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92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开关操作机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转开关作为一种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动、静触头间应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并且开关具有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闸位置时,触头应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下的电流。

目前已知的旋转开关都包括操作机构和通断装置,通断装置为多层结构,每个层均包括壳体、壳体承载的用于接通和分断的动、静触头,多个层的动触头绕同一旋转轴线转动,每个层的动触头与各自对应的静触头分离、闭合,同时可实现多个电路的切换。

旋转开关操作机构包括外壳、驱动件、限位盘,驱动件包括操作杆和与操作杆连接的驱动盘,驱动盘、限位盘安装在外壳内,并可相对外壳绕着同一轴线转动,驱动盘与限位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限位盘转动的盘状储能弹簧,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锁定限位盘的止动件,当限位盘被锁定时,限位盘保持不动作,转动驱动盘使得储能弹簧储能,当止动件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时,限位盘在储能元件的作用下转动,但是,当止动件或限位件上的止挡面磨损后,将导致操作机构提前解锁,使得储能弹簧没有足够的力带动触头进行分闸。另外,有异物(如电弧产生的金属粒子)堵在分闸路径上时,会增加触头的分闸力。上述情况下,储能弹簧的驱动力小于驱动动触头转动所需的力,由于限位盘的输出轴与通断装置的动触头连接,使得限位盘会产生无法解锁或解锁后不动作的情况,另外,当通端装置的动、静触头发生熔焊时,由于动触头与限位盘的连接,使得旋转开关在分闸过程中限位盘也会产生无法解锁或解锁后不动作的情况,无法保证旋转开关的正常切换,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旋转开关操作机构。

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开关操作机构,包括有:外壳、驱动件、限位盘,所述驱动件包括操作杆和与操作杆连接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限位盘安装在外壳内,并可相对外壳绕着同一轴线x转动,在所述驱动盘与限位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盘转动的储能元件,在所述外壳和限位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限位盘的止动装置,当限位盘被锁定时,限位盘保持不动作,转动驱动盘使得储能元件储能,当止动装置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时,限位盘在储能 元件的作用下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和限位盘之间还设置有促动装置,所述促动装置用于当止动装置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而限位盘仍然不动作时驱动盘直接向限位盘施加转矩。

所述驱动盘的中心位置延设有轴台,所述限位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容配轴台的轴台容腔,所述促动装置包括围绕轴台延设的弧状凸台和延设在轴台容腔的容腔壁上的内凸台。

所述限位盘的限位盘面上凸设有下凸台,限位盘面上开设有用于容设储能元件的槽孔,槽孔与轴台容腔之间通过容腔壁隔设,所述驱动盘的驱动盘面上凸设有上凸台,储能元件的两个弹性臂分别抵靠在下凸台的两侧和上凸台的两侧。

所述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限位盘上的止挡部和设置在外壳上与所述止挡部配合的止动件。

所述止挡部在限位盘上沿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止动件具有一阻挡部,阻挡部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一将阻挡部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的同步结构,当阻挡部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接触配合从而将限位盘锁定,当阻挡部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解除接触配合从而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

所述止动件还包括一驱动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支承在外壳上,弹性件的另一端支承在止动件上;所述同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驱动盘的底部轴向延设的凸缘面,凸缘面作用于驱动部时,阻挡部位于第二位置,解除凸缘面对驱动部的作用时,阻挡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到第一位置。

所述止动件与外壳之间为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所述止动件具有一阻挡部,阻挡部具有在径向上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驱动盘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一将阻挡部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的驱动面,当阻挡部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接触配合从而将限位盘锁定,当阻挡部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解除接触配合从而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

所述的止动件还包括用于与驱动面相配合的驱动部以及使所述阻挡部处于第一位置的驱动件。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操作机构,在驱动盘和限位盘之间设置促动装置,促动装置用 于当止动件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而限位盘仍然不动作时驱动盘直接向限位盘施加转矩,保证旋转开关的正常切换,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上盖正面示意图。

