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596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FC软排线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



背景技术:

FFC软排线也称Flexible Flat Cable(FFC),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处在。麦拉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在相关催化剂的辅助下加热,经过酯交换和真空缩聚,双轴拉伸而成的薄膜,可用作电机、电容器、线圈、电缆的绝缘材料,还可与青稞纸制成复合型绝缘材料。

麦拉贴合在FFC软排线上,可起到绝缘、屏蔽干扰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麦拉贴合在FFC软排线这一工序基本是靠人工贴合,即将粘贴在麦拉上的离型纸先撕开,然后依靠人工一边对位一边一小段一小段地粘贴在FFC软排线,这种人工贴麦拉的工序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贴合的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2)对于较长的FFC软排线,麦拉的长度也需要对应长度,才能基本完全覆盖整个FFC软排线,采用人工对位,麦拉容易贴走位,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本申请设置限位剥块、压辊组件、动力装置;通过将预定位的FFC软排线与麦拉伸入限位剥块内,在剥离离型纸的同时进行压贴,实现了自动化贴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压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包括用于限制FFC软排线输送位置并剥离粘贴在麦拉上的离型纸的限位剥块、用于将已剥离型纸的麦拉压贴在FFC软排线上的第一压辊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辊组件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限位剥块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一侧;所述动力装置与第一压辊组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剥块包括承托平台和固定在承托平台上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承托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扁平状开口;该扁平状开口的高度大于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后的厚度;所述扁平状开口的宽度大于麦拉的宽度,且小于离型纸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上设有用于方便FFC软排线端部上的金手指伸入扁平状开口内的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位于扁平状开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状开口的左右两侧均凸设有用于从侧边剥离离型纸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第一上压辊和设置在第一上压辊的第一下压辊;所述第一上压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下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压辊和第一下压辊的表面均设有防止压坏FFC软排线上的金手指的柔性辊套。

进一步地,该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还包括用于对经过第一压辊组件初步压贴后的FFC软排线与麦拉进行进一步压贴的第二压辊组件;该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远离限位剥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第二上压辊和设置在第二上压辊下方的第二下压辊;所述第二上压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二下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上压辊与第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上压辊与第一下压辊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压辊和第二下压辊的表面均设有防止压坏FFC软排线上的金手指的柔性辊套。

进一步地,该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还包括机壳;机壳顶部设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中部凹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压辊组件的容置槽;所述限位剥块设置在工作台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设置限位剥块、压辊组件、动力装置;通过将预定位的FFC软排线与麦拉伸入限位剥块内,在剥离离型纸的同时进行压贴,实现了自动化贴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压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限位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FFC软排线与麦拉预折叠定型的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工作台;12、容置槽;2、限位剥块;21、承托平台;22、压块;221、导向斜面;222、凸起部;23、扁平状开口;3、第一压辊组件;31、第一上压辊;32、第一下压辊;4、第二压辊组件;41、第二上压辊;42、第二下压辊;5、柔性辊套;A、FFC软排线;A1、金手指;B、麦拉;C、离型纸;D、已贴麦拉的FFC软排线成品;L1、扁平状开口的宽度;L2、麦拉的宽度;L3、离型纸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包括机壳1、用于限制FFC软排线A输送位置并剥离粘贴在麦拉B上的离型纸C的限位剥块2、用于将已剥离型纸的麦拉压贴在FFC软排线上的第一压辊组件3、用于对经过第一压辊组件初步压贴后的FFC软排线与麦拉进行进一步压贴的第二压辊组件4、用于驱动第一、二压辊组件转动的动力装置(图中未示);

具体地,限位剥块2包括承托平台21和固定在承托平台上的压块22;压块与承托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扁平状开口23;该扁平状开口的高度大于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后的厚度;扁平状开口的宽度L1大于麦拉的宽度L2,且小于离型纸的宽度L3。该扁平状开口的设计一方面作为FFC软排线与麦拉预压贴的入口,另一方面用于限制FFC软排线与麦拉的输送位置,防止FFC软排线与麦拉发生移位,导致贴合移位,不符合FFC软排线产品生产要求。

压块22上设有用于方便FFC软排线端部上的金手指A1伸入扁平状开口内的导向斜面221;该导向斜面位于扁平状开口的上方。导向斜面的设置一方面也作为FFC软排线与麦拉预压贴的限位件,另一方面也作为从扁平状开口上方剥离离型纸的拨手。

扁平状开口的左右两侧均凸设有用于从侧边剥离离型纸的凸起部222。

第一压辊组件3包括第一上压辊31和设置在第一上压辊的第一下压辊32;第一上压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下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本申请优选方案,第一上压辊和第一下压辊的表面均设有防止压坏FFC软排线上的金手指的柔性辊套5。柔性辊套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保护金手指免受挤压,另一方面增大压辊与FFC软排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第二上压辊41和设置在第二上压辊下方的第二下压辊42;第二上压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二下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上压辊与第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上压辊与第一下压辊之间的距离,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FFC软排线与麦拉通过的距离,从而间接增大施加压贴的压力。

第二上压辊和第二下压辊的表面均设有防止压坏FFC软排线上的金手指的柔性辊套5。柔性辊套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保护金手指免受挤压,另一方面增大压辊与FFC软排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机壳顶部设有工作台11,该工作台中部凹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二压辊组件的容置槽12;该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远离限位剥块的一侧;第一下压辊与第二下压辊并排安装在该容置槽内,第一上压辊与第一上压辊设置在该容置槽上方。限位剥块设置在工作台上,并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一侧。动力装置与第一压辊组件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够驱动第一压辊组件与第二压辊组件各自实现正反转的动力装置,如电机等。本申请中,第一压辊组件与第二压辊组件可以由同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也可以由两个电机分别对应驱动。

采用如上的FFC软排线与麦拉贴合仪进行贴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定型步骤:将离型纸C端部撕开,离型纸端部向外折叠,外露麦拉B的端部,然后将外露的麦拉端部粘贴在FFC软排线A带金手指的一端,金手指暴露在外,如图4所示;

剥离步骤:将FFC软排线带金手指的一端伸入限位剥块的扁平状开口内,直至金手指被正在转动的第一上压辊与第一下压辊夹住;第一压辊组件转动,此时金手指被第一压辊组件被带动前进,在扁平状开口上方导向斜面以及两侧凸起部的阻挡下,离型纸从麦拉上剥离;

压贴步骤:第一压辊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同时第一上压辊与第一下压辊将已剥离型纸的麦拉压贴在FFC软排线上,实现FFC软排线与麦拉的初步贴合。紧接着,第二压辊组件的第二上压辊与第二下压辊继续施压,使麦拉更加牢固地贴合在FFC软排线上,得到已贴麦拉的FFC软排线成品D;实现了自动化贴合,此外,由于扁平状开口的导向作用,使FFC软排线与麦拉保持笔直的输送方向,贴合位置不会偏离,贴合精准。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