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线接线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53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线接线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线接线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网线是一种局域网连接中必不可少的数据传输线。常见的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其中双绞线因其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双绞线的使用一般是先将八条铜制的芯线用胶皮包裹起来,并在端部安装水晶头完成,从而进行数据传输线。

在机房网线或是家庭网络布线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水晶头会逐渐损坏,从而导致信号传输受阻,为了保证网线的正常使用及不浪费,现在一般都是采用更换水晶头的方式进行维修,但在更换水晶头时,需要对损坏的水晶头清除及对靠近水晶头的双绞线进行切割舍弃,这样往往会导致整体网线长度减小,即使换上了新的水晶头,也会出现水晶头插不进usb接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后续的使用。如果需要重新布线的话,不仅使工作量大大增加,也会造成网线的极大地浪费。

所以现在需要一种用来连接两根网线的接线装置,能够在两根网线的任意位置进行连接,且不影响网线的正常使用。

中国专利cn103606773b公开了一种网线连接盒,包括主板,在主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壳盖,壳盖的一端与主板铰接,在主板上还设有穿透板体的接线柱,接线柱的数量为八个;壳盖分为上壳盖和下壳盖,上壳盖和下壳盖上均设有穿线孔。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原来长度不足的网线进行续接,从而使网线长度增加,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网线浪费。但上述接线盒并不能彻底的解决网线长度不够的问题:如果在网线中间发生断裂,需要续接时,要先将断裂处两端剪去一部分,且由于接线柱固定在主板上,续接网线时需要两段网线的接线端分别与接线柱的两端连接,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这两段网线之间的距离,在解决网线长度减小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在两个网线再另外加一个网线,且需要使用两个上述接线盒才能实现目的。因此上述接线盒不适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线接线用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安装灵活,可以对对较大长度的网线续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网线接线用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装置、收放线装置和单口集线器,每一个所述固定装置都包括一固定体、连接板、扣盖、固定板和八根接线体,所述固定体为开放式腔体,所述连接板及扣盖都通过铰接方式依次固定在固定体的后腔体壁上端,且在后腔体壁的下端设有第一通线孔,在每一个连接板上都均匀的设有八个贯通孔,八个所述贯通孔呈两排四列方式分布,在每个所述连接体的圆周上都设有一带状的凹槽,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贯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的宽度与凹槽相对应,所述收放线装置包括盒体、支撑轴、线圈、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线圈与支撑轴相配合,支撑轴两端分别固定在盒体内部,且支撑轴内部中空,在所述盒体左侧面上设有第二通线孔,在支撑轴前端圆周上设有第三通线孔,所述单口集线器固定在线圈上靠近第三通线孔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都为网线,都分别包括八根双绞线,第一连接线缠绕在线圈上,且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单口集线器的信号接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线孔及第一通线孔后与其中一个固定装置的接线体对应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单口集线器的信号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过第三通线孔及第一通线孔后与另一个固定装置的连接体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通线孔、第二通线孔和第三通线孔内均设有防水穿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分别与连接体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盖材料为透明塑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扣盖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的中间开有与网线相对应的第二槽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连接体可以先与需要续接的双绞线固定完之后再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更加的灵活,同时第一连接线缠绕在线圈上,使用时可以根据长度需要向外拽拉,实现了只利用一个接线装置即可完成较大长度的网线续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采用多个接线盒造成的引号传输异常等问题。

2.在两个需要续接的网线直接设置一集线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整形及后续的处理,保证了网线的正常使用,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

3.盒体与固定体只留有通线孔,可以对内部线路进行有效的防尘、防水,增加了多功能性。

本发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装灵活,在保证了网线信号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较大长度的网线续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贯通孔分布情况示意图;

附图4为第一槽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收放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体,2、连接板,21、贯通孔,3、扣盖,4、连接体,41、凹槽,5、固定板,51、第一槽口,61、盒体,611、第二通线孔,62、支撑轴,621、第三通线孔,63、线圈,64、第一连接线,65、第二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包括两个固定装置、收放线装置和单口集线器,每一个固定装置都包括一固定体1、连接板2、扣盖3、固定板5和八根接线体,固定体1为开放式腔体,连接板2及扣盖3都通过铰接方式依次固定在固定体1的后腔体壁上端,在后腔体壁的下端设有第一通线孔,将扣盖3、连接板2打开再进行后续的续接工作,更加的灵活、方便。

收放线装置包括盒体61、支撑轴62、线圈63、第一连接线64和第二连接线65,线圈63与支撑轴62相配合,支撑轴62两端分别固定在盒体61内部,且支撑轴62内部中空,线圈63可以缠绕较长的网线,使用时只需根据实际需要向外拽拉即可满足续接要求,彻底解决了在长度较大的网线续接时使用多个接线装置带来的信号传输不稳、连接繁琐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盒体61左侧面上设有第二通线孔611,方便网线穿出,在支撑轴62前端圆周上设有第三通线孔621,单口集线器固定在线圈63上靠近第三通线孔621的一端,单口集线器可以对网线信号进行整形及后续的调整,确保了在网线续接后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单口集线器为现有成熟产品,本文不再做详细的原理描述)。且单口集线器固定在线圈63上靠近第三通线孔621的位置,方便第二连接线65的布置,避免了因线圈63转动而发生扭转、缠绕。

第一连接线64和第二连接线65都为网线,都分别包括八根双绞线,第一连接线64缠绕在线圈63上,且第一连接线64的一端与单口集线器的信号接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线孔611及第一通线孔后与其中一个固定装置的接线体对应连接,第二连接线65的一端与单口集线器的信号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过第三通线孔621及第一通线孔后与另一个固定装置的连接体4对应连接。在每一个连接板2上都均匀的设有八个贯通孔21,八个贯通孔21呈两排四列方式分布。第一连接线64和第二连接线65穿过第二通线孔611及第三通线孔621后分别与连接体4的下端连接,在使用时,先将连接板2打开,并将需要续接的网线刨开,将双绞线挨个穿过贯通孔21后与连接体4上端通过胶布或者其他工具固定,整个连接过程操作方便,且连接时各连接体4可以不挤在一起,有利于连接工作的进行,避免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在连接某个双绞线与连接体4时容易造成其他连接体4的连接位置受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每一根连接体4的上端可以设置成弯钩状,方便与双绞线固定、连接,且为了增加可重复实用性及可靠性,第一连接线64与第二连接线65分别与连接体4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为了增加防水性,在第一通线孔、第二通线孔611和第三通线孔621内均设有防水穿线孔。

为了使连接体4得到稳定的固定,在每个连接体4的圆周上都设有一带状的凹槽41,在固定板5上设有与贯通孔2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槽口51,且第一槽口51的宽度与凹槽41相对应,在网线续接完后,拉回双绞线,使连接体4处在贯通孔21中,利用固定板5上的第一槽口51与连接体4上的凹槽41相配合,实现连接体4的固定。最后再将扣盖3盖下,可以防止网线续接部分被尘土污染或者碰触,极大地提高了实用性。

在扣盖3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的中间开有与网线相对应的第二槽口,使扣盖3不会因为网线的原因而盖不严实,扣盖3材料为透明塑料,方便观察连接点的情况,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及后续维修。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