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84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解质温差电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及洁净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运用有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造福于人类社会,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发利用洁净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能源已是不可逆转历史事实。

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空间,时刻存在着巨大的能量资源,如因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温差热能,特别是上限在水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变化范围,就潜藏着巨大能量运行,而这些能量存在的特点是,分布广,密度稀,整体能量大等,这就是我们通称的所谓低级热能,也是在电力能源转换方面是利用率最低的部分之一。这些能量具体表现为太阳光照直射温差、大气昼夜温差、海水上下层温差以及其它自然温差等,总之,都是在水的沸点以下变化的温差热能。若能随时捕捉利用这些能量,把它们廉价地转换为电力能源,那将是对环境保护及能源的开发运用是一大的贡献。

在目前的各种电力能源转换技术中,还缺乏把这些所谓低级热能转换为实用电力能源有效实用工具,特别是低成本廉价转换技术更是难得。正是因为这些所谓低级能量的密度分布相对太稀薄,就必需要相对规模化、大面积采集捕捉收集转换这些能量,才能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其二是温差小(10℃-30℃左右),且在水的沸点温度以下,这给实际运用更曾加一定难度,而现有的技术产品有的成本偏高,在经济成本上根本不能满足大众要求,有的技术上存在一定缺陷,有的运行条件则不在低温能级范围内,因此针对环境温差能源的开发运用上实际空白点很多,所谓低级热能的热电直接转换技术目前还是一个难点问题,本发明的电解质温差电池,就是针对以上技术运用不足,来填补这些洁净环保能源开发运用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电解质温差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解质温差电池,包括绝缘基片,所述绝缘基片的两侧面分别为冷端导电层和热端导电层,所述冷端导电层上有若干冷端p-n对,所述p-n对分别为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和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一个冷端p-n对上的n型温差电单体和相邻一个冷端p-n对上的p型温差电单体上面有一个热端导电层,构成热端p-n对,分别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和所述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引出电极;

热端导电层上面固装一个柔性热面绝缘层,所述柔性热面绝缘层包括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之间通过针式热熔连接,

所述绝缘基片从上到下包括冷端绝缘体基片、氧化铝陶瓷基片和热端绝缘体基片,所述冷端绝缘体基片、氧化铝陶瓷基片和热端绝缘体基片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所述粘结剂选用焊锡膏。

优选的,所述焊锡膏的厚度为35-45μm。

优选的,所述焊锡膏的厚度为4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的厚度为1-8μm,可弯曲90°以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的厚度为6μm,可弯曲100°以上。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片为波浪形。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镀制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和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来形成温差电偶,由于薄膜热电材料的特性,制作出的温差电池的性能也大幅度提高。其次由于本发明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可弯曲、厚度薄、重量轻等优势,使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使用更加灵活,可以进一步扩大薄膜温差电池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端绝缘体基片,2氧化铝陶瓷基片,3热端绝缘体基片,4冷端导电层,5热端导电层,6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7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解质温差电池,包括绝缘基片,所述绝缘基片的两侧面分别为冷端导电层4和热端导电层5,所述冷端导电层4上有若干冷端p-n对,所述p-n对分别为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6和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7;一个冷端p-n对上的n型温差电单体和相邻一个冷端p-n对上的p型温差电单体上面有一个热端导电层5,构成热端p-n对,分别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7和所述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6引出电极;所述的p型和n型热电材料,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即采用镀制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薄膜来形成温差电偶。热端导电层5上面固装一个柔性热面绝缘层,所述柔性热面绝缘层包括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之间通过针式热熔连接,

所述绝缘基片从上到下包括冷端绝缘体基片1、氧化铝陶瓷基片2和热端绝缘体基片3,所述冷端绝缘体基片1、氧化铝陶瓷基片2和热端绝缘体基片3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所述粘结剂选用焊锡膏。

本实施例中焊锡膏的厚度为35-45μm;本实施例中焊锡膏的厚度优选为40μm。

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的厚度为1-8μm,可弯曲90°以上;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的厚度优选为6μm,可弯曲优选100°以上。

本实施例中绝缘基片为波浪形。绝缘基片材料的形状也可以是规则的矩形、或者方形,或者是任意的不规则形状。

本发明采用镀制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6和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7来形成温差电偶,由于薄膜热电材料的特性,制作出的温差电池的性能也大幅度提高。其次由于本发明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可弯曲、厚度薄、重量轻等优势,使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使用更加灵活,可以进一步扩大薄膜温差电池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解质温差电池;热端导电层上面固装一个柔性热面绝缘层,所述柔性热面绝缘层包括第一柔性热面绝缘层和第二柔性热面绝缘层,所述绝缘基片从上到下包括冷端绝缘体基片、氧化铝陶瓷基片和热端绝缘体基片,所述冷端绝缘体基片、氧化铝陶瓷基片和热端绝缘体基片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所述粘结剂选用焊锡膏;本发明采用镀制P型热电材料薄膜层和N型热电材料薄膜层来形成温差电偶,由于薄膜热电材料的特性,制作出的温差电池的性能也大幅度提高;其次由于本发明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可弯曲、厚度薄、重量轻等优势,使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使用更加灵活,可以进一步扩大薄膜温差电池的应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昌恩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8.03.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