中积聚的热量。

一些实施方案还可以包括用于向充电装置输送电力或数据的电缆。电缆可附接到外壳并且可以包括导体对和围绕导体对的导热屏蔽层。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导热屏蔽层可以热耦接到热块。这样,可以通过电缆以受控方式耗散热块中积聚的热量。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电缆还包括包封导体对和导热屏蔽层的导热护套的配置。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导热护套可以热耦接到导热屏蔽层。

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接口表面可以被配置为接合外部电力消耗装置(例如,附件)的表面。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电力传输线圈可以被配置为电感耦接到电力消耗装置之内的电力消耗线圈。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可以被配置为将热量从电力消耗装置引导到热路径,热路径继而可以将热量引导至热块。

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接口表面包括可以被配置为与电力消耗装置的表面接合的表面特征。例如,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表面特征是轴向对称且弯曲的缺口。在其他实施例中,表面特征可以被配置为在接口表面和电力消耗装置的表面之间提供气隙。在这些实施例中,气隙可以被配置为减少从充电装置传递到电力消耗装置的热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力消耗线圈可以包括选择线匝数,其被选择性地配置,以便减小电力传输线圈之内的磁化电感。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热路径包括一个或多个热通孔,其在某些具体实施中可以将接口表面直接耦接到热块。

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可以涉及,包括或采取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的形式,该感应电力传输装置至少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上部部分、具有热块的基体部分,以及热耦接上部部分(或其接口表面)和热块的热路径。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具有大于上部部分的热导率,以方便从上部部分向热块传输热量。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包括从接口表面延伸到热块的热通孔。此外,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热路径可以由金属、掺杂有导热材料的聚合物或掺杂有导热材料的陶瓷形成。

在一些情况下,热块可以包括特殊几何形状。例如,一些实施方案的热块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其至少一部分形成电磁干扰屏蔽件。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电力传输装置的上部部分包括电绝缘且导热材料或由其形成。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由掺杂有导热金属灯丝的塑料形成上部部分。在很多实施方案中,可以由包括铜合金材料、银合金材料或铜银合金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的材料形成电力传输线圈。

某些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热块的至少一部分还用作用于设置在外壳内的部件的散热片。在很多实施例中,部件可以是诸如模拟或数字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

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电力传输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在很多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以耦接到或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可以达到所选择的温度阈值时,中止传输到电力传输线圈的电流。

本文描述的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涉及、包括一种方法或采取一种方法的形式,该方法用于管理电磁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的温度,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操作:在装置的接口表面处从邻近该装置定位的附件接收热量,通过至少一个热路径向热块引导所接收的热量,以及向用于连接到电力插座的电缆引导热块之内的热量,该电缆具有导热层。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将热块之内的热量引导到电缆的操作包括将热量引导到围绕电缆的导体对的导电层。

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从附件接收热量的操作包括对准或定位附件以接触接口表面,向附件传送感应电力,以及接收因传送感应电力而在附件之内产生的热量。

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通过至少一个热路径将热量引导到热块的操作包括将因为传送感应电力而在装置之内产生的热量引导到热块。另外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配置,其中从附件接收热量包括沿接口表面的轴对准附件,该附件与接口表面的表面通过气隙间隔开,向附件传送感应电力,以及接收因传送感应电力而在附件之内产生的热量,其中该气隙禁止从感应电力传输装置向附件传输热量。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在附图示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的替代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图1A示出了样本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等距前视图。

图1B示出了被实现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样本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透视前视图。

图2示出了样本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3示出了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包括感应电力消耗装置的简化工艺流程图和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的简化工艺流程图。

图4示出了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了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示出了限定感应电力传输系统之内的气隙的多个表面特征。

图6示出了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简化横截面图,示出了通往与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相关联的热块的多个示例热路径。

图7示出了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示出了热耦接上表面104b的至少一部分和与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相关联的热块130的热通孔。

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似、相关或者相同的项目。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或阴影通常用于清晰显示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还有助于理解附图。因此,有无交叉影线或阴影都不表示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属性、比例、尺度、类似图示元件的共同性或附图所示任何元件的任何其他特性、性质或属性的任何偏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涉及并采取用于管理无线充电接口的温度的方法与装置的形式。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涉及或采取用于管理由感应式充电接口操作而产生的热量的方法与装置的形式。实施方案可以包括有源或无源散热片、从一个或多个热点(例如感应式线圈)向热块(其可以辐射、耗散或吸收热量)传输热量的热路径、提高充电效率并由此减少废热的充电方法,以及用于改善跨越感应式充电接口的电力传输效率的其他结构与方法。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改变充电器的活动时间,改变传送感应电力的频率,监测感应发射器上的负载以及相应地改变传送的电力等而实现电力传输效率。

