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检测功能的束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68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带检测功能的束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带检测功能的束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缆制造领域往往会用到束线装置,束线装置是用来将多股单线扭合成复合线的装置,在装置中往往设置有用于聚线的束线轴和用于分线的分线轴,单股线依次穿过分线轴上的贯穿孔,然后一起穿过束线轴上的贯穿孔,通过分线轴的转动,将多股单线扭合成复合线。传统的分线轴不易拆卸,导致装置在上线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而且普通的束线装置也不易调节分线轴和束线轴之间的距离,不能根据需要调节线束的张力,影响线束成型的质量;而且扭合后的复合线由于外界因素或自身质量问题容易断裂,线束断裂后若不及时关闭机器,线束会绞合进机器内,影响机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检测功能的束线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分线轴不易拆卸,导致装置在上线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而且普通的束线装置也不易调节分线轴和束线轴之间的距离,不能根据需要调节线束的张力,影响线束成型的质量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扭合后的复合线由于外界因素或自身质量问题容易断裂,线束断裂后若不及时关闭机器,线束会绞合进机器内,影响机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检测功能的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表面设置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圆形贯穿孔内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轴承,所述轴承内可转动地设置有分线轴,且所述轴承与所述分线轴同轴设置,所述分线轴的端面设置有多个束线贯穿孔;

所述基座的表面还固定有与其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二滑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束线轴,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还铰接有盖板,通过转动所述盖板能够将所述束线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以阻止其移动;

所述第一滑杆和/或所述第二滑杆上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架体的下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红外接收器,贯穿所述束线轴的线束经过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下部,并能够阻止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到达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插杆,所述束线轴为圆柱型,其圆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杆相配合的插槽。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内部固定有与所述轴承内部相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中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座的外部;

所述基座上端还固定有润滑油装置,所述润滑油装置至少包括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装置还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下端连通有所述输油管,所述桶体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有盖帽。

优选地,所述盖帽的底面通过支杆连接有过滤桶。

优选地,所述盖帽中与所述桶体相接触的面上粘接有橡胶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表面设置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圆形贯穿孔内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轴承,所述轴承内可转动地设置有分线轴,且所述轴承与所述分线轴同轴设置,所述分线轴的端面设置有多个束线贯穿孔;所述基座的表面还固定有与其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二滑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束线轴,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还铰接有盖板,通过转动所述盖板能够将所述束线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以阻止其移动;本装置工作时,将多股单线依次贯穿分线轴上的束线贯穿孔,再汇聚到束线轴上,束线轴上设置有用于束线的贯穿孔,汇聚的线束穿过上述贯穿孔,通过分线轴的转动完成单线的扭合汇聚;本装置中的束线轴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减少了上线的难度,而且本装置也容易调整束线轴和分线轴之间的距离,方便调整线束的张力,提高束线质量;所述第一滑杆和/或所述第二滑杆上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架体的下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红外接收器,贯穿所述束线轴的线束经过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下部,并能够阻止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到达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报警器电连接;当线束断裂后,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接受到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此时会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关闭机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线装置中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2-轴承

3-分线轴 4-润滑油装置

5-第一管道 6-第一滑杆

7-第二滑杆 8-连接块

9-盖板 10-束线轴

31-束线贯穿孔 41-盖帽

43-支杆 44-桶体

45-输油管 61-第一滑套

71-第二滑套 91-插杆

11-架体 12-红外线发射器

13-红外线接收器 1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表面设置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圆形贯穿孔内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轴承2,所述轴承2内可转动地设置有分线轴3,且所述轴承2与所述分线轴3同轴设置,所述分线轴3的端面设置有多个束线贯穿孔31;所述基座1的表面还固定有与其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且所述第一滑杆6和所述第二滑杆7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杆6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套61,所述第二滑杆7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套71,所述第一滑套61和所述第二滑套71之间通过连接块8相连接,所述连接块8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束线轴10,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还铰接有盖板9,通过转动所述盖板9能够将所述束线轴10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以阻止其移动;本装置工作时,将多股单线依次贯穿分线轴上的束线贯穿孔,再汇聚到束线轴上,束线轴上设置有用于束线的贯穿孔,汇聚的线束穿过上述贯穿孔,通过分线轴的转动完成单线的扭合汇聚;本装置中的束线轴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减少了上线的难度,而且本装置也容易调整束线轴和分线轴之间的距离,方便调整线束的张力,提高束线质量;所述第一滑杆和/或所述第二滑杆上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架体的下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红外接收器,贯穿所述束线轴的线束经过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下部,并能够阻止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到达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报警器电连接;当线束断裂后,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接受到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此时会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关闭机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束线轴10在工作时发生晃动,所述盖板9的下表面固定有插杆91,所述束线轴10为圆柱型,其圆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杆91相配合的插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对分线轴进行润滑,所述基座1的内部固定有与所述轴承2内部相连通的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位于所述轴承2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5中远离所述轴承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座1的外部;

所述基座1上端还固定有润滑油装置4,所述润滑油装置4至少包括有输油管45,所述输油管45与所述第一管道5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油装置4还包括桶体44,所述桶体44的下端连通有所述输油管45,所述桶体44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有盖帽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所述盖帽41的底面通过支杆43连接有过滤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盖帽的密封性,所述盖帽41中与所述桶体44相接触的面上粘接有橡胶垫。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