图3b本实用新型上盖反面示意图。

图4a本实用新型底座正面示意图。

图4b本实用新型底座反面示意图。

图5a本实用新型驱动盘正面示意图。

图5b本实用新型驱动盘反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储能元件示意图。

图7a本实用新型限位盘正面示意图。

图7b本实用新型限位盘反面示意图。

图8a本实用新型止动件正面示意图。

图8b本实用新型止动件反面示意图。

图8c本实用新型止动件的扭簧示意图。

图9a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初始位置的俯视图。

图9b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初始位置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9c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初始位置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0a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一个角度后的俯视图。

图10b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一个角度后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0c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一个角度后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1a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70度后的俯视图。

图11b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70度后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1c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70度后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2a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90度后的俯视图。

图12b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90度后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2c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移除上盖后,操作杆转动约90度后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3a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13b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再一种实施例。

图1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包括操作机构10和通断装置20,通断装置20为多层结构,每个层均包括用于接通和分断的动、静触头,多个层的动触头绕同一旋转轴线x转动,每个层的动触头与各自对应的静触头分离、闭合,同时可实现多个电路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操作机构,包括有:外壳、驱动件、限位盘400,所述驱动件包括操作杆100和与操作杆100连接的驱动盘300,所述驱动盘300、限位盘400安装在外壳内,并可相对外壳绕着同一轴线x转动,在所述驱动盘300与限位盘40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盘400转动的储能元件5,在所述外壳和限位盘400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限位盘400的止动装置,当限位盘400被锁定时,限位盘400保持不动作,转动驱动盘300使得储能元件5储能,当止动装置解除对限位盘400的锁定时,限位盘400在储能元件5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驱动盘300和限位盘400之间还设置有促动装置,所述促动装置用于当止动装置解除对限位盘400的锁定而限位盘400仍然不动作时驱动盘300直接向限位盘400施加转矩。

如图1-8所示,外壳包括上盖200和底座600,将操作杆100的O型密封圈1套装在操作杆100上的凹槽106内,然后穿过上盖200上的孔210后,插入到驱动盘300的孔315内,并通过弹性卡扣107与驱动盘上的卡槽312相卡合,使得驱动盘300通过孔315内的筋314与操作杆上的槽108之间的配合实现与操作轴联动,可实现绕着孔210来回旋转,驱动盘处于上盖的腔体209内。操作杆100与驱动盘300也可设计成一体,组成单独的一个零件。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分体式方案。

上盖200和驱动盘300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组件,底座600和限位盘400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腔体209表面的扇形凸台206和开设在驱动盘300顶部的扇形凹槽313,用于限止驱动盘300的转动角度,即当旋转开关分合闸到位后,由于扇形凸台206和扇形凹槽313的作用,与操作杆100相连接的旋转开关的手柄30无法继续进行旋转操作;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腔体608表面的扇形状凸块603和设置在限位盘400底部的扇形阻挡凸台409,用于限止限位盘400的转动角度,确定分合闸的最终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不限于在 此描述的上述实施例,第一限位组件的目的是为了限止驱动盘300的转动角度,则在驱动盘300的圆周边缘设置径向延伸的突起,而在上盖200的内表面开设与该突起相配合的凹槽也能实现目的;同样,第二限位组件也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在限位盘400的第一圆台面411上设置突起,而在底座600上设置与该突起相配合的结构特征也能实现限止限位盘400的转动角度的目的。