感应式充电系统可以包括传输电力的感应电力传输装置(例如,“坞站”或“充电站”)和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接收电力的电力消耗装置(例如,“附件”)。此类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媒体播放器、媒体存储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触针、全球定位传感器单元、遥控设备、可穿戴设备、电动车辆、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健康监测设备、运动设备、附件设备等。

坞站可以包括电力传输感应器(例如,“电力传输线圈”),附件可以包括电力消耗感应器(例如,“电力消耗线圈”)。在这些实施例中,附件的温度维持可以是比坞站的温度维持显著更高的优先级。这样,坞站可以通过牺牲的方式从附件接受尽可能多的热量。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主动地降低附件的温度,坞站可以包括诸如珀耳帖元件的冷却元件。在其他情况下,坞站可以通过将附件的表面热耦接到包括在坞站之内的热块来被动地降低附件的温度。

相关实施方案可以包括这样的配置:坞站包括外壳,外壳具有有着可以放置附件的接口表面的上部部分、具有热块的基础部分以及热耦接两者的热路径。

在很多情况下,热块可以由铝或其他金属制成。可以至少部分基于为其选择的材料的热容量来选择热块的材料和质量。例如,由铜构成的热块可以具有比铝构成的热块更低的热容量,从而在一些情况下铜热块的质量可以比铝构成的热块的质量更大。在其他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属合金。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热块可以由多层不同材料形成,诸如被电镀于银中的铝围绕的液体内核。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置于接口表面(例如,接口区域)上的附件产生的和/或坞站产生的热量或热量可以被吸收于热块之内,以通过受控的方式被耗散掉。

在很多情况下,坞站可以包括电缆或用于连接到电源插座的电缆连接器。该电缆可以包括导热屏蔽层或热耦接到热块的护套。如本文所用,“导热”可以被理解成是指大于或等于通常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热导率的热导率。在很多情况下,导热屏蔽层可以由金属制成,并可以是针对材料导热率而专门选择的材料的特定厚度。在这些相关情况下,可以安全有效率地将热块之内存储的热量传输离开热块到达电缆中。

这样,坞站可以通过牺牲的方式从附件向热块的块体中接受尽可能多的热量,之后,可以向电缆中或向周围环境中扩散体块中的热量。

附件或坞站可以产生热量,该热量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被传输到或积聚在热块中。例如,在感应电力传输系统工作期间,附件可以激活与管理和分布从坞站接收的电力相关联的电路。

更具体地讲,在放置成感应地靠近坞站时,附件可以通过附件容易接收电力的无线或有线通信信道向坞站通信。在接收这样的信号之后,坞站可以向其电力传输线圈施加交流或开关式电流,电力传输线圈继而可以在附件之内的电力消耗线圈中诱发电流。在一个实施例中,附件可以使用接收的电流来补充附件之内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可充电电池的电荷。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在接近电力传输线圈的任何导体中感生涡电流。通常,涡电流是在存在时变磁场时在导电元件之内激励出的电流。在很多情况下,涡电流可能导致导电元件发热,这继而可能提高导电元件和附近其他元件的温度。例如,可以在电路的导电部件(例如,铜迹线、引线等)和/或导电结构元件(例如,紧固件、外壳等)中激励涡电流,提高整个设备的温度。因此,本文描述的很多实施方案向坞站之内的热块传递这样的热量,以便减轻感应电力传输接口工作期间附件不必要或不希望的发热。

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采取诸如坞站的无线充电基座之内的电力效率管理系统的形式。通常,提高跨越感应接口传输电力的效率减小了热量形式的能量损耗。换句话讲,电力传输效率的增大可以与正在传输电力时更低的温度相关联或者可以导致更低温度。

电力管理实施方案可以采取在感应能量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两者(例如,分别是坞站和附件)之内的自适应电力效率管理系统的形式。例如,在感应地靠近坞站放置附件时,坞站可以激活感应电力传输电路。在所有其他时间,可以完全关闭交互式电力传输电路。

在这些相关实施方案中,坞站之内的电力传输线圈可以与附件之内的电力消耗线圈电感耦接。在耦接时,电力传输线圈可能经受增大的负载。因此,当附件的电力需求变化时,电力传输线圈所经历的负载可能也会变化。为了考虑各个附件或单个附件的不同工作模式的电力需求变化,坞站之内的感应电力传输电路可以包括电流监测器。电流监测器可被定位成跨提供电力到电力传输线圈的电路内已知电阻的电阻器。这样,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估计通过电力传输线圈的电流负载并相应地调节所传送的电力。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来自电流监测器的输出控制电力传输线圈的所选择的操作频率。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较低频率传输的功率比以较高频率传输的功率多。因此,如果电流监测器确定电力传输线圈的负载增大了,则可以降低电源的输出频率以便传送更多电力。在另选的方案中,如果电流监测器确定电力传输线圈的负载减小了,则可以升高电源的输出频率以便传送更少电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负载增大可能导致频率增大,而负载减小可能导致频率减小。这样,感应式充电系统可以通过不传送比与电力传输线圈耦接的设备所需的更多电力而获得或产生增大的电力效率。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因为检测到电力传输线圈的负载变化而改变电源输出的其他属性。例如,施加于电力传输线圈的电压的增大或减小会响应施加于电力传输线圈的负载的增大或减小。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电力传输的增大效率可以与所产生热量的减少相关。

