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变压器及开关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092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变压器及应用该平板变压器的开关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后提供给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内的可充电电池,实现为可充电电池充电。

平板变压器(或,平面变压器)是变压器的一种,是电源功率转换的核心器件。平板变压器采用小尺寸的e型、rm型或环型铁氧体磁芯,通常是由高频功率铁氧体材料制成,在高频下有较低的磁芯损耗;绕组采用多层印刷电路板迭绕而成,绕组或铜片迭在平面的高频铁芯上构成变压器的磁回路。平板变压器具有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辐射、体积小等优点。

目前的开关电源适配器中使用的平板变压器都是如图1所示的卧式结构,图1中的平板变压器包括磁芯1、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板2,以及,焊接在pcb处的pin针3;其中,pcb板是变压器的绕组。通过pin针3与开关电源适配器中的电源板连接。在pcb上焊接pin针的工序非常复杂、加工成本高。而且,这种卧式结构的平板变压器会占据电源板上的大量面积,导致开关电源适配器内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板变压器和开关电源适配器,以解决目前的平板变压器的加工工序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板变压器,包括:印制电路板pcb绕组、绝缘罩、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其中,该pcb绕组包括绕组本体、原边走线和副边走线,该绕组本体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原边走线是原边绕组的引出线,副边走线是副边绕组的引出线,且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副边走线之间具有预设绝缘距离。原边走线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原边绕组电连通的第一组焊接点,副边走线的末端设置有与副边绕组电连通的第二组焊接点,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连接外部电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包覆在绕组本体两侧,形成闭合磁路。绝缘罩包覆在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副边走线的外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在原边走线的末端设置第一组焊接点,在副边走线的末端设置第二组焊接点,通过该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将平板变压器焊接到电路板上,这样不需要在pcb绕组板上焊接pin针,因此,简化了平板变压器的加工工序,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加工,降低了加工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平板变压器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能够竖式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与卧式平板变压器相比,竖式安装方式减少了所需占用外部电路板的空间,提高了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此外,绝缘罩的设置能够增加原边侧与平板变压器外部的低压元件之间的绝缘距离,提高了平板变压器的安全性能。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绕组本体与副边走线之间设置有u型槽,以增加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原边绕组分别与副边走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提高了平板变压器的安全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罩内设置有绝缘片,该绝缘片的厚与u型槽的槽宽相匹配,当绝缘罩装配好后,该绝缘片处于u型槽内,从而增加原边绕组与所述副边走线之间的电气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平板变压器的安全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绕组本体所在平面设置有通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朝向该绕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与该通孔相匹配的凸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凸台对齐且具有预设气隙,从而防止该平板变压器饱和;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朝向pcb绕组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边柱,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通过边柱闭合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pcb绕组面积最大的一面上,原边走线和副边走线所在边的长度长于所述pcb绕组本体的长度。即,pcb绕组的两端是凸出形状,这样能够保护磁芯避免撞击碎裂。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芯或第二磁芯与pcb绕组之间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第二磁芯的边柱与第一磁芯的边柱之间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加工工艺简单,效率高。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芯与pcb绕组的接地点之间通过导电胶电连接。利用导电胶固定连接,加工工艺简单且效率高。

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b绕组是单块多层pcb板,单块多层pcb板中任意两层pcb之间为绝缘介质,且任意一层pcb是原边绕组或副边绕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板和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平板变压器;该平板变压器的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直接焊接在电源板上,且该平板变压器的面积最大的平面垂直于电源板安装。这样,平板变压器与电源板的接触面远远小于平板变压器面积最大的平面。从而减少了平板变压器所需占用电源板的空间,提高了电源板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小了开关电源适配器的体积。

本申请提供的平板变压器包括pcb绕组和两个磁芯;其中,两个磁芯分别包覆在pcb绕组的绕组本体的两侧,形成闭合磁路。在pcb绕组的原边走线侧设置有第一组焊接点,副边走线侧设置有第二组焊接点。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将平板变压器直接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这样不需要在pcb绕组板上焊接pin针,因此,简化了平板变压器的加工工序,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降低了加工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平板变压器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能够竖式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与卧式平板变压器相比,竖式安装方式减少了所需占用外部电路板的空间,提高了外部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平板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变压器的另一种装配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板变压器,该平板变压器直接在pcb绕组的原边走线上设置有第一组焊接点,以及,在副边走线上设置有第二组焊接点;直接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直接焊接到开关电源适配器内的电源板上,不需要在pcb绕组上焊接pin针,简化了平板变压器的加工工序,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降低了加工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当平板变压器应用在开关电源适配器内时,平板变压器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能够竖式安装在开关电源适配器内的电源板上,即,平板变压器面积最大的平面与电源板垂直。平板变压器与电源板的接触面远远小于该面积最大的平面。因此,该平板变压器能够采用竖式安装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电源板的空间,提高了电源板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见图2-图5,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板变压器装配效果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变压器的另一种装配效果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平板变压器包括pcb绕组110、第一磁芯120、第二磁芯130和绝缘罩140。第一磁芯120和第二磁芯130包覆在pcb绕组110的两侧形成闭合磁路。

pcb绕组110的中间部分是绕组本体111,绕组本体的中间设置有通孔1110;

绕组本体111的两侧分别是原边走线112和副边走线113;绕组本体111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原边走线即原边绕组的引出线;副边走线即副边绕组的引出线。