驱动盘300的驱动盘面304上凸设有上凸台303,驱动盘面304的中心位置延设有轴台309。限位盘40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容配轴台309的轴台容腔404,限位盘400的限位盘面405上围绕轴台容腔404开设有呈环状延伸的槽孔413,槽孔413与轴台容腔404之间通过容腔壁414隔设,限位盘面405上还凸设有下凸台408。储能元件5优选为盘状扭簧,其套装在槽孔413内,两个弹性臂51、51’抵靠在下凸台408的两侧驱动凹槽407内,使得储能元件5与限位盘可靠接合。将限位盘400与驱动盘300对扣,使驱动盘上的轴台309插入限位盘上的轴台容腔404内,并且,限位盘面405上的定位凸台401抵靠在驱动盘面304上、下凸台408抵靠在驱动盘面304上,使得限位盘面405与驱动盘面304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储能元件5的弹性臂51、51’的伸展及运动。在扣入时,弹性臂51、51’通过驱动盘上的斜面302滑入导角301下方,使限位盘与驱动盘有效接合,储能元件5上的两弹性臂将上凸台303和下凸台408夹持在中间。驱动盘300的驱动盘面304上凹设有弹性臂让位面305,用于防止弹性臂51、51’动作过程中对驱动盘面304发生刮擦。储能元件5的两个弹性臂51、51’分别抵靠在下凸台408的两侧和上凸台303的两侧,当限位盘400和驱动盘300之间有相对转动,且下凸台408和上凸台303位于x轴的不同径向位置时,储能元件5的弹簧力使得限位盘400和驱动盘300两者均保持转动趋势,该转动使得储能元件5释能,下凸台408和上凸台303最终位于x轴的同一径向位置,驱动盘300、储能元件5和限位盘400三者间的设置有利于旋转开关的正确指示,限位盘400下端的驱动轴410与旋转开关的通断装置20的动触头转轴相连接,旋转开关指示手柄30与操作杆100相连接,使得指示手柄30能正确反映动触头的位置。特别是当旋转开关的动、静触点熔焊时,限位盘400被处于熔焊位置的动触头限制,当手柄30不受人力操作时,手柄30会跟随驱动盘300在储能元件5的作用下停止在熔焊位置,从而对动、静触点间的熔焊闭合状态提供了正确指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的正确指示,利用了储能元件驱动驱动盘、限位盘向弹簧释能状态转动的原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储能元件5的最终释能状态(初始状态)正好下凸台408和上凸台303位于x轴的同一径向位置,若改变储 能元件5初始状态的设置,即改变两个弹性臂51、51’之间的距离,则凸台408和凸台303间的相对距离的设置也应相应改变。

促动装置包括围绕轴台309延设的弧状凸台311和延设在轴台容腔404的容腔壁414上的内凸台402,弧状凸台311和内凸台402在转动平面内可接触,二者的高度可以不同,但在同一高度范围内且在同一半径范围内,当接触时驱动盘300直接向限位盘400施加转矩。当止动装置解除对限位盘400的锁定而限位盘400仍然不动作时,弧状凸台311促动限位盘内凸台402,即驱动盘300直接向限位盘400施加转矩,使得限位盘400能够在储能元件5的作用下转动。

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限位盘400上的止挡部412和设置在外壳上与所述止挡部412配合的止动件500。止动件500包括一阻挡部503、回转轴506、驱动部501和弹性件3,阻挡部503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阻挡部503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盘400被锁定,限位盘400无法绕轴线x转动,当阻挡部503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盘400的锁定被解除,使得限位盘400在储能元件5的驱动下绕轴线x转动。回转轴506支承在所述外壳上,弹性件3一端支承在外壳上,弹性件3的另一端支承在止动件500上;在驱动盘300上设置有一将阻挡部503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的同步结构310,同步结构为一段设置在驱动盘300的底部轴向延设的凸缘面310,凸缘面310作用于驱动部501时,阻挡部503位于第二位置,解除凸缘面310对驱动部501的作用于时,阻挡部503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回复到第一位置。弹性件3优选为如图8c所示的扭簧,当驱动盘300上的同步结构310解除对驱动部501的推压后,阻挡部503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从第二位置回复到第一位置。将扭簧3两弹性臂32、32’套装在止动件500两侧的回转轴506上,并使扭簧3上的两作用臂31、31’抵靠在驱动部501下方的斜面505上,然后将止动件500安装到底座600的开口槽604内,使止动件上两侧的回转轴506处于开口槽604两侧的回转孔605内,并使扭簧3的两作用臂33、33’端部抵靠在底座600的内侧面611上,止动件500的底部的凸台507在扭簧力的作用下抵靠在底座挡板606上,防止安装时止动件500从底座600中跳出。由于止动件500受到开口槽604两侧壁的阻挡,只能绕着回转孔605转动。止动件500绕着回转孔605转动时,阻挡部503在x轴向的位置可改变。