在某些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由来自附件本身的周期性报告控制或影响从坞站输出的电力。例如,附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向坞站传送信息的无线发射器。此类信息可以包括识别信息、认证信息、热信息(诸如,操作温度、温度变化、最大操作温度等)和/或电力状态信息。电力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电流或将来的电力需求、直到电池充满电的时间估计、电池的电流充电或其他与电力相关的信息。附件可以每秒一次或多次地发送周期性更新。无线发射器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例如Wi-Fi、射频、蓝牙、近场通信,或红外技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无线发射器可为附件的现有部件,诸如相机闪光灯或显示屏。

坞站可以包括接收器以接收从电感耦接的附件发送的信号。坞站可以解释这些信号,以便增强、调节或以其他方式改变电源输出的频率。例如,如果附件发送表示其需要1安培5伏的信号,电源的输出频率可以是与附件发送表示其需要1安培3伏的信号相比不同的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坞站可以解释由接收器接收的信号,以增强、调节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电源输出的某些易变属性。例如,可以相应地修改输出信号的电压、电流、频率和其他特性。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坞站可以使用从附件接收的信息和从电流监测器测量的信息的组合,以动态,智能并迅速地。例如,电流监测器可以在从附件接收到下一个更新信号之前几百毫秒时指出电力传输线圈上负载的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电流监测器可以立即增大电力输出,并在下一个信号确认附件的电力需求增大时,保持新确定的更高电力传输频率。在另选的方案中,如果电流监测器指出在从附件接收下一个信号时未确认增大负载,可以将电力传输频率重新设置到先前值。

前述和相关实施方案可以减少损耗产生的热的量以及感应电力传输接口固有的效率低下。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温度。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涉及并采取用于管理在感应式充电接口上的温度升高的方法与系统的形式。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将损耗产生的热和感应电力传输接口固有的低效问题有效率且有效益地从附件引导到坞站之内设置的热块中。

图1A是样本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等轴前视图。感应式充电系统100可以包括外壳102a之内设置的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外壳104a之内设置的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由电缆108将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连接到主电源(例如,电源插座)。在各种具体实施和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和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被配置于任何种类或类型的电子设备之内或被配置为其部件,电子设备诸如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导航设备、运动设备、健康设备、医疗设备、附件设备、外围输入设备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诸如图1B所示的智能手表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之内实施感应式充电系统。

如图所示,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包括下表面,该下表面可以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上部部分中形成的接口表面106交接,对准或以其他方式接触。这样,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接口表面106配置为旨在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互补形状配合的特定形状。例如,如图所示,接口表面106可以形成为遵循所选择曲线的凹面形状(例如,弯曲的缺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106可以采取另一种形状,例如,凸面形状或平面形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106可以是轴向对称的,而其他表面可以是轴向非对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接口表面106可以采取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本文示为手表)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凸面形状匹配或配对的凹面形状。这样,在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定位在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上时,接口表面106的曲率可以引导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最终稳定在基本配对的配置(例如,凸面和凹面弯曲顶点彼此相邻停靠)。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口表面106可以是平坦的、有小平面的或凹面的。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106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

尽管对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图示为尺寸设定成水平横截面小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横截面,但这种关系不是必需的。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包括比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大的水平横截面(例如,参见图1B)。在这些实施例中,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接口区域可以包括尺寸仅为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底表面的一部分的接口表面106。

如上所述,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实现为任意数量的电子设备(或其一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实现为图1B中所示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可以在外壳102a之内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电源和/或电池、网络通信、触摸传感器、输入传感器、力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声学元件、输入/输出端口、触觉元件、用于执行和/或协调可穿戴电子设备任务的数字和/或模拟电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专有和/或标准化的有线和/或无线接口与独立电子设备通信。为了例示简单起见,图1B中将可穿戴电子设备示为没有很多这些元件,其每个均可以部分、任选地或完全地包括在外壳102a之内。

图2是样本感应电力传输系统的简化框图。感应式充电系统200可以包括发射器部分200a和接收器部分200b。发射器部分200a可以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206和直流转换器204的时钟电路202。时钟电路202可以产生用于感应式充电系统200的一个或多个定时信号。控制器206可以控制直流转换器204的状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时钟电路202产生周期性信号,控制器206使用该周期性信号在每个周期激活和停用直流转换器204中的开关。任何合适的直流转换器都可以用于感应式充电系统200中。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将H桥用作直流转换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不需要H桥。例如,单个开关可以控制来自直流转换器204的电流的流动。这样,直流转换器204可以充当方波发生器。

