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675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一种插座,特别指一种可供日光灯的灯管所用的插座。



背景技术:

如图11至图12所示,为现有日光灯的灯管所用的插座,其为一壳体91具有一通孔911可供一转盘92置入,该壳体91在该通孔911中有一对直立的板片912,且在该对板片912的顶端具有分别往外水平延伸的翼部913,该转盘92则在顶部有一凹入部921,当该转盘92置入该通孔911内时,各翼部913将在该凹入部921内限制该转盘92在该通孔911中而不脱离,让一灯管93的二接脚931从该壳体91所设的一滑槽94中置入后,可驱动该转盘92转动而从一插设位置转动至一导通位置,让二接脚931在该壳体91内和所设的二导电片95接触而电性连接。

然而,当二接脚931从该滑槽94中置入且驱动该转盘92转动至导通位置时,因各该翼部913的下方为裸空,若任一接脚931有向内歪斜的情形时,所述歪斜的接脚931便会在末端伸入该裸空处,此时可预见接脚931因歪斜而和在旁的导电片95仅在根部位置以点接触,造成歪斜的接脚931容易脱离导电片95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灯管用插座,以供灯管的二接脚贴平墙部的外侧,且被二导电片压迫,以使二接脚呈笔直,且二接脚能和二导电片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以解决前述接脚因歪斜而和导电片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灯管用插座,其可对接脚向外歪斜时,加强向墙部方向导正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可结合该灯座的基座,且有一自该基座延伸的背板,该背板设有一穿孔,且该背板有一对由该穿孔周缘隆起的墙部,并在该对墙部中间有一第一沟部,该对墙部的外周呈直筒状的表面且无凸出,且该对墙部外周之间的宽度等于该灯管端部的二接脚内侧的间距;

一壳罩,罩设在该背板外而结合该壳体,该壳罩在端面上开设有一通孔,且在该壳罩相对远离该背板的一端开设有一开口和该通孔相通,该对墙部在该通孔之内且露出;

一转盘,经该通孔组设于该壳罩内,且被限制于该壳罩中,该转盘并可在该壳罩内转动,且该转盘在朝向该通孔的一端形成有一面板部,该面板部上设有一第二沟部,该第二沟部与该第一沟部对应形成有一滑槽,该滑槽对准该开口时为一可供该灯管端部的二接脚置入该滑槽中的插设位置;

二导电片,设于该背板上,且被限制在该壳罩中,该二接脚从该开口置入该滑槽中且驱动该转盘转动90度至一导通位置后,该二接脚贴平该对墙部的外侧而呈笔直,且被该二导电片压迫,以使该二接脚和该二导电片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

其中,该对墙部的内周在靠近该背板处凹入而形成一对勾部,而该转盘在该第二沟部旁有一自该面板部延伸的轴部,并在该轴部的端部有一凸出的挡止部,该挡止部在该转盘组设于该壳罩内时被挡在该对勾部,以限制该转盘于该壳罩中。

其中,该对墙部的外周在顶部具有复数定位部,当该转盘组设于该壳罩内且被限制于该壳罩中时,在该复数定位部的位置各有一对应的扣抵部,让该转盘在该插设位置或转动90度至该导通位置时,可分别由该复数定位部和对应的扣抵部相互卡扣而进行暂时定位。

其中,各该导电片在所设位置与该背板间有一间隙,该背板在各该导电片所在位置的间隙分别有一挡部,该二挡部对应该二接脚驱动该转盘转动90度的轨迹而设在该对墙部的外侧,且在该二挡部内侧之间的宽度等于该二接脚外侧的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灯管用插座,供灯管的二接脚贴平墙部的外侧,且被二导电片压迫,以使二接脚呈笔直,且二接脚能和二导电片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以解决前述接脚因歪斜而和导电片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灯管用插座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灯管用插座的立体分解配置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背板的穿孔处剖经二墙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灯管的二接脚在插设位置时置入滑槽的剖视图,其中一接脚为向内歪斜。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灯管转动90度至导通位置时的剖视状态图,其中的二接脚贴平墙体的外侧而为平直。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定位部和对应的扣抵部相互卡扣而暂时定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定位部和对应的扣抵部脱离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灯管用插座的立体局部分解配置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灯管的二接脚在插设位置时置入滑槽的示意图,其中一接脚为向外歪斜。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灯管转动90度至导通位置时的状态图,其中的二接脚被挡部导正。

