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8719发布日期:2018-07-27 23:3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生产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现有线圈一般为金属线圈,常用的为铜线圈,线圈由金属棒经过缠绕机绕卷而成,现有的缠绕设备结构复杂,且操作繁琐,而且投入成本较大,同时,现有的线圈在缠绕过程中张紧力和拉升力度不够,容易造成线圈缠绕的松弛,从而导致线圈装配不易到位,给使用带来一定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并且可以在线圈卷绕过程中能便捷定位线圈的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包括载具底板,载具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治具,所述线圈治具上设有若干用于缠绕线圈的支撑杆,所述载具底板端部固设有用于夹持线圈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与支撑杆相对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若干支撑杆呈圆弧状等距布设于线圈治具上,最左侧的支撑杆外侧与夹持装置的夹持口位置相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固设于线圈治具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柱位于沿着线圈治具长度方向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且定位柱距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线圈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端部为圆弧状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线圈导向槽,该导向槽等距布设于支撑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导向槽之间的距离与线圈的外径相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线圈治具在载具底板上转动连接使得线圈绕卷,通过夹持装置对线圈进行定位和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线圈在缠绕过程中保证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线圈缠绕和合格率,提供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定位柱,通过定位柱进行侧面限位,能够保证线圈绕卷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通过设置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与线圈治具相互配合,不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夹持装置分解图;

图中附图标记:载具底板30,线圈治具31,线圈32,支撑杆33,导向槽34,定位柱36,夹持装置310,夹持板1,夹头2,第一夹臂3,第二夹臂4,夹口5,导向条6,第一旋转销7,第二旋转销8,夹指限位柱9,限位口11,第一连接柱12,第二连接柱13,弹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包括载具底板30,载具底板30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治具31,载具底板30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图中为显示),该驱动机构的驱动轴带动线圈治具31在载具底板30上旋转,用于线圈绕卷,所述线圈治具31上设有若干用于缠绕线圈32的支撑杆33,所述载具底板30端部固设有用于夹持线圈32的夹持装置310,该夹持装置310与支撑杆33相对布设。

本发明通过线圈治具在载具底板上转动连接使得线圈绕卷,通过夹持装置对线圈进行定位和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线圈在缠绕过程中保证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线圈缠绕和合格率,提供生产效率。

若干支撑杆33呈圆弧状等距布设于线圈治具31上,最左侧的支撑杆33外侧与夹持装置310的夹持口位置相一致。

支撑杆3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柱36,定位柱36固设于线圈治具31上;所述定位柱36位于沿着线圈治具31长度方向的两个支撑杆33之间,且定位柱36距两个支撑杆33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线圈32的外径;通过设置定位柱36,通过定位柱36进行侧面限位,能够保证线圈绕卷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支撑杆33端部为圆弧状体,支撑杆33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线圈导向槽34,该导向槽34等距布设于支撑杆33上,相邻导向槽34之间的距离与线圈32的外径相一致;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导向缠绕的连续性,保证了导向缠绕的均匀度。

如图2-3所示,夹持装置310包括夹持板1,所述夹持板1上连接有一个能够夹持变压器线圈的夹头2,所述夹头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所述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夹紧时能够形成用于夹持变压器线圈的夹口5;夹口5呈圆形孔,夹口5的形状与变压器线圈的外径相适应。

第一夹臂3的顶端对称布设有导向条6,所述第一夹臂3的厚度大于第二夹臂4的厚度,所述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夹紧时,第一夹臂3上的左右导向条6卡接于第二夹臂4上。

第一夹臂3与夹持板1之间通过第一旋转销7连接,第二夹臂4与夹持板1之间通过第二旋转销8连接,第一夹臂3的底部与第二夹臂4底部呈尖刺状,当夹持第一夹臂3与第二夹臂4底部时,通过第一旋转销7与第二旋转销8的转动,使得夹口5张开或闭合;夹持板1上固设有夹指限位柱9,所述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夹紧时能够形成用于夹持夹指限位柱9的限位口11,夹指限位柱9位于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的中部。

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13,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13位于夹持板1的上方,第一连接柱12与第二连接柱13之间连接有弹簧14;通过夹持部件夹持第一夹臂3与第二夹臂4底部的尖刺状时,通过弹簧14的伸缩,夹头上的的第一夹臂3和第二夹臂4相互分开,使定位在夹口上的变压器线圈松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载具底板30,线圈治具31,线圈32,支撑杆33,导向槽34,定位柱36,夹持装置310,夹持板1,夹头2,第一夹臂3,第二夹臂4,夹口5,导向条6,第一旋转销7,第二旋转销8,夹指限位柱9,限位口11,第一连接柱12,第二连接柱13,弹簧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圈绕卷的载具装置,包括载具底板,载具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治具,所述线圈治具上设有若干用于缠绕线圈的支撑杆,所述载具底板端部固设有用于夹持线圈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与支撑杆相对布设;本发明通过线圈治具在载具底板上转动连接使得线圈绕卷,通过夹持装置对线圈进行定位和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线圈在缠绕过程中保证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线圈缠绕和合格率,提供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爱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埃能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30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