由直流转换器204产生的时变信号(例如,交流信号)或方波信号可以输入到变压器212中。在直流转换器204和变压器212之间可以设置电容器以提供高通滤波。通常,诸如上述有绳电力传输系统中使用的那些变压器包括耦接到电力消耗线圈的电力传输线圈,每个线圈都缠绕于公共铁芯上。然而,如本文所述的感应式充电系统通常包括通过间隙间隔开的初级线圈和电力消耗线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有包含每个线圈的相应外壳102a,104a。如图所示,变压器212可以不必是物理元件,而是可以指两个感应靠近的电磁线圈,诸如电力传输线圈208和电力消耗线圈210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以上是发射器部分200a及其与感应式充电系统200的接收器部分200b的电力消耗线圈210交互的简化描述。发射器部分200a可被配置为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时变电压,以便在电力消耗线圈210之内感生电压。尽管阐述交流电和方波作为示例,但应当理解,可设想其他波形。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器206可以控制直流转换器204的多个状态。例如,控制器206可以控制电压、电流、占空比、波形、频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控制器206可以周期性地修改施加于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各种特性,以便增大电力传输电路的操作效率。可以实时,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做出各种修改,或者可以不时加以修正。应当理解,对于特定环境而言,可能希望进行特定的修改。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确定电力消耗线圈210可能并非感应地邻近电力传输线圈208,控制器206就可以中止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的全部电力。这种确定可以多种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206可被配置为检测电力传输线圈208上的感应负载。如果感应负载降到某一所选择的阈值以下,控制器206可以推断出,电力消耗线圈210可能并非感应地邻近电力传输线圈208。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器206可以中止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的全部电力。

在其他情况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器206可以将占空比设置成变压器212的谐振频率或在其附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限定占空比的活动状态(例如,高)的波形周期,使其处在变压器212的谐振频率处或在附近。应当理解,此类选择可以提高电力传输线圈208和电力消耗线圈210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并相应地减小系统之内的热损耗。

在另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感测到感应负载中的突发尖峰,控制器206可以中止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的所有电力。例如,如果感应负载以高于某一所选择的阈值的特定速率发生尖峰,控制器206可以推断出,中间对象可能被置于感应地邻近电力传输线圈208。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器206可以中止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的全部电力。另选地,可以将感应负载中的这种尖峰用作激活感应式充电并从而为电力传输线圈208供电的信号。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器206可以修改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其他特性。例如,如果接收器电路需要额外的电力,控制器206可以增大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占空比。在相关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器电路需要更少电力,控制器206就可以减小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占空比。在这些实施例的每个实施例中,可以修改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时间平均电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06可被配置为修改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幅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器电路需要额外的电力,控制器206就可以放大施加到电力传输线圈208的波形的最大电压。在相关的情况下,如果接收器电路需要更少电力,可以减小波形的最大电压。

返回到图2且如上所述,可以配置感应式充电系统200的发射器部分200a以向电力传输线圈208提供时变信号,以便通过电力传输线圈208和电力消耗线圈210之间的电感耦接在接收器部分200b中的电力消耗线圈210之内感生电压。这样,可以通过由电力传输线圈208中的时变信号形成变化的磁通量从电力传输线圈208向电力消耗线圈210传输电力。

可以由将时变信号转换成DC信号的直流转换器214接收电力消耗线圈210中产生的时变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直流转换器214和电力消耗线圈210之间定位滤波电容器。任何合适的直流转换器都可以用于感应式充电系统200中。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整流器用作直流转换器。然后,可以由可编程负载216接收直流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直流转换器214和电路接地之间定位低通滤波电容器,从而在由可编程负载216使用之前稳定直流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收器直流转换器可以是半桥。在此类实施例中,电力消耗线圈210可以具有数量增加的绕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力消耗线圈可以具有两倍的绕组。这样,应当理解,可以由半桥整流器有效地将电力消耗线圈210两端感生的电压降低一半。在某些情况下,这一配置可需要显著更少的电子部件。例如,半桥整流器可能需要全波桥整流器一半多的晶体管。由于电子部件更少,可以显著降低电阻损耗。

在某些特定实施方案中,接收器还可以包括电路以调除或减小发射器之内存在的磁化电感。通常,磁化电感可能导致不完美耦接线圈形成的变压器之内的损耗。在其他泄漏电感中,这一磁化电感可能显著降低发射器的效率。还应当理解,因为磁化电感可以是传送和电力消耗线圈之间耦接的函数,所以可以不必在发射器自身之内进行完全补偿。因此,在本文所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接收器内包括调谐电路。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平行于可编程负载216定位电容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由控制器做出上文提到的样本修改的组合。例如,控制器206除了减小占空比外,可以使电压倍增。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随时间推移减小占空比的同时,控制器可以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电压。应当理解,本文设想了任意数量的适当组合。

