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六匝五根导电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863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六匝五根导电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六匝五根导电杆结构。



背景技术:

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供电流、电能测量及继电保护用的设备,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以其优异的性能已获得用户的普遍认可,但目前的一次两匝四导电杆结构,满足不了用户小电流比的需求,一次安匝数低使得二次铁芯截面增大,导致铁芯尺寸超出屏蔽罩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六匝五根导电杆结构,能够满足一次电流比小于200A的使用要求,并且满足短时热电流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六匝五根导电杆结构,包括P1侧连接板、P2侧连接板和多个返回导体,包括设有五根导电杆的导电杆组,在储油柜的P1侧,第一导电杆的A端与P1侧连接板相连,第二导电杆的B端与第一返回导体相连,第三导电杆的C端与第二返回导体相连,第四导电杆的D端与第三返回导体相连,第五导电杆的E端与第四返回导体相连,在储油柜的P2侧,第一导电杆的A′端与第四返回导体相连,第二导电杆的B′端与P2侧连接板相连,第三导电杆的C′端与第一返回导体相连,第四导电杆的D′端侧与第二返回导体相连,第五导电杆的E′端与第三返回导体相连。

沿着所述导电杆组的轴向看去,所述各根导电杆沿圆周方向布置。

所述导电杆组穿置于储油柜中,且在所述导电杆组外侧套有屏蔽导电管。

所述各根导电杆之间通过环氧玻璃布板绝缘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各根导电杆沿圆周方向布置以及相互距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导电杆组的面积,从而提高了电流互感器耐短路电流的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杆与返回导体焊接形式,实现串联连接方式,用户使用时不需更换连接方式。

3、本实用新型导电杆组的各根导电杆首尾相差一定角度,生产时通过模具两侧限定导电杆组位置,导电杆组旋转,并通过环氧玻璃布板将各根导电杆绝缘隔开,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也即P1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也即P2侧视图。

其中,1为储油柜,2为第五导电杆,3为第四返回导体,4为第三返回导体,5为第四导电杆,6为第三导电杆,7为第二导电杆,8为第一导电杆,9为P1侧连接板,10为第一返回导体,11为第二返回导体,12为P2侧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电杆组、P1侧连接板、P2侧连接板和多个返回导体,其中P1侧连接板、P2侧连接板分设于储油柜1两侧,导电杆组穿置于储油柜1中,在所述导电杆组外侧套有屏蔽导电管与储油柜1中的油介质隔离,所述导电杆组包括五根导电杆,且沿着所述导电杆组的轴向看去,所述各根导电杆沿圆周方向布置,在保证五根导电杆2之间距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导电杆的面积,从而提高了电流互感器耐短路电流的能力。

多个返回导体固设于储油柜1上,并且如图1所示,在储油柜1的P1侧,第一导电杆8的A端与P1侧连接板9相连,第二导电杆7的B端与第一返回导体10相连,第三导电杆6的C端与第二返回导体11相连,第四导电杆5的D端与第三返回导体4相连,第五导电杆2的E端与第四返回导体3相连。

所述导电杆组的各根导电杆在储油柜1内部旋转72度,并且如图2所示,在储油柜1的P2侧,第一导电杆8的A′端与第四返回导体3相连,第二导电杆7的B′端与P2侧连接板12相连,第三导电杆6的C′端与第一返回导体10相连,第四导电杆5的D′端侧与第二返回导体11相连,第五导电杆2的E′端与第三返回导体4相连。

所述各根导电杆以各个返回导体以及储油柜1作为回路,实现一次六匝导体通过储油柜1,各根导电杆与返回导体焊接可靠,所述各根导电杆之间通过环氧玻璃布板绝缘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次实现多导电杆穿过储油柜1,提高一次安匝数的同时满足短时热电流的要求,产品采用串联出厂,不需换接连接板,使用方便快捷,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连接处的设置符合用户习惯,操作者不用看说明书即可进行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