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76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关键技术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我国目前的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看,低速电动汽车具有经济性能好、节能环保、节约资源、使用成本低、充电方便等优势,是二、三线城市最经济、最环保、最易推广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低速电动公交车是我国实现绿色交通的战略选择。目前,针对低速电动公交车的特点,考虑到原有蓄电池的比功率较低以及大功率放电的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从正负极各自使用过程中依次出现的极化困难和钝化析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包覆在电池本体外的电池盒;所述的电池本体又包括正负极板、电源插口和充电插头;所述的正负极板又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的正极板采用正极铅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其原材料为稀硫酸8.2~9.1%、去离子水10~11%、聚酯短纤维0.03~0.05%、碳纤维0.4%~0.6%、聚苯胺纳米溶液2~3%、胶体石墨0.5%~0.7%和其余为铅粉;所述的负极板采用负板铅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先制备铅酸蓄电池预混负极添加剂,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数计依次为壳聚糖25%~30%、海藻酸钠20%~25%、橡椀栲胶5~10%、茴香醛15%~20%、木素磺酸钠10~15%、硫酸钡10~25%,然后于负极铅粉中按照其质量的0.2%加入添加剂;所述的电源插口设置在所述的充电插头的对立面,上面设有与所述的电源插口相匹配的推盖;所述的电池盒采用防火材料制成,左右两侧设有车用固定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本体采用经灌酸生产转移装置制备的铅酸蓄电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本体的下方上设有与所述的充电插头相匹配的电线收线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本体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剩余电量显示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盒上设有与所述的电池盒相匹配的电池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用固定架整体呈三角形状,与所述的电池盒之间采用螺栓结构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针对低速电动公交车的特点,考虑到原有蓄电池的比功率较低以及大功率放电的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从正负极各自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极化困难(正)和钝化析氢(负)等问题,主要从铅膏配方上加以改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采用正负极铅膏配方及制膏工艺;其次,改进灌酸生产线转移装置,本结构通过提升装置和推动装置有效实现无人转运,减少工人与蓄电池直接接触的机会,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后在性能上根据依据国家标准《GB/T22199-2008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检测说明了电池的储能和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放电容量(Ah)好,可以持续3小时。第一次放电容量不低于1.05C3(210),第十次放电容量或之前容量应达到C3(200);2、低温状态下的放电容量佳。放电时间不低于5min,放电容量不低于0.5C3(100Ah);3、密封反应效率高。不低于95%;4、放电倍率高。放电时间不低于30min放电电压不低于每单体1.40V;5、快速充电能力强。放电容量不低于0.8C3(160.0Ah);6、耐振动能力。端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外观不出现漏液、变形等异常现象;7、安全性好。不应有漏液及其它异常现象;8、防爆能力佳。电池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会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电池盒;2-电源插口;3-充电插头;4-正极板;5-负极板;6-推盖;7-车用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低速电动公交车用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包覆在电池本体外的电池盒1;所述的电池本体又包括正负极板、电源插口2和充电插头3;所述的正负极板又分为正极板4和负极板5;所述的正极板4采用正极铅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其原材料为稀硫酸8.2~9.1%、去离子水10~11%、聚酯短纤维0.03~0.05%、碳纤维0.4%~0.6%、聚苯胺纳米溶液2~3%、胶体石墨0.5%~0.7%和其余为铅粉;所述的负极板5采用负板铅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制成。先制备铅酸蓄电池预混负极添加剂,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数计依次为壳聚糖25%~30%、海藻酸钠20%~25%、橡椀栲胶5~10%、茴香醛15%~20%、木素磺酸钠10~15%、硫酸钡10~25%,然后于负极铅粉中按照其质量的0.2%加入添加剂;所述的电源插口2设置在所述的充电插头3的对立面,上面设有与所述的电源插口2相匹配的推盖6;所述的电池盒1采用防火材料制成,左右两侧设有车用固定架7。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本体采用经灌酸生产转移装置制备的铅酸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本体的下方上设有与所述的充电插头相匹配的电线收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本体的上方中心位置设有剩余电量显示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盒上设有与所述的电池盒相匹配的电池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用固定架整体呈三角形状,与所述的电池盒之间采用螺栓结构固定。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