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包括多个电力传输线圈。例如,如果存在两个电力传输线圈,则可以独立地或同时激活或使用每个电力传输线圈。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单个线圈可各自耦接到控制器206。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短接若干个体电力传输线圈中的一者。例如,可以将开关定位成平行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使得在开关截止时,电流可以流经电感器。另一方面,在开关导通时,将没有电流流经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可以将其他开关配置为仅在开关导通时许可电流流动。开关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手动、固态或基于继电器的开关。这样,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流经几个线圈的每个线圈的电流增加的量。例如,在具有高感应负载的操作中,可以关闭开关以在具有电力传输线圈208的电路包括第二电力传输线圈。

在本公开中,可以由电路或其他数字或模拟逻辑元件实现或通过其他方式体现所公开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发送”、“接收”、“确定”、“解释”、“请求”、“授权”等操作理解为指配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电路的相应输入和输出。这些电路或逻辑元件还可以分别对接收器或发射器的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控制。此外,应当理解,所公开方法中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分级结构是样本方式的示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由多个独立的电路或逻辑元件,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由单个电路或逻辑元件来完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步骤可以不必包括或需要特定的决策或智能电路。换句话讲,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软件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保持在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内时,可重新布置任何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分级结构。

图3是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包括感应电力消耗装置的简化框图和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的简化框图。

如图所示,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包括电力消耗线圈,在横截面图中分别被示为电力消耗线圈部分116a,116b。应当理解,电力消耗线圈部分116a,116b可以是电力消耗线圈116横截面中沿直径相对的部分。如图所示,电力消耗线圈116具有两层,每层三线匝,共有六线匝。然而,应当理解,在各个实施方案之间,可能希望有任何适当的线匝数或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力消耗线圈116可以具有倾斜的或半锥形状或弯曲的表面以遵循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外壳102a的曲率。在很多实施例中,电力消耗线圈116可以由诸如铜合金、银合金或铜银合金的导电金属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导电材料。

感应电力接收器102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存储介质112(例如,晶体管或非晶体管)和电源114。存储介质112可包括但未必限于磁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磁光存储装置、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闪存等等。电源114可包括但未必限于电池电源、电容电源或它们的组合。

处理单元110可以执行存储介质112中存储的指令,以便执行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设备操作。

处理单元110还可耦接到传感器111。例如,传感器11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并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电源114或处理单元110,使得如果达到选择的温度阈值,电源会中止向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提供的电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处理单元110可以耦接到超过一个传感器。

在很多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在外壳102a之内包括诸如显示器、传感器、输入设备、网络通信接口等其他部件。如本文所述和例示的其他实施方案那样,为了例示简单起见,在图3中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绘示为没有很多这些部件,其每者可以部分、任选地或全部包括在外壳102a之内。

类似地,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0、存储介质122和电源124。存储介质122可包括但未必限于磁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磁光存储装置、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闪存等等。电源124可包括但未必限于电池电源、电容电源或它们的组合。

处理单元120还可耦接到传感器121。例如,传感器12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并可以连接到电源124或处理单元120,使得如果达到所选择的温度阈值,电源会中止向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传送的电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处理单元120可以耦接到超过一个传感器。

在很多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在外壳104a之内包括诸如显示器、传感器、输入设备、网络通信接口等其他部件。如本文所述和例示的其他实施方案那样,为了例示简单起见,在图3中将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绘示为没有很多这些其他部件,其每者可以部分、任选地或全部地包括在外壳104a之内。

图3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力插座的电缆108,电力插座用于补充或补足电源124。在很多情况下,电缆10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对和定位成围绕该至少一个导体对的导热屏蔽层。

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包括上部部分104b和基体部分104c。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部分104b之内的一个或多个电力传输线圈部分126a,126b。应当理解,电力传输线圈部分126a,126b可以是电力传输线圈126横截面中沿直径相对的部分。如图所示,电力传输线圈126具有两层,每层三线匝,共有六线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层和线匝。例如,电力传输线圈可以包括三层,每层四线匝,总共十二线匝,电力消耗线圈可以包括四层,每层六线匝,总共二十四线匝。然而,应当理解,在各个实施方案之间,可能希望有任何适当的线匝数或配置。在很多实施方案中,电力传输线圈126可以具有倾斜的或半锥形状以遵循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曲率。在很多实施例中,电力传输线圈126可以由诸如铜、银或铜银合金的导电金属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导电材料。

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还可以包括接口表面106,其采取形成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上部部分104b之内的基本弯曲形状。例如,如图所示,接口表面106可以形成为遵循所选择曲线的凹面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106可以采取另一种形状,例如,凸面形状。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接口表面106可以采取轴向对称形状的形式。这样,在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彼此相邻放置时,接口表面106的形状可以促进图3中所示的对准。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可以利用低摩擦材料形成或以其他方式涂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一个或多个表面。通过用低摩擦材料形成一个或多个表面,重力可以有利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滑入图3中所示的对准状态。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形成对应形状,以使两个接口连接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例如,静摩擦系数和/或动摩擦系数)最小化。

