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80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插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插板。



背景技术:

电插板在人们生活及工作中均极为常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插板一般包括插板本体和电源线,插板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孔位,用电电器经插头插入孔位中即可通过电插板的电源线接通电路。不同电源线的长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然而,对于商旅人员,出行时一般会携带笔记本、手机、平板或相机等多台设备,每台设备均需要对应的充电线来充电。因而一方面出行时易忘记携带对应充电线,造成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多条充电线分别与插线板连接时较为杂乱,不易规整。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充电线易忘记携带造成不能满足不同设备充电要求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插板,该电插板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充电线易忘记携带造成不能满足不同设备充电要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插板,包括电插板本体和电源线,所述电插板本体包括壳体和多条充电线,多条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均为活动端,且所述充电线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充电线的活动端由所述壳体内伸出且设置有用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插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充电线对应输出的直流电的转换装置。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充电线包括USB线和Typec线。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电插板本体还包括在所述电源线与外电源接通时进行充电的内置电池。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电插板本体内设置有存储硬盘,与所述存储硬盘连接的设置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接口一端由所述壳体内穿出。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电插板本体上还设置有三孔插座。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电插板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充电线的固定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充电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永磁铁,所述充电线的插头包括磁性材料部以使所述充电线在所述永磁铁的吸附作用下被拉直。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电源线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电插板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电插板中,所述第二盖体或所述外壳的底面包括永磁铁,所述电源线上具有磁性吸附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包括电插板本体和电源线。其中,电插板本体包括壳体、充电线和转换装置。转换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充电线对应输出的直流电,充电线的插头一端由壳体内穿出,进而能够与待充电设备连接以为其充电。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时,由于电插板通过内置的转换装置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了充电线对应的直流电,通过将待充电设备与对应充电线连接即可进行充电。也就是电插板本身即具有充电线,且充电线与壳体固定连接,因此出行时仅需携带电插板便可满足多台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有效避免了遗忘充电线的问题。且电插板壳体伸出的仅为充电线部分,结构整洁,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电插板本体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电源线插头4,充电线5,USB插口6,永磁铁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插板,使得商旅人员无需携带多条充电线即可满足不同设备的充电要求,便于其出行。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包括电插板本体1和电源线。

其中,电插板本体1包括壳体、充电线5和转换装置。壳体的形状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一般的可以设置为长方体状。转换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充电线5对应输出的直流电。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多条充电线5,具体多条充电线5可以设置为均用于对相同的设备进行充电,也可以设置为分别对不同设备充电,如多条充电线5分别用于手机、平板或相机等不同类型的设备充电,或者用于对同一类型不同型号的设备充电等。因此当充电线5对应的输出电流要求不同时,可以分别通过转换装置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分别符合不同充电线5要求的直流电以输出。具体转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对手机、平板或相机等不同设备的充电电压可能不同,因此转换装置一般包括变压器及交流变直流单元。

充电线5的插头一端为自由端,由壳体内穿出,进而能够与充电设备连接以为其充电。充电线5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固定连接既可以指充电线5直接与壳体固定连接,也可以指通过转换装置等其他结构间接与壳体固定连接。也就是充电线5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且充电线5并不能够由壳体内拔出,从而彻底避免了其遗忘。固定部一般可以为充电线5与活动端相对的另一端,但并不局限于充电线5的最端头。固定部的固定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充电线5由壳体内伸出,因此壳体上开设有通孔,具体可以在壳体的一端开设通孔,如图2所示的左端开设通孔,充电线5由通孔穿出,而后向壳体的上表面翻转以便于收纳。具体的,可以在壳体的端部开设凹槽,充电线5由通孔穿出并卡设于凹槽内,从而起到固定充电线5的作用。具体充电线5的结构及电源线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等均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插板时,由于电插板通过内置的转换装置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了充电线5对应的直流电,通过将待充电设备与对应充电线5连接即可进行充电。也就是电插板本身即具有充电线5,因此出行时仅需携带电插板便可满足多台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有效避免了遗忘充电线5的问题。且电插板壳体伸出的仅为充电线5部分,结构整洁,便于收纳。

具体的,充电线5可以包括USB线和Typec线,也就是其插头为USB接口的线,及插头为Typec接头的线。根据需要充电线5也可以包括Lightning线等,具体根据充电设备所需充电线5设置即可。目前,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充电线5基本都统一为microUSB、miniUSB、Lightning和Typec。因此,充电线5可以对应设置为microUSB线、miniUSB线、Lightning线和Typec线。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仅设置Typec线或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充电线5,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可以在电插板本体1设置三孔插座,进而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等需要三孔插座的设备充电。具体的,三孔插座也可以为二合一插座,即既可以用于三孔也可以用于两孔的插座,也可称为插口,以同时满足两孔或三孔设备的充电需求。对于苹果最新款笔记本及小米笔记本电脑等,则可以直接用Typec线来作为电源线,因而上述电插板上既可以设置插座,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置插座。