将螺母2投放到底座600的孔607内,然后用螺钉4穿过底座600上的通孔601后拧入到上盖200上的螺纹孔205内,螺钉4的螺钉头容纳在螺钉头腔609中,从而将底座600和上盖200固定在一起,将驱动盘300、限位盘400、止动件500、储能元件5及扭簧3固 定在外壳内,使限位盘400处于底座的腔体608内,并使限位盘400上的多边形驱动轴410穿过底座上的孔602,驱动盘300处与上盖200的腔体209内,操作杆100穿过上盖200上的孔210。通过伸出在外壳外的操作杆100可实现对驱动盘300、限位盘400的操作,并通过限位盘上的驱动轴410对通断装置20输出动作。圆周凸缘202用于对孔607内放置的螺母2进行限位,防止其在孔607内松动,圆周凸缘202中心槽用于容纳与螺母2相拧紧的螺钉头,孔610为定位孔,用于当操作机构下方安装旋转开关触头模块时对触头模块进行定位,孔601为用于穿设螺钉4的过孔,沉槽609用于埋设螺钉4的螺钉头,上盖200的腔体209内相对腔体209的表面微微突起有凸面207、208,作为驱动盘300的轴向安装凸面。上盖200上设有用于与底座600上的开口槽604相接配而容纳止动件500的上开口槽204,另外,上盖200上还设有用于与底座600上的回转孔605相接配而容纳回转轴506上半回转孔203。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使旋转开关在分闸过程和合闸过程中,都能为动触头提供一个快速动作的驱动力,实现动、静触头之间的快速分合闸,并且该驱动力与人力操作无关。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止动件为一对,止挡部也为一对。一对止动件以旋转轴线x对称设置在外壳内,即第一止动件500和第二止动件500’相隔180°设置。第一止动件500包括一第一阻挡部503、第一回转轴506、第一驱动部501和第一弹性件3,第一阻挡部503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回转轴506支承在所述外壳上,第一弹性件3一端支承在外壳上,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支承在第一止动件500上;第二止动件500’包括一第二阻挡部503’、第二回转轴506’、第二驱动部501’和第二弹性件3’,第二阻挡部503’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回转轴506’支承在外壳上,第二弹性件3’一端支承在外壳上,第二弹性件3’的另一端支承在第二止动件500’上。

限位盘400的底部,即面对底座600的腔体608表面的一侧,构成有不同轴向位置的第一圆台面411和第二圆台面403,两者具有不同的圆周半径,第一圆台面411上沿轴线x且向靠近腔体608表面的方向延伸构成有用于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止挡的第一止挡部412和用于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止挡的第二止挡部412’,两者相隔90°,即在限位盘400的外周成90°分布。当旋转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若顺时针转动操作杆100,驱动盘300随其转动,而限位盘400由于第一止挡部412和第一止动件500的接触配合,阻止了限位盘400的顺时针转动,限位盘400保持静止,使得储能元件5上的两弹性臂51、51’彼此远离,储能元件5收紧储能;当旋转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若逆时针转动操作杆100,驱动盘300随 其转动,而限位盘400由于第二止挡部412’和第二止动件500’的接触配合,阻止了限位盘400的逆时针转动,限位盘400保持静止,使得储能元件5上的两弹性臂51、51’彼此远离,储能元件5收紧储能。第一圆台面411和第一止挡部412、第一圆台面411和第二止挡部412’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面406,两个导向面406分别与第一止挡部412、第二止挡部412’邻接设置,并且两个导向面406均设置在第一止挡部412距离第二止挡部412’的大约270°的区域内,使得与第一止挡部412邻接设置的导向面和与第二止挡部412’邻接设置的导向面导向方向相反。第二圆台面403上延设有多边形驱动轴410,第二圆台面403上围绕多边形驱动轴410对称地设有一对第一扇形阻挡凸台409和第二扇形阻挡凸台409’,对应地,腔体608表面的围绕孔602对称地设有一对第一扇形状凸块603和第二扇形状凸块603’。第一扇形阻挡凸台409与第一止挡部412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要满足:当旋转开关位于分闸位置,即旋转开关的动静触头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止动件500的第一阻挡部503的侧面504与限位盘400上的第一止挡部412相抵触,防止限位盘400顺时针旋转,同时限位盘400轴向底部的第一扇形阻挡凸台409与底座600上的第一扇形状凸块603相互抵触,防止限位盘400的逆时针旋转。同样地,第二扇形阻挡凸台409’与第二止挡部412’之间的相对位置也要满足上述条件。

