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光音频信号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43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光音频信号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信号线,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按音乐节奏发光的吉他线、麦克风线、音响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吉他线、麦克风线、音响线,均为不透光的黑色、灰色或白色胶料包裹的音频信号线,外观十分古板、单调,与生动、活泼、时尚的演奏、演说的现场气氛不协调,因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感时尚的并随着演奏、演说时的音调和节奏变化而伴随同步闪烁发光变化,或依次如流水追逐发光变化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吉他线、麦克风线、音响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光音频信号线,其包括音频线簇、至少一条LED跑马灯灯线和声光控制器,该音频线簇和至少一条LED跑马灯灯线并成线簇,且该线簇外包覆有透明绝缘层;该声光控制器的总电路板包括依序连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和输出驱动器;该音频线簇连接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的输入端,该至少一条LED跑马灯灯线连接该输出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声光音频信号线,其包括音频线簇、至少一条EL发光缆线和声光控制器,该音频线簇和至少一条EL发光缆线并成线簇,且该线簇外包覆有透明绝缘层;该声光控制器的总电路板包括依序连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和输出驱动器;该音频线簇连接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的输入端,该至少一条EL发光缆线连接该输出驱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声光音频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感时尚,并随着演奏、演说时的音调和节奏变化而伴随同步闪烁发光。

其中,音频线由信号导线和地线组成,如果是双声道或多声道音频线则由至少一根左声道信号导线、至少一组右声道信号导线,和至少一组地线组成。每组导线由多根低阻抗高导电率金属绝缘导线组成,为增加信号导线的抗干扰能力,可在多组信号导线组合成的圆形或扁形音频线的外壁包裹铝屏蔽层箔或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

进一步,该LED跑马灯灯线包括多个LED贴片灯、铺设音频线簇上的两条或三条正极漆包线和三条负极漆包线,该两条或三条正极漆包线的一端与该输出驱动器的正极输出端子连接,其另一端沿该音频线簇的线路延伸;该三条负极漆包线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该输出驱动器的负极输入端子,其另一端沿该音频线簇的线路延伸;一条正极漆包线与一条负极漆包线组成一组LED贴片灯灯串的导通回路,或是一条正极漆包线与并列在其两侧的两条负极漆包线组成二组LED贴片灯灯串的导通回路;在每组导通回路上的LED贴片灯由至少三个LED贴片灯珠组成,每个LED贴片灯按设定间距和方向分别贴焊在相邻的正极漆包线与负极漆包线之间。

具体地,所述负极漆包线和正极漆包线为具有直焊性能的聚胺酯漆包线。

进一步,该跑马灯灯线均包括LED贴片灯与柔性PCB板,该LED跑马灯线与该输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条发光缆线包括至少三条EL发光线和一条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该至少三条EL发光线和一条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分别对应该输出驱动器的输出端子;该至少三条EL发光线的另一端与该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的另一端相互接触并共同螺旋缠绕在该音频线簇上,或该至少三条EL发光线的另一端与该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的另一端相互接触并共同螺旋缠绕成线簇并行于该音频线簇上。

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该发光缆线为单根EL发光线,其一端连接该输出驱动器的输出端子,其另一端缠绕或并行于该音频线簇上。

具体地,该LED跑马灯灯线或发光缆线与音频线簇之间设有绝缘层、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或铝箔屏蔽层。

更进一步,该声光控制器还包括壳体及嵌接于该壳体上的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该总电路板设于该壳体内;且该总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电路元件,该电源电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该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该电源电路元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和输出驱动器。

更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该第一接线头与音频线连接,第二接线头通过该声光控制器与音频线簇连接。

所述LED跑马灯灯线是由数个LED贴片灯或柔性PCB板条组成。LED灯串联或并联焊贴在柔性PCB板条上,组成点状发光的LED跑马灯灯线。声光控制器输出LED额定电压的直流电,LED灯就能发光,通过声光控制器的IC控制程序改变直流电的输送电压,就能控制LED灯的发光规律以及亮度和节奏变化。

