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259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充电头的两个插脚插入到插座内充电完成后,一般都需要一只手按住插座,一只手向外拔出插头,当一直守手持其他物件时,单手向外难以拔出拉拔充电头,仍然需要把手中的物件放下,双手进行拉拔,这样就使简单的事情存在着较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包括旋转壳和设置在旋转壳内的充电头本体,充电头本体内连接有向上伸出充电头本体的充电线,充电头本体内设置有向下伸出充电头本体的两个插脚,充电头本体的外壳由上部的第一圆柱壳和下部的第二圆柱壳组成,旋转壳呈圆筒状结构,旋转壳、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具有同一中心线,第一圆柱壳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壳的外径,旋转壳上端边沿内侧固定连接有上限位环,旋转壳下端边沿内侧固定连接有下限位环,上限位环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壳的外径且小于第二圆柱壳的外径,下限位环的内径下雨第二圆柱壳的外径,第一圆柱壳顶部穿过并伸出上限位环;

第二圆柱壳的外侧下部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块,旋转壳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凸棱条,其中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上端部与另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下端部上下垂直对应,同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插脚的长度;

第一圆柱壳外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限位环下表面和第二圆柱壳顶部外侧边缘顶压配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圆柱壳底部外侧边缘与下限位环上表面顶压接触,两个导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螺旋凸棱条的下端上部。

旋转壳的内壁上沿母线方向开设有两道复位长槽,每道复位长槽的下端均与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下端平滑过渡并对应连通,每道复位长槽的上端均与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上端平滑过渡并对应连通。

旋转壳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槽。

旋转壳内壁固定设置有高于螺旋凸棱条上端和低于螺旋凸棱条下端的限位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进行充电时,手持旋转壳并用力按压第一圆柱壳顶部使两个插脚插入到插座的插孔内。充电结束后,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对应夹持住一个弧形槽,转动旋转壳使旋转壳底部下表面与插座上表面保持接触,两个螺旋凸棱条随着转动,位于螺旋凸棱条上部的导向块被驱动向上移动,充电头本体上移过程中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直到转动旋转壳到180°时,导向块到达螺旋凸棱条的上端部被限位凸起阻挡,由于同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插脚的长度,插脚就从插座的插孔内拔出。当旋转壳脱离插座后,由于复位长槽上端对应与一个螺旋凸棱条的上端连通,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圆柱壳侧部的导向块沿复位长槽向下移动,第二圆柱壳和第一圆柱壳向下移动,直到第二圆柱壳底部外侧边缘与下限位环上表面顶压接触。

本发明中的两个螺旋凸棱条关于旋转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不相交,这样可以避免导向块在沿螺旋凸棱条移动时出现卡顿的现象。

螺旋凸棱条除了具有驱动导向块移动的作用,而且具有增强旋转壳强度的作用。

限位凸起可防止导向块脱离螺旋凸棱条后,导向块位于螺旋凸棱条下方就失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特别是在充电完成后从插座上取下充电头时一只手进行操作即可,而且一只手转动旋转壳的同时并按压插座,这样很方便快捷地将插脚从插座的插孔内抽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路板与导电柱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e剖视图;

图3是图1中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包括旋转壳1和设置在旋转壳1内的充电头本体,充电头本体内连接有向上伸出充电头本体的充电线2,充电头本体内设置有向下伸出充电头本体的两个插脚3,充电头本体的外壳由上部的第一圆柱壳4和下部的第二圆柱壳5组成,旋转壳1呈圆筒状结构,旋转壳1、第一圆柱壳4和第二圆柱壳5具有同一中心线,第一圆柱壳4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壳5的外径,旋转壳1上端边沿内侧固定连接有上限位环6,旋转壳1下端边沿内侧固定连接有下限位环7,上限位环6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壳4的外径且小于第二圆柱壳5的外径,下限位环7的内径下雨第二圆柱壳5的外径,第一圆柱壳4顶部穿过并伸出上限位环6;

第二圆柱壳5的外侧下部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块8,旋转壳1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凸棱条9,其中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部与另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下端部上下垂直对应,同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插脚3的长度;

第一圆柱壳4外套设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10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限位环6下表面和第二圆柱壳5顶部外侧边缘顶压配合;在压缩弹簧10的作用下,第二圆柱壳5底部外侧边缘与下限位环7上表面顶压接触,两个导向块8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螺旋凸棱条9的下端上部。

旋转壳1的内壁上沿母线方向开设有两道复位长槽11,每道复位长槽11的下端均与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下端平滑过渡并对应连通,每道复位长槽11的上端均与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平滑过渡并对应连通。

旋转壳1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槽12。旋转壳1内壁固定设置有高于螺旋凸棱条9上端和低于螺旋凸棱条9下端的限位凸起(图中未示意出来)。

本发明中的充电头本体内部的结构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进行充电时,手持旋转壳1并用力按压第一圆柱壳4顶部使两个插脚3插入到插座13的插孔内。充电结束后,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对应夹持住一个弧形槽12,转动旋转壳1使旋转壳1底部下表面与插座13上表面保持接触,两个螺旋凸棱条9随着转动,位于螺旋凸棱条9上部的导向块8被驱动向上移动,充电头本体上移过程中克服压缩弹簧10的弹力,直到转动旋转壳1到180°时,导向块8到达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部被限位凸起阻挡,由于同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插脚3的长度,插脚3就从插座13的插孔内拔出。当旋转壳1脱离插座13后,由于复位长槽11上端对应与一个螺旋凸棱条9的上端连通,在压缩弹簧10的作用下,第二圆柱壳5侧部的导向块8沿复位长槽11向下移动,第二圆柱壳5和第一圆柱壳4向下移动,直到第二圆柱壳5底部外侧边缘与下限位环7上表面顶压接触。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单手旋转拔出式手机充电头,包括旋转壳和设置在旋转壳内的充电头本体,充电头本体的外壳由上部的第一圆柱壳和下部的第二圆柱壳组成;第二圆柱壳的外侧下部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块,旋转壳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凸棱条,第一圆柱壳外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限位环下表面和第二圆柱壳顶部外侧边缘顶压配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圆柱壳底部外侧边缘与下限位环上表面顶压接触,两个导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螺旋凸棱条的下端上部。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特别是在充电完成后从插座上取下充电头时一只手进行操作即可,而且一只手转动旋转壳的同时并按压插座,这样很方便快捷地将插脚从插座的插孔内抽出。

技术研发人员:陈帮军;王红;陈永方;赵新利;吴群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河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25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