第一止动件500与第一止挡部412配合,第二止动件500’与第二止挡部412’配合,其配合关系通过如下过程描述:

当旋转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储能元件5的两个弹性臂51、51’分别位于驱动盘凸台303的两侧,同时也位于限位盘凸台408的两侧,第一止动件500受扭簧3的作用,其第一阻挡部503处于轴向位置的第一位置,并抵靠在限位盘400的第一圆台面411上,其侧面504与限位盘400上的第一止挡部412相抵触,防止了限位盘400的顺时针旋转,同时限位盘400轴向底部的第一扇形阻挡凸台409、第二扇形阻挡凸台409’分别与底座600上的第一扇形状凸块603、第二扇形状凸块603’对应抵触,防止了限位盘400的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限位盘400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第二止动件500’的第二驱动部501’被驱动盘300的凸缘面310抵靠并保持下压状态,第二阻挡部503’处于第二位置。如图9。

当操作杆100顺时针旋转时,储能元件5的一端被驱动盘的凸台303带动顺时针转动,另一端抵靠在限位盘凸台面408上,由于第一止动件500的第一阻挡部503位于第一位置,限位盘上的第一止挡部412受到第一阻挡部503的侧面504的阻挡,阻止了限位盘400的顺时针转动,限位盘400仍被限定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储能元件5处于储能状态过程 中。同时,由于驱动盘300的旋转,使得该驱动盘300上的凸缘面310离开了位于外壳另一侧上的第二止动件500’,其逐步经过过度凸缘面308、307、306,第二止动件500’在扭簧3’的作用下转动,第二止动件500’的第二阻挡部503’所处的轴线x的轴向位置改变,向上翘起,最终第二阻挡部503’从第二位置改变到第一位置,抵靠在限位盘400的第一圆台面411上。如图10。

当操作轴继续顺时针旋转至约70度时,储能元件5的一端被驱动盘的凸台303继续带动顺时针转至约70度,另一端仍被限位盘阻挡,则储能元件5被进一步储能了。同时,驱动盘300的过度凸缘面306、307、308依次逐渐推压第一止动件500的第一驱动部501,凸缘面310接近并推压第一止动件500的第一驱动部501,使第一止动件500绕第一回转轴506转动,第一止动件500的第一阻挡部503所处的轴线x的轴向位置改变,第一阻挡部503从轴向位置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改变,其侧面504逐渐滑离限位盘400的第一止挡部412。此时,另一侧的第二止动件500’仍位于第一位置,抵靠在限位盘400的第一圆台面411上。如图11。