所述声光音频信号线,由至少一根EL发光线或至少一LED跑马灯灯线,平行并列在电吉他线、麦克风线、音响线中音频线的侧边,或螺旋缠绕在其外壁上,并在其组合的外层包裹透明或透光塑料层,并连接声光控制器组合而成。

上述各优选实施方案中,发光电吉他线、麦克风线、音响线,其截面为圆形、或者扁形,也可以介于两者之间的椭圆形。

声光控制器中的采样放大电路连接多条音频线,用于采集音乐或声音信号电流,声光控制器中的输出驱动器连接LED跑马灯灯线或EL发光线或EL发光缆线。

声光音频信号线的两端分别置有接线头,其中一端插接电吉他、麦克风、话筒或音乐功放器,另一端插接音箱,声光音频信号线中的音频线并联抽接出一组连接声光控制器中的采样放大电路;声光音频信号线中的EL发光线或LED跑马灯灯线连接声光驱动器中的交流输出电路或直流输出电路。

发光电吉他线、音频线中的EL发光线或LED跑马灯灯线,除与输出控制器中的交流输出电路或直流输出电路连接外,另一端绝缘空置,不连接任何接点。

声光控制器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壳体上置有充电插座孔、开关、外接电源线及其插头。

所述声光控制器中的电源电路元件包括电池盒电池电路和蓄电池,电源电路元件为采样放大电路元件、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微处理器、输出驱动器供电。所述电池为充电锂电池、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一与该电池连接的充电电路,用于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声光控制器的供电方式,就是在壳体内置于一个AD电源,从壳体边引出一根带电源插头的电源线。

所述声光控制器中的采样放大电路元件采集音频信号,传输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再传速送至微处理器分析计算处理后,将音频信号的音量和节奏变化转换为电流和电压变化的信号,控制输出驱动器的各个输出端的电流和电压的输出变化,从而控制EL发光线或LED跑马灯灯线亮度、高低的变化或依次发光的节奏快慢变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音频线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第二组音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8的的音频线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总电路板;

11-采样放大电路元件;

12-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

13-微处理器;

14-直流输出驱动器;

15-电源电路元件;

16-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

17-第一接线头;

18-第二接线头;

19-壳体;

20-声光控制器;

21-信号导线;

22-信号导线;

23-信号导线;

24-地线;

25-绝缘层;

26-透明绝缘层;

27-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

28-柔性PCB板;

410-直流正极输出端子;

411-直流负极输入端子;

412-直流负极输入端子;

413-直流负极输入端子;

110-正极聚胺酯漆包线;

111-负极聚胺酯漆包线;

112-负极聚胺酯漆包线;

113-负极聚胺酯漆包线;

114-正极聚胺酯漆包线;

001-LED贴片灯;

002-LED贴片灯;

003-LED贴片灯;

42-单路交流输出驱动器;

43-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

30-公共交流输出端子;

31-交流输出端子;

32-交流输出端子;

33-交流输出端子;

50-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

51-EL发光线;

52-EL发光线;

53-EL发光线;

54-发光线透明包覆层;

55-发光线辅导电极导线;

56-发光线中心电极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3,实施例1的声光音频信号线,包括声光控制器20、音频线簇、一组LED跑马灯灯线、第一接线头17、第二接线头18和透明绝缘层26。该音频线簇包括多条相互并列设置的音频线。该声光控制器2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该音频线簇的一端与LED跑马灯灯线的一端,该声光控制器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线头18,该音频线簇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接线头17。透明绝缘层26包覆在音频线簇和LED跑马灯灯线上。

