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989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以其环保、取之不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青睐;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太阳能已在不少领域得到应用。然而,现有太阳能电池体积大、不可挠等特点制约其在一些行业领域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性强、可纺性强、光电转移效果高的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即六室连续超高频率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生成双层pin膜层结构,提高其光电转移效果。

本发明,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清洗→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铝膜层→在镀铝膜层上制备第一pin膜层→在第一pin膜层上制备第二pin膜层→在第二pin膜层上制备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

所述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清洗利用超声波清洗并干燥处理;

所述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铝膜层采用测控溅射技术,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外表面镀一层铝膜层而作为负电极,铝膜层厚度为300~400nm,镀膜温度为200~300℃;

所述第一pin膜层的制备是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镀膜设备,先在镀铝膜层上制备n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13.56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再制备i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300~400nm;然后,制备p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完成第一pin膜层的制备;

所述第二pin膜层的制备是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镀膜设备,先在第一pin膜层的p型非晶硅薄膜上制备n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13.56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再制备i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300~400nm;然后,制备p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完成第二pin膜层的制备;

所述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的制备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第二pin膜层的p型非晶硅薄膜上制备tco或ito透明导电薄膜并引出正电极。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可以制成各类特殊场合使用的纺织品。由于具有耐高低温特性、阻燃性,不熔滴,离火自熄以及极佳的隔温性,聚酰亚胺纤维隔热防护服穿着舒适,皮肤适应性好,永久阻燃,而且尺寸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和其他纤维相比,由于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低,也是绝佳的隔温材料,是防护服装的理想纤维材料;本发明采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更好地强化其可挠性、可纺性,根据需要,可制造出不同形状、大小的太阳能微电池;

2)、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即六室连续超高频率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生成双层pin膜层结构,提高其光电转移效果。

本发明,具有可挠性强、可纺性强、光电转移效果高的优点,利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的可编织性,根据需要制造不同形状、不同容量太阳能电池,可以应用到窗帘、广告牌、装饰品、玩具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空聚酰亚胺纤维;2、镀铝膜层;3、第一pin膜层;4、第二pin膜层;5、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太阳能微电池的制造方法,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清洗→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铝膜层→在镀铝膜层上制备第一pin膜层→在第一pin膜层上制备第二pin膜层→在第二pin膜层上制备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

所述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清洗利用超声波清洗并干燥处理;

所述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铝膜层采用测控溅射技术,在中空聚酰亚胺纤维1的外表面镀一层铝膜层2而作为负电极,铝膜层厚度为300~400nm,镀膜温度为200~300℃;

所述第一pin膜层的制备是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镀膜设备,先在镀铝膜层上制备n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13.56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再制备i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300~400nm;然后,制备p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完成第一pin膜层3的制备;

所述第二pin膜层的制备是采用六室连续vhf~pecvd镀膜设备,先在第一pin膜层的p型非晶硅薄膜上制备n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13.56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再制备i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300~400nm;然后,制备p型非晶硅薄膜,电源激发频率为60mhz,薄膜厚度为50~100nm,完成第二pin膜层4的制备;

所述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的制备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第二pin膜层的p型非晶硅薄膜上制备tco或ito透明导电薄膜5并引出正电极。

本发明,按上述方法制造单元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再把所有单元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并联或/和串联连接起来而形成太阳能微电池。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聚酰亚胺纤维太阳能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中空聚酰亚胺纤维清洗→中空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铝膜层→在镀铝膜层上制备第一PIN膜层→在第一PIN膜层上制备第二PIN膜层→在第二PIN膜层上制备TCO或ITO透明导电膜层。具有可挠性强、可纺性强、光电转移效果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海;郭品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蒙泰纺织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4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