为了防止接口表面106之内形成涡电流,接口表面106可以由导热但基本电绝缘的材料构造。在很多实施例中,在存在时变磁场的情况下,可以在导体中感生涡电流。这样可以形成涡电流(环形电流)。这些涡电流还可以在与时变磁场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磁场。这样,涡电流感生的磁场可以使时变磁场重定向或反向。对于感应电力传输系统而言,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减少接收线圈中接收的总通量而降低电力传输的效率。而且,因为涡电流在导体中循环而不会通过任何电阻元件,所以涡电流经受的电阻可以非常低。因此,感应电流可以相对较高。结果,涡电流可能会将能量消耗成废热。因此,为了防止涡电流在接口表面106之内或与之相邻地发生,接口表面106可以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接口表面106和上部部分104b的任何其余部分都可以由诸如但未必限于陶瓷材料、晶体材料、蓝宝石材料、玻璃材料等材料形成。

在很多实施方案中,可以分别由电磁屏蔽元件117,127包封电力传输线圈126和电力消耗线圈116。电磁屏蔽元件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由诸如晶体铁硅的晶态合金形成电磁屏蔽元件117,127。这样,电磁屏蔽元件117,127可以向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之间的接口重定向与电力传输线圈126和电力消耗线圈116相关联的电通量。由于这种重定向通量的结果,所选择的电力传输线圈126和电力消耗线圈116的材料和尺寸可以很小,提供了与更大或未屏蔽的传送和电力消耗线圈对相等的感应电力传输。因此,可以将本来会从电力消耗线圈116向外辐射和耗散的通量重定向成基本或完全在电力传输线圈126之内。这样,在电力消耗线圈116处接收的电力可以比不包括电磁屏蔽元件117,127的实施方案更大。

可以如图4所示配置一些实施方案,图4是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如图所示,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均对应地分别包括对准磁体118和128。如本文描述和例示的其他实施方案那样,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或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以在每个相应外壳102a,104a中包括很多其他部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显示器、输入设备等),因此,在图4中都被示为没有这些额外部件,它们可以部分地、任选地或完全地包括在每个相应外壳102a,104a之内。

继续参考图4,对准磁体118,128通常被放置和/或对准成吸引彼此。这样,对准磁体118,128之间的磁性吸引可以有利于、促进或通过其他方式方便实现图3和图4所示的对准位置,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基本居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上表面上的中心,两个设备的感应式充电线圈和充电器基本对准。在很多实施方案中,可以分别由磁性屏蔽元件119,129包封对准磁体118,128中的每个者(或一些或组)。

图4的磁性屏蔽元件119,129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由诸如铁钴的铁磁体合金形成磁性屏蔽元件119,129。这样,磁性屏蔽元件119,129可以向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之间的接口重定向与对准磁体118,128相关联的磁通量。由于磁通量被重定向,所选择的对准磁体118,128可以很小,在更小的面积上向更大或未屏蔽对准磁体提供了等效吸引力。这样,通过采用尺寸减小的对准磁体,可以减小与电力传输线圈126感应地邻近的导电元件的总质量。如上所述,导电质量的减小可以对应地减小涡电流,继而减少热损耗。

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还可以包括大体上沿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基体部分104c、与发射器的上部部分104b相对设置的热块130。在某些配置中,热块130是铝或另一种金属。在很多情况下,热块130可以是导电的,从而会受到感应涡电流影响。因此,可以基本在电磁屏蔽元件127下方定位热块130。如上所述,可以由时变磁场在导体中感生涡电流。然而,因为热块未定位成基本邻近电力传输线圈126,所以在热块中不太可能形成涡电流。应当理解,磁场可以与成比例地耗散,或者换句话讲,磁场可以与距磁场源的距离立方成比例地耗散。因此,可以距电力传输线圈126一定距离定位热块130,使得不会响应于通过电力传输线圈126传输的电力而形成涡电流。

此外,如上所述,电磁屏蔽元件117,127可以减少电力传输线圈126下方存在的总通量数。换句话讲,在上部部分104b中包括电磁屏蔽元件117,127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热块130定位在基体部分104c中,从而更接近电力传输线圈126的底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基于为其选择的材料的热容量来选择热块130的质量。例如,由铜构成的热块130可以比铝构成的热块130具有更低热容量。在这种情况下,由铜形成的热块130的质量可以大于由铝形成的热块130的质量。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金属合金。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热块130可以由多层不同材料形成,诸如水或液体内核被散热或热分布材料围绕,该材料的一个示例是铝,并被电镀以导热材料,诸如银。应当理解,这样热块130的外表面可以将热量传导到热块130的内表面,内表面可适于存储热量。

