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33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现在用到的电缆不易剥离,抗弯折能力差,所以设计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起到阻燃效果,不至于使火灾通过线路之间的短路更加严重,并且电缆易剥离,抗弯折能力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包括固定架、槽、氧气隔离层、绝缘层、屏蔽层、电缆芯线、无机填充材料、钢丝和护套层,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起到阻燃效果,不至于使火灾通过线路之间的短路更加严重,并且电缆易剥离,抗弯折能力强。

槽有四个,均布在固定架上,并且位于固定架的边缘;氧气隔离层设置在槽中,每个氧气隔离层中设置有三个绝缘层,绝缘层的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屏蔽层和电缆芯线;护套层包住固定架,无机填充材料填充满护套层内部固定架、氧气隔离层之间的空隙;钢丝有四个,均布在护套层的边缘,并且与槽相对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所述的绝缘层、屏蔽层和电缆芯线同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所述的绝缘层的材料为氢氧化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所述的电缆芯线的材料为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所述的护套层的材料为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起到阻燃效果,不至于使火灾通过线路之间的短路更加严重,并且电缆易剥离,抗弯折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架1;槽2;氧气隔离层3;绝缘层4;屏蔽层5;电缆芯线6;无机填充材料7;钢丝8;护套层9。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易剥离的高分子电缆,包括固定架1、槽2、氧气隔离层3、绝缘层4、屏蔽层5、电缆芯线6、无机填充材料7、钢丝8和护套层9,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很好的起到阻燃效果,不至于使火灾通过线路之间的短路更加严重,并且电缆易剥离,抗弯折能力强。

槽2有四个,均布在固定架1上,并且位于固定架1的边缘,槽2用于放置氧气隔离层3,氧气隔离层3的设置使得电缆芯线6与氧气隔离,不影响电缆芯线6的正常工作。

氧气隔离层3设置在槽2中,每个氧气隔离层3中设置有三个绝缘层4,绝缘层4的内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屏蔽层5和电缆芯线6,绝缘层4起到绝缘作用,屏蔽层5用于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电缆芯线6用于装置的正常工作。

护套层9包住固定架1,无机填充材料7填充满护套层9内部固定架1、氧气隔离层3之间的空隙;钢丝8有四个,均布在护套层9的边缘,并且与槽2相对应,护套层9保护电缆内部的结构不受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钢丝8的设置使得电缆的抗弯折能力强,并且使得电缆容易剥离,拉动钢丝8,钢丝8周围的护套层9被撕裂,随后在相应的槽2中取出氧气隔离层3,方便电缆的剥离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绝缘层4、屏蔽层5和电缆芯线6同轴,使得电缆的机械强度大。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绝缘层4的材料为氢氧化镁,在电缆被烧毁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环保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电缆芯线6的材料为铜,信号的传输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护套层9的材料为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为无卤阻燃材料,在燃烧时不会产生卤化物,不会导致火灾中的人员吸入过多卤化物而中毒。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