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多组语音学习识别及手动控制的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075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语音学习编码识别控制和手动控制通断电的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连接电源和电器,为电器接通电源使用的必备物件。插座中使用最广的包括有安装在墙壁的壁插和扩充插接端的外接排插,通常人们插接在插座上的电器,一方面通过插拔来实现与电器的通断电,另一方面插座设置通断开关,通过通断开关实现与所接电器的通断电。而通常情况下插接在插座的电视电源线、空调电源线、风扇电源线、充电器电源线等等是长时间地插接在插座上,为节省麻烦,也没有将通断开关断开通电,这些电器物件均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一方面会有一定的耗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插座产时间处于通电状态,为小孩意外触电埋下安全隐患。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既方便又安全节能的插座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语音学习编码识别控制和手动控制通断电的智能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多组语音学习识别及手动控制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连接线、插接端子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火线、零线和接地线,对应连接插接端子的金属端;所述插接端子包括一个或多个,每一插接端子的接火线金属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有语音模组,所述语音模组包括语音拾取单元、语音存储单元、语音处理单元,语音处理单元为单片机处理输出控制继电器通断的指令,所述单片机设于启动语音学习编码的按键,通过语音拾取单元录制语音,存储于语音存储单元,同时该语音与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通断的指令形成配码指令。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连接有蜂鸣器,用于输出语音拾取单元录制语音,存储于语音存储单元,并且语音与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通断的指令形成配码指令的成功或失败的提示声。

进一步所述源连接线的火线另一路连接一通断电按键,该通断电按键的另一端连接插接端子的金属端,用于手动控制插座的整体通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实现语音学习编码识别控制插座的通断电,并且可以对于同一个插座的插接端子的控制设置多组语音控制,那么对于一个家庭多个家庭成员,可以均设置自己的语音控制该插座的通断电。通过该智能开关的使用,从电源端控制所连接电器的电源的通断,从而实现间接对所连接电器的通断电语音遥控。相比较现有的带遥控功能的电器,需配备遥控器,及遥控器使用干电池,一方面电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遥控器所使用的干电池废弃后会污染环境。而通过该智能插座的使用,对智能插座实现语音控制通断电,那么其连接的电器可以是普通的传统电器,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其通断电,实现与带遥控功能的电器一样的使用效果。该语音为现场录制、存储、与单片机的控制继电器通断的指令组成编码指令,其完全区别于内置标准语音及语音已经与指令一一配码的语音库,这种只能按照说明说出标准的对应语言方能实现控制。所以本方案的语音模组是实现现场语音学习编码,不受标准语言和非标准语言的限制,有利于产品的出口。并且可以录制多组语音控制指令控制同一插座插接端子的通断电。当然,该智能插座还是保留了原有的整体控制插座的插接端通断电的物理开关,这样方便于一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语音学习编码的使用群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一种具备多组语音学习识别及手动控制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连接线、插接端子3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火线、零线和接地线,对应连接插接端子的金属端;所述插接端子3包括一个或多个,每一插接端子3的接火线金属端连接有继电器2,所述继电器2连接有语音模组1,所述语音模组1包括语音拾取单元、语音存储单元、语音处理单元,语音处理单元为单片机处理输出控制继电器2通断的指令,所述单片机设于启动语音学习编码的按键,通过语音拾取单元录制语音,存储于语音存储单元,同时该语音与单片机控制继电器2通断的指令形成配码指令。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连接有蜂鸣器,用于输出语音拾取单元录制语音,存储于语音存储单元,并且语音与单片机控制继电器2通断的指令形成配码指令的成功或失败的提示声。

进一步所述源连接线的火线另一路连接一通断电按键4,该通断电按键4的另一端连接插接端子3的金属端,用于手动控制插座的整体通断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蜂鸣器仅是作为一种发出提示声的器件举例,其还可以设置扬声器,用于发出编码配备成功或失败的提示音。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智能插座,其包括设于墙壁的壁插或外接的排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