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6901发布日期:2019-06-18 23:4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网络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信息模块,尤其涉及需要端接导电端子和导线的网络信息模块。



背景技术:

在综合布线行业中,由于通信网络中的各类通信终端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地点,因此,需要通过传输线将各个通信终端连接在一起。传输线与各个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是通过通信终端上的网络信息模块进行连接。

网络信息模块是用于传输网络数字信号的连接器,广泛采用rj45形式的插座,后端采用卡线端子(idc)卡接网络线。同时内部广泛使用采用金针、电路板、卡线端子的信号传输通道。

使用时需要将网络线连接到卡线端子上,最基本的方式是采用打线工具(打线刀)进行端接,也有众多的免工具网络模块被广泛应用。但是比较多的免工具模块,均需要很大的按压或者挤压力度,同时占用体积比较大,也有部分免工具模块使网络线对比较分散,不利于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工具且更易于端接的网络信息模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网络信息模块,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插接对接接头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电性对接对接接头的金针部分以及连接金针部分用以电性连接导线的卡线部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卡线部分及相应导线的端子线座,所述端子线座枢接有用以将导线压入卡线部分内的压线板,所述端子线座包括前后延伸的用以收容导线的导线槽以及左右延伸的用以枢接压线板的长形槽,所述卡线部分凸伸入所述导线槽内,所述压线板包括左右延伸枢接于长形槽内的长形轴以及前后延伸用以将导线压入导线槽中进而使导线与卡线部分实现端接的压接凸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设有绝缘外皮,所述卡线部分设有上下延伸的锋利状用以刺破所述绝缘外皮的刺破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凸台设有左右延伸的用以避让所述卡线部分的避让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凸台与导线槽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扣持凹部和扣持凸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端子线座上片和端子线座下片,所述导电端子和导线分别设置成两组收容固持于所述端子线座上片和端子线座下片,所述压线板包括分别枢接于端子线座上片和端子线座下片上的压线板上片和压线板下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以夹持于端子线座上片和端子线座下片之间的电容介质层,所述导电端子分两组延伸于电容介质层上下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设有位于电容介质层后端用以固持导线的扎带安装固定处,所述导线分两组延伸于电容介质层上下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臂部,所述收容腔位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两臂部相对两侧设有前后延伸的固持槽,所述端子线座上片和端子线座下片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自后向前插接固持于固持槽内的固持侧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形轴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与导线槽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顶部设有前后延伸的用以卡持对接接头的卡扣槽,所述金针部分包括自收容腔内底部向上凸伸的圆弧状接触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电性对接对接接头的金针部分以及连接金针部分用以电性连接导线的卡线部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卡线部分及相应导线的端子线座,所述端子线座枢接有用以将导线压入卡线部分内的压线板,所述端子线座包括前后延伸的用以收容导线的导线槽以及左右延伸的用以枢接压线板的长形槽,所述卡线部分凸伸入所述导线槽内,所述压线板包括左右延伸枢接于长形槽内的长形轴以及前后延伸用以将导线压入导线槽中进而使导线与卡线部分实现端接的压接凸台。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免打线工具(如打线刀)进行端接,且便于打线,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与对接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分离出壳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网络信息模块分离出压线板上片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9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网络信息模块100,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4,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插接对接接头6的收容腔32,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用以电性对接对接接头6的金针部分41以及连接金针部分41用以电性连接线缆7内导线(未图示)的卡线部分42,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卡线部分42及相应导线的端子线座,所述端子线座枢接有用以将导线压入卡线部分42内的压线板,所述端子线座包括前后延伸的用以收容导线的导线槽111以及左右延伸的用以枢接压线板的长形槽113,所述卡线部分42凸伸入所述导线槽111内,所述压线板包括左右延伸枢接于长形槽113内的长形轴211以及前后延伸用以将导线压入导线槽111中进而使导线与卡线部分42实现端接的压接凸台212。如此设置,当网络信息模块100进行组装时,仅需要将压线板向下压,使导线压入所述导电端子4的卡线部分42内,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4的卡线部分42与导线实现端接,如此,可以实现免打线工具(如打线刀)进行端接,且便于打线,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导线设有绝缘外皮(未图示),所述卡线部分42设有上下延伸的锋利状用以刺破所述绝缘外皮的刺破槽423。如此设置,每根导线压接在卡线部分42上,压线板将导线向卡线部分42内挤压,卡线部分42将绝缘皮割破,从而与导电端子实现电性导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也可以为不具有绝缘外皮。

所述压接凸台212设有左右延伸的用以避让所述卡线部分42的避让槽213。如此设置,所述压接凸台212在下压时不会受到卡线部分42的抵持,从而影响压接凸台212的顺利下压到底。

所述压接凸台212与导线槽11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扣持凹部112和扣持凸块214。如此设置,当压线板压接到位后,所述扣持凹部112和扣持凸块214相互卡扣固定,从而使压线板和端子线座相互紧密扣合。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所述导电端子4和导线分别设置成两组收容固持于所述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所述压线板包括分别枢接于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上的压线板上片21和压线板下片22。如此设置,压线板分为上下两片,对导线进行压接时,将所有导线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打线,可使打线力度更小,适应信号传输标准,提高产品性能,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设有用以夹持于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之间的电容介质层51,所述导电端子4分两组延伸于电容介质层51上下两侧。如此设置,所述电容介质层51可使上下两组导电端子4之间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

