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250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国内,853厂从1976年开始率先研制微矩形电连接器,1980年首批高可靠外壳定位微矩形电连接器通过验收并应用于某重点工程,满足了当时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需要。

随着武器系统小型化的发展,也必然要求设备、仪器上使用的电连接器向更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小型化产品的需求及国际连接器的发展趋势等都对电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解决微矩形电连接器体积小、高可靠这一技术难题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其解决了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一个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其不仅实现设备上的电路连接,而且具有尺寸小、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其采用的插头和插座的连接以及螺钉的连接,使得电连接器连接更加牢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包括:

插头,其上设置有带导线的多排插针,所述插针的间距为0.75mm,所述插针的排距为0.65mm;

插座,其上设置有带导线的多排插孔,所述插孔的间距为0.75mm,所述插孔的排距为0.65mm;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可拆卸配合使用,所述插孔与所述插针的形状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插头还包括:

第一外壳,其两端分别设有台阶口;

第一绝缘基座,其粘接在所述第一外壳内;

固定套,其套设在所述台阶口上;

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抵触在所述台阶口的下端口;

其中,所述螺钉的螺帽直径大于所述台阶口的下端口直径,所述螺钉通过所述固定套卡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套的一端卡在所述螺钉的凹槽内,所述螺钉通过所述固定套卡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外壳的材料为铝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二外壳,第二绝缘基座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基座粘接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螺纹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外壳的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其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是一种接触件为0.75mm间距的微矩形连接器,具有尺寸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外壳两端安装的螺钉,被固定套收铆,卡在外壳上的安装方式,使连接器螺钉锁紧更为牢固、简洁。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和插座的铝合金材料使得电连接器的重量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插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插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插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微矩形电连接器,包括:

插头,其上设置有带导线的多排插针,所述插针的间距为0.75mm,所述插针的排距为0.65mm;

插座,其上设置有带导线的多排插孔,所述插孔的间距为0.75mm,所述插孔的排距为0.65mm;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可拆卸配合使用,所述插孔与所述插针的形状相对应。

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所述插针3和所述插孔8合理地利用电连接器的空间,从而使得电连接器的体积缩小,方便操作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是一种接触件为0.75mm间距的微矩形连接器,具有尺寸小、可靠性高等特点,最优的间距和排距的选择,是在小型化连接器的基础上缩小了产品的体积,带导线的所述插针3之间的间距为0.75mm,排距为0.65mm,所述插孔8的间距为0.75mm,所述插孔8的排距为0.65mm,使得电连接器在满足体积的同时,其可靠性、重量以及电性能都达到了最佳的参数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还包括:

第一外壳1,其两端分别设有台阶口;

第一绝缘基座2,其粘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内;

固定套4,其套设在所述台阶口上;

螺钉5,所述螺钉5的螺帽抵触在所述台阶口的下端口;

其中,所述螺钉5的螺帽直径大于所述台阶口的下端口直径,所述螺钉5通过所述固定套4卡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

超小型的0.75mm间距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由所述第一外壳1、粘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里的第一绝缘基座2、带导线插针3、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所述台阶口上的所述固定套4、装在所述固定套内的所述螺钉5组成。

所述台阶口包括一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固定套4从所述上端口套入,直到超过所述下端口的底端边缘;所述螺钉5的螺帽抵触到所述下端口,由于所述螺帽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的直径,所以所述螺钉5不会掉入到所述台阶口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套4的一端卡在所述螺钉5的凹槽内,所述螺钉5通过所述固定套4卡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

所述螺钉5的螺帽抵触所述下端口,所述固定套4的一端超出所述下端口的底端边缘的一部分卡在所述螺钉5的凹槽内,由于所述固定套4为弹性材料,卡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固定套4的一端弯曲为弧形,顶着所述螺钉5向所述螺钉5固定的方向偏移,从而使得螺钉5与螺孔的锁紧更为牢固。

插头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外壳1的两端安装所述螺钉5,被所述固定套收铆,卡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的安装方式,使连接器螺钉锁紧更为牢固、简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壳1的材料为铝合金。

铝合金材质的选择使得电连接器的重量变轻,在航空、航天领域便于携带,减轻飞行器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二外壳6,第二绝缘基座7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基座7粘接在所述第二外壳6内,所述螺纹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6的两端。

所述外壳装有所述第二绝缘基座7,能够保证电连接器或者其它设备避免伤害。所述螺纹通孔是为了配合所述螺钉5的固定而设置的,电连接器除了所述插孔8和所述插针3的连接,再加上所述螺钉5和所述螺纹通孔的连接,双重连接,使得电连接器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减少维修和更换,减少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外壳6的材料为铝合金。

铝合金材质的选择使得电连接器的重量变轻,在航空、航天领域便于携带,减轻飞行器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小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所述第一绝缘基座2粘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内,然后将带导线的插针3接触件装入所述第一绝缘基座2内,定位后用HD-GT胶灌封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的壳体内,将所述固定套4装入所述第一外壳1上的台阶口上,再在所述固定套4内装入所述螺钉5,所述螺钉5是靠所述固定套4收铆后,卡在所述第一外壳1的台阶孔内。完成收铆,装配完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小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座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所述第二绝缘基座7粘接在所述第二外壳6内,然后将带导线的插孔8接触件装入所述第二缘基座7内,定位后用HD-GT胶灌封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6的壳体内,装配完成。

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配合使用,将所述插针3插入到所述插孔8内部,将所述螺钉5插入到所述螺孔内固定,需要拆卸或更换的时候,先将所述螺钉5从所述螺孔内旋出,将所述插针3从所述插孔8内拔出,完成拆卸或者更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积小、高可靠、重量轻、电性能高、安装方式更为多样化的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插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供选择的实施例,这里就不再做详细说明。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