具体地,该声光控制器20包括壳体19、设置在壳体19内的总电路板10,以及嵌接于壳体19上的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其中,该总电路板10包括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直流输出驱动器14和电源电路元件15。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出端连接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的输入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3的输入端,微处理器13的输出端连接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元件15分别电连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直流输出驱动器14,并为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直流输出驱动器14提供稳压电流。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连接电源电路元件15,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用于外接电源,为电源电路元件15提供电源,对电源电路元件15进行充电。其中,直流输出驱动器14包括一个直流正极输出端子410和三个直流负极输入端子411、412、413。

该音频线簇包括多条相互并列设置的音频线,本实施例,优选地,其为三组信号导线21、22、23和一组地线24,优选地,每组信号导线由多根低阻抗高导电率金属绝缘导线组成。每组音频线的一端与第一接线头17连接,其另一端的线路与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入端连接,且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接收该音频线的电信号。另外,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组音频线连接第二接线头18,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二组音频线为三组信号导线21、22、23和一组地线24。且第二组音频线和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入端处的音频线在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内部一一对应连接,第二组音频线将声音信号通过第二接线头18传送至扩音器材。

LED跑马灯灯线包括多个LED贴片灯001、002、003、铺设音频线簇上的两条或三条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和三条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其中,两条或三条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的一端均与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直流正极输出端子410连接,其另一端沿音频线簇的线路延伸;三条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三个直流负极输入端子411、412、413,其另一端沿音频线簇的线路延伸。一条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与一条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组成一组LED贴片灯001、002、003灯串的导通回路,也可以由一条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与并列在其两侧的两条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组成二组LED贴片灯001、002、003灯串的导通回路。在每组导通回路上的LED贴片灯001、002、003由至少三个LED贴片灯001、002、003珠组成。每个LED贴片灯001、002、003按设定间距和方向分别贴焊在相邻的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与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之间。每个LED贴片灯001、002、003珠通过与其连接的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和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导通直流输出驱动器14进行有序地发光。

每条音频线外包覆有一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透明绝缘层26包覆着音频线簇和LED跑马灯灯线集成的线路簇。

进一步,可以用铝箔屏蔽层替换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铝箔屏蔽层和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都起到增强音频线的抗干扰能力。

使用时,第一接线头17连接发音器材,第二接线头18连接扩音器材。当发音器材发出声音,音频线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材输出。且,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采集音频线的声音电信号,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声音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13,转换为脉冲信号输出至直流输出驱动器14,直流输出驱动器14按照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指令控制LED跑马灯灯线有节奏闪动或依次流动发光。在微处理器13中,已经预先设定了数字信号与脉冲信号的特定转换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声音对应产生一个光闪效果或依次如流水追逐发光的流速变化,如此,便可实现每一音调在本声光音频信号线上所产生的发光效果是个性化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实施例2的LED跑马灯线是将实施例1中贴好LED灯的5条平行设置的漆包线,按一定绞距螺旋绞合成LED灯缆线,该LED灯缆线并列设于音频线簇,LED灯缆线的一端与直流输出驱动器14连接。而且该LED灯缆线及其并列设置的音频信号线均置于透明绝缘层26内,闪动或流动发光效果透过透明绝缘层26来实现。该结构的声光音频线,由于LED灯缆线呈绞合状态,整根声光音频线横截面积较小,抗拉力和柔软性均佳。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实施例3具有两组LED跑马灯线,每组跑马灯灯线均包括LED贴片灯001、002、003与柔性PCB板28。两组LED跑马灯线并列设于音频线簇上,两组LED跑马灯线分别与直流输出驱动器14连接。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替换为常规金属正极导线,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替换为常规金属负极导线。这种结构使整个声光音频线发光面积成倍加大。整条声光音频信号线在横截面上,360°无阴影,十分亮丽。而且,两组LED跑马灯线及与其并列设置的音频线均置于透明绝缘层26内,跑马和闪动发光效果透过透明绝缘层26体现。

在本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在音频线簇上设置三组或以上组数的LED跑马灯灯线,该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LED跑马灯只有一组,声光音频线的横截面积较小,造价较低,但整根声光音频线横截面只有180°发光,有部分阴影。