此外,多个层可以有利于从热块130的一个位置向热块130的另一个位置传输热量。换句话讲,可以相对于热块的其他部分冷却热块130中或上的相对热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沿诸如接口表面106的表面,或感应电力发射器的其他表面定位热路径(未示出)。例如,可以沿所选择的表面设置热路径,以促成热耗散路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由导热材料形成,诸如金属迹线或形成到外壳104a中或上的其他金属元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由导热且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掺杂有金属长丝、颗粒、细粒或其他金属片段的陶瓷形成热路径。

另外的实施方案包括热块130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形成电磁干扰屏蔽件132的至少一部分的配置。例如,可以将管芯铸造槽的尺寸设定成在热块130内,使得定位于基板140上的电路元件142被定位于其下方。这样,热块130充当用于电路元件142的电磁屏蔽。

在其他实施例中,热块130还可以包括散热片或是散热片的一部分。例如,基板可以通过热接口144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热耦接到热块130,热接口144可以包括导热贴,使得可以将定位到或耦接到基板140的元件产生的热量引导到并耗散于热块130之内。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产生的热量或放在接口表面106上的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产生的热量可以在热块130之内被吸收,至少通过电缆108以受控的方式被耗散。

图4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力插座的电缆108。在很多情况下,电缆10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对和定位成围绕该至少一个导体对的导热屏蔽层。在很多实施方案中,导热屏蔽层可以热耦接到热块130。在其他情况下,导热护套可以包封导体对和导热屏蔽层,导热护套热耦接到导热屏蔽层。在很多情况下,导热护套可以热耦接到热块130。

在很多情况下,电缆108的导热屏蔽层可以由金属制成,并针对材料导热率可以是专门选择的材料的特定厚度。在这些相关情况下,可以安全有效地将热块130之内存储的热量传输离开热块130到达电缆108中。

图5是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配置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若干突出表面特征150(诸如肋、隆起、壁、环等等),它们配合以限定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之间的气隙152。在该实施例中,表面特征150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分开所选择的距离。应当理解,气隙152可以减少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向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中辐射或通过其他方式从其传递的热量;一些这样的热量可以耗散于气隙152中和/或气隙152可以防止此类辐射。

尽管例示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接口表面上存在表面特征150,但应当理解,多个表面特征150也可以存在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底表面上。在其他情况下,可以沿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两者的表面定位表面特征。尽管气隙152被例示为处于特定距离,但应当理解,设想了任何适当的距离。例如,气隙152可以为微米量级,或在其他情况下,气隙152可以是厘米量级等。还应当理解,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和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可以直接取决于气隙152的距离。

图6是沿截面A-A截取的图1A的系统的简化横截面,示出了通往与感应电力传输装置相关联的热块的多个示例热路径。热路径可以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产生的热量引导到感应电力发射器104中并离开感应电力发射器104。

例如,如上所述,很多实施方案的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可以在其外壳102a之内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电源和/或电池、网络通信、触摸传感器、输入传感器、力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声学传感器、输入/输出端口、触觉元件、用于执行和/或协调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任务的数字和/或模拟电路等。应当理解,这些元件中的很多可能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如上所述,热量可以降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内的元件和感应电力传输接口自身的工作效率。

此外,因为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之内的每个元件都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和/或可以耦接到(或相邻于)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电迹线,所以可能因为这些导电材料之内感应电力传输接口工作诱发的涡电流而存在产生额外热量的风险。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能在感应电力传输期间沿着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上表面形成热点。由于热点邻近传送和电力消耗线圈,因此这些热点处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在很多实施例中,热点可能向操作感应电力发射器104或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用户提供不希望有的用户体验。

因此,为了例示简单,在图6中将感应电力接收器102之内或与之相关联的所有发热元件或热量积聚元件统一表示为热源600。

如图所示,示出了几条可能的热路径,其将热量(例如,热能)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底表面引导到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少)不希望有的热点,并可以增大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感应电力传输接口两者的工作效率。

一旦将热能引导离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底表面,就能够将其有效地存储和/或引导到热块130,热块可以被形成为具有高的热容量。这样,热块130可以将热量迅速引导离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存储所述热量,直到其被辐射到周围环境中,在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取下感应电力接收器102时(例如,在稍晚时间)被辐射开,或通过其他方式离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

在很多实施例中,热路径可以将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顶表面耦接到热块1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602a可以形成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本身的外壳104a之内。在这些实施例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可以由高度导热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可以由金属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可以由掺杂有导热掺杂物的陶瓷材料形成,以便增大陶瓷材料的热导率。通常,本文描述的热路径的热导率大于被传导的热量所源自的区域,诸如接口区域或接口表面106的热导率。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热路径602b可以形成于设置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之上的涂层之内。在这些实施例中,涂层可以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涂层可以由导热聚合物或陶瓷材料形成。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所选择的用于涂层的材料可以掺杂有导热掺杂物,以使涂层的热导率增大。