图11为现有灯管用插座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12为现有灯管的接脚歪斜而置入插座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0,图中所示者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灯管用插座,其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一壳体1、一壳罩2、一转盘3和二导电片4,结合在日光灯的灯座上而可供一灯管5端部的二接脚51插设,其中: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壳体1具有一可结合该灯座的基座11,且有一自该基座11延伸的背板12,该背板12设有一穿孔13,且该背板12有一对由该穿孔13周缘隆起的墙部14,并在该对墙部14中间有一第一沟部15,该对墙部14的外周141呈直筒状的表面且无凸出,且该对墙部14外周141之间的宽度等于灯管5端部二接脚51的间距。

此外,该壳罩2罩设在该背板12外而结合该壳体1,该壳罩2在端面上开设有一通孔21,且在该壳罩2相对远离背板12的一端开设有一开口22,该开口22和该通孔21相通,而该对墙部14在该通孔21之内且露出。

再者,该转盘3经该通孔21组设于该壳罩2内,且被限制于该壳罩2中,该转盘3并可在该壳罩2内转动,且该转盘3于朝向该通孔21的一端形成有一面板部31,该面板部31上设有一第二沟部32,该第二沟部32与该第一沟部15对应形成有一滑槽6,该滑槽6对准该开口22时为一可供灯管5端部二接脚51置入于该滑槽6中的插设位置。

如图2至图3所示,二导电片4设于该背板12上,且被限制在该壳罩2中。又如图4至图5所示,二接脚51从该开口22置入该滑槽6中,且驱动该转盘3转动90度至一导通位置后,二接脚51贴平该对墙部14的外侧141而呈笔直,且被二导电片4压迫,以使二接脚51和二导电片4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

此外,该对墙部14的内周142在靠近该背板12处凹入而形成一对勾部143,而该转盘3在该第二沟部32旁有一自该面板部31延伸的轴部33,并在该轴部33的端部有一凸出的挡止部331,该挡止部331在该转盘3组设于该壳罩2内时被挡在该对勾部143内,以限制该转盘3于该壳罩2中。此外,当该转盘3在其第二沟部32两旁的面板部31有侧向移动的力量产生时,可通过该挡止部331被挡在该对勾部143,而让面板部31不会向外侧移动,以产生强化该转盘3结构的效果。

如图6所示,该对墙部14的外周141在顶部具有复数定位部144,当该转盘3组设于该壳罩2内且被限制于该壳罩2中时,在复数定位部144的位置各有一对应的扣抵部34,让该转盘3在该插设位置或转动90度至该导通位置时,可分别由复数定位部144和对应的扣抵部34相互卡扣而进行暂时定位。又如图7所示,为复数定位部144和对应的扣抵部34脱离时的状态。

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对墙部14的外周141呈直筒状的表面且无凸出,且该对墙部14外周141的宽度等于二接脚51的间距,当灯管5的二接脚51放入前述的滑槽6内,且灯管5的接脚51有歪斜的情形(如图4所示为一接脚51向内歪斜)时,可通过灯管5转动时,让歪斜的接脚51被该墙部14外周141撑开,而可将二接脚51扶正,且二接脚51贴平可墙部14的外周141,让二接脚51呈笔直(如图5所示),并且二接脚51也会被二导电片4压迫,让二接脚51和二导电片4能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以解决已知灯座有接脚因歪斜而和导电片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8至图10,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配合第一实施例所示(请参阅图2),其可见各该导电片4在所设位置与背板12间有一间隙7。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该背板12在各该导电片4所设位置的间隙7分别有一挡部16,二挡部16对应二接脚51驱动该转盘3转动90度的轨迹而设在该对墙部14的外侧,且在二挡部16内侧之间的宽度等于二接脚51外侧的间距。

如图9所示,当其中的一接脚51向外歪斜时,二接脚51于驱动该转盘3转动90度后,如图10所示,则接脚51除了被导电片4压迫之外,且歪科的接脚51也受该挡部16的阻挡而被往该墙部14方向导正,让二接脚51和二导电片4能以面接触而电性连接,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外,也可对接脚51向外歪斜时加强向墙部14方向导正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是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发明的范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发明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