实施例5

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本实施例5的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之间的第二组音频线足够长,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并未直接接触,而裸露在外的第二组音频线集成的线簇外包覆着绝缘层25。

具体地,在第二组音频线上,每条音频线外包覆有一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每一一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外包覆有一绝缘层25,透明绝缘层26包覆着第二组音频线集成的线路簇。

作为另一优选技术方案,在第二组音频线上,每条音频线外包覆有一绝缘层25,透明绝缘层26包覆着第二组音频线集成的线路簇。

而且,实施例5的改进同样适用于实施例1-3。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本实施例6的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之间的第二组音频线足够长,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并未直接接触,而裸露在外的第二组音频线集成的线簇外包覆着绝缘层25。正极聚胺酯漆包线110、114替换为常规金属正极导线,负极聚胺酯漆包线111、112、113替换为常规金属负极导线。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实施例7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1)实施例7的直流输出驱动器14多了一组端子,即,每组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端子包括一个直流正极输出端子410和三个直流负极输入端子411、412、413;2)实施例7具有两组LED跑马灯灯线,第一组LED跑马灯灯线的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对应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一组端子,直流输出驱动器14的另一组端子对应第二组LED跑马灯灯线。第二组LED跑马灯灯线的线簇并列铺设在第二组音频线上,且第二组LED跑马灯灯线和第二组音频线共同集成的线簇上包覆着透明绝缘层26。

这种结构的声光音频线适应需要较长的声光音频线的场所,声光控制器20置于较长的声光音频中间部位能使声光音频线发光均匀。

在本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在音频线簇及第二组音频线上分别设置两组以上的LED跑马灯灯线,该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实施例8

请参阅图10和图11,实施例8的声光音频信号线,包括声光控制器20、音频线簇、一组发光缆线、第一接线头17、第二接线头18和透明绝缘层26。该音频线簇包括多条相互并列设置的音频线,发光缆线螺旋缠绕在音频线簇上,使多条音频线形成的线簇置于由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螺旋绞合形成的发光缆线的中心轴线位置上。透明绝缘层26包覆在音频线簇和发光缆线上。该声光控制器2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该音频线簇的一端与发光缆线的一端,该声光控制器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线头18,该音频线簇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接线头17。

具体地,该声光控制器20包括壳体19、设置在壳体19内的总电路板10,以及嵌接于壳体19上的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其中,该总电路板10包括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和电源电路元件15。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出端连接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的输入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3的输入端,微处理器13的输出端连接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元件15分别电连接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为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微处理器13、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提供稳压电流。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连接电源电路元件15,电源/充电用外接插口16用于外接电源,为电源电路元件15提供电源,对电源电路元件15进行充电。其中,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包括一个公共交流输出端子30和三个交流输出端子31、32、33。

该音频线簇包括三条信号导线21、22、23和一条地线24,每组信号导线21、22、23由多根低阻抗高导电率金属绝缘导线组成。每条音频线的一端与第一接线头17连接,其另一端的线路与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入端连接,且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接收该音频线的电信号。另外,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组音频线连接第二接线头18,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二组音频线为三组信号导线21、22、23和一组地线24。且第二组音频线和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输入端处的音频线在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的内部一一对应连接,第二组音频线将声音信号通过第二接线头18传送至扩音器材。

该发光缆线分别螺旋缠绕在音频线簇上。具体地,一组发光缆线包括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和一条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该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的一端分别逐一对应连接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三个交流输出端子31、32、33,而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的一端连接该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公共交流输出端子30,该三条EL发光线51、52、53的另一端与该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的另一端相互接触并共同螺旋缠绕在音频线簇上,使多条音频线形成的线簇置于由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螺旋绞合形成的发光缆线的中心轴线位置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EL发光线51、52、53是在一条金属基体导线外壁,涂敷高电容值的绝缘层25,再在绝缘层25外壁涂敷发光粉层,再在发光粉层外壁涂敷透明导电层,再在透明导电层外壁平行或螺旋缠绕设置至少一根接触透明导电层的金属裸导线,就组成了EL发光线51、52、53,发光线的金属基体导线和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接通控制模块输入的交流电后就能形成交流电场,发光线中的发光层在交流电场中就能发光,通过控制元件改变交流电场的频率和电压,就能控制发光线闪烁发光的亮度和节奏。