所述固定座5设有位于电容介质层51后端用以固持导线的扎带安装固定处52,所述导线分两组延伸于电容介质层51上下两侧。如此设置,打线完成后,在固定座5扎带安装固定处52系上扎带即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主体部31以及自主体部31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臂部33,所述收容腔32位于所述主体部31内,所述两臂部33相对两侧设有前后延伸的固持槽34,所述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自后向前插接固持于固持槽34内的固持侧边114。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将端子线座上片11和端子线座下片12组合在一起后自后向前将固持侧边114插接至固持槽34内,即可实现端子线座上片11、端子线座下片12和壳体3的组装定位。

所述长形轴21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31与导线槽111之间。如此设置,压线板的长形轴211放置在长形槽113内,在打线时将压线板向后方按平即可,方便打线操作,相较于压线板反向组装来说无需考虑压线板延伸末端与前端主体部31之间的配合关系,有利于网络信息模块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

所述收容腔32顶部设有前后延伸的用以卡持对接接头6的卡扣槽311,所述金针部分41包括自收容腔32内底部向上凸伸的圆弧状接触部411。如此设置,当对接接头6自前向后插接至收容腔32时,所述圆弧状接触部411与之电性连接实现信号通导,所述卡扣槽311与对接接头6卡扣定位防止对接接头6脱离所述网络信息模块100,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请特别参考图6至图9所示,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接头6的金针部分41以及连接金针部分41用以电性连接导线的卡线部分42,所述金针部分41前端设有凸伸入收容腔32内用以电性对接对接接头6的接触部411,所述卡线部分42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以刺破导线绝缘外皮的刺破槽423,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用以收容卡线部分42及相应导线的导线槽111,以及用以将导线压入所述刺破槽423内的压线板。如此设置,当网络信息模块100进行组装时,仅需要将压线板向下压,使导线压入所述刺破槽423内,所述导电端子4的卡线部分42刺破导线绝缘外皮从而实现与导线的电性连接,如此,可以实现免打线工具(如打线刀)进行端接,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导电端子4分为第一端子组4001和第二端子组4002,所述导电端子4的接触部411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开,所述第一端子组4001的卡线部分42向下竖直延伸,所述第二端子组4002的卡线部分42向上竖直延伸。如此设置,将所有导线分为上下两部分,相较于所有导线设置于同一排,可使打线力度更小,且适应信号传输标准,提高产品性能,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所述导电端子4的卡线部分42在前后方向上呈多排设置。如此设置,所述左右相邻的卡线部分42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可使所述相邻卡线部分4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更为紧密,从而有利于所有所述网络信息模块100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利于网络信息模块100小型化趋势。

所述导电端子4的左右相邻的卡线部分42在前后方向上错开,所述上下相邻的卡线部分42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如此设置,布局紧密,使网络信息模块100体积更小,容易实现高密度布线。

所述导电端子4的金针部分41设有连接卡线部分42且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偏移延伸的偏移部414。如此设置,利于实现相邻的卡线部分42的排列布局。

所述导电端子4的金针部分41设有自偏移部414向前延伸且与偏移部414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水平部413、自水平部413竖直向下延伸的弯折部412,所述弯折部412进一步向前延伸所述接触部411相连接,所述接触部411自下向上呈圆弧状突起用以自前向后与对接接头6电性接触。如此设置,当接触部411受到从前向后的插接时,弯折部412可向后与壳体3相互顶持配合,使所述导电端子4后半部分不易向后发生不必要的位移。

具体的,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端子401、402、403、404、405、406、407、408,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端子401、402、403、404、405、406、407、408的接触部411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端子401、402、404、405为第二端子组4002,所述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端子403、406、407、408为第一端子组4001,所述第二端子组4002的偏移部414位于第一端子组4001偏移部414下方,所述第一端子组4001的卡线部分42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为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端子403、406、407、408,所述第二端子组4002的卡线部分42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五、第四端子401、402、405、404。如此设置,所述四对导电端子4后端的卡线部分42布局合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所述卡线部分42设有连接金针部分41的基部421、分别自基部421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夹持臂422,所述刺破槽423夹持于所述夹持臂422之间,所述刺破槽423越远离基部421间隙越大。如此设置,可使导线顺利落入所述刺破槽423,当压线板向下压时,可使刺破槽423逐步挤压所述导线。

所述两夹持臂422相对两侧呈斜角刀片状。如此设置,可使所述刺破槽423逐步刺破导线的绝缘外皮。

所述基部421与两夹持臂422连接处设有圆型卡线槽424,所述卡线槽424直径大于刺破槽423相连处间隙。如此设置,所述压线板压接到位后,所述导线扣持于所述圆型卡线槽424内,防止向上脱离。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