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169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插头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为优势逐渐进入了社会市场,不仅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且国内外各大汽车生产商也加大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是电能,类似于汽油车的加油口,电动汽车也有一个充电接口。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的是以智能充电桩为供电单元,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了一个供电接口,充电桩的供电接口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之间需要一条充电线缆连接,充电线缆一端有与充电桩供电接口对接的充电插头,另一端有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对接的充电插头。由于充电时间较长,所以为保证充电的稳定性,提高充电线缆与充电插头之间的连接强度尤为重要,而现有的充电线缆与充电插头之间主要是通过一固定装置进行连接。但现有的固定装置大部分是通过打螺丝或螺纹与充电插头进行固定,这种固定装置不仅结构复杂,且安装时比较费时,更主要的是生产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在保证充电线缆与充电插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不仅结构简单,节省安装时间,且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

能够保证充电线缆与充电枪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安全使用安全性,还能简化安装程序,节省安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夹件、第二夹件;

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均由一弧形结构的面板构成,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的两端端部设有插块或插孔;

弧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拼接成一管体,所述插块与所述插孔拼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拼接成一管体,同时通过在两夹件的两端端部设置的插块或插孔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两夹件的连接,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地节省了安装时间,更优的是该装置生产成本较低。

优选地,每个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对安装柱,一对所述安装柱分设在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两端,且均从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向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延伸得到;

所述安装柱上贯穿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通过螺丝贯穿所述安装孔进行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的安装柱,可以提高夹件的强度,同时通过安装柱上开设的安装孔,利用螺丝贯穿安装孔后实现将两夹件的固定,进一步的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且该连接方式,避免在充电插头上开设螺纹孔,进一步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插块或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且靠近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一侧;

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插块,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插孔的孔径。

本技术方案,将插块或插孔直接设置在安装柱上,且设置在靠近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一侧,设计巧妙、结构紧凑。

优选地,每个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从设有所述插块或所述插孔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得到,且所述加强板面积小于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在夹板的内壁上设置加强板,目的是提高整个固定装置的强度,同时将加强板的面积设置的小于夹板的面积,这样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还能减轻整个固定装置重量,避免对充电插头或线缆造成一定的重压,影响固定效果。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加强板的延伸方向排列。

本技术方案中,在加强板上设置若干个第一卡块。通过设置的卡块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进而提高固定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中部,所述加强板的两侧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卡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加强板的延伸方向排列。

本技术方案中,将加强板设置在位于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中部,同时在加强板两侧的弧形结构的面板上再设置第二卡块,通过设置的第二卡块进一步的增加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进而提高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内的充电插头、设置于所述充电插头内并与所述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以及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所述充电插头的线缆;

所述充电插头的后端安装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上述的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突破常规在充电插头壳体上开设螺纹孔,再通过螺丝或螺纹将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进行固定的方式,或通过一连接环将其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进行固定的方式,本申请中在充电插头与线缆之间直接通过两夹件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在充电插头上进行开设螺纹孔或螺纹,简化开模难度;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了一个连接环,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头的后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用于卡设所述安装柱。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头的后端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卡孔,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孔均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相对应,且用于卡设所述第一卡块。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孔均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块相对应,且用于卡设所述第二卡块。

本技术方案中,直接在充电插头的后端侧壁上开设第一卡孔、第二卡孔,目的是为了与安装柱和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进行卡合,进一步的保证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突破常规在充电插头壳体上开设螺纹孔,再通过螺丝或螺纹将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进行固定的方式,或通过一连接环将其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进行固定的方式,本申请中在充电插头与线缆之间直接通过两夹件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在充电插头上进行开设螺纹孔或螺纹,简化开模难度;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了一个连接环,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柱,同时在安装柱上开设安装孔,这样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可以通过螺丝贯穿安装柱进行连接固定。设置的安装柱可以有效地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的将插块或插孔直接设置在安装柱靠近所述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一侧,这样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能使得整个结构紧凑,设计较巧妙。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即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内壁上)设置加强板,且通过控制加强板的面积,能够保证固定装置强度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装置重量过大,导致对充电插头和线缆的压迫,造成两者松动现象。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加强板设置第一卡块,同时在加强板两侧的弧形结构的面板上设置第二卡块,使其与充电插头后端侧壁上开设的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进行配合,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之前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还能通过卡固方式,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及充电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一夹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二夹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与充电插头、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夹件A;第二夹件B;