进一步地,电插板本体1还包括在电源线接通外电源时进行充电的内置电池。内置电池可以与充电线5电性连接,也就是可以通过内置电池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当然,也可以通过外接充电线与内置电池连接以充电。具体内置电池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工作原理的结构等请参考现有技术。电插板本体1上可以设置用于切换由电源线供电或者由内置电池供电的切换开关,进而插上电源线插头4时,也就是通过电源线插头4接通电源时,自动为内置电池充电,因而电插板具有移动电源的功能。电插板为其他设备充电时,通过切换开关,能够自由切换通过电源线进行供电,或者通过内置电池供电。如在不具备外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置电源进行充电,使用更为方便。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置切换开关,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自动在电源线接通时通过电源线进行供电,而当电源线未接通时则自动通过内置电池供电。通过上述设置,商旅人员出行时仅需携带电插板,即可满足随时对不同设备充电的要求,而无需单独携带移动电源及各个充电线5,极大的方便了商旅人员出行。

更进一步地,电插板本体1内设置有存储硬盘,与存储硬盘连接的设置有数据线,数据线的接口一端由壳体内穿出。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既可以为上述多条充电线5中的一条,则数据线的接口即为充电线5的插口,也可以单独为存储硬盘连接一条数据线。也就是电插板还内置有存储硬盘,并通过数据线可以与电脑等设备连接,以方便的读取其内的数据。具体的数据线可以为USB线或Typec线等,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存储硬盘集成于电插板中,具体其结构、连接关系等请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将其设置于电插板的外壳内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插板的通用性,扩大其适用范围,电插板本体1上还可以设置USB插口6。进而可以通过USB线连接不同充电设备。具体USB插口6的结构也请参考现有技术。USB插口6的具体个数可根据电插板本体1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收纳充电线5的第一盖体2,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第一盖体2。多条充电线5伸出于电插板本体1的壳体,为了便于对其收纳,进一步设置第一盖体2。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可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如通过卡接或通过锁扣连接等,当不使用时,将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扣合,各条充电线5则收纳于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的空腔内。根据充电线5所需空间的大小设置第一盖体2的高度及形状,此处不作具体限定。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也可以采用转动连接,也就是第一盖体2为翻盖,如第一盖体2的一端与电插板本体1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进而第一盖体2能够沿销轴掀开或盖合。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第一盖体2打开后遗失。通过第一盖体2的设置,将充电线5收纳于其内,避免了充电线5杂乱不好收纳的问题。当然,在设置有数据线的情况下,数据线也可以收纳于第一盖体2内。

进一步地,充电线5的固定端可以位于壳体的一端,且长度小于壳体的长度,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永磁铁7,充电线5的插头包括磁性材料部。充电线5的固定端受壳体上穿出孔或固定部的限位作用,该侧充电线5的位置被固定。由于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永磁铁7,通过永磁铁7对充电线5插头磁性材料件的磁性吸附作用,各充电线5被拉直,因而各条充电线5平直的收纳于第一盖体2中。具体的充电线5插头可以由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制成,或者插头部分嵌入铁片等磁性材料件以被永磁铁7吸引。当然,根据需要磁性材料件也可以为永磁铁,且插头上的永磁铁与壳体上的永磁铁7相异磁极相对,因而异性相吸将充电线5拉直。当然,在设置有数据线的情况下,数据线的插头可以包括磁性材料部。

为了便于对电源线的收纳,还可以包括第二盖体3,第二盖体3与电插板本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具体第二盖体3与电插板本体1的连接关系可参考上述第一盖体2与电插板本体1的连接关系,此处不再赘述。一般的,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2设置于电插板本体1的不同侧,如第一盖体2设置于电插板本体1的上端,第二盖体3设置于电插板本体1的底端,以方便从不同方向分别对充电线5和电源线进行收纳。根据需要,第二盖体3也可以罩设于第一盖体2外,从而将电源线收纳于第一盖体2与第二盖体3的空腔内。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盖体3,将电源线与充电线5共同收纳于第一盖体2中也可。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3或外壳的底面包括永磁铁7,电源线上具有磁性吸附部。具体磁性吸附部的设置可以参考上述充电线5插头的磁性吸附部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从而将电源线吸到外壳的底板,用户稍微调整合上第二盖体3即可,进而便于收纳。根据需要,也可以考虑通过滚动吸入收纳电源线,但由于滚动收纳电源线的耐性用差,故一般采用永磁铁7吸附。

一般的,为了便于使用及收纳,充电线5、切换开关、USB插口6、三孔插座等均可以设置于电插板本体1的外壳顶面上,相应的第一壳体为上盖。通过上盖能够方便的将上述各部件罩设于盖体内,便于电插板存放的同时,对各个插口及充电线5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第二盖体3优选的为下盖,将电源线收纳于外壳的底部,很好的利用了空间,同时将电源线与充电线5分开收纳,避免其缠绕造成下次使用时还需分辨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且对于内置电池、存储硬盘、USB插口6、三孔插座等的设置均可以单独设置其中的一项或多项,由此组成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如仅设置存储硬盘或同时设置存储硬盘和USB插口6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