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超温警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149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超温警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量猛增,用电高峰期时线路供电负荷达到极限,电缆导线街头温度过高过热,造成安全隐患,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对线路测温是必须的。但是警示器中的双金属片感温位置不合理,采热不灵敏,导致准确性差;同时双金属片安装后,容易受力,导致双金属片突变测温不准确;另外,结构设计不合理,警示棒不能有效的弹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超温警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超温警示器,包括主体、指示棒、弹簧、双金属片、脱扣装置、铝盖;所述主体为内空结构,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指示棒一端位于主体内并能相对主体移动;所述弹簧位于主体内,且弹簧一端与主体封闭的一端接触,另一端与指示棒接触;所述铝盖为空腔结构,且与主体封闭一端相连;所述双金属片和脱扣装置均设置于铝盖内;所述脱扣装置与指示棒活动连接,用于扣住指示棒和释放指示棒;所述双金属片位于铝盖远离主体一端的端部,且铝盖该端开口。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轻松的实现警示作用,提醒工作人员,该处温度过高,需要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装置包括棘爪、复位弹簧、销钉;所述棘爪中部通过销钉与铝盖活动连接,所述棘爪一端与指示棒活动连接,复位弹簧位于棘爪另一端与主体之间;所述双金属片与棘爪远离主体的一侧接触;所述棘爪靠近双金属片的一侧设有凸起。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双金属片机械变形力放大传递到棘爪,从而与指示棒分离,使指示棒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

再进一步地,所述棘爪包括竖板,以及与竖板固定连接的弧形钩,所述竖板与弧形钩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销钉位于竖板与弧形钩连接处;所述凸起位于竖板一侧,复位弹簧位于竖板的另一侧;所述指示棒侧壁设有与弧形钩活动连接的凸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杠杆原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棒为空腔结构,且一端开口,所述弹簧位于指示棒内。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弹簧进行限定,使其在一定的轨道中释放弹力,将指示棒弹出。

另外,所述主体由螺纹连接的主套和指示套组成;所述主套与铝盖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对主体内的弹簧和指示棒进行检修、维护。

此外,所述主体远离铝盖的一端的内壁设有阻挡块。采用阻挡块能够避免指示棒完全脱离主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双金属片位于整个装置的端部,位置设计合理,采热灵敏,准确性高;同时双金属片在未受热时,不受限制、不受力,处于活动状态,能够小范围的移动,不会导致双金属片突变导致测温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铝盖,2-双金属片,3-销钉,4-棘爪,5-主体,6-指示套,7-指示棒,8-复位弹簧,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超温警示器,包括主体5、指示棒7、弹簧9、双金属片2、脱扣装置、铝盖1;所述主体为内空结构,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指示棒一端位于主体内并能相对主体移动;所述弹簧位于主体内,且弹簧一端与主体封闭的一端接触,另一端与指示棒接触;所述铝盖为空腔结构,且与主体封闭一端相连;所述双金属片和脱扣装置均设置于铝盖内;所述脱扣装置与指示棒活动连接,用于扣住指示棒和释放指示棒;所述双金属片位于铝盖远离主体一端的端部,且铝盖该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将双金属片设置于整个装置的一端端部,能够直接与热源接触,而且由于铝盖是内控的,双金属片位于其中处于活动状态,能够在铝盖内小范围的任意方向移动;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外力,也不会出现受力变形的情况,从而使得双金属片测温的准备性;当双金属片受热后变形,由正弦高变为负弦高,从而推动脱扣装置释放指示棒,指示棒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向主体外弹出,达到警示效果,警示后手动复位(按回主体内)即可。

具体地,所述脱扣装置包括棘爪4、复位弹簧8、销钉3;所述棘爪中部通过销钉与铝盖活动连接,所述棘爪一端与指示棒活动连接,复位弹簧位于棘爪另一端与主体之间;所述双金属片与棘爪远离主体的一侧接触;所述棘爪靠近双金属片的一侧设有凸起。上述脱扣装置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在双金属片受热达到设置程度后,变形幅度逐渐变大,从而顶住凸起继续突变,在双金属片的推力下,棘爪绕销钉旋转,从而使棘爪与指示棒相连的一端向外旋转,与指示棒分离,在棘爪与指示棒分离时,指示棒在弹簧的张力,便会向外弹出,达到警示效果。

具体地,所述棘爪包括竖板,以及与竖板固定连接的弧形钩,所述竖板与弧形钩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销钉位于竖板与弧形钩连接处;所述凸起位于竖板一侧,复位弹簧位于竖板的另一侧;所述指示棒侧壁设有与弧形钩活动连接的凸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杠杆原理,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时,会挤压凸起,由于销钉作为支点,棘爪在双金属片挤压时,竖板受力后,向主体方向转动,弧形钩便会在竖板的带动下向外旋转,从而实现弧形钩与指示棒分离,指示棒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外弹出,达到警示效果。

具体地,所述指示棒为空腔结构,且一端开口,所述弹簧位于指示棒内。采用空腔结构的指示棒,能够使弹簧容纳其中,避免弹簧在主体内变形,无法很好的实现张力,当弹簧一部分位于指示棒内时,能够限定弹簧的张开和收缩的轨道,使其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使张力也是朝一个方向,避免力度分散,无法及时将指示棒弹出。

具体地,所述主体由螺纹连接的主套和指示套6组成;所述主套与铝盖相连。采用主体设计成可拆分结构,不仅能够限定指示棒弹出的轨道,也能够轻松的对弹簧和指示棒进行安装、拆卸,以及维护和检修。

所述主体远离铝盖的一端的内壁设有阻挡块。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