音频线簇外包覆有一金属丝编织网屏蔽层27。发光缆线缠绕在音频线簇外,透明绝缘层26包覆在音频线簇和发光缆线集成的线路簇外。

透明绝缘层26包覆着音频线簇和LED跑马灯灯线集成的线路簇。

使用时,第一接线头17连接发音器材,第二接线头18连接扩音器材。当发音器材发出声音,音频线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材输出。且,采样放大电路元件11采集音频线的声音电信号,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声音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元件12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13,转换为脉冲信号输出至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按照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指令控制每根EL发光线51、52、53依次通电发光和熄灭,由至少三根EL发光线51、52、53螺旋绞合而成的EL发光缆线就会有节奏闪动和如流水般追逐发光。在微处理器13中,已经预先设定了数字信号与脉冲信号的特定转换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声音对应产生一个光闪和流水般追逐发光的效果,,如此,便可实现每一音调在本声光音频信号线上所产生的闪动效果和流水般追逐发光是个性化的。

实施例9

如图12所示,实施例12的声光音频信号线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实施例5的发光缆线与音频线簇各自分立地设置,发光缆线并未缠绕在音频线上,而是发光缆线成簇地平行铺设在音频线簇上。发光缆线的三条EL发光线51、52、53和一条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相互螺旋缠绕。

实施例10

如图13所示,实施例10的声光音频信号线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单根EL发光线代替由三根EL发光线51、52、53组成的EL发光缆线,将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替换为单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2,将透明绝缘层26替换为发光线透明包覆层54。且其中,单根EL发光线51、52、53包括发光线辅导电极导线55和发光线中心电极导线56,发光线中心电极导线56与单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2的交流输出端子31、32、33连接,发光线辅导电极导线55与公共交流输出端子30连接。

该发光音频线只能闪烁发光,不能产生如流水般追逐发光效果。

实施例11

如图14所示,实施例11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本实施例11的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之间的第二组音频线足够长,声光控制器20与第二接线头18并未直接接触,而裸露在外的第二组音频线集成的线簇外包覆着绝缘层25。

而且,实施例11的改进同样适用于实施例9和实施例10。

实施例12

如图15所示,实施例12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外在于:1)实施例12的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多了一组端子,即,每组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端子包括一个公共交流输出端子30和三个交流输出端子31、32、33;2)实施例6具有两组发光缆线,其中一组发光缆线的设置与实施例4相同,对应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一组端子,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的另一组端子对应第二组发光缆线。第二组发光缆线包括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与一条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该至少三条EL发光线51、52、53与该公共辅助电极裸导线50相互接触并螺旋缠绕在第二组音频线上;3)第二组发光缆线和第二组音频线共同集成的线簇上包覆着透明绝缘层26。这种结构使整个声光音频线发光面积大,整条线通体发光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9和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在音频线簇及第二组音频线上分别设置发光缆线,且两组发光缆线铺独立设在音频线上,而非缠绕在音频线簇上,既得实施例13,如图16所示,该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需说明的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其中,LED跑马灯灯线和发光缆线和单条的EL发光线51、52、53都为发光线的具体产品,其接收声光控制器20的信号,从而有控制闪动。

其中,直流输出驱动器14和三路交流输出驱动器43均为输出驱动器的具体产品,输出驱动器根据从微处理器13接收到的信号来控制发光线的闪动。

采用数组、每组正负极聚胺酯漆包线各一条与LED贴片灯组成的LED灯串,除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LED节日灯串和各种广告、装饰LED灯串中。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包含这些领域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