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4276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插座,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例如,用了很久插座的插孔会变形,变大的插孔在插电时容易触电,更有甚者,部分铜件裸露在空气中,给用户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又例如很多厂家为了满足多种插头要求,设置插座插孔设置过大,却没有保护措施,使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容易触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插座没有防止触电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其应用时可以防止用户在用电过程中触电。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包括含插孔的插座,在所述插孔下方斜向设置柱状腔体,在柱状腔体内底部沿柱状腔体侧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压力弹簧和防触电柱,所述第一压力弹簧一端与柱状腔体内底部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防触电柱下表面连接,弹力方向与柱状腔体侧壁方向一致,所述防触电柱上表面与插孔下方接触连接,在插孔轴线与柱状腔体侧壁的交点处的柱状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弹力板,弹力板的左端通过扭力弹簧与柱状腔体侧壁开口的下端连接,弹力板的右端与柱状腔体侧壁开口的上端接触。本发明的原理是:在不使用插座时,通过第一压力弹簧的弹力将防触电柱压在插孔处,防触电柱把弹力板压在柱状腔体侧壁;当插头插入时,插入的力使防触电柱沿柱状腔体内壁滑动,当防触电柱滑动到弹力板末端时,弹力板在扭力弹簧扭力作用下逆时针扭动到柱状腔体内部,插头继续插入时,插头通过柱状腔体侧壁的开口与铜件连接,连通电路;当插头拔出时扭动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压力弹簧的压力,会使弹力板顺时针扭动到原位,防触电柱会继续沿柱状腔体内壁滑动到插孔下方,并压在插孔上,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防止触电的目的。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所述柱状腔体为圆柱腔体或棱柱腔体。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所述防触电柱的上表面面积大于插孔的面积。当防触电柱的上表面面积大于插孔的面积时,可以保证防触电柱不会穿过插孔裸露在插孔外,可以更好的防止触电。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还包括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在柱状腔体内底部沿柱状腔体侧壁方向与防触电柱连接。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可以分解整体的压力,使弹簧的损伤变小,增加本发明使用时间。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所述防触电柱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压力弹簧,若干第二压力弹簧均匀分布在防触电柱侧面,若干第二压力弹簧的弹力方向垂直于防触电柱侧面。若干第二弹簧可以使防触电柱在沿柱状腔体内壁滑动时不会向其他方向摆动。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所述弹力板的长度大于柱状腔体的内径。当弹力板的长度大于柱状腔体的内径,可以使弹力板在扭动时不会扭动180度扭动到柱状腔体底部。从而可以重复使用弹力板。

进一步的,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所述弹力板活动端设置橡胶缓冲垫。在弹力板扭动时橡胶缓冲垫用来在缓冲弹力板与柱状腔体内壁的碰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不使用时,通过第一压力弹簧的弹力将防触电柱压在插孔处,同时弹力板挡在铜件与插头之间,在插座不使用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触电危险。

2、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出头插入插孔,但弹力板还未扭动时插头不与铜件接触,不会发生触电危险,插头继续插入,当弹力板扭动到柱状腔体内部时,插头才与铜件接触,此时插头与插孔的缝隙宽度远小于人体手指的宽度,所以也不会触电。

3、本发明中的第一压力弹簧、扭力弹簧、防触电柱和弹力板都简单易取,使用方法简便,基本与普通插座操作方式相同,不会有附加劳动,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插座,2-柱状腔体,3-第一压力弹簧,4-防触电柱,5-弹力板,6-扭力弹簧,7-第二压力弹簧,8-橡胶缓冲垫,9-插头,10-铜件,1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有效防触电的插板,包括含插孔11的插座1,在所述插孔11下方斜向设置柱状腔体2,所述柱状腔体2为圆柱腔体或棱柱腔体,在柱状腔体2内底部沿柱状腔体2侧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压力弹簧3和防触电柱4,所述第一压力弹簧3一端与柱状腔体2内底部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防触电柱4下表面连接,弹力方向与柱状腔体2侧壁方向一致,所述防触电柱4上表面与插孔11下方接触连接,防触电柱4的上表面面积大于插孔11的面积,在插孔11轴线与柱状腔体2侧壁的交点处的柱状腔体2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弹力板5,弹力板5的左端通过扭力弹簧6与柱状腔体2侧壁开口的下端连接,弹力板5的右端与柱状腔体2侧壁开口的上端接触。所述弹力板5的长度大于柱状腔体2的内径。所述弹力板5活动端设置橡胶缓冲垫8。所述防触电柱4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压力弹簧7,若干第二压力弹簧7均匀分布在防触电柱4侧面,若干第二压力弹簧7的弹力方向垂直于防触电柱4侧面。还包括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3,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3在柱状腔体2内底部沿柱状腔体2侧壁方向与防触电柱4连接。当防触电柱4的上表面面积大于插孔11的面积时,可以保证防触电柱4不会穿过插孔11裸露在插孔11外,可以更好的防止触电。若干根第一压力弹簧3可以分解整体的压力,使弹簧的损伤变小,增加本发明使用时间。若干第二弹簧可以使防触电柱4在沿柱状腔体2内壁滑动时不会向其他方向摆动。当弹力板5的长度大于柱状腔体2的内径,可以使弹力板5在扭动时不会扭动180度扭动到柱状腔体2底部。从而可以重复使用弹力板5。在弹力板5扭动时橡胶缓冲垫用来在缓冲弹力板5与柱状腔体2内壁的碰撞。本实施例中,在不使用插座1时,通过第一压力弹簧3的弹力将防触电柱4压在插孔11处,防触电柱4把弹力板5压在柱状腔体2侧壁;当插头9插入时,插入的力使防触电柱4沿柱状腔体2内壁滑动,当防触电柱4滑动到弹力板5末端时,弹力板5在扭力弹簧6扭力作用下逆时针扭动到柱状腔体2内部,插头9继续插入时,插头9通过柱状腔体2侧壁的开口与铜件10连接,连通电路;当插头9拔出时扭动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压力弹簧3的压力,会使弹力板5顺时针扭动到原位,防触电柱4会继续沿柱状腔体2内壁滑动到插孔11下方,并压在插孔11上,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防止触电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