第一磁芯120的外侧是平面,朝向pcb绕组11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边柱121,而且,第一磁芯120的内侧中间部分设置有凸台122,该凸台的尺寸与绕组本体111上的通孔尺寸相匹配。同理,第二磁芯130的外侧是平面,内侧设置有两个边柱,中间部分设置有凸台。

组装平板变压器时,将第一磁芯120的凸台插入pcb绕组110的通孔中,然后,将第二磁芯130的凸台从pcb绕组110的另一侧插入通孔中,且第一磁芯120和第二磁芯130的凸台在pcb绕组110的通孔内对齐,且两个凸台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以防止变压器饱和;同时,第一磁芯120的两个边柱与第二磁芯130的两个边柱闭合接触。这样,第一磁芯120和第二磁芯130通过边柱和凸台之间的闭合接触形成闭合磁路。

如图2所示,pcb绕组在绕组本体111和副边走线113之间开设有u型槽116,使得平板变压器的原边侧(即,原边绕组和磁芯)与副边走线之间具有一定的爬电距离。

如图4所示,绝缘罩140包覆在磁芯和副边走线113的外部,保证原边绕组与平板变压器外部电路板上的副边元件之间的绝缘。而且,绝缘罩140内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116相匹配的绝缘片,当绝缘罩装配好后,绝缘片141(如图3所示)插入u型槽内,以满足平板变压器的原边侧与副边走线之间的加强绝缘要求。

如图3所示,原边走线11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组焊接点114,副边走线113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组焊接点115。第一组焊接点114用于实现原边走线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第二组焊接点115用于实现副边走线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直接通过第一组焊接点114和第二组焊接点115将平板变压器焊接到需要连接的外部电路(例如,开关电源适配器中的电源板)上即可,不需要在pcb板上焊接pin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可以采用金手指焊接点,金手指是由总舵金黄色导电触片组成,因表面镀金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故称为金手指;触片在覆铜板上通过特殊工艺覆上一层高导电材料(例如,金,黄铜等)达到电气连接作用。

此外,第一组焊接点114和第二组焊接点115均可以包含多个焊接点,具体包含的焊接点的数量与平板变压器内绕组的具体结构有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pcb绕组110面积最大的一面为h型,即pcb绕组110的两端为凸起形状。pcb绕组110的原边走线112所在边和副边走线113所在边的高度大于中间绕组本体111的高度;而且,原边走线和副边走线所在边的高度差大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高度;这样,pcb绕组两边均为凸起形状,当平板变压器的顶部受到撞击时,pcb绕组上凸出的位置承受外壳的冲击,从而避免磁芯受冲击造成磁芯碎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pcb绕组是一个单块多层pcb板,每一层pcb板上印制有绕组,任意两层pcb板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例如,半固化片pp,或,芯板core);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均包含多层pcb板,通过pcb层间绝缘介质实现、原边绕组之间、副边绕组之间,以及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的绝缘;构成原边绕组的多个pcb层的引出线相互串联得到原边绕组,同理,构成副边绕组的多个pcb层相互串联得到副边绕组。由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位于不同的pcb层,因此,原边走线和副边走线位于不同的pcb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包括pcb绕组和两个磁芯;两个磁芯分别包覆在pcb绕组上形成闭合磁路。两个磁芯和副边走线的外边包覆有绝缘罩,该绝缘罩能够满足平板变压器的加强绝缘要求。在pcb绕组的原边走线侧设置有第一组焊接点,副边走线侧设置有第二组焊接点。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将平板变压器直接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这样不需要在pcb绕组板上焊接pin针,因此,简化了平板变压器的加工工序,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降低了加工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平板变压器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能够竖式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与卧式平板变压器相比,竖式安装方式减少了所需占用外部电路板的空间,提高了外部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组装本申请实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的过程:

s1,在pcb绕组110的一面(例如,a面)或第二磁芯130的内侧与绕组本体对应的位置涂覆粘接胶;

s2,将pcb绕组110的a面与第二磁芯130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

s3,将pcb绕组110的接地端通过导电胶与第二磁芯130固定连接,实现磁芯接地屏蔽。

s4,通过高温回流炉固化粘接胶和导电胶;

s5,在第二磁芯130的两个边柱上涂抹粘接胶;

s6,将第一磁芯120和第二磁芯130对齐相扣粘接在一起;

s7,挤压两个磁芯,减少两个磁芯间的粘接胶的厚度,以使两个磁芯紧密贴合在一起;

s8,通过高温回流炉固化两个磁芯之间的粘接胶。

s9,安装绝缘罩。

安装上述装配流程装配好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当该平板变压器应用在开关电源适配器内时,按照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安装到开关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板上,可见该平板变压器与电源板的接触平面是图5所示的平板变压器的底面的面积,该面积远远小于图1所示的卧式平板变压器与电源板的接触面积(平板变压器中面积最大的一面)。因此,该平板变压器大大提高了电源板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利用粘接胶和导电胶实现磁芯和pcb绕组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在原边走线和副边走线分别预留有焊接点,从而不需要在pcb绕组上焊接pin针,组装过程非常简单、很容易实现自动化加工。而且,平板变压器能够直接通过两组焊接点竖式装配于电源板上,提高了电源板的空间利用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适配器,该开关电源适配器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电源板和其它电路元件;其中,平板变压器通过第一组焊接点和第二组焊接点立式装配于电源板上,即,平板变压器的面积最大的平面垂直于电源板面积最大的平面。这样,大大节省了电源板的利用空间,提高电源板的空间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开关电源适配器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