固定装置100;插块101;插孔102;安装柱103;安装孔1031;加强板104;第一卡块105;第二卡块106;螺丝107;

充电插头200;第一卡孔201;第二卡孔202;

线缆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但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的实施例中,参看图1、2所示,用于固定充电插头与线缆的固定装置100,包括第一夹件A、第二夹件B;其中,第一夹件A和第二夹件B均由一弧形结构的面板构成,同时在第一夹件A和第二夹件B的两端端部设有插块101或插孔102,即插块101或插孔102具体设置在第一夹件A还是第二夹件B上,或交叉设置均可,只需保证两者可配合即可,这样当弧形结构的第一夹件A和第二夹件B拼接成一管体时,可通过插块101与插孔102拼接,有效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其中应说明的两夹件拼接成的管体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均可,本申请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参看图1、2所示,进一步的在每个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一对安装柱103,一对安装柱103分设在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两端,即为靠近两夹件A、B的相连接端处,且一对安装柱103均从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向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即两夹件相互配合的一端)延伸得到,使得安装柱103的端部与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齐平;同时在安装柱103上贯穿一安装孔1031,这样将第一夹件A和第二夹件B进行拼接后,可以通过螺丝107贯穿安装孔1031进行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便,进而保证了固定装置100的连接稳定性。

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柱103的数量设置两对,这样将两对安装柱103进行分设在夹件的两端,进一步的提高两夹住连接强度。同时两夹件的安装柱上设置的安装孔103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一个夹件上的安装孔1031设置为贯穿,另一夹件上的安装孔1031为一端封闭(即靠近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一端),保证其螺丝107的连接强度,还能提高整个产品的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参看图1、2所示,优选地,将设置的插块101或插孔102设置在安装柱103上,且靠近弧形结构的面板的端部一侧,使得安装孔1031贯穿插块101,而安装孔1031的孔径小于插孔102的孔径,这样不仅使得整个结构紧凑,还能使得螺丝107贯穿时不会影响插块101与插孔102的拼接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块101或插孔102与安装孔1031的位置无关,可以单独设置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选地,在设置的每个弧形结构的面板的内壁上设置一加强板104,见图1、2所示,而设置的加强板104即从设有插块101或插孔102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得到,且加强板104的面积设置的小于弧形结构的面板的面积,此设置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不仅考虑了重力的方向,还考虑到整个固定装置100的重量问题。其中,应说明的是,实际设置时可以将加强板104与弧形结构的面板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选地,在设置的加强板104上设置若干个第一卡块105,且若干个第一卡块105沿加强板104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列,这样可以在重力方向上增加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的加强板104位于弧形结构的面板的中部,这样在加强板104的两侧弧形结构的面板上进一步的设置若干个第二卡块106,且若干个第二卡块106沿加强板104的延伸方向排列。这样进一步的在重力方向上增加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稳定性。

在一种充电装置的实施例中,参看图3-6所示,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内的充电插头200、设置于充电插头200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图中未标示),以及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充电插头200的线缆300;充电插头200的后端安装一固定装置100,见图3所示,固定装置100为上述的用于固定充电插头200与线缆300的固定装置100。

在本充电装置的实施例中,参看图3所示,优选地,在设置的充电插头200的后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孔201,第一卡孔201用于卡设安装柱103。进而在充电插头200的后端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卡孔202,若干个第二卡孔202均与若干个第一卡块105相对应,且用于卡设第一卡块105。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二卡孔202均与若干个第二卡块106相对应,且用于卡设第二卡块106。

应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保证固定装置100对充电插头200和线缆300的固定,实际使用时,第一夹件A和第二夹件B拼接成一管体,该管体的孔径靠近线缆300的一端小于靠近充电插头200的一端孔径,这样可以对线缆300有一个夹紧的作用,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