在很多实施例中,可以在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设置涂层以覆盖整个外表面和/或外壳104a的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涂层可以形成为条和/或物理热路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可以由在美观意义上匹配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选择的材料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些诸如图1B中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方案中,感应电力发射器104可以采取基本柱形(例如,盘状)的形状。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轮毂-轮辐配置设置涂层。换句话讲,可以在源于外壳顶表面中心的径向条中施加导热涂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涂层涂布成另一种图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路径602c可以形成于设置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内表面上的涂层之内。如可以设置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外表面上的涂层那样,形成热路径602的涂层可以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涂层可以由导热聚合物或陶瓷材料形成。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所选择的用于涂层的材料可以掺杂有导热掺杂物,以使涂层的热导率增大。

如可以限定热路径602b的涂层那样,可以设置限定热路径602c的涂层以覆盖外壳的整个内表面和/或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涂层可以形成为条和/或物理热路径。如可以限定热路径602b的涂层那样,可以按照轮毂-轮辐配置设置限定热路径602c的涂层。换句话讲,可以在源于外壳104a顶表面中心的径向条中施加导热涂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涂层涂布成另一种图案。

如上所述,可以配置热路径602a,602b和602c以将热量引导到热块130中,热量可以暂时积聚在那里。热路径602a,602b和602c热耦接到热块130的点可以导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点604a,604b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热块130的材料(或多种材料)的热容量和热导率可以缓解热点604a,604b的形成。例如,如果热块130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可能不会形成热点604a,604b。

通过热路径602a,602b和602c(通过热点604a,604b)传导到热块130中的热量可能在热块130的体块606中积聚,导致热块130的净温度升高。在很多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基于感应电力传输接口的估计最大使用时间选择为热块130选择的材料(或多种材料)的热容量。例如,如果期望感应电力传输接口工作一次不超过一小时,可以选择热块130的热容量以便有效地吸收、积聚和存储在一小时期间由热源600产生的热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通过热块底表面经由热路径608向周围环境中辐射热块130的体块606中积聚的热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热块130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向周围环境(未示出)中辐射由热块130积聚的热量。

此外,可以通过电缆108向外辐射热块130的体块606之内积聚的热量。在这些实施例中,热块130可以热耦接到电缆108的一个或多个导热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缆108可以包括屏蔽和/或接地护套108a,其可以耦接到热块130,以便从其引导开热能。在其他实施例中,热块可以热耦接到电缆108之内的一个或多个导线或线束。例如,可以将热块130耦接到电缆108之内的接地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块130可以通过电惰性但导热元件(未示出)耦接到电活性导线。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热块130可以被配置为吸收并积聚感应电力发射器104自身之内产生的热量。例如,可以将导热贴设置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工作部件下方,以便形成热路径612。

此外,在很多实施方案中,热块130可以(如图所示)设置于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之内,距离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和热源600直接接触的接口表面106某一距离。热块130和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底表面之间物理的分隔可以有利于将来自热块130的热量辐射离开感应电力接收器102。因此且更一般地,可以将热路径(例如,热路径602a,602b,602c)并入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上部部分104b或其他部分中。

如上所述,外壳104a可以由具有第一热导率的第一材料制成,热路径可以由具有第二热导率的第二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04a和热路径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外壳104a可以由陶瓷材料制成,热路径可以由掺杂了金属长丝的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针对其热导率选择金属长丝。用作掺杂物的金属长丝可以增大热路径的热导率,而且还可以增大由于其中形成涡电流而导致效率损失的风险。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设定金属长丝的尺寸,使得不太可能或不会形成涡电流。在另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包含金属长丝的热路径设置成特别选择的几何形状(例如,蜿蜒的图案、轮辐-轮毂图案、阴影图案、网格图案等)。可以选择热路径的所选择几何形状以减小或消除涡电流形成的可能。

一些另外的实施方案包括环绕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热路径。例如,可以限定热路径以从感应电力接收器102的热点向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外边缘分布热量。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更有效地耗散热量,因为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表面面积大于热点自身的表面面积。

在很多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将热量朝着热块引导离开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接口区域。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热路径可以引导热量远离接口区域到电缆108中。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电缆108和导热屏蔽层被定位成围绕热耦接到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外壳104a的至少一个导体对。这样,电缆108的导热屏蔽可以充当额外的或另选的热路径。换句话讲,可以通过热路径将在接口区域处产生的热量引导到热块130或电缆108的任一个中。这样,电缆108可以被配置为引导热量远离感应电力发射器104。

图7是沿截面A-A截取的图1的系统的示例配置的横截面,示出了采取热通孔700形式的热路径,热通孔700热耦接感应电力发射器104的上部部分或表面和定位于其下方的热块130并在其间形成热路径702。

在本公开中,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实现为设备可读的指令集或软件。此外,应当理解,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分级结构为样本方法的示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保持在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内时,可重新布置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分级结构。所附方法权利要求呈现样本顺序中的各种步骤的元素,并且并不一定意味着局限于所呈现的特定顺序或分级结构。

在上述描述中,为了进行解释,所使用的特定命名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它们并非意在穷举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