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902发布日期:2018-07-04 08:4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特电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11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简称gis)的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商业化建设,电力系统输变电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为降低输变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输变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势在必行,对1100kvgis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1100kv复合套管作为特高压gis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需具备良好的力学和电气性能。国内各gis厂家研制成功的1100kv复合套管大部分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和硅胶护套结构,内部装备单层金属屏蔽,具有重量轻、防污、防爆、抗震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套管的机械支撑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目前1100kv复合套管存在局部散热性能较差、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电场强度过大、绝缘裕度较低等问题,降低了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特高压gis设备1100kv复合套管在结构功能和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包括一中间导体,所述中间导体外侧套接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中间导体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绝缘套管与过渡法兰通过螺栓连接,端盖与双屏蔽环通过螺栓连接,端盖上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端盖与接线端子之间设有散热调节机构,所述绝缘套管内设有双屏蔽机构。

所述双屏蔽机构包括内屏蔽和外屏蔽,内屏蔽和外屏蔽通过十二根圆周均布的绝缘柱固定连接,外屏蔽上端的连接法兰上均布排列六个圆柱槽,绝缘柱一端插入圆柱槽内与外屏蔽通过螺栓连接,内屏蔽与下侧的绝缘柱由过渡支架、小屏蔽和大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外屏蔽与六个圆周均布的大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导体设有上屏蔽,所述上屏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端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调节机构为散热器,散热器镀银端面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调节机构包括外壳体、上板、升降杆、导向套、移动杆及楔块,所述接线端子下侧设有上板,所述上板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导向套,所述升降杆可在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在外壳体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配合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楔块,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楔块配合的楔槽。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中部设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连接有多条斜向设置的吸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上阵列有若干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链轮,所述链轮外侧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上设有多个绝缘柱。

进一步地,大支架与内屏蔽连接处开孔为长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屏蔽与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一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小屏蔽,所述连接法兰另一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绝缘柱,绝缘柱与外屏蔽通过螺栓连接,外屏蔽与过渡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支架为碗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计优化了1100kv复合套管的双屏蔽环、散热器及内部双屏蔽机构,降低了周围环境中的无线电干扰,有效避免了接线端子局部放电现象,增强了1100kv复合套管局部散热性能,改善了套管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问题,解决了套管内部局部电场强度过大问题,提高了套管的绝缘水平和使用寿命,保证了gis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

2、散热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方便的拆卸接线端子的同时还能加速散热。

3、双屏蔽环与绝缘套管和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有效均匀了绝缘套管与接线端子处的电场分布,避免了周围环境中的无线电干扰。

4、内屏蔽和外屏蔽通过十二根圆周均布的绝缘柱固定连接,提高了绝缘套管的绝缘性能。

5、过渡支架为碗状结构,能够提高绝缘柱下侧电场均匀性。

6、支架与内屏蔽连接处开孔为长孔,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绝缘柱安装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屏蔽环;2-接线端子;3-散热调节机构;4-端盖;5-上屏蔽;6-绝缘套管;7-中间导体;8-过渡法兰;9-双屏蔽机构;10-内屏蔽;11-外屏蔽;12-小屏蔽;13-连接法兰;14-绝缘柱;15-过渡支架;16-大支架,17-环形安装架,21-滑动槽,22-链轮,23-链条,31-外壳体,32-上板,33-升降杆,34-导向套,35-移动杆,36-楔块,37-中空管,38-吸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特高压双屏蔽复合套管,包括一中间导体7,所述中间导体外侧套接有绝缘套管6,所述绝缘套管6与端盖4通过螺栓连接,中间导体7与端盖4通过螺栓连接。绝缘套管6与过渡法兰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中间导体7一侧还设有上屏蔽5,所述上屏蔽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端盖4上。

端盖4与双屏蔽环1通过螺栓连接,端盖4上设有接线端子2,为了避免接线端子处散热性能差造成的局部温度高导致电场变化、发生安全隐患。

所述端盖与接线端子之间设有散热调节机构3,所述散热调节机构可为散热器,散热器镀银一端面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散热器和中间导体两端指定范围内采用镀银处理工艺,提高了套管散热性能和通流能力。

一种方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散热调节机构包括外壳体31、上板32、升降杆33、导向套34、移动杆35及楔块36,所述接线端子下侧设有上板32,所述上板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导向套34,所述升降杆可在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在外壳体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配合有移动杆35,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楔块36,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楔块配合的楔槽,当移动杆左右移动时能够带动升降杆实现上下移动。这种设计能够使得接线端子安装更为方便便捷。而外壳体与接线端子接触传热,增大了散热面积。

所述移动杆中部设有中空管37,所述中空管连接有多条斜向设置的吸气管38。通过从中空管内吸气,使得中空管内形成负压,负压的存在使得位于外壳体内的热空气从吸气管中抽走,那么外壳体内也会形成负压从而从外界吸气,以风冷的形式降低该处的温度。

所述绝缘套管内设有双屏蔽机构9,所述双屏蔽机构包括内屏蔽10和外屏蔽11,内屏蔽10和外屏蔽11通过十二根圆周均布的绝缘柱14固定连接,外屏蔽11上端的连接法兰13上均布排列六个圆柱槽,绝缘柱14一端插入圆柱槽内与外屏蔽11通过螺栓连接,内屏蔽10与下侧的绝缘柱14由过渡支架15、小屏蔽12和大支架16通过螺栓连接,外屏蔽11与六个圆周均布的大支架16通过螺栓连接。

优化设计,过渡支架15为碗状结构。

优化设计,所述连接法兰上阵列有若干滑动槽21,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链轮22,所述链轮外侧安装有链条23,所述链条上设有多个绝缘柱14。通过这种设计,能够方便的更改绝缘柱的位置多少,使得固定式的绝缘柱变更为可移动式,方便拆卸与安装。

大支架16与内屏蔽10连接处开孔为长孔,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

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内屏蔽10与连接法兰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一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小屏蔽12,所述连接法兰另一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绝缘柱14,绝缘柱14与外屏蔽11通过螺栓连接,外屏蔽11与过渡法兰8通过螺栓连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