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91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输电线路额定电压的增加,国内外统计的雷击跳闸事故占事故总数的比例相应提高。雷电引起的绝缘子串闪络产生的工频电弧会灼烧、损坏绝缘子串的表面绝缘层,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绝缘子串出现破断、掉串,极大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现有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主要为在经常遭受雷击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上安装并联间隙。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保护的原理为:在绝缘子串两端并联一对金属电极(又称招弧棒或引弧角),构成保护间隙,通常保护间隙的距离小于绝缘子串的串长。架空线路遭雷击时,绝缘子串上产生很高的雷电过电压,但因保护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低于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故保护间隙首先放电。接续的工频电弧在电动力和热应力作用下,通过并联间隙所形成的放电通道,被引至招弧棒端部,固定在招弧棒端部燃烧,从而保护绝缘子免于电弧灼烧。

然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高于平原地区,现有的绝缘子并联间隙难以应对高海拔地区的放电电压,难以起到对绝缘子的保护作用,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包括:大圆环、招弧球和横截面为不封闭梯形的支撑框,其中,

所述大圆环圆周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支撑框一开放端与所述大圆环固定连接,另一开放端与所述招弧球固定连接;所述招弧球位于所述缺口处且不与所述大圆环接触。

可选地,靠近所述大圆环缺口端的所述招弧球两侧面向球心凹陷。

可选地,所述招弧球上设置有十字裂口,其中,所述十字裂口位于两凹陷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招弧球为空心球。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两开放端的距离等于所述大圆环的直径。

可选地,平行于所述大圆环所在平面的所述支撑框的一边中间设置有平面。

可选地,所述平面上设置有螺丝孔。

可选地,所述大圆环为内径等于1000mm的空心圆环,其中,所述大圆环的内径和外径之差为5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包括大圆环、招弧球和横截面为不封闭梯形的支撑框,通过将装置安装在绝缘子串的两端,在发生雷击时,雷击过电压依次经过大圆环、支撑框被引至招弧球,从而对绝缘子串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并联间隙的雷击击穿可靠性,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大圆环,2-招弧球,3-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包括大圆环1、招弧球2和支撑框3,其中,

为了便于将电弧引进招弧球2,大圆环1为一空心圆环,其中,大圆环1的内径为1000mm外径与内径相差50mm。

支撑框3的横截面为一不封闭梯形,因此,支撑框3具有两个开放端,其中,支撑框3的一个开放端与大圆环1固定连接,另一开放端与招弧球2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安装,靠近招弧球2的支撑框3的一端沿所在平面弯折有一定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不对弯折角度做限定,弯折一定角度仅为了安装方便而不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效果产生影响。

另外,为了更好地是对吸引电弧,在大圆环1上设置有缺口,并将招弧球2设置于缺口处且不与大圆环1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快速招弧,因此大圆环1、招弧球2以及支撑框3均采用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铝质结构。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支撑框3在安装时需要一个开放端安装在大圆环1上,另一个开放端连接招弧球2并且招弧球2需要设置于大圆环1的缺口处,因此,为了保证招弧过程的快速有效,以及大圆环1招弧的均匀性,支撑框3两开放端的距离等于大圆环1的直径,使支撑框3沿大圆环1的直径设置,保证招弧过程中电压可以沿大圆环1同时通过支撑框3到达招弧球2,其中,大圆环1的直径大于大圆环1的内径,小于大圆环1的外径。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绝缘子串的两端,因此,为了便于安装,在与大圆环1所在平面平行的的支撑框3的一边上设置有一个平面,并在平面上设有两个螺丝孔,在安装时通过螺丝孔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在绝缘子串上。

为了便于吸引电弧进入招弧球2,实现并联间隙的提前动作,招弧球2的两侧面向球心凹陷,其中,向球心凹陷的招弧球2两侧面靠近大圆环1缺口端,另外,为了保证招弧球2的轻便,招弧球2采用空心球。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让电弧迅速进入招弧球2,而不外扩,同时还在招弧球2上设置有十字裂口,其中,十字裂口位于两凹陷面之间。需要说明是,十字裂口同时用来固定招弧球2和支撑框3,在只考虑招弧球2与支撑框3的连接时裂口的形状也可以采取T型裂口,但考虑到需要将电弧迅速的引入招弧球2内,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十字裂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用防雷并联间隙装置,包括大圆环、招弧球和横截面为不封闭梯形的支撑框,通过将装置安装在绝缘子串的两端,在发生雷击时,雷击过电压依次经过大圆环、支撑框被引至招弧球,从而对绝缘子串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并联间隙的雷击击穿可靠性,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