当操作杆100继续顺时针旋转至约90度时,驱动盘300的凸缘面310推压第一驱动部501,迫使第一阻挡部503的侧面504离开限位盘400的第一止挡部412,第一阻挡部503被保持在第二位置,限位盘400失去了第一止动件500的限制,在储能元件5的储能弹簧力作用下迅速顺时针旋转,过约90度后,由于受到限位盘400轴向底部的扇形阻挡凸台409、409’与底座600底部的扇形状凸块603、603’的作用,限制限位盘400继续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另一侧的第二止动件500’在扭簧3’的作用下,顺着另一侧的导向面406最终与限位盘400另一侧的第二止挡部412’作用,限制了限位盘的反向旋转。如图12。在这一过程中,限位盘400下端的驱动轴410与旋转开关的通断装置20的动触头转轴相连接,实现了触头系统的快速合闸过程。旋转开关从合闸位置旋转到分闸位置的过程,是上述动作的反向动作过程,即驱动操作杆100逆时针转动,动作过程一致,不再赘述。

旋转开关经过多次分合闸操作,阻挡部503或止挡部412会产生磨损,止动件500的阻挡部503与限位盘400的止挡部412之间在储能元件5没有到达完全储能状态时,就解除接触配合,即止动件500已经解除了对限位盘400的锁定,此时,储能元件5没有足够的力带动与动触头连接的限位盘400绕轴线x转动,此时,人为拨动与操作杆100连接的手柄30,带动驱动盘300转动,从而使弧状凸台311促动限位盘内凸台402,由驱动盘300 直接向限位盘400施加转矩,使得限位盘400能够在储能元件5的作用下转动。

另外,当通断装置的动、静触头发生熔焊时,由于动触头与限位盘的连接,使得旋转开关在分闸过程中限位盘也会产生解锁后不动作的情况,此时,人为拨动与操作杆100连接的手柄30,带动驱动盘300转动,弧状凸台311促动限位盘内凸台402,即驱动盘300直接向限位盘400施加转矩,当该转矩迫使熔焊的动、静触头强行分离后,限位盘400能够在储能元件5的作用下快速转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止挡部412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个,当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应用于档位开关时,也可在限位盘400上设置四个止挡部;也可通过设置一个止挡部412与两个止动件相配合;也可通过设置两个止挡部与一个止动件相配合完成操作机构的功能。

根据动、静触头的打开距离和旋钮的操作角度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止动件也不限于上述的相隔180°分布、两个止挡部也不限于上述的相隔90°分布,两个止动件可相隔120°分布,两个止挡部也可相隔60°分布。

本实用新型也可不采用扭簧3而采用拉簧、压缩弹簧代替,弹簧一端抵靠在底座的底部、另一端抵靠在止动件500的阻挡部503的下部,如图13a;或者采用弹簧,一端抵靠在底座的内侧壁,另一端抵靠在止动件500的凸台507上,如图13b。

本实用新型的止动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结构,也可将上述实施例中止动件500的阻挡部设置为径向运动,具有在径向上位置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限位盘的圆周侧壁上设置两个不同半径尺寸的第一圆周侧壁和第二圆周侧壁,第一圆周侧壁向第二圆周侧壁过渡的过程中构成有止挡部。在驱动盘的圆周侧面上设置驱动面,驱动面推压止动件500上的驱动部,可将阻挡部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当阻挡部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接触配合从而将限位盘锁定,当阻挡部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部与止挡部解除接触配合从而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止动件通过压簧或扭簧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在外壳上,驱动面没有推压止动件500上的驱动部时,阻挡部在压簧或扭簧的作用下回复到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在限位盘上设止挡部和在外壳上设止动件构成止动装置的结构,止动件可通过转动、滑动或本身的弹性变形改变其轴向或径向所处的位置,也可将止动件设置在限位盘上,与其配合的止挡部设置在外壳上构成止动装置,例如,在限位盘上设置可在径向方向上改变位置的弹性件作为止动件,在外壳上开设与弹性件相配合的锁定槽作为止挡部,当弹性件位于远离转动中心的径向第一位置时,弹性件被锁定槽锁定,从 而锁定限位盘,当驱动盘作用于弹性件,使其位于靠近转动中心的径向第二位置时锁定槽解除对弹性件的锁定,从